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控制防底部着火防倒塌的斗香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6854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重力控制防底部着火防倒塌的斗香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斗香支架,具体涉及一种重力控制防底部着火防倒塌的斗香支架。



背景技术:

中国人逢年过节有烧斗香的习俗,斗香越做越高,其焚烧的香灰掉下去易引起斗香香体底部着火,从而发生倒塌焚烧事件,且市场上的斗香支架底部没有收集香灰的功能,这也给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斗香越做越高以后,重心也随之升高,其香体抗风性能变差,也极易发生倒塌事件,一般的斗香支架采用手动夹持方式,市场上缺少一种利用重力控制自动夹紧斗香的夹具;市场上还缺少一种利用弹簧弹力通过吊绳自动夹紧斗香的装置;利用重锤使得香体连同支架的重心降低,增加装置的总重力,以增强香体的抗风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问题,一种重力控制防底部着火防倒塌的斗香支架,包括第一圆柱、第二圆台、第三圆柱、第四圆台、第五圆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灰器、底板、圆环口、支撑杆A、第一圆环、十字钢网、定位针、支撑杆B、第二圆环、支撑杆C、第三圆环、支撑杆D、第四圆环、螺母A、螺母B、一对横向吊绳A、一对纵向吊绳A、重锤、一对横向吊绳B、一对纵向吊绳B、弹簧、吊绳钩A、吊绳钩B、出灰口、支撑脚、滚轮、斗香香体。

所述第一圆柱、第二圆台、第三圆柱、第四圆台、第五圆柱的结构均为空心状。

所述第一圆柱包括集灰器、底板、圆环口、出灰口;所述底板的边缘焊接支撑脚,所述支撑脚通过转轴连接滚轮,且滚轮连接制动装置;所述出灰口位于集灰器的四周某一处,且靠近底板的边缘。

所述第二圆台位于第一圆柱的上方,它包括圆环口、支撑杆B、第二圆环;多根支撑杆B倾斜放置,上方焊接连接第二圆环,下方焊接连接圆环口。

所述第三圆柱位于第二圆台的上方,它包括第二圆环、支撑杆C、第三圆环;多根支撑杆C,上方焊接连接第三圆环,下方焊接连接第二圆环。

所述第四圆台位于第三圆柱的上方,它包括第三圆环、支撑杆D、第四圆环;多根支撑杆D,上方焊接连接第四圆环,下方焊接连接第三圆环。

所述第五圆柱位于第一圆柱及第二圆台的内部中央,所述第五圆柱的下表面与底板相平;所述第五圆柱的上表面介于第二圆台的上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五圆柱,包含支撑杆A、第一圆环、十字钢网、定位针;多根支撑杆A下方连接底板,上方焊接连接第一圆环;所述十字钢网焊接连接于第一圆环的内侧,所述定位针位于第一圆环的中央,通过焊接连接于底板的中央及十字钢网的中央,定位针用于定位斗香底部位置,还起到防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圆环的内侧焊接连接吊绳钩A,用于平常钩挂一对横向吊绳A及一对纵向吊绳A,使吊绳靠近第三圆环的内侧,让斗香香体易于插入支架的中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圆环的内侧通过焊接连接了多个螺母A,一对横向吊绳A及一对纵向吊绳A一端固定连接于四个螺母A,另外一端穿过其它四个螺母A的中心后,再分别连接四个重锤;当斗香香体插于支架的中央时,从吊绳钩A上松开吊绳,在四个重锤的重力作用下,一对横向吊绳A及一对纵向吊绳A自动接触斗香香体的四周,从而在水平方向上自动夹紧斗香香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圆环的内侧焊接连接多个吊绳钩B,用于平常钩挂一对横向吊绳B及一对纵向吊绳B,使吊绳靠近圆环内侧,使斗香香体易于插入支架的中央。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圆环的内侧通过焊接连接了多个螺母B,一对横向吊绳B及一对纵向吊绳B的两端穿过螺母B的中心后它们的两端分别连接八根弹簧的一端,八根弹簧的另一端钩连于第三圆环的内侧螺母A上;当斗香香体插于支架的中央时,从吊绳钩B上松开吊绳,在八根弹簧的拉力作用下,一对横向吊绳B及一对纵向吊绳B自动接触斗香香体的四周,从而在水平方向上自动夹紧斗香香体;所述吊绳与斗香香体接触处打有多个防滑结,用来增大摩擦力。

本发明利用上下两层夹紧斗香香体,特别适用于夹紧高大的斗香香体;对于矮小的斗香香体,只用一层夹紧斗香香体即可;本发明能达到双层双效的夹紧效果。

本发明利用四个重锤,不仅利用重锤的重力便于吊绳自动夹紧斗香香体;而且通过改变连接重锤的四根吊绳长度,使四个重锤接近地面,四个重锤与支架、香体的共同作用,能降低整个装置的重心,使装置的抗风能力得到加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重锤的重力通过吊绳自动夹紧斗香,降低香体及装置的重心,增加了装置的总重力,增强了香体的抗风性能,由于采用多层双夹结构,既能适用于高大的香体,又能适用于矮小的香体,由于通过第五圆柱抬高斗香底部的高度,能有效地防止因香体底部着火而引起的倒塌焚烧事故,通过集灰器收集香灰,可减少保洁人员的工作量,减少斗香焚烧香灰对地面的污染,成效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夹紧香体效果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对横向吊绳钩连于吊绳钩俯视效果图,

图中,1、集灰器,2、底板,3、圆环口,4、支撑杆A,5、第一圆环,6、十字钢网,7、定位针,8、支撑杆B,9、第二圆环,10、支撑杆C,11、第三圆环,12、支撑杆D,13、第四圆环,14、螺母A,15、螺母B,16、一对横向吊绳A,17、一对纵向吊绳A,18、重锤,19、一对横向吊绳B,20、一对纵向吊绳B,21、弹簧,22、吊绳钩A,23、吊绳钩B,24、出灰口,25、支撑脚,26、滚轮,27、斗香香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重力控制防底部着火防倒塌的斗香支架,包括第一圆柱、第二圆台、第三圆柱、第四圆台、第五圆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灰器1、底板2、圆环口3、支撑杆A4、第一圆环5、十字钢网6、定位针7、支撑杆B8、第二圆环9、支撑杆C10、第三圆环11、支撑杆D12、第四圆环13、螺母A14、螺母B15、一对横向吊绳A16、一对纵向吊绳A17、重锤18、一对横向吊绳B19、一对纵向吊绳B20、弹簧21、吊绳钩A22、吊绳钩B23、出灰口24、支撑脚25、滚轮26、斗香香体27;所述第一圆柱、第二圆台、第三圆柱、第四圆台、第五圆柱的结构均为空心状。

所述第一圆柱包括集灰器1、底板2、圆环口3,出灰口24;所述底板2的边缘焊接支撑脚25,所述支撑脚25通过转轴连接滚轮26,且滚轮26连接制动装置;所述出灰口24位于集灰器1的四周某一处,且靠近底板2的边缘。

所述第二圆台位于第一圆柱的上方,它包括圆环口3、支撑杆B8、第二圆环9;多根支撑杆B8倾斜放置,上方焊接连接第二圆环9,下方焊接连接圆环口3。

所述第三圆柱位于第二圆台的上方,它包括第二圆环9、支撑杆C10、第三圆环11;多根支撑杆C10,上方焊接连接第三圆环11,下方焊接连接第二圆环9。

所述第四圆台位于第三圆柱的上方,它包括第三圆环11、支撑杆D12、第四圆环13;多根支撑杆D12,上方焊接连接第四圆环13,下方焊接连接第三圆环11。

所述第五圆柱位于第一圆柱及第二圆台的内部中央,所述第五圆柱的下表面与底板2相平;所述第五圆柱的上表面介于第二圆台的上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五圆柱,包含支撑杆A4、第一圆环5、十字钢网6、定位针7;多根支撑杆A4下方连接底板2,上方焊接连接第一圆环5;所述十字钢网6焊接连接于第一圆环5的内侧,所述定位针7位于第一圆环5的中央,通过焊接连接于底板2的中央及十字钢网6的中央,定位针7用于定位斗香底部位置,还起到防滑作用。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圆环11的内侧焊接连接吊绳钩A22,用于平常钩挂一对横向吊绳A16及一对纵向吊绳A17,使吊绳靠近圆环内侧,让斗香香体27易于插入支架的中央。

所述第三圆环11的内侧通过焊接连接了多个螺母A14,螺母A14作用是用于固定一对横向吊绳A16及一对纵向吊绳A17的一端及穿过另一端;一对横向吊绳A16及一对纵向吊绳A17一端固定连接于四个螺母A14,另外一端穿过其它四个螺母A14的中心后,再分别连接四个重锤18;当斗香香体27插于支架的中央时,从吊绳钩A22上松开吊绳,在四个重锤18的重力作用下,一对横向吊绳A16及一对纵向吊绳A17自动接触斗香香体27的四周,从而在水平方向上自动夹紧斗香香体27。

所述第四圆环13的内侧焊接连接多个吊绳钩B23,用于平常钩挂一对横向吊绳B19及一对纵向吊绳B20,使吊绳靠近圆环内侧,使斗香香体27易于插入支架的中央。

所述第四圆环13的内侧通过焊接连接了多个螺母B15,一对横向吊绳B19及一对纵向吊绳B20的两端穿过螺母B15后它们的两端分别连接八根弹簧21的一端,八根弹簧21的另一端钩连于第三圆环11的内侧螺母A14上;当斗香香体27插于支架的中央时,从吊绳钩B23上松开吊绳,在八根弹簧21的拉力作用下,一对横向吊绳B19及一对纵向吊绳B20自动接触斗香香体27的四周,从而在水平方向上自动夹紧斗香香体27。

本发明利用上下两层夹紧斗香香体27,特别适用于夹紧高大的斗香香体27;对于矮小的斗香香体27,只用一层夹紧斗香香体27即可;本发明能达到双层双效的夹紧效果。

本发明利用四个重锤18,不仅利用重锤18的重力便于吊绳自动夹紧斗香香体27;而且通过改变连接重锤18的四根吊绳长度,使四个重锤18接近地面,四个重锤18与支架、斗香香体27的共同作用,能降低整个装置的重心,使装置的抗风能力得到加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重锤的重力通过吊绳自动夹紧斗香,降低香体及装置的重心,增加了装置的总重力,增强了香体的抗风性能,由于采用多层双夹结构,既能适用于高大的香体,又能适用于矮小的香体,由于通过第五圆柱抬高斗香底部的高度,能有效地防止因香体底部着火而引起的倒塌焚烧事故,通过集灰器1收集香灰,可减少保洁人员的工作量,减少斗香焚烧香灰对地面的污染,成效显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