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4623发布日期:2018-07-27 11:22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与压力棒相关,尤指一种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气油压棒是运用流体的可压缩的特性并配合流体于空间内的流动,使其外管与内管之间产生相对位置的变化,进而达到调整长度的效果。当该气油压棒内的流道畅通且流体可经由流道于不同油室流动时,用户能依照需求调整该气油压棒的长度,而当该气油压棒内的流道封闭且流体无法经由流道于不同油室流动时,该气油压棒的长度即完成固定。

为了达成调控流道呈流通或不流通的状态,传统上是将一活塞固设于该气油压棒内,该活塞具有一销孔、一径向流通于该销孔的连通孔及一设于该销孔的活塞销,当要伸长或缩短该气油压棒的长度时,用户通过一操控单元将该活塞销抵推脱离该销孔,此时流体便可经由该连通孔于一上油室与一下油室之间流通。然而在前述结构中,由于流体都是通过相同孔径大小的连通孔于该上、下油室间流动,因此,无论是要伸长或缩短该气油压棒的长度,该流体流过该连通孔的流量大致上相同,如此会使得该气油压棒伸长与缩短具有相同的速率,然而,在实际操作上,用户会希望伸长与缩短的速率不同,以利于迅速且准确调整到所需长度,显见前述传统的结构仍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其结构简洁、安装方便,且可于伸长与缩短过程具有不同的速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包含有:一第一内管、一调节活塞及一活塞销。该调节活塞设于该第一内管内,该调节活塞将该第一内管分隔形成一第一腔室及一第二腔室,该第一腔室及该第二腔室可容纳流体,该调节活塞具有一连通该第一腔室的销孔、一第一连通部及一第二连通部,该第二腔室可经由该第一连通部及该第二连通部连通于该销孔;一活塞销,可启闭地设于该调节活塞的销孔而控制该第一腔室及该第二腔室之间的流体流动;以及,该弹性阻隔件可分离地设于该第二连通部。

由上述可知,当该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缩短时(亦即,缩短该作动轴突出于该第一内管的长度时),该第一腔室内的流体不仅会经由该第一连通部流动至该第二腔室内,该第一腔室内的流体还会通过将该弹性阻隔件向外撑抵而经由该第二连通部流动至该第二腔室内,因此自该第一腔室流往该第二腔室的流体,于单位时间内具有较大的流量;而当该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伸长时(亦即,伸长该作动轴突出于该第一内管的长度时),由于该弹性阻隔件受流体带动而遮盖住该第二连通部,因此该第二腔室内的流体仅得以经由该第一连通部流动至该第一腔室内,进而使得自该第二腔室流往该第一腔室的流体,于单位时间内具有较小的流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结构简洁、安装方便,其还通过该调节活塞的第一、第二连通部与该弹性阻隔件的搭配关系,使该流体自该第一腔室流到该第二腔室与自该第二腔室流到该第一腔室具有不同的流量,进而实现该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于伸长与缩短过程具有不同的速率的功效。

有关本发明所提供的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发明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应能了解,该些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发明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4类同于图2,主要显示压力棒于缩短时,流体流动的路径;

图5类同于图2,主要显示压力棒于伸长时,流体流动的路径;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局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类同于图11,主要显示压力棒于缩短时,流体流动的路径;

图13为类同于图11,主要显示压力棒于伸长时,流体流动的路径;

图14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弹性阻隔件在受到流体带动,而朝远离作动轴的方向径向扩张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弹性阻隔件在受到流体带动,而靠近作动轴的方向径向收缩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18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20为图19的b区域的放大图;

图21类同于图19,主要显示压力棒于缩短时,流体流动的路径;

图22类同于图19,主要显示压力棒于伸长时,流体流动的路径。

【主要元件】

第一实施例

10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2第一腔室;

14第二腔室;42第一内管;

44调节活塞;46销孔;

48第一连通部;482第一通孔;

50第二连通部;502第二通孔;

504端口;506限位槽;

53活塞销;55弹性阻隔件;

60作动轴;a区域;

第二实施例

10a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4a第二腔室;

16a第三腔室;18a浮动活塞;

42a第一内管;44a调节活塞;

60a作动轴;

第三实施例

10b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2b第一腔室;

16b第三腔室;18b浮动活塞;

42b第一内管;44b调节活塞;

第四实施例

10c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50c第二连通部;

502c第二通孔;504c端口;

506c限位槽;55c弹性阻隔件;

60c作动轴;

第五实施例

10d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2d第一腔室;

14d第二腔室;44d调节活塞;

46d销孔;482d第一通孔;

50d第二连通部;502d第二通孔;

506d限位槽;55d弹性阻隔件;

60d作动轴;

第六实施例

10e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44e调节活塞;

46e销孔;50e第二连通部;

502e第二通孔;506e限位槽;

55e弹性阻隔件;60e作动轴;

第七实施例

10f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

12f第一腔室;14f第二腔室;

16f第三腔室;18f活动活塞;

30f第二内管;44f调节活塞;

46f销孔;47f连通部;

472f常通孔;474f端口;

506f限位槽;53f活塞销;

55f弹性阻隔件;552f剖沟;

60f作动轴;

第八实施例

10g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2g第一腔室;

14g第二腔室;44g调节活塞;

46g销孔;47g连通部;

472g常通孔;506g限位槽;

55g弹性阻隔件;60g作动轴;

第九实施例

10h自行车的升降座管总成;12h第一腔室;

14h第二腔室;16h第三腔室;

18h活动活塞;

20h外管;30h第二内管;

40h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42h第一内管;

44h调节活塞;46h销孔;

48h第一连通部;482h第一通孔;

50第二连通部;502h第二通孔;

504h端口;506h限位槽;

53h活塞销;55h弹性阻隔件;

60h作动轴;70h控制单元;

72h束环;74h控制把手;

76h缆索;78h连动柄;

b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点所在,兹举以下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之。

请先参阅图1至3,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包含有:一第一内管42、一调节活塞44、一活塞销53、一弹性阻隔件55,以及一作动轴60,其中:

该调节活塞44固定于该第一内管42内,且该调节活塞44将该第一内管42分隔形成一第一腔室12及一第二腔室14,该第一腔室12及该第二腔室14可容纳流体,该调节活塞44具有一连通该第一腔室12的销孔46、一第一连通部48及一第二连通部50,如图3所示,该第二腔室14可分别经由该第一连通部48及该第二连通部50连通于该销孔46。此外,该第一连通部48具有至少一径向连通于该销孔46的第一通孔482,该第二连通部50具有至少一径向连通于该销孔46的第二通孔502。

该活塞销53可启闭地设于该调节活塞44的销孔46,用以控制该第一腔室12与该销孔46之间的连通关系,亦即该活塞销53可控制该第一腔室12及该第二腔室14之间的流体流动。

该作动轴60可轴向位移地设于该第一内管42,且接设于该活塞销53。于本实施例中,该作动轴60的底端突出于该第一内管42的底端,该作动轴60的另一端接设于该活塞销53,用以将该活塞销53推离该调节活塞44的销孔46。

该弹性阻隔件55可分离地设于该调节活塞44的第二连通部50,其中,该弹性阻隔件55的内周面可分离地弹性抵接于该第二连通部50的外周面且覆盖于该第二通孔502上。

值得补充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通孔502的数量为多个,且各该第二通孔502以该作动轴60为轴心,呈环形且相互间隔地设置,该第二通孔502的截面积大于该第一通孔482的截面积,亦即,在相同流体压力下,单位时间流过该第二通孔502的流量会大于流过该第一通孔482的流量,再者,该第二连通部50还具有一限位槽506,该限位槽506自该调节活塞44的外周面朝靠近该作动轴60的方向凹陷形成,且该限位槽506的槽底连通于该第二通孔502,该第二通孔502则自该限位槽506的槽底朝靠近该作动轴60的方向凹陷形成。此外,该第二通孔502具有一连接于该限位槽506的槽底的端口504,在该作动轴60的轴心方向剖面上(如图3所示),该限位槽506的槽口孔径大于该端口504的孔径,而在沿着该作动轴60的径向方向剖面上,该第二连通部50的限位槽506呈环形,且在沿着该作动轴60的轴心方向剖面上,该第二连通部50的限位槽506呈弧形,以利该弹性阻隔件55容设其中。再者,该弹性阻隔件55呈环形,该弹性阻隔件55于该作动轴60的轴心方向剖面呈圆形,且其于该作动轴60的轴心方向的高度是介于该限位槽506的槽口孔径及该第二通孔502的端口504孔径之间,此时,该弹性阻隔件55的内周面可分离地弹性抵接于该限位槽506的槽底且覆盖于该第二通孔502的端口504。通过该第二通孔502及该限位槽506的结构特征,让用户能更简洁快速地将该弹性阻隔件55容设于该限位槽506中,并减少该弹性阻隔件55受到非预期的外力而脱离该第二通孔502的情况。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及功效所在。

请参阅图1至4,当用户欲将本发明的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缩短时(亦即,缩短该作动轴60突出于该第一内管42的长度),首先推顶该作动轴60的底端以带动该活塞销53解除对该调节活塞44的销孔46的封闭效果,此时用户可对该第一内管42施予一朝向该作动轴60方向的作用力。在该第一内管42受力的过程中,由于该第一腔室12的空间会逐渐减少,所以会迫使容置于该第一、第二腔室12、14的流体,从该第一腔室12朝该第二腔室14流动,此时,在该第一腔室12的流体不仅会经由该第一连通部48的第一通孔482流动至该第二腔室14内,还会因该弹性阻隔件55受该第一腔室12的流体的撑抵而朝远离该作动轴60的方向产生径向扩张,进而使该弹性阻隔件55自该第二通孔502的端口504分离,如此将使得在第一腔室12的流体也能经由该第二连通部50的第二通孔502流动至该第二腔室14内。一旦调整到合适的长度之后,再操作解除对该作动轴60的推顶,此时该活塞销53会借由流体的压力而封闭该调节活塞44的销孔46,使该第一腔室12及该第二腔室14之间呈现不连通的状态,这时候流体会停止流动,如此该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即完成定位。

请再参阅图1至3、5,当用户欲将本发明的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伸长时(亦即,伸长该作动轴60突出于该第一内管42的长度),同样推顶该作动轴60的底端以带动该活塞销53解除对该调节活塞44的销孔46的封闭效果,因而使该第一腔室12及该第二腔室14再度呈现相互连通的状态,此时用户在对该第一内管42施予一远离该作动轴60方向的作用力。在该第一内管42受力的过程中,会使该第二腔室14的空间会逐渐减少,进而迫使流体自该第二腔室14朝该第一腔室12流动,于此同时,由于该第二腔室14的流体会对该弹性阻隔件55施予朝向该作动轴60的方向的作用力,因而使该弹性阻隔件55更加紧密的贴附于该第二连通部50并堵塞住该第二通孔502的端口504,因此,该第二腔室14的流体就仅能经由该第一连通部48的第一通孔482流动至该第一腔室12内。一旦调整到合适的长度之后,再操作解除对该作动轴60的推顶,接着该活塞销53会借由流体的压力而封闭该调节活塞44的销孔46,使该第一腔室12及该第二腔室14之间呈现不连通的状态,这时候流体会停止流动,如此该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即完成定位。

从上述的使用状态可知,本第一实施例的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在缩短的过程中(亦即,缩短该作动轴60突出于该第一内管42的长度时),在该第一腔室12的流体是可同时经由该第一通孔482及该第二通孔502流动至该第二腔室14中,因此在单位时间内具有较大的流量,故能以较快的速率将该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缩短。反观,本第一实施例的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在伸长的过程中(亦即,伸长该作动轴60突出于该第一内管42的长度时),在该第二腔室14的流体仅能经由该第一通孔482流动至该第一腔室12中,因此其在单位时间内具有较小的流量,故仅能以较慢的速率将该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伸长,而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通过流量上的差异,进而实现该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的伸长与缩短具有不同的速率,藉此提升用户调整长度的便利性。

请再参阅图6,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a,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该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a还包含有一浮动活塞18a,该浮动活塞18a设于该第一内管42a内且可轴向位移地套设于该作动轴60a,该浮动活塞18a介于该第一内管42a的底端与该调节活塞44a之间,使得浮动活塞18a与该第一内管42a的底端之间形成一第三腔室16a,且该浮动活塞18a与该调节活塞44a之间形成该第二腔室14a。

本第二实施例通过该浮动活塞18a的设置,使该第一内管42a还增加该第三腔室16a,藉此可使本第二实施例的压力棒10a具有较刚性的回弹特性。本第二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均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容不再赘述。

请再参阅图7,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b,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二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该浮动活塞18b设于该第一内管42b内且介于该第一内管42b的顶端与该调节活塞44b之间,使得浮动活塞18b与该第一内管42b的顶端之间形成一第三腔室16b,且该浮动活塞18b与该调节活塞44b之间形成该第一腔室12b。

本第三实施例通过该浮动活塞18b的设置,使该第一内管42b还增加该第三腔室16b,藉此可使本第二实施例的压力棒10b具有较软性的回弹特性。本第三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均概同于前揭第一、二实施例,容不再赘述。

请再参阅图8,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c,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在该作动轴60c的轴心方向剖面上,该第二连通部50c的限位槽506c系呈方形。此外,该弹性阻隔件55c系呈环形,该弹性阻隔件55c于该作动轴60c的轴心方向剖面系呈方形,且该弹性阻隔件55c于该作动轴60c的轴心方向的高度是介于该限位槽506c的槽口孔径及该第二通孔502c的端口504c孔径之间。

本第四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均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容不再赘述。

请再参阅图9,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d,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该弹性阻隔件55d设于该销孔46d及该调节活塞44d的内周面之间,该弹性阻隔件55d可分离地弹性抵接于该第二连通部50d的内周面且覆盖于该第二通孔502d。此外,该第二连通部50d具有一限位槽506d,该限位槽506d自该调节活塞44d的内周面朝远离该作动轴60d的方向凹陷形成,该限位槽506d的槽底连通于该第二通孔502d,而该第二通孔502d自该限位槽506d的槽底朝远离该作动轴60d的方向凹陷形成。

藉此,本第五实施例的用户欲将本发明的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d缩短时(亦即,缩短该作动轴60d突出于该第一内管42d的长度),在该第一腔室12d的流体仅能经由该第一通孔482d流动至该第二腔室14d中,因此其在单位时间内具有较小的流量,故仅能以较慢的速率将该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d缩短。相反地,本实施例的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d在伸长的过程中(亦即,伸长该作动轴60d突出于该第一内管42d的长度时),在该第二腔室14d的流体能同时经由该第一通孔482d及该第二通孔502d流动至该第一腔室12d中,因此在单位时间内具有较大的流量,故能以较快的速率将该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d伸长。换言之,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具有与前揭第一实施例相反的调整速率,本第五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均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容不再赘述。

请再参阅图10,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e,主要概同于前揭第四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该弹性阻隔件55e设于该销孔46e及该调节活塞44e的内周面之间,该弹性阻隔件55e可分离地弹性抵接于该第二连通部50e的内周面且覆盖于该第二通孔502e。此外,该第二连通部50e具有一限位槽506e,该限位槽506e自该调节活塞44e的内周面朝远离该作动轴60e的方向凹陷形成,该限位槽506e的槽底连通于该第二通孔502e,而该第二通孔502e自该限位槽506e的槽底朝远离该作动轴60e的方向凹陷形成。

本第六实施例具有与前揭第五实施例相似的调整方式,本第六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均概同于前揭第四实施例,容不再赘述。

请再参阅图11至13,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f,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该调节活塞44f仅具有一连通部47f,该第二腔室14f经由该连通部47f连通于该销孔46f,该连通部47f至少设有一常通孔472f,该弹性阻隔件55f可受流体带动而弹性变形,进而改变该连通部47f的流体流量。

于本实施例中,该连通部47f具有一限位槽506f,该限位槽506f自该调节活塞44f的外周面朝靠近该作动轴60f的方向凹陷形成,该限位槽506f的槽底连通于该常通孔472f,该弹性阻隔件55f环设于该限位槽506f,在该作动轴60f的径向方向剖面上,该连通部47f的限位槽506f呈环形,在该作动轴60f的轴心方向剖面上,该连通部47f的限位槽506f呈方形,此外,该常通孔472f具有一连接于该限位槽506f的槽底的端口474f,在该作动轴60f的轴心方向剖面上,该限位槽506f的槽口孔径大于该端口474f的孔径,且该常通孔472f自该限位槽506f的槽底朝靠近该作动轴60f的方向凹陷形成,再者,于本实施例中,该弹性阻隔件55f呈环形,且该弹性阻隔件55f具有一剖沟552f,用以供该弹性阻隔件55f受流体带动而产生径向扩张。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结构,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及功效所在。

请参阅图11、12及14,当用户欲将本实施例的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f缩短时(亦即,缩短该作动轴60f突出于该第一内管42f的长度),首先通过对该作动轴60f施力以带动该活塞销53f解除对该调节活塞44f的销孔46f的封闭效果,此时用户可对该第一内管42f施予一朝向该作动轴60f方向的作用力。在该第一内管42f受力的过程中,由于该第一腔室12f的空间会逐渐减少,所以会迫使容置于该第一、第二腔室12f、14f的流体,从该第一腔室12f朝该第二腔室14f流动,此时,在该第一腔室12f的流体会通过该销孔46f、该连通部47f朝该第二腔室14f流动,在流体通过该连通部47f的常通孔472f的端口474f的同时,流体会同时推挤该弹性阻隔件55f朝远离该作动轴60f的方向径向扩张(如图12及14所示),进而使通过该连通部47f至该第二腔室14f的流体流量增加。一旦调整到合适的长度之后,再释放对该作动轴60f的推力,此时该活塞销53f会借由流体的压力而封闭该调节活塞44f的销孔46f,使该第一腔室12f及该第二腔室14f之间呈现不连通的状态,这时候流体会停止流动,如此该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f即完成定位。

请再参阅图11、13及15,当用户欲将本实施例的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f伸长时(亦即,伸长该作动轴60f突出于该第一内管42f的长度),同样通过对该作动轴60f施力以带动该活塞销53f离开该调节活塞44f的销孔46f,因而使该第一腔室12f及该第二腔室14f再度呈现相互连通的状态,此时用户在对该第一内管42f施予一远离该作动轴60f方向的作用力。在该第一内管42f受力的过程中,会使该第二腔室14f的空间会逐渐减少,进而迫使流体自该第二腔室14f朝该第一腔室12f流动,于此同时,由于该第二腔室14f的流体会对该弹性阻隔件55f施予朝向该作动轴60f的方向的作用力,因而使该弹性阻隔件55f在未挡避该常通孔472f的情况下,朝该常通孔472f的端口474f靠近(如图13及15所示),进而使自该第二腔室14f通过该连通部47f至该第一腔室12f的流体流量减少。一旦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之后,再释放对该作动轴60f的推力,接着该活塞销53f会借由流体的压力而封闭该调节活塞44f的销孔46f,使该第一腔室12f及该第二腔室14f之间呈现不连通的状态,这时候流体会停止流动,如此该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f即完成定位。

从上述的使用状态可知,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f,于伸长或缩短的过程中,通过该弹性阻隔件55f受流体带动而远离或靠近该常通口472f的方式,改变单位时间内通过该调节活塞44f的流体流量,进而实现该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f的伸长与缩短具有不同的速率,藉此提升用户调整长度的便利性。

请再参阅图16,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g,主要概同于前揭第七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该连通部47g具有一限位槽506g,该限位槽506g自该调节活塞44g的内周面朝远离该作动轴60g的方向凹陷形成,该限位槽60g的槽底连通于该常通孔472g,该弹性阻隔件55g位于该销孔46g及该调节活塞44g的内周面之间且环设于该限位槽506g。此外该常通孔472g自该限位槽506g的槽底朝远离该作动轴60g的方向凹陷形成。

藉此,本第八实施例的用户欲将本发明的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g缩短时(亦即,缩短该作动轴60g突出于该第一内管42g的长度),在该第一腔室12g的流体系以较小的流量流动至该第二腔室14g,故仅能以较慢的速率将该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g缩短。相反地,本实施例的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g在伸长的过程中(亦即,伸长该作动轴60g突出于该第一内管42g的长度时),在该第二腔室14g的流体能以较大的流量流动至该第一腔室12g,故能以较快的速率将该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g伸长。换言之,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具有与前揭第七实施例相反的调整速率,本第八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均概同于前揭第七实施例,容不再赘述。

请再参阅图17至20,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的升降座管总成10h,包含有:一外管20h、一第二内管30h、一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40h,以及一控制单元70h,其中:

该外管20h的底端用来连接于一车架(图中未示)。

该第二内管30h的顶端用来安装一座垫(图中未示),该第二内管30h的底端经由该外管20h的顶端穿设于该外管20h内,并且可沿着该外管20h的轴向上下位移。

该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40h具有一第一内管42h、一调节活塞44h、一活塞销53h、一弹性阻隔件55h,以及一作动轴60h,其中:

该第一内管42h设于该第二内管30h内而能随着该第二内管30h伸长或缩短。

该调节活塞44h固定于该第一内管42h内,且该调节活塞44将该第一内管42h分隔形成一第一腔室12h及一第二腔室14h,该第一腔室12h及该第二腔室14h可容纳流体,该调节活塞44h具有一连通该第一腔室12h的销孔46h、一第一连通部48h及一第二连通部50h,如图20所示,该第二腔室14h可分别经由该第一连通部48h及该第二连通部50h连通于该销孔46h。此外,该第一连通部48h具有至少一径向连通于该销孔46h的第一通孔482h,该第二连通部50h具有至少一径向连通于该销孔46h的第二通孔502h。

该活塞销53h可启闭地设于该调节活塞44h的销孔46h,用以控制该第一腔室12h与该销孔46h之间的连通关系,亦即该活塞销53h可控制该第一腔室12h及该第二腔室14h之间的流体流动。

该作动轴60h可轴向位移地设于该外管20h、该第二内管30h及该第一内管42h,且接设于该活塞销53h。于本实施例中,该作动轴60h的底端突出于该外管20h的底端,该作动轴60h的顶端穿经该第二内管30h的底端而接设于该活塞销53h,用以将该活塞销53h推离该调节活塞44h的销孔46h。

该弹性阻隔件55h可分离地设于该调节活塞44h的第二连通部50h,其中,该弹性阻隔件55h的内周面可分离地弹性抵接于该第二连通部50h的外周面且覆盖于该第二通孔502h上。

该控制单元70h具有一束环72h、一控制把手74h、一缆索76h,以及一连动柄78h。该束环72h用来固定于一车手架(图中未示),该控制把手74h枢设于该束环72h,该缆索76h的一端连接该控制把手74h,该连动柄78h枢设于该外管20h的底端且连接该缆索76h的另一端且抵接于该作动轴60h的底端。

值得补充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通孔502h的数量为多个,且各该第二通孔502h是以该作动轴60h为轴心,呈环形且相互间隔地设置,该第二通孔502h的截面积大于该第一通孔482h的截面积,亦即,在相同流体压力下,单位时间流过该第二通孔502h的流量会大于流过该第一通孔482h的流量,再者,该第二连通部50h还具有一限位槽506h,该限位槽506h自该调节活塞44h的外周面朝靠近该作动轴60h的方向凹陷形成,且该限位槽506h的槽底连通于该第二通孔502h,该第二通孔502h则自该限位槽506h的槽底朝靠近该作动轴60h的方向凹陷形成。此外,该第二通孔502h具有一连接于该限位槽506h的槽底的端口504h,在该作动轴60h的轴心方向剖面上(如第20图所示),该限位槽506h的槽口孔径大于该端口504h的孔径,而在沿着该作动轴60h的径向方向剖面上,该第二连通部50h的限位槽506h呈环形,且在沿着该作动轴60h的轴心方向剖面上,该第二连通部50h的限位槽506h呈弧形。再者,该弹性阻隔件55h呈环形,该弹性阻隔件55h于该作动轴60h的轴心方向剖面呈圆形,且其于该作动轴60h的轴心方向的高度是介于该限位槽506h的槽口孔径及该第二通孔502h的端口504h孔径之间,此时,该弹性阻隔件55h的内周面可分离地弹性抵接于该限位槽506h的槽底且覆盖于该第二通孔502h的端口504h。通过该第二通孔502h及该限位槽506h的结构特征,让用户能更简洁快速地将该弹性阻隔件55h容设于该限位槽506h中,并减少该弹性阻隔件55h受到非预期的外力而脱离该第二通孔502h的情况。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结构,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及功效所在。

请参阅图18至21,当用户欲降低座垫高度时(即,将本实施例的自行车的升降座管总成10h缩短时),首先操作该控制把手74h对该缆索76h施以拉力,使该缆索76h带动该连动柄78h推顶该作动轴60h的底端,在该作动轴60h受到推顶之后会连带带动该活塞销53h解除对该调节活塞44h的销孔46h的封闭效果,此时即可借由用户的重量将该第二内管30h下压。在该第二内管30h下压的过程中,由于该第一腔室12h的空间会逐渐减少,所以会迫使容置于该第一、第二腔室12h、14h的流体,从该第一腔室12h朝该第二腔室14h流动,此时,在该第一腔室12h的流体不仅会经由该第一连通部48h的第一通孔482h流动至该第二腔室14h内,还会因该弹性阻隔件55h受该第一腔室12h的流体的撑抵而朝远离该作动轴60h的方向产生径向扩张,进而使该弹性阻隔件55h自该第二通孔502h的端口504h分离,如此将使得在第一腔室12h的流体也能经由该第二连通部50h的第二通孔502h流动至该第二腔室14h内。一旦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之后,再操作该控制把手74h解除对该缆索76h的拉力,使该连动柄78h释放对该作动轴60h的推力,此时该活塞销53h会借由流体的压力而封闭该调节活塞44h的销孔46h,使该第一腔室12h及该第二腔室14h之间呈现不连通的状态,这时候流体会停止流动,如此该自行车的升降座管总成10h即完成定位。

请再参阅图18至20、22,当用户欲提高座垫高度时(即,将本实施例的自行车的升降座管总成10h伸长时),同样是通过该控制把手74h、该缆索76h及该连动柄78h的连动关系,使该作动轴60h带动该活塞销53h离开该调节活塞44h的销孔46h,因而使该第一腔室12h及该第二腔室14h再度呈现相互连通的状态,此时,该第二内管30h会通过一第三腔室16h内的压缩流体对一活动活塞18h施以往上的推力,在该活动活塞18h往上移动的过程中,会使该第二腔室14h的空间会逐渐减少,进而迫使流体自该第二腔室14h朝该第一腔室12h流动,于此同时,由于该第二腔室14h的流体会对该弹性阻隔件55h施予朝向该作动轴60h的方向的作用力,因而使该弹性阻隔件55h更加紧密的贴附于该第二连通部50h并堵塞住该第二通孔502h的端口504h,因此,该第二腔室14h的流体就仅能经由该第一连通部48h的第一通孔482h流动至该第一腔室12h内。一旦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之后,再借由操作该控制把手74h、该缆索76h及该连动柄78h之间的连动关系释放对该作动轴60h的推顶,接着该活塞销53h会藉由流体的压力而封闭该调节活塞44h的销孔46h,使该第一腔室12h及该第二腔室14h之间呈现不连通的状态,这时候流体会停止流动,如此该自行车的升降座管总成10h即完成定位。

从上述的使用状态可知,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在降低座垫高度的过程中(即,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自行车的升降座管总成10h缩短时),在该第一腔室12h的流体是可同时经由该第一通孔482h及该第二通孔502h流动至该第二腔室14h中,因此在单位时间内具有较大的流量,故能以较快的速率将座垫调低(即将自行车的升降座管总成10h缩短),反观,在提高座垫高度过程中(即,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自行车的升降座管总成10h伸长时),在该第二腔室14h的流体仅能经由该第一通孔482h流动至该第一腔室12h中,因此其在单位时间内具有较小的流量,故仅能以较慢的速率将座垫调高(自行车的升降座管总成10h伸长),而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通过流量上的差异,进而实现该自行车的升降座管总成10h的伸长与缩短具有不同的速率,藉此提升用户调整高度或长度的便利性。

值得补充说明的是,于本第九实施例中的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40h,虽是采用第一实施例的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的结构,然而,于实际应用上,本第九实施例的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40h也可采用如第二至第八实施例中的可伸缩调整的压力棒10a、10b、10c、10d、10e、10f及10g的结构,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虽是应用于自行车座管上,但仅是为了具体说明其结构及使用状态,并非用以限制其应用范围,本发明实际上可用于任何需要调整长度或高度的结构中,诸如可调升降的座椅、桌子及自行车的避震前叉等。

最后,必须再次说明的是,本发明于前述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构成组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举凡未超脱本发明精神所作的简易结构修饰或变化,或与其他等效组件的更替,仍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涵盖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