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阀组件及其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133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阀组件及其电饭煲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阀组件及其电饭煲。



背景技术:

蒸汽阀作为饭煲的一个必备组件,其目的在于连接锅内与外界大气;起到连接导气的功能。同时,饭煲功能中,煮饭和煮粥是消费者运用最多的功能。但是在很多电饭煲煮粥时,消费者反映煮粥的效果不好,粥不够稠,汤汁较稀。

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考虑大火力煮粥虽然能让粥烹饪效果更好,但是烹饪过程中,蒸汽阀通道比较小;大功率加热很容因造成溢锅,溢锅造成很难清洗而造成消费者投诉。为了不影响溢锅,同时兼顾煮粥效果好,很多企业在蒸汽阀做了防溢结构,甚至采用破泡结构。

如图1a所示的现有技术中,扇叶组件位于蒸汽通道的上方,蒸汽经蒸汽通道吹动扇叶组件,由于蒸汽从扇叶组件的底部吹向扇叶组件,导致蒸汽对扇叶组件吹动过程中同时产生轴向的力以及轴侧的力,由于在轴向方向上的顶部为密封状态,不能引导扇叶组件转动,故导致驱动转动的方向转动慢,破泡效果不好,另外在烹饪过程中,尤其煮粥过程中,蒸汽内的气泡具有粘性,在通过蒸汽通道的时候,容易堵塞蒸汽通道,则蒸汽不能溢出造成溢出;或者煮粥过程中,蒸汽产生轴向力的时候,导致扇叶向上浮动粘黏,导致扇叶组件无法转动,造成溢出。

或者如图1b所示的现有技术,扇叶组件一样位于蒸汽通道的上方,同样蒸汽经蒸汽通道从扇叶组件的底部吹向扇叶组件,由于其扇叶组件上设置有横轴,横轴跟随扇叶组件一并转动,且从图示来看,蒸汽的出气口位于扇叶组件的上方,其转动方向会产生离心将泡沫甩出出气口,但是由于主要利用离心力将蒸汽排出,容易造成出气口清洗问题,如果泡沫比较多的情况下,也容易产生堵塞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阀组件及其烹饪器具,该蒸汽阀组件包括扇叶组件,蒸汽对扇叶组件进行侧向吹风,吹动方向正对于扇叶组件的叶片上,最大限度保障了流通的蒸汽的动能能完全作用于扇叶组件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汽阀组件,包括:阀座和阀盖,所述阀盖可拆卸装配于所述阀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扇叶组件和支撑柱,所述扇叶组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蒸汽阀组件设有第一出气口以及位于侧部的第一进气口,从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的蒸汽吹动扇叶组件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蒸汽阀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柱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一端连接于所述阀座或阀盖之一的内壁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柱的下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扇叶组件包括其中一端部为闭合面的轴套和环绕设置于轴套周侧上的若干叶片,所述支撑柱穿过所述轴套并抵住所述闭合面的内表面以支撑所述扇叶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包括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的支撑部,以及与所述支撑柱平滑连接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的顶部形成平滑曲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轴套的闭合面为曲面,所述曲面的内表面与所述承载部的平滑曲面相抵。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的最大直径小于轴套的最小直径。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两根筋条。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扇叶组件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后,所述扇叶组件的最低端高于所述阀座的第一进气口的最低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阀盖延伸设置有支撑柱时,所述支撑柱整体位于阀盖的中轴线上。

一种电饭煲,包括电饭煲盖体,所述电饭煲盖体上设置有上述蒸汽阀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包括扇叶组件,蒸汽对扇叶组件进行侧向吹风,吹动方向正对于扇叶组件的叶片上,最大限度保障了流通的蒸汽的动能能完全作用于扇叶组件上,有效的消除蒸汽中存在的泡沫,提升烹饪效果和用户体验;另外该扇叶组件套设于支撑柱上,扇叶组件启动惯性小;另外本发明还包括上述蒸汽阀组件的电饭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

图1b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案。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的爆炸图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蒸汽流通示意图的截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蒸汽流通示意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2和图5,一种蒸汽阀组件,包括:阀座100和阀盖200,该阀盖200可拆卸装配于所述阀座100上,还包括扇叶组件300和支撑柱400,其中扇叶组件300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蒸汽阀组件设有第一出气口210以及位于侧部的第一进气口110,从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的蒸汽吹动扇叶组件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扇叶组件300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柱400上,该支撑柱仅仅作为起支撑作用的部件,且支撑柱为固定的,并不对流入蒸汽阀组件的蒸汽起阻隔和引导作用;扇叶组件受到蒸汽的吹动后克服扇叶组件与支撑柱之间的摩擦力即可实现自旋转。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实现扇叶组件的转动,在本方案中扇叶组件300设置于支撑柱400上,侧部的第一进气口110使得蒸汽进行侧向吹风,由第一进气口110进入的蒸汽进行侧向吹风时,吹动方向正对于扇叶组件的叶片上,最大限度保障了流通的蒸汽的动能能完全作用于扇叶组件上,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从扇叶组件的底部吹向扇叶组件,除了不能最大限度利用蒸汽的动能;而且若蒸汽中携带气泡或者粘性物质时候,容易黏住扇叶组件,则扇叶组件不能很好的转动,效果很差,利用侧向吹风的方式很好解决了该问题,用户体验和烹饪效果均能够很大提升。

优选扇叶组件可旋转安装在支撑柱的顶部,由于顶部方式中扇叶组件与支撑柱的顶部接触面较小,则两者摩擦力相对较小,只要微小的蒸汽即能实现扇叶组件转动。

进一步地,由于扇叶组件整体位于阀座与阀盖形成的腔体a内,且进出腔体a的蒸汽仅有一个进出口,则外部蒸汽由第一进气口110持续进入腔体a,则腔体a聚集了大量的气体,而气体仅通过第一出气口210排出,则蒸汽在流通过程中形成对流,对流形成的风力将使得扇叶组件300不断转动,转动过程中会将蒸汽中携带的气泡等打破。

参照图5和图6,上述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柱400的固定组件500,该固定组件500一端连接于所述阀座或阀盖之一的内壁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柱400的下部,该方案给出了支撑柱的装配方案,具体固定组件与支撑柱可以分体成型,也可以一体成型。

固定组件500包括至少两根筋条,固定组件采用两根筋条时候,两根筋条位于同一直线上;固定组件采用三根筋条时候,筋条均匀布局,筋条与筋条之间形成120°夹角,以此类推;采用筋条不仅保证了支撑柱安装的稳固性外,另外由于筋条比较细,而且也不会对蒸汽的走向产生影响。

参照图3和图4,进一步地,为了降低上述扇叶组件与支撑柱的顶部摩擦力,其中扇叶组件300包括其中一端部为闭合面3101的轴套310和环绕设置于轴套周侧上的若干叶片320,该支撑柱400穿过所述轴套310并抵住所述闭合面3101的内表面以支撑所述扇叶组件,采用闭合面的结构使得整体扇叶组件300能直接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上,为了保证转动过程汇总,支撑柱本身不会对扇叶组件转动造成影响,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的最大直径小于轴套的最小直径。

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扇叶组件与支撑柱的顶部摩擦力,其中支撑柱400包括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的支撑部410,以及与支撑部410平滑连接的承载部420,该承载部420的顶部形成平滑曲面4201,进一步轴套310的闭合面3101为曲面,所述曲面的内表面与所述支撑柱的平滑曲面相抵,在本方案中相抵的两个面均为曲面,曲面与曲面的摩擦系数较小,则能协同降低顶部摩擦力,提升扇叶组件的转动效率,使得扇叶组件在蒸汽气流的带动下转动,以便打破含有米汤的气泡,使含有米汤的气泡充分破裂成米汤。

优选地,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蒸汽均从底部向上排出,则一般蒸汽阀的进气口低于出气口,故为了使得由第一进气口进入的蒸汽最大限度经过扇叶组件后才会通过第一出气口排出,在本实施例中,将扇叶组件300放置于所述支撑柱400上后,所述扇叶组件的最低端高于所述阀座的第一进气口的最低端。

另外,由于阀座与阀盖是可拆卸的,将阀盖与阀座拧开后对蒸汽阀进行清洗操作,为了便于清洗的方便,优选采用支撑柱400设置于阀盖100上,阀盖100延伸设置有支撑柱时,所述支撑柱400整体位于阀盖的中轴线上,即间接地套设于支撑柱上的扇叶组件也会位于阀盖的中轴线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