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1326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家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家具。



背景技术:

家用置物架是一种常用的结构,该结构主要的问题是,放置杂物的时候,影响家里的装修效果;且功能单一,家里需要单独的花盆支架,整体的美学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新型家具,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家具,包含支架,所述支架上包含一个以上的水平板,支架上方包含上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件穿过一个遮盖辊,所述遮盖辊上缠绕有拉布,所述拉布能够下拉而遮住支架;

所述支架边侧焊接有一个以上的板件,所述板件上包含凹槽孔,还包含能插入该凹槽孔的边侧杆,所述边侧杆固定连接外花盆,所述外花盆中能放置内花盆,所述内花盆尺寸小于外花盆;能够可拆卸的安装的花盆,采用内外花盆的结构,采用外花盆作为承载结构来承载内花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拉布下方包含拉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边侧杆上包含凹槽,凹槽能够卡持在凹槽孔中使得外花盆不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水平板为透明材质,透明材质上包含荧光物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水平板为透明材质,透明材质中空,中空的透明材质内部包含发光LED灯,发光LED灯连接着电线,电线连接着电源。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家用置物架的结构无法进行遮盖的效果,采用本专利,当不想让人看到置物架上的杂物的时候,只需要转动遮盖辊,将拉布拉下来,盖住整体就行,这样就不会直接看到置物架上存放的物品,当然,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的本体的两侧优选为板状;所述遮盖辊上缠绕的拉布优选为带颜色甚至带花纹的拉布,该拉布能够更好地起到美化和遮挡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遮盖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附加花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架;2.凹槽孔;3.竖直杆;4.水平板;5.上杆件;6.遮盖辊;7.拉布;8.外花盆;9.边侧杆;10.凹槽;11.内花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新型家具,包含支架,所述支架上包含一个以上的水平板,支架上方包含上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件穿过一个遮盖辊,所述遮盖辊上缠绕有拉布,所述拉布能够下拉而遮住支架。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家用置物架的结构无法进行遮盖的效果,采用本专利,当不想让人看到置物架上的杂物的时候,只需要转动遮盖辊,将拉布拉下来,盖住整体就行,这样就不会从正面直接看到置物架上存放的物品,当然,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的本体的两侧优选为板状(图中未示出);所述遮盖辊上缠绕的拉布优选为带颜色甚至带花纹的拉布,该拉布能够更好地起到美化和遮挡的效果。

所述拉布下方包含拉钩。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采用拉钩,能够方便拉下来拉布,实现更方便。

所述支架边侧焊接有一个以上的板件,所述板件上包含凹槽孔,还包含能插入该凹槽孔的边侧杆,所述边侧杆固定连接外花盆,所述外花盆中能放置内花盆,所述内花盆尺寸小于外花盆。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现有的家用花盆,一般都需要专用的花盆架,即便是需要挂起来,也必须采用拉链等结构辅助。采用本处的结构,能够可拆卸的安装的花盆,第一次采用内外花盆的结构,采用外花盆作为承载结构来承载内花盆。使用的时候,将边侧杆插进去凹槽孔中,随后将内花盆放入外花盆中,内花盆相对朝下压,使得内花盆和外花盆能够被固定在支架上。

所述边侧杆上包含凹槽,凹槽能够卡持在凹槽孔中使得外花盆不掉落。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结合图3,所述凹槽能够夹持凹槽孔的边壁,方便边侧杆的固定。

所述水平板为透明材质,透明材质上包含荧光物质。或者是,所述水平板为透明材质,透明材质中空,中空的透明材质内部包含发光LED灯,发光LED灯连接着电线,电线连接着电源。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美学效果更好,最上边放装饰品的时候,整体更漂亮。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以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专利名称还可以是一种支架。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