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茶水分离密封保温茶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105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茶水分离密封保温茶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茶杯,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茶水分离密封保温茶杯。



背景技术:

饮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泡茶时,怎样在旅行中能方便喝到一杯健康的茶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现有市场上的保温杯中虽然有些保温杯口部带有一个固定的过漏网放置茶叶,但是装入开水会长期浸泡茶叶,浸泡时间过长,茶汤苦涩。重金属会溢出。水位不够又泡不到茶叶,要么漏网太小,茶叶浸泡时不能充分展开,和茶叶与水的比例不能匹配,影响茶水的口感,研发一款使用方便能很好的实现茶水分离的保温杯,对爱茶的人来说变的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cn200820131646.3公开了一种冲泡式泡茶杯,其包括茶水杯盖、内置茶叶杯、推杆、茶水杯和螺旋升降圈,内置茶叶杯安装在螺旋升降圈中,茶水杯盖通过推杆与螺旋升降圈传动连接;旋转茶水杯盖时,推杆带动螺旋升降圈上升或下降,进而使内置茶叶杯上升或下降,达到茶水分离目的。然而,在旋转茶水杯盖时,茶水杯盖与茶水杯未完全拧紧,此时二者之间由于存在较大空隙而无法很好地密封,导致茶水降温过快,影响口感;同时,这种泡茶杯在装满茶水时不方便携带,稍微倾斜就容易出现漏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茶水分离密封保温茶杯,其通过旋转底部的旋转底座来实现茶水分离,在旋转旋转底座时茶杯仍具有很好地密封性能,避免了茶水降温过快以及漏水情况。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式茶水分离密封保温茶杯,包括杯体、盖体、茶水分离组件和旋转底座,所述茶水分离组件安装于杯体内,茶水分离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过滤盘和多个连接杆;所述多个连接杆穿接过滤盘,并均匀固接于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间;所述杯体内侧壁均匀设有多个沿杯体轴向延伸的螺旋槽;所述过滤盘外侧壁均匀设有多个凸片;凸片与螺旋槽形状相适配,并一一对应安装于各螺旋槽内;

所述盖体安装于杯体上端开口上,并与第二定位件对接;所述旋转底座安装于杯体下端,旋转底座与第一定位件之间设有传动件,旋转底座通过传动件与第一定位件传动连接;旋转底座与传动件之间连接有密封塞,传动件和密封塞位于杯体内底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螺旋槽和凸片的数目均为三个,连接杆靠近凸片并垂直连接于过滤盘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槽从杯体内底壁沿杯体内侧壁螺旋延伸至杯体开口处,螺旋槽截面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杯体内底壁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定位件底部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为圆柱形槽,并用于安装密封塞;第二安装槽用于安装传动件;所述旋转底座、密封塞、传动件之间穿接有连接轴,所述旋转底座通过连接轴与密封塞、传动件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件为梅花形或多边形,第二安装槽为与传动件形状相适配的梅花形凹槽或多边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塞为弹性硅胶材料制成,密封塞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密封圆柱和第二密封圆柱,第一密封圆柱半径小于第二密封圆柱半径;且第一密封圆柱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第二密封圆柱安装于传动件和杯体内底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圆柱侧面分设有多个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圆柱上下表面分设有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圆柱的半径等于第一安装槽的半径,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三密封环的厚度为0.3-1mm。

所述盖体包括过滤盖和上盖,所述过滤盖螺纹安装于杯体上端开口上,过滤盖与第二定位件对接,并用于径向定位茶水分离组件;所述上盖螺纹安装于过滤盖上;过滤盖中固设有用于过滤茶叶的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盖下部套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加强过滤盖与杯体之间密封性;所述上盖下部套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加强过滤盖与上盖之间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密封圈上部开设有环形槽,第二密封圈外侧壁向内倾斜,倾斜角度为8-12°。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旋转式茶水分离密封保温茶杯包括杯体、盖体、茶水分离组件和旋转底座,旋转底座通过传动件与茶水分离组件传动连接,旋转底座与传动件之间连接有密封塞,茶叶放置于过滤盘上;在施加外力旋转旋转底座时,传动件带动茶水分离组件旋转,此时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过滤盘和多个连接杆随之转动,过滤盘沿杯体轴向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了茶水分离;整个不过程不需要拧开或拧紧盖体,使盖体和杯体开口仍然保持很好地密封性;而密封塞保证了旋转底座与杯体底部保持很好密封性,这样在调整茶水分离时,茶杯整体保持很好地密封性,避免了茶水降温过快和漏水情况,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旋转式茶水分离密封保温茶杯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旋转式茶水分离密封保温茶杯的截面图一;

图3为本发明旋转式茶水分离密封保温茶杯的截面图二;

图4为本发明旋转式茶水分离密封保温茶杯的茶水分离组件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旋转式茶水分离密封保温茶杯的连接轴、密封塞、传动件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旋转式茶水分离密封保温茶杯的密封塞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旋转式茶水分离密封保温茶杯的第二密封圈的立体图;

图示:10、盖体;11、过滤盖;12、上盖;110、第一密封圈;120、第二密封圈;121、环形槽;20、杯体;21、螺旋槽;22、第二安装槽;30、旋转底座;31、连接轴;32、密封塞;33、传动件;321、第一密封圆柱;322、第二密封圆柱;323、第二密封环;324、第三密封环;325、第一密封环;40、茶水分离组件;41、第一定位件;42、第二定位件;43、连接杆;44、过滤盘;410、第一安装槽;440、凸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旋转式茶水分离密封保温茶杯,包括杯体20、盖体10、茶水分离组件40和旋转底座30,所述茶水分离组件40安装于杯体20内,茶水分离组件40包括第一定位件41、第二定位件42、过滤盘44和多个连接杆43;所述多个连接杆43穿接过滤盘44,并均匀固接于第一定位件41和第二定位件42之间;所述杯体20内侧壁均匀设有多个沿杯体20轴向延伸的螺旋槽21;所述过滤盘44外侧壁均匀设有多个凸片440;凸片440与螺旋槽21形状相适配,并一一对应安装于各螺旋槽21内;所述盖体10安装于杯体20上端开口上,并与第二定位件42对接;所述旋转底座30安装于杯体20下端,旋转底座30与第一定位件41之间设有传动件33,旋转底座30通过传动件33与第一定位件41传动连接;旋转底座30与传动件33之间连接有密封塞32,传动件33和密封塞32位于杯体20内底壁上。

本旋转式茶水分离密封保温茶杯包括杯体20、盖体10、茶水分离组件40和旋转底座30,旋转底座30通过传动件33与茶水分离组件40传动连接,旋转底座30与传动件33之间连接有密封塞32,茶叶放置于过滤盘44上。在调整茶水分离过程中,旋转杯体20下端的旋转底座30,传动件33带动茶水分离组件40旋转,此时第一定位件41、第二定位件42、过滤盘44和多个连接杆43随之转动;由于过滤盘44的凸片440安装于螺旋槽21内,凸片440在螺旋槽21中沿槽向运动,使得过滤盘44沿杯体20轴向上升或下降,此时茶叶随过滤盘44一起上升或下降;由于过滤盘44中设有多个滤水孔,当过滤盘44上升至离开液面时,此时水从过滤盘44中离开,茶叶仍存留在过滤盘44中,从而实现了茶水分离;整个不过程不需要拧开或拧紧盖体10,使盖体10和杯体20开口仍然保持很好地密封性;而密封塞32保证了旋转底座30与杯体20底部保持很好密封性,这样在调整茶水分离时,无需拧动盖体10,茶杯整体保持很好地密封性,避免了茶水降温过快和漏水情况,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而且,杯体20包括外杯体和内杯体,外杯体和内杯体相互粘接,螺旋槽21位于内杯体内壁,相对于以往的单层杯体的茶杯,具有很好的保温功能。

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过滤盘44能够平稳的上升或下降,所述连接杆43、螺旋槽21和凸片440的数目均为三个,连接杆43靠近凸片440并垂直连接于过滤盘44边缘;所述螺旋槽21从杯体20内底壁沿杯体20内侧壁螺旋延伸至杯体20开口处,螺旋槽21截面为圆弧形。这样在旋转旋转底座30时,连接杆43转动带动均匀设于过滤盘44边缘的三个凸片440沿螺旋槽21运动,此时过滤盘44平稳地上升或下降运动。

如图5所示,为了方便安装密封塞32和传动件33,同时使得旋转底座30能够带动茶水分离组件40转动,所述杯体20内底壁设有第一安装槽410,所述第一定位件41底部设有第二安装槽22,第一安装槽410为圆柱形槽,并用于安装密封塞32;第二安装槽22用于安装传动件33;所述旋转底座30、密封塞32、传动件33之间穿接有连接轴31,所述旋转底座30通过连接轴31与密封塞32、传动件33固接。这样旋转旋转底座30时,传动件33转动,并带动茶水分离组件40一起转动。

为了方便传动件33带动茶水分离组件40转动,传动件33可以为梅花形或多边形,第二安装槽22与传动件33形状相适配;在这里,所述传动件33为梅花形或多边形,第二安装槽22为与传动件33形状相适配的梅花形凹槽或多边形凹槽,这样不需要太大的作用力就可以使得传动件33带动茶水分离组件40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33为梅花形,第二安装槽22为梅花形凹槽。

如图6所示,为了保证杯体20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使茶水无法从杯体20内底壁泄漏出来,所述密封塞32为弹性硅胶材料制成,密封塞3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密封圆柱321和第二密封圆柱322,第一密封圆柱321半径小于第二密封圆柱322半径;且第一密封圆柱321安装于第一安装槽410内,第二密封圆柱322安装于传动件33和杯体20内底壁之间。在这里,第一密封圆柱321用于将连接轴31与杯体20内底壁之间空隙密封,第二密封圆柱322用于将传动件33和杯体20内底壁之间空隙密封。

所述第一密封圆柱321侧面分设有多个第一密封环325,所述第二密封圆柱322上下表面分设有第二密封环323和第三密封环324,所述第一密封圆柱321的半径等于第一安装槽410的半径,第一密封环325、第二密封环323和第三密封环324的厚度为0.3-1mm。这样在安装密封塞32后,多个第一密封环325处于第一密封圆柱321外壁与第一安装槽410侧壁之间,且第一密封环325被压紧,这样保证了第一密封圆柱321与第一安装槽410密封良好;当拧紧连接轴31时,第二密封圆柱上表面322与传动件33将第二密封环323压紧,同时第二密封圆柱322下表面与杯体20内底壁将第三密封环324压紧,这样保证了第二密封圆柱322上表面与传动件33之间以及第二密封圆柱322下表面与杯体20内底壁之间密封良好;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第一密封环325,两个第一密封环325与第二密封环323和第三密封环324一起构成四层密封,保证了茶杯底部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

如图1所示,所述盖体10包括过滤盖11和上盖12,所述过滤盖11螺纹安装于杯体20上端开口上,过滤盖11与第二定位件42对接,并用于径向定位茶水分离组件40;所述上盖12螺纹安装于过滤盖11上;过滤盖11中固设有用于过滤茶叶的过滤网。这样在泡茶前,拧开过滤盖11和上盖12,将茶叶放入过滤盘44中,并倒入开水,拧紧过滤盖11和上盖12;在喝茶时,只需拧开上盖12;由于过滤盖11中固设有过滤网,茶叶不会进入口中,这样具有很好的喝茶体验。

为了保证过滤盖11与杯体20之间以及过滤盖11与上盖12之间具有很好的密封性,所述过滤盖11下部套接有第一密封圈110,所述第一密封圈110用于加强过滤盖11与杯体20之间密封性;所述上盖12下部套接有第二密封圈120,所述第二密封圈120用于加强过滤盖11与上盖12之间密封性。

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密封圈120上部开设有环形槽121,第二密封圈120外侧壁向内倾斜,倾斜角度为8-12°。这样在拧紧上盖12时,第二密封圈120沿环形槽121方向被压紧,第二密封圈120向外的张力沿垂直于外侧壁方向;这样在拧松上盖12时,用较小的力就可以拧开,且不会带动过滤盖11旋转。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