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桥防火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9293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桥防火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火窗,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断桥隔热功能的防火窗。



背景技术:

防火窗是指由钢窗框、钢窗扇、防火玻璃组成的,能起隔离和阻止火势蔓延的窗。现有的防火窗通常包括两种类型:a、固定式防火窗,窗扇不能开启的防火窗,即四周密封固定的;b、活动式防火窗,窗扇可进行开启,在防火窗启闭装置的作用下可关闭的防火窗。

我国于2015年5月1日起执行的新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增加了高层住宅建筑设置避难层的要求:“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求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建筑高度大于54m小于100m的住宅建筑,每户应有一间房间符合下列规定:应靠外墙布置,并应设置可开启外窗;内、外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该房间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外窗宜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的防火窗。”按照这个规范文件,现有技术提供的防火窗基本上都能达到防火要求,但是,由于防火窗采用了钢窗框和钢窗扇,其隔热和保温功能必然较差,这样就会影响建筑的节能环保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隔热保温功能的断桥防火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桥防火窗,包括钢制窗框和防火玻璃,所述窗框由上下左右四条边框焊接而成,每条边框均包括第一边框、隔热板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设有开口朝外的第一凹槽和开口朝内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边框的截面大致呈“s”形,所述第二边框的截面大致呈“u”形;所述隔热板插入到第一边框的第二凹槽中,所述隔热板为两层,所述第二边框的一边嵌在两层隔热板之间,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之间不直接接触,也不通过任何金属材料间接接触;每条边框的第一边框与相邻边框的第一边框互相焊接形成第一窗框,每条边框的第二边框与相邻边框的第二边框互相焊接形成第二窗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窗框的每条边框内侧安装有用于固定防火玻璃的钢制压条和挡条。

优选地,所述防火玻璃的四边通过压条和挡条固定在第一窗框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窗框内的钢制窗扇,所述窗扇中装有防火玻璃,所述窗扇包括外扇和内扇,所述外扇和内扇之间装有隔热板,所述外扇和内扇之间不直接接触,也不通过任何金属材料间接接触。

又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左、右边框或上、下边框上的钢制中柱,所述中柱包括外中柱和内中柱,所述外中柱和内中柱之间装有隔热板,所述外中柱和内中柱之间不直接接触,也不通过任何金属材料间接接触;所述中柱将防火窗分隔为两个区域,其中一个区域安装有窗扇,另一个区域直接安装防火玻璃。

再进一步地,所述窗扇的外扇四周还设有防水密封条。

优选地,所述窗扇通过铰链装置与第一窗框相连。

优选地,所述隔热板为硅酸钙板或电木板。

优选地,所述窗框由锌钢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窗扇由锌钢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构成窗框的每条边框均包括第一边框、隔热板和第二边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通过特殊的形状实现错位咬合,使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之间不直接接触,也不通过任何金属材料间接接触,每条边框的第一边框与相邻边框的第一边框互相焊接形成第一窗框,每条边框的第二边框与相邻边框的第二边框互相焊接形成第二窗框,这样就使防火窗的窗框形成了断桥,从而达到既能防火又能隔热保温的双层功效,即使位于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之间的隔热板因高温融化,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仍然不会相互脱落而酿成安全事故。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防火窗的隔热保温效果,在窗扇和中柱上同样采用了夹有隔热板的双层结构,形成了断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防火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去掉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防火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去掉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防火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去掉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0——窗框11——第一边框12——第二边框

11a——第一凹槽11b——第二凹槽

20——防火玻璃30——压条40——隔热板

50——窗扇51——外扇52——内扇

60——中柱61——外中柱62——内中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固定式断桥防火窗,包括钢制窗框10和防火玻璃20,所述窗框10由上下左右四条边框焊接而成,每条边框均包括第一边框11、隔热板40和第二边框12,所述第一边框11设有开口朝外的第一凹槽11a和开口朝内的第二凹槽11b,所述第一边框11的截面大致呈“s”形,所述第二边框12的截面大致呈“u”形;所述隔热板40插入到第一边框11的第二凹槽11b中,所述隔热板40为两层,所述第二边框12的一边嵌在两层隔热板40之间,所述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之间不直接接触,也不通过任何金属材料间接接触;每条边框的第一边框11与相邻边框的第一边框11互相焊接形成第一窗框,每条边框的第二边框12与相邻边框的第二边框12互相焊接形成第二窗框;所述防火玻璃20的四边通过压条30和挡条固定在第一窗框上;所述隔热板12为硅酸钙板或电木板,所述窗框10由锌钢材料制成。

实施例2

如图4-8所示的一种活动式断桥防火窗,包括钢制窗框10和防火玻璃20,以及安装在窗框10内的钢制窗扇50,所述窗框10由上下左右四条边框焊接而成,每条边框均包括第一边框11、隔热板40和第二边框12,所述第一边框11设有开口朝外的第一凹槽11a和开口朝内的第二凹槽11b,所述第一边框11的截面大致呈“s”形,所述第二边框12的截面大致呈“u”形;所述隔热板40插入到第一边框11的第二凹槽11b中,所述隔热板40为两层,所述第二边框12的一边嵌在两层隔热板40之间,所述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之间不直接接触,也不通过任何金属材料间接接触;每条边框的第一边框11与相邻边框的第一边框11互相焊接形成第一窗框,每条边框的第二边框12与相邻边框的第二边框12互相焊接形成第二窗框;所述窗扇50中装有防火玻璃20,所述窗扇50包括外扇51和内扇52,所述外扇51和内扇52之间装有隔热板40,所述外扇51和内扇52之间不直接接触,也不通过任何金属材料间接接触;所述窗扇50通过铰链装置与第一窗框相连,所述窗扇的外扇51四周设有防水密封条;所述隔热板40为硅酸钙板或电木板,所述窗框10和窗扇50由锌钢材料制成。

实施例3

如图4、5、9-11所示,一种活动式断桥防火窗,包括钢制窗框10和防火玻璃20,以及安装在左、右边框上的钢制中柱60,所述窗框10由上下左右四条边框焊接而成,每条边框均包括第一边框11、隔热板40和第二边框12,所述第一边框11设有开口朝外的第一凹槽11a和开口朝内的第二凹槽11b,所述第一边框11的截面大致呈“s”形,所述第二边框12的截面大致呈“u”形;所述隔热板40插入到第一边框11的第二凹槽11b中,所述隔热板40为两层,所述第二边框12的一边嵌在两层隔热板40之间,所述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之间不直接接触,也不通过任何金属材料间接接触;每条边框的第一边框11与相邻边框的第一边框11互相焊接形成第一窗框,每条边框的第二边框12与相邻边框的第二边框12互相焊接形成第二窗框;所述中柱60包括外中柱61和内中柱62,所述外中柱61和内中柱62之间装有隔热板40,所述外中柱61和内中柱62之间不直接接触,也不通过任何金属材料间接接触;所述中柱60将防火窗分隔为两个区域,其中一个区域安装有窗扇50,另一个区域直接安装防火玻璃20;所述窗扇50中装有防火玻璃20,所述窗扇50包括外扇51和内扇52,所述外扇51和内扇52之间装有隔热板40,所述外扇51和内扇52之间不直接接触,也不通过任何金属材料间接接触;所述窗扇50通过铰链装置与第一窗框相连,所述窗扇50的外扇51四周设有防水密封条;所述隔热板40为硅酸钙板或电木板,所述窗框10、窗扇50和中柱60均由锌钢材料制成。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发明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发明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