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套及被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2929阅读:16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被套及被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床上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被套及具有这种被套的被子。



背景技术:

被子是人们睡觉时用来盖在身上的保暖御寒品,在一些秋冬季天气比较寒冷的情况下,双人同时使用一床被子,经常会因向外侧翻身将被子中间部分撑开而导致被子中间部分悬空,被子中间部分与床留有空隙,造成被子内的热量损失,达不到很好的保暖效果。

如何改进现有的被子的结构,设计出一种保暖御寒性能高、使用体验优良的的被子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被套及具有这种被套的被子,进一步改善现有被子的结构,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被子的保暖御寒特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人共用一床被子时,两人向外侧翻身导致被子中间部分撑开而悬空,被子内的热量损失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被套,包括被套本体,所述被套本体包括底边、顶边、用于连接所述顶边与所述底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顶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的连接点到所述顶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的连接点的距离大于所述底边和所述第一侧边的连接点到所述底边与所述第二侧边连接点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边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侧边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顶边为圆弧边。

优选的,所述顶边包括第一顶边和第二顶边,所述第一顶边和所述第二顶边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顶边与所述第二顶边的交点远离所述被套本体。

优选的,所述顶边包括弧边、第三顶边和第四顶边,所述第三顶边一端连接所述弧边一端,所述第三顶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四顶边一端连接所述弧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顶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边相连。

优选的,所述顶边包括平边、第三顶边和第四顶边,所述第三顶边一端连接所述平边一端,所述第三顶边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四顶边一端连接所述平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顶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边相连。

优选的,所述被套本体上设有置物袋,所述置物袋包括用于密封袋口的拉链。

优选的,所述被套本体靠近人体足部的底端设有附加被套,所述附加被套通过纽扣、拉链或魔术贴与被套本体连通。

一种被子,包括如上所述的被套。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被套本体包括底边、顶边、用于连接顶边和底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由于顶边与第一侧边的连接点到顶边与第二侧边的连接点的距离大于底边与第一侧边的连接点到所述底边与所述第二侧边连接点的距离,使用者使用具有本申请提供的被套的被子入睡时,使用者拉动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使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均与床的边沿平行,从而使得被子靠使用者头部一端的中间区域形成富余区,富余区在重力的作用下下垂至床面,对两人之间存在的间隙进行填充或隔挡,如此,避免了两人在共用传统的被子时因两人向外侧翻身,被子中间被撑起而悬空漏风,被子内的热量易散失的情况,提高了被子的保温御寒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被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被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被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被套或被子,一种被套,包括被套本体1,所述被套本体1包括底边2、顶边3、用于连接所述顶边3和所述底边2的第一侧边4和第二侧边5,所述顶边3与所述第一侧边4的连接点到所述顶边3与所述第二侧边5的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底边2和所述第一侧边4的连接点到所述底边2与所述第二侧边5连接点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被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被套本体包括底边、顶边、用于连接所述顶边和所述底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由于顶边与第一侧边的连接点到顶边与第二侧边的连接点的距离大于所述底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的连接点到所述底边与所述第二侧边连接点的距离,使用者使用具有本申请提供的被套的被子入睡时,靠近人体头部的被子中间将会有部分重合叠加,当两人向外侧翻身时,被子中间的多出的叠加部分将会由于重力作用下落贴合到床面上,如此,避免了两人在共用传统的被子时因两人向外侧翻身,被子中间被撑起而悬空漏风,被子内的热量易散失的情况,提高了被子的保温御寒性。

在本实施例中,边的概念是指将被套平铺于床上时被套的边缘。被套的顶边、底边、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形状不做具体要求,将被芯置入被套后所形成的被子靠近头部的一端长度大于靠近足部一端的长度,即靠近头部的那部分的被子面积将要大于靠近足部的那部分的被子面积,人向外侧翻身时,靠近头部的那部分被子中间的多出的叠加部分将会由于重力作用下落贴合到床面上,就避免了使用传统被子时,因向外侧翻身导致被子中间被撑起出现悬空而导致被子内的热量走失的情况,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被子的保温御寒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边4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侧边5的长度相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边3为圆弧边。

在本实施例中,顶边为圆弧边,使用者翻身拉拽侧边时,圆弧区域的被子会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下垂至床面,圆弧边可以很好的贴合使用者的肩颈部位,能够极大程度上避免被子内的热量走失。

如图2所示,所述顶边3包括第一顶边31和第二顶边32,所述第一顶边31和所述第二顶边32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顶边31与所述第二顶边32的交点远离所述被套本体1。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翻身拉拽侧边时,第一顶边31和第二顶边32的夹角部分受到重力作用更容易下垂至床面,能够很好地填充传统被子因使用者向外侧翻身中间部分留下的空隙,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被子的保温御寒性。

如图3所示,所述顶边3包括弧边30、第三顶边33和第四顶边34,所述第三顶边33一端连接所述弧边30一端,所述第三顶边33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边4,所述第四顶边34一端连接所述弧边30的另一端,所述第四顶边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边5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翻身拉拽侧边时,由第三顶边、弧边、第四顶边围成的被子区域受到重力作用更容易下垂至床面,可以很好的贴合使用者的肩颈部位,同时能够很好地填充传统被子因使用者向外侧翻身时被子中间部分留下的空隙,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被子的保温御寒性。

如图4所示,所述顶边3包括平边35、第三顶边33和第四顶边34,所述第三顶边33一端连接所述平边35一端,所述第三顶边33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边4,所述第四顶边34一端连接所述平边34的另一端,所述第四顶边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边5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翻身拉拽侧边时,由第三顶边、平边、第四顶边围成的被子区域受到重力作用更容易下垂至床面,能够很好地填充传统被子因使用者向外侧翻身时被子中间部分留下的空隙,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被子的保温御寒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被套本体1上设有置物袋3,所述置物袋3包括用于密封袋口的拉链。

在本实施例中,被套本体1上处设有置物袋3,人们在休息时可以将细小的首饰或其他小零件放置于置物袋中,并用拉链将袋口封住,具有方便存放物品,不易丢失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被套本体1靠近人体足部的底端设有附加被套4,所述附加被套通过纽扣、拉链或魔术贴与被套本体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被套主体靠近人体足部的底端设有附加被套,附加被套可以方便折叠,将整个脚部包住,附加被套内可以放置保温加热装置,具有保护足部不易着凉的优点,且装拆方便。

一种被子,包括如上所述的被套。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