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蒸汽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6636阅读:2740来源:国知局
陶瓷蒸汽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锅,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可以直接进入锅体内的陶瓷蒸汽锅。



背景技术:

中国邛窑起于西汉,至今具有2300多年制陶的悠久历史,其生产日用陶瓷品种繁多,无铅,釉色丰富,早在唐代产品已走进宫廷,并远销到西域等国,是南丝绸之路的一颗灿烂明珠。

陶瓷蒸汽锅就是陶瓷用品之一,以蒸汽为热源,将锅内食物蒸熟,其锅体下端设有下端开口的空心支撑体,使用时一般将空心支撑体置于沸腾的水中但不会全部淹没,沸腾的水产生的蒸汽对空心支撑体的顶部即锅体的底部加热,实现蒸熟锅体内食物的目的。

传统陶瓷蒸汽锅依靠锅体底部的热传递实现对锅体内的食物加热蒸熟,其热传递效率较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蒸熟食物,所以浪费能源较多,使陶瓷蒸汽锅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蒸汽可以直接进入锅体内从而能够快速蒸熟食物的陶瓷蒸汽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陶瓷蒸汽锅,包括锅体和盖装于所述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体的下部设有空心支撑体,所述锅体的上部设有一个或多个上通孔,所述空心支撑体上设有一个或多个下通孔,所述锅体的外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上通孔和所述下通孔相通且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蒸汽通道、所述上通孔和所述下通孔均为四个且分别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为了便于制作和美观,所述蒸汽通道与所述锅体一体成型。

为了不改变锅体内部结构,所述蒸汽通道外凸设置于所述锅体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体上部设置上通孔,在空心支撑体上设置下通孔,并用蒸汽通道将上通孔和下通孔连接起来,使空心支撑体的内腔中的高温蒸汽可以通过蒸汽通道直接进入锅体内对食物进行蒸压,而且在停止蒸煮后还具有透气收水的作用,从而达到快速蒸熟食物、节约能源的目的,而且食物的味道更美更香,汤汁更加鲜香可口,具有节能、环保、养生的功能;本陶瓷蒸汽锅美观实用、价廉物美,适用于高级餐厅、酒店、家庭,也是馈赠之最佳礼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陶瓷蒸汽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之一,图中锅盖与锅体分离;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陶瓷蒸汽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之二,图中锅盖盖于锅体上;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陶瓷蒸汽锅的锅体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陶瓷蒸汽锅的锅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陶瓷蒸汽锅的空心支撑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陶瓷蒸汽锅包括锅体2和盖装于锅体2上的锅盖1,锅体2的下部设有空心支撑体23,锅体2的上部在在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个上通孔24,上通孔24也可以为一个或其它数量的多个,空心支撑体23上靠近上端的位置在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个下通孔25,下通孔25也可以为一个或其它数量的多个,锅体2的外壁上在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一个或多个蒸汽通道22,蒸汽通道22与锅体2一体成型且外凸设置于锅体2的外壁上,蒸汽通道2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通孔24和下通孔25相通且一一对应。

图1-图4还示出了设于锅体2的外壁上部的两个对称分布的耳朵21,用于手提锅体2。

如图1-图5所示,使用时,将锅体2下部的空心支撑体23置于用于产生蒸汽的锅内,水淹过空心支撑体23的下部一部分,但没有淹没下通孔25,水被加热沸腾后产生蒸汽,一方面,高温蒸汽直接对空心支撑体23的顶部即锅体2的底部加热,使锅体2内的食物被蒸煮;另一方面,高温蒸汽依次通过下通孔25、上通孔24和蒸汽通道22后进入锅体2内的上部并由上而下对锅体2内的食物进行压蒸,使食物由上而下被高温压蒸,达到被快速蒸熟的目的,而且食物受热均匀,味道鲜美可口,并节约了能源。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