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循环凉菜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0314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循环凉菜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循环凉菜柜。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直冷凉菜柜因没有内风机循环,造成冷气不均衡,柜体内部上下温差大。柜体四周采用普通玻璃,不能有效的阻止冷气流失,造成制泠效果不佳,压缩机频繁启动,耗电量大、压机寿命短。制泠管直接铺设在层板发泡层内部,压缩机停机时,层板霜融化成水,滴落在放置在柜体内部的食品上,造成食品变质腐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保持内部温度均衡,防止融霜水滴落在食品上,造成食物变质,有利于延长食品的保存周期,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降低冰箱运行的电量损耗的风循环凉菜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循环凉菜柜,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发泡层和循环风道,所述发泡层设在上壳体内,所述循环风道设在发泡层内,所述上壳体前端安装有中空玻璃,所述下壳体安装在上壳体底部,所述循环风道顶部安装有循环风机,所述发泡层内安装有双排制冷管,所述下壳体包括风机、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和回气管,所述压缩机通过毛细管与双排制冷管连接,所述压缩机内安装有过滤器,所述双排制冷管、冷凝器和压缩机通过回气管依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中空玻璃呈弧形设置,中空玻璃呈弧形方便使用这观测到上壳体内部的食品。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金属壳体,可以采用不锈钢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侧面安装有镀膜玻璃,镀膜玻璃能够将上壳体内部围成空腔。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设置的上壳体顶部、背部、底部都采用发泡结构,后背设计有风道,利用内风机的风循环功能,使内部的制冷温度均衡;制冷管铺设在发泡层内,融霜水不会滴落在食品上;上壳体两侧玻璃,采用镀膜玻璃,前开门使用真空玻璃,冷气不易流失。制冷管使用三通连接,进行双排管铺设,制冷速度更快,开机时间更短,能更有效的节省电力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循环凉菜柜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循环凉菜柜的双排制冷管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一种风循环凉菜柜,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发泡层3和循环风道4,所述发泡层3设在上壳体1内,所述循环风道4设在发泡层3内,所述上壳体1前端安装有中空玻璃5,中空玻璃5的安装方式采用现有的滑动式,中空玻璃5的型号为LC120。所述下壳体2安装在上壳体1底部,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直接焊接在一起。所述循环风道4顶部安装有循环风机6,循环风道4采用不锈钢风管制成,循环风机6产生的风会吹入到循环风道4内,循环风机的具体型号为Y4-79。所述发泡层3内安装有双排制冷管7,发泡层3采用聚苯泡沫制成。

所述下壳体2包括风机8、压缩机9、冷凝器10、毛细管11和回气管12,风机8型号为ZCF90,毛细管11和回气管12均为铜管,压缩机9采用直冷压缩机,压缩机型号为2D16-22.9/23-35,按照普通直冷制冷系统配置,制造成本便宜,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放热)→膨胀→蒸发(吸热)的制冷循环。所述压缩机9通过毛细管11与双排制冷管7连接,所述压缩机9内安装有过滤器13,所述双排制冷管7、冷凝器10和压缩机9通过回气管12依次连接,冷凝器10型号为DWN-25,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所述中空玻璃5呈弧形设置,中空玻璃5呈弧形方便使用这观测到上壳体内部的食品。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均为金属壳体。所述上壳体1侧面安装有镀膜玻璃14。

在使用时,由于双排制冷管7、冷凝器10和压缩机9通过回气管12依次连接,压缩机9能够为双排制冷管7(采用铜管制成)提供制冷,使得循环风道4内的空气温度维持在较低水平,达到制冷效果,保持制冷均匀,压缩机9运行,制冷剂压力增高,在冷凝器10内流动时冷却,通过过滤器13,由毛细管11进行节流后在蒸发管内制冷,制冷结束后,制冷剂通过回气管12返回到压缩机9。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设置的上壳体顶部、背部、底部都采用发泡结构,后背设计有风道,利用内风机的风循环功能,使内部的制冷温度均衡;制冷管铺设在发泡层内,融霜水不会滴落在食品上;上壳体两侧玻璃,采用镀膜玻璃,前开门使用真空玻璃,冷气不易流失。制冷管使用三通连接,进行双排管铺设,制冷速度更快,开机时间更短,能更有效的节省电力能源。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