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0388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床,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摇篮是人们照看小孩的好帮手,普通的摇篮都是一张婴儿床吊在架子上,只能左右摇晃,比较单调,当小孩会爬时,如果人们不注意小孩自己将身子靠在了摇篮一边,存在翻到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婴儿床均为传统的板床或摇篮床,无法为婴儿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摇篮床还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摇晃,不能自动摇晃,也无法让家长得到良好的睡眠,生活非常不方便。现有的可摇摆的婴儿床根本无法实现摇晃和固定放置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转化方便和可固定放置的婴儿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婴儿床,包括半球状的床身,所述床身包括连接部和支撑部,连接部位于支撑部的上方,并与支撑部磁性连接,且连接部的下端面与水平面平行。

其中,上述装置中连接部的下端设置有金属块,支撑部上端对应位置设置有电磁铁。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连接部和支撑部的内侧和外侧均设置有金属网。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支撑部外侧竖直设置有至少3根支撑杆,且均匀布置。

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廉。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将连接部和支撑部磁性连接,即可构成半球状的的床身,碰触床身即可实现床身的摇摆,便于婴儿快速睡眠。当婴儿睡着后,可直接将支撑部拆下,由于连接部下端面平行于水平面,使得连接部下端面可以放置于地面上,可固定床身,实际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是连接部,11是金属块,2是支撑部,21是电磁铁,3是金属网,4是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婴儿床,包括半球状的床身,所述床身包括连接部1和支撑部2,连接部1位于支撑部2的上方,并与支撑部2磁性连接,且连接部1的下端面与水平面平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将连接部1和支撑部2磁性连接,即可构成半球状的的床身,碰触床身即可实现床身的摇摆,便于婴儿快速睡眠。当婴儿睡着后,可直接将支撑部2拆下,由于连接部1下端面平行于水平面,使得连接部1下端面可以放置于地面上,可固定床身,实际使用更加方便。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连接部1的下端设置有金属块11,支撑部2上端对应位置设置有电磁铁21。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进一步优选磁性连接的具体结构,具体是在连接部1的下端设置有金属块11,可进一步优选设置在连接部1底端的的外侧,且为环状结构。而在支撑部2上端的外侧同样也设置有电磁铁21,通电即可吸附连接部1,而断电即可实现分离。实际使用更加简单。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连接部1和支撑部2的内侧和外侧均设置有金属网3。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由于本装置优选磁力连接,而进一步是通过电磁铁21将连接部1和支撑部2进行固定,由于实际使用中电磁铁21运行时会产生电磁波,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坏。本装置进一步优选在连接部1和支撑部2的内侧和外侧均设置有金属网3,可有效屏蔽电磁辐射,可进一步优选金属网3的网格孔径小于电磁波波长的1/2。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支撑部2外侧竖直设置有至少3根支撑杆4,且均匀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由于连接部1和支撑部2磁力连接构成半球状的床身,在碰触床身时,就可实现床身的摇摆,由于床身外侧为球面结构,使得整个床身在摇摆是并不能限制摇摆的幅度,同时由于婴儿的大脑并未发育完全,剧烈的摇晃会造成婴儿大脑的损伤。本装置进一步优选在支撑部2外侧竖直设置有至少3根支撑杆4,且均匀布置,使得支撑杆4的上端直接与支撑部2外侧固定连接。使得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支撑杆4的长度来调节床身的摇摆幅度,这种结构可以有效保护婴儿的大脑避免剧烈摇摆造成的损害。可进一步优选支撑杆4的数量为6~12根。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支撑杆4为伸缩杆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实现可随意调节床身的摇摆幅度,本装置只是进一步优选支撑杆4为伸缩杆结构,使得实际使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拉伸支撑杆4,实现调节床身摇摆的幅度,避免剧烈摇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