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冷却饮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1487阅读:17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冷却饮水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冷却饮水杯。



背景技术:

人类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时期,通常饮用烧开后的水,而对水的温度要求因人而异,但饮用与自身最佳水温不一致的水,会导致不适甚至诱发胃肠痉挛等症,由于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定时定量饮水对健康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人们再忙碌也需要及时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

专利201520996069.4公开了一种智能水杯,不仅感知水杯内的温度还可判断水量多少,提示及时饮水。专利201521081912.2公开了一种泡水杯,使用相变温度不同的混合物设置在水杯夹层,经一定的时间作用以平衡水温。但人们繁忙的工作学习经常不能有足够时间等待开水转凉,需及时饮用。另外专利201520996069.4公开了使用电能的水杯,其设计也难以实现水温的迅速下降,而且水杯充电时容易引发电击风险,对于老人儿童疾病患者需要可靠的用电安全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冷却饮水杯,使得倒入杯中的开水快速降温,一旦降至合适的温度则及时报警提示使用者,且采用无线充电单元,电路不接触水,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冷却饮水杯,包括设置在杯座上的杯体,所述杯体的外侧设有杯把手,所述杯体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电路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电路控制单元分别与充电电池和开启关闭按钮连接,在所述杯体上与杯把手内侧相对位置设有一厚度小于杯体侧壁其他部分厚度的散热区域,所述杯把手上与散热区域相对的一面设有与充电电池和开启关闭按钮连接的风扇,所述杯把手上另一面设有通气口作为风扇的进风口。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杯体的底部中心位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控制单元设有与手机通讯的蓝牙模块。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杯把手为倒置的L型,所述开启关闭按钮设置在倒置的L型的上表面。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区域嵌装有热传导部件。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杯座上设有无线充电单元与充电电池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杯座上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杯体的底部中心位置且与设置在杯体外侧的重量显示屏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杯把手上设有蜂鸣器。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杯体外壁接近杯口处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发光显示部件。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风扇的扇叶外侧设有风扇盖,所述风扇盖固装在杯把手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风冷迅速降低杯中水温,并及时通过蜂鸣器或发光显示提醒饮用,称重传感器能监测杯中水量,无线充电用来确保使用者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快速冷却饮水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快速冷却饮水杯中散热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快速冷却饮水杯中散热区域上嵌装热传导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快速冷却饮水杯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快速冷却饮水杯中的风扇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快速冷却饮水杯的冷却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

图中:1.杯体,2.杯把手,3.杯座,4.进气箭头,5.出气箭头,11.温度传感器,12.电路控制单元,13.充电电池,14.发光显示部件,15.散热区域,16.热传导部件,21.风扇,211.扇叶,212.风扇盖,22.开启关闭按钮,23.蜂鸣器,24.通气口,31.称重传感器,32.无线充电单元,33.导线,34.电源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冷却饮水杯,用于提供烧开后需及时冷却的饮用水,包括设置在杯座3上的杯体1,所述杯体1的外侧设有杯把手2,所述杯体1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1,为准确监测温度,温度传感器11设于杯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温度传感器11与电路控制单元12相连,所述电路控制单元12分别与充电电池13和开启关闭按钮22连接。如图2a和2b所示,在所述杯体1上与杯把手2内侧相对位置设有一厚度小于杯体1侧壁其他部分厚度的散热区域15,本实施例中,散热区域15为矩形,还可以优选为环绕杯体1的条形或扇形,所述杯把手2上与散热区域15相对的一面设有与充电电池13和开启关闭按钮22连接的风扇21,所述杯把手2上另一面设有通气口24作为风扇21的进风口,风扇21能正对向此散热区域15进行吹风散热。本实施例中,杯体1的外形为圆柱状,在圆柱状的杯体1外侧侧壁设有杯把手2,杯把手2为倒置的L型,所述开启关闭按钮22设置在倒置的L型的上表面,杯把手2上与杯体1相对的一面设有一风扇21。如图2a所示,杯体1上的散热区域15,杯把手2上另一面设有通气口24。如图4所示,其中的扇叶211及风扇盖212结构,风扇盖212上多个通孔,所述风扇21的扇叶211外侧设有风扇盖212,所述风扇盖212固装在杯把手2上,用来防止杂物进入风扇的扇叶211保证安全。如图5和图3所示,当杯体1内的水需要降温时,按动按钮22,风扇21转动,进入杯把手2的气流沿方向进气箭头4流入杯把手2内,从把手2上的出气箭头5方向流出,直接吹在杯体1的散热区域15上,带走热量用来降低水温。本实用新型杯体1上各个电子器件之间以导线相连,在导线图示从略。本实施例中,所述杯体1上的散热区域15,其上还可以镶嵌连接一个以上热传导部件16,热传导部件16可选用金属部件,如铜合金等材料制成,用来提升散热效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其他结构相同,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杯座3上设有称重传感器31,所述杯座3上设有称重传感器31,所述称重传感器31设置在杯体1的底部中心位置且与设置在杯体1外侧的重量显示屏连接,用来实时判断杯中水量多少,提醒使用者精细饮水,此种设计杯座3上也需要有与手机或杯体通讯的无线模块,杯把手2上设有蜂鸣器23,当水温降至合适时,根据日常经验人喝水的水温一般在18℃至45℃,举例说明,如果当水温达到40℃时,所述温度传感器11将40℃温度的信号传输给与电路控制单元12,与电路控制单元12连接的控制蜂鸣器23开始鸣响,提醒使用人及时饮用水。其中,还在杯体1外壁接近杯口处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发光显示部件14,可采用LED灯或荧光条,以方便使用人夜晚或光线暗时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