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6523发布日期:2018-12-14 21:5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健身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健身椅。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很多人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工作、学习、上网、游戏,这些人很容易患上颈椎、胸椎疾病。得了颈椎病和胸椎病,造成颈椎和胸椎僵硬,发生不正常的生理弯曲,不但形象难看,而且要受到病痛的折磨。想要预防颈椎病、胸椎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锻炼,但去健身房需要有时间和一定的经济基础,不适于普通群众参加;在家中或其它场所锻炼又缺少合适的器械,也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充分利用工作、学习、生活、游戏的间歇时间,随时随地进行锻炼,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也是最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的解决方式。

椅子作为一种家具,在家中和工作环境中是必不可少的,健身椅作为对原有椅子功能的扩展,已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目前,大部分健身椅主要用于锻炼腰部和背部,缺少锻炼颈椎、胸椎使之保持正常生理弯曲和健康的功能。

目前,一部分健身椅的椅背在人体靠压时绕椅背下方的横向轴整体向后摆动,停止靠压时,要靠人体自身发力或靠绳索牵引使整个椅背回复竖直状态,该过程中,椅背未发生形变,因此跟随椅背前后摆动的颈椎、胸椎形状未发生改变,也未受到拉伸,颈椎、胸椎各个关节没有相对运动,因此达不到锻炼颈椎和胸椎使之保持健康的更好效果。

另一部分健身椅主要通过电动控制实现对颈椎、胸椎的按摩和对颈椎的左右振动,该健身椅虽有一定的锻炼效果,但同样未能做到使颈椎、胸椎的形状发生改变,未能使颈椎、胸椎受到拉伸,也未能使颈椎、胸椎的各个关节发生较为明显的相对运动,因此锻炼效果不够显著,而且通过电动控制使得颈椎左右振动,从而带动颈椎活动,力量难以恰当控制,容易对颈椎造成伤害。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锻炼人体颈椎和胸椎的健身椅,从而促进人体颈椎和胸椎保持运动灵活和正常生理弯曲,是本发明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健身椅,包括椅背,所述椅背与人体颈椎和胸椎对应的中上部为所述健身椅的上椅背,与人体腰椎对应的下部为所述健身椅的下椅背,所述下椅背固定设置于所述健身椅;所述上椅背内部设有弹性部件,以使所述上椅背能够在推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下椅背向后弯曲,且推力消失时所述上椅背能够在回弹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

本发明中,上椅背内部的弹性部件具有一定的弯曲强度和回弹性,当其受到推力时,能够沿健身椅的前后方向发生弯曲变形,当推力消失时,能够在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同时,由于上椅背对应于人体的颈椎和胸椎,因此,当上椅背在人体推力作用下向后弯曲时,人体的颈椎和胸椎能够随上椅背整体向后弯曲,使颈椎、胸椎向后展开,实现对驼背的预防和矫正,在锻炼过程中,由于人始终目视前方、视线保持水平,所以在颈椎和胸椎向后弯曲时,颈椎会受到来自头部和胸部两方向力的拉伸,如此往复,实现对人体颈椎和胸椎的锻炼。

由于下椅背固定,因此,上椅背弯曲过程中,其沿竖向各部分的挠度不同,从而带动人体颈椎和胸椎的各个关节向后弯曲的角度也不同,即人体的颈椎和胸椎的各个关节都在相对运动,从而能够促进颈椎和胸椎保持关节灵活性和正常的生理弯曲。同时,上椅背向后弯曲的驱动力为人体对上椅背的推力,即锻炼过程由人体自主控制,并非通过外力被动实现,从而在实现有效锻炼的同时能够避免对颈椎和胸椎的伤害。

可选地,所述上椅背内部设有竖向分布的若干扭簧和/或橡胶棒,所述扭簧和/或所述橡胶棒为所述弹性部件。

可选地,所述上椅背上端具有横向延伸的上横梁,所述下椅背下端具有横向延伸的下横梁和固定于所述下横梁的下靠背板,所述下靠背板为非弹性板,所述下靠背板上部两侧固定于扶手,所述弹性部件沿竖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

可选地,所述上横梁固定有若干竖向延伸的上钢管,所述下横梁固定有若干竖向延伸的下钢管,所述弹性部件沿竖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上钢管和所述下钢管固定,所述下钢管上部固定于所述下靠背板。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件外侧包覆有减震网,所述减震网为弹力布结构,且其沿竖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上钢管与所述下钢管。

可选地,所述上椅背内部设有两所述扭簧,且两所述扭簧相对于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中心的连线对称。

可选地,所述健身椅还包括两扶手,所述扶手连接有与所述扶手沿纵向相对静止的助推杆,以便人体推动所述助推杆时,其反作用力能够推动所述椅背。

可选地,所述助推杆包括呈预定角度的配合端和操作端,且所述配合端伸入所述扶手内,并与所述扶手通过卡钉卡紧,以限制所述配合端与所述扶手沿纵向相对运动;

所述配合端开设有圆弧形槽,所述卡钉能够在所述圆弧形槽内滑动,以使所述助推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扶手在竖向平面内转动,进而使得所述操作端能够转动至所述扶手的上方和下方。

可选地,所述上椅背后方的预定距离处设有挡杆,所述上椅背向后弯曲至与所述挡杆接触时,所述挡杆能够限制所述上椅背继续向后弯曲。

可选地,所述上椅背与人体的胸椎对应的一端为第二端,与人体的颈椎对应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挡杆位于所述第一端下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健身椅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去掉椅座和椅背外罩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健身椅作为普通座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健身椅作为健身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健身椅中上椅背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正面剖视图。

图1-5中:

1上椅背、11上靠背板、12上横梁、13上钢管、14、减震网、15椅背外罩、16挡杆、17扭簧;

2下椅背、21下靠背板、22下横梁、23下钢管、24角钢;

3扶手、31助推杆、32装饰条、33卡钉;

4椅座、5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提到的方位词“横向”、“竖向”及“纵向”等方位词是基于健身椅上椅背的弯曲方向定义的,上椅背的弯曲方向即健身椅的前后方向定义为纵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健身椅的高度方向定义为竖向,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健身椅的宽度方向定义为横向,如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图1所示的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述方位词不应视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

请参考附图1-5,其中,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健身椅的侧面剖视图;图2为图1中去掉椅座和椅背外罩的正视图;图3为图1中的健身椅作为普通座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健身椅作为健身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健身椅中上椅背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正面剖视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健身椅,如图1所示,该健身椅包括椅背、椅座4和支腿5,椅背与人体的颈椎和胸椎对应的中上部为该健身椅的上椅背1,上椅背1的下方与人体的腰椎对应的部分为健身椅的下椅背2。其中,下椅背2与椅座4固定,上椅背1内部设有弹性部件,以使上椅背1能够在推力作用下相对于下椅背2向后弯曲变形,且当推力消失时,能够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

本发明中,上椅背1内部的弹性部件具有一定的弯曲强度和回弹性,当其受到推力时,能够沿健身椅的前后方向发生弯曲变形,当推力消失时,能够在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同时,由于上椅背1对应于人体的颈椎和胸椎,因此,当上椅背1在人体推力作用下向后弯曲时,人体的颈椎和胸椎能够随上椅背1整体向后弯曲,使颈椎、胸椎向后展开,实现对驼背的预防和矫正,且人体对上椅背1的推力消失时,其能够带动人体恢复至初始位置,在锻炼过程中,由于人始终目视前方、视线保持水平,所以在颈椎和胸椎向后弯曲时,颈椎会受到来自头部和胸部两方向力的拉伸,如此往复,实现对人体颈椎和胸椎的锻炼。

由于下椅背2固定,因此,上椅背1弯曲过程中,其沿竖向各部分的挠度不同,从而带动人体颈椎和胸椎的各个关节向后弯曲的角度也不同,即人体的颈椎和胸椎的各个关节都在相对运动,从而能够促进颈椎和胸椎保持关节灵活性和正常的生理弯曲。同时,上椅背1向后弯曲的驱动力为人体对上椅背1的推力,即锻炼过程由人体自主控制,并非通过外力被动实现,从而在实现有效锻炼的同时能够避免对颈椎和胸椎的伤害。

具体地,上椅背1内部设有竖向分布的若干扭簧17和/或橡胶棒,扭簧17和/或橡胶棒为上述弹性部件。

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有以下三种组合方式:(1)若干竖向分布的扭簧17;(2)若干竖向分布的橡胶棒;(3)若干竖向分布的扭簧17和橡胶棒的组合。

如上所述,为了实现上椅背1沿前后方向的弯曲变形,该弹性部件只要具有足够的抗弯弹性模量和回弹性即可。基于此,上述弹性部件并非仅限于通过扭簧17或橡胶棒实现,例如,也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常规压缩弹簧,但是,与常规弹簧相比,扭簧17能够承受与该扭簧17轴线成任意角度的载荷,且扭簧17与橡胶棒的抗剪切强度较大,使用寿命也较高。

另外,上述扭簧17和/或橡胶棒也可横向分布,但是,以弹性部件包括若干横向分布的扭簧为例,此时,沿上椅背1的竖向设置有若干横向分布的扭簧,即沿竖向为分体结构,当其某点受到前后方向的推力时,难以实现整体弯曲,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竖向弹性部件。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该上椅背1上端具有横向延伸的上横梁12,下椅背2下端具有横向延伸的下横梁22,其中,该下椅背2对应于人体的腰椎。同时,该上椅背1上固定有上靠背板11,且该上靠背板11固定于上横梁12前端,为与人体的颈、肩部对应的非弹性板。下椅背2还具有下靠背板21,且该下靠背板21上部分别固定于扶手3,下部固定于下横梁22。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下靠背板21上部两侧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角钢24上,角钢24的另一侧固定于扶手3,下靠背板21下部用螺钉和角钢24固定于下横梁22,且为与人体的腰椎对应的非弹性板,因此,通过该健身椅锻炼胸椎和颈椎时,腰椎保持竖直状态。下横梁22两端分别固定于支腿5,为健身椅提供了更好的稳定性。

同时,上述弹性部件沿竖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上横梁12和下横梁22,由于下横梁22与非弹性下靠背板21固定,因此,弹性部件的下端为固定端,与上横梁12固定的上端为自由端,当其受到纵向(前后方向)的推力时,自由端能够相对于固定端弯曲,从而实现上椅背1向后弯曲、下椅背2保持竖直状态,此时,该健身椅处于图4所示的状态。

更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上横梁12还固定有若干竖向延伸的上钢管13,相应地,下横梁22固定有若干竖向延伸的下钢管23,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下钢管23的高度与下靠背板21接近,且其上端用螺钉和金属片固定于下靠背板21,下靠背板21上部两侧用螺钉分别固定在角钢24上,角刚24的另一侧面固定在扶手3上,下钢管23下端固定于下横梁22。

同时,弹性部件沿竖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上钢管13和下钢管23固定,具体可将该弹性部件沿竖向的一段套在两钢管外,采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实现弹性部件与两钢管的连接,且弹性部件弯曲过程中钢管不会从其端部脱出,从而实现弹性部件与上横梁12和下横梁22的固定。

当然,上述弹性部件也可直接与上横梁12和下横梁22固定,但是,由于弹性部件形状和材料的限制,直接固定不易实现。

同时,如图1和图2所示,弹性部件外侧包覆有减震网14,该减震网14由两层弹力布缝合而成,其形状与弹性部件的形状相适配,且该减震网14沿竖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上钢管13与下钢管23。

当健身椅用于锻炼胸椎和颈椎时,弹性部件发生多次弯曲,长期使用时,存在疲劳断裂的风险,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弹性部件外侧包覆减震网14,能够防止弹性部件断裂时对人体造成损伤。

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上椅背1内部设有两竖向分布的扭簧17,且两扭簧17相对于上横梁12和下横梁22中心的连线对称。

如此设置,当上椅背1受到人体的推力时,两扭簧17的受力相同,挠度也相同。

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上椅背1内部设有三个竖向分布的扭簧17,其中,一个扭簧17设于上横梁12和下横梁22中心的连线处,另外两个扭簧17分别设于该扭簧17沿横向对称的两端,此时,上椅背1受力时,两端的扭簧17仍保持受力相同、挠度相同。

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该健身椅还包括两扶手3,且两扶手3连接有助推杆31,且该助推杆31与扶手3沿纵向相对固定,即该助推杆31不能相对于扶手3沿纵向运动。

当上述健身椅用于人体锻炼颈椎和胸椎时,双手向前推动助推杆31,由于该助推杆31与扶手3沿纵向相对静止,因此,其对人体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通过手臂传递到肩部,肩部在该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推动椅背,由于下椅背2固定,上椅背1自由,因此,上椅背1带动人体的颈椎和胸椎向后弯曲,从而实现锻炼颈椎和胸椎的目的。

当然,上述健身椅也可不设有助推杆31,通过人体用力踩踏地面形成的反作用力实现助推,但是,当踩踏的力度和角度不当时,可能导致健身椅失去平衡而倾覆,导致人体摔伤。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助推杆31不仅能够有效助推,还能够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扶手3为内部中空的结构,且其表面具有装饰条32,助推杆31为l型结构,包括配合端与操作端,其中,操作端为短端,人体通过推动该操作端实现助推,配合端为长端,用于与扶手3配合。助推杆31的长端伸入扶手3内部,装饰条32、扶手31外壁及助推杆31通过卡钉33沿竖向卡紧,以限制助推杆31的长端在扶手3内部纵向运动,从而实现助推杆31与扶手3沿纵向的相对静止。

同时,助推杆31的长端还开设有竖向分布的圆弧形槽,卡钉33能够在该圆弧形槽内滑动,从而解除卡钉33对助推杆31长端转动的限制,使得助推杆31能够在竖向平面内转动,且其短端能够转动到扶手3上方和下方。

如此设置,当该健身椅作为工作、生活、学习时的普通座椅时,如图3所示,转动两助推杆31的短端,使其位于扶手3下方,与连接扶手3的支腿5平行,且助推杆31长端与短端的夹角等于扶手3与健身椅支腿5的夹角,因此,助推杆31短端转动至扶手3下方时,能够与支腿5贴合,不影响座椅的美观,也不会妨碍使用,且保持座椅的原有形状。同时,助推杆31短端还具有凸起的手柄,使助推时抓握更稳固。

当该健身椅用于人体锻炼颈椎和胸椎时,如图4所示,转动两助推杆31的短端,使其位于扶手3上方,方便实现助推。

同时,如图1-4所示,上椅背1后方的预定距离处设有挡杆16,当上椅背1向后弯曲预定距离至与该挡杆16接触时,该挡杆16能够限制上椅背1继续向后弯曲。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挡杆16沿横向的长度与上椅背1近似相等,且其下端沿横向的两侧分别固定于两扶手3。

如图4所示,当健身椅用于锻炼人体的胸椎和颈椎时,该挡杆16能够限制上椅背1向后弯曲的幅度,即限制弹性部件的弯曲极限,从而防止弹性部件因超出其弯曲极限而折断,或防止弹性部件弯曲角度过大时导致健身椅失去平衡。

进一步地,上述挡杆16位于人体颈部的下方、腰部的上方,即该挡杆16的高度与人体胸椎的长度相适配,定义上椅背1的第一端为与人体的颈椎对应的一端,上椅背1的第二端为与人体的胸椎对应的一端。

如图4所示,当上椅背1向后弯曲至与挡杆16接触时,在该挡杆16的限制下,上椅背1的第二端不能继续向后弯曲,人体的胸椎也不能向后运动,但是,其第一端仍处于自由状态,且人体的颈部紧贴于该第一端,因此,在人体的推力作用下,上椅背1的第一端带动人体的颈部继续向后弯曲,从而进一步实现锻炼人体颈椎的目的。

同时,由于锻炼过程中,随着胸椎不断向后弯曲,头部也不断随着胸椎向后运动,但由于该过程中人始终保持目视前方(即椅子在当做普通椅子时靠背正面的朝向),颈椎除了受到向后的推力外,还受到来自头部和胸椎对其产生的拉伸,因此,该健身椅对人体颈椎的锻炼效果较好。

上述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椅背1前端的外侧由椅背外罩15包覆,该椅背外罩15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上靠背板11和下靠背板21,左右两侧分别与上椅背1后端的包裹布连接,且为双层弹力布结构,两层弹力布之间填充有海绵片。因此,该椅背外罩15能够随弹性部件的弯曲而伸缩。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健身椅中,其椅背的上部(上椅背1的第一端)、中部(上椅背1的第二端)、下部(下椅背2)能够相对独立,即下部固定,从而支撑人体的腰部,中部和上部整体相对于下部可向后弯曲,从而实现锻炼人体的胸椎和颈椎的作用,当中部受到挡杆16限制时,上部可继续相对于中部向后弯曲,从而进一步锻炼人体的颈椎。

因此,本发明中的健身椅具有多种锻炼功能,且结构简单。不笨重、不庞大,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座椅原有的形状,使用方便,能够作为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用座椅,也可在工作、学习、游戏、休闲的同时或间歇随时进行锻炼。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健身椅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