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扶手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卫生间的分体式连接可调节安全扶手固定组件及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安全扶手作为一种常见的五金件被广泛使用。例如,家庭、医院、星级酒店等的卫生间区域、大型公共场合的过道走廊、建筑物内设的楼梯栏杆等,通常考虑到人们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往往安装安全扶手。
传统的安全扶手的安装需要在砌筑墙体上打孔,将螺杆穿设于孔洞内,安全扶手的连接端设置有与螺杆端部相连接的螺纹孔,使安全扶手直接旋拧在螺杆上。
采用上述传统的加固安全扶手的方法,由于需要在墙面上打孔,一旦所打孔洞出现偏差,一方面,安全扶手上的螺纹连接端无法与所打孔洞很好的匹配,从而导致安全扶手不易安装到墙面上;另一方面,即使将安全扶手的螺纹连接端旋拧在螺杆上,也会降低安全扶手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甚至还会损坏已装饰好的墙面,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其次,采用上述传统的加固安全扶手的方法还存在以下缺陷:
1、单纯一次螺纹加固,其承载力较差,安全系数较低。
2、螺杆易松动,安装牢固度较差,成品连接端部易损坏。
3、打孔安装有灰尘,固定螺杆时可能存在破坏墙内管道的现象。
4、定位放线、打眼、安装固定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生间的分体式连接可调节安全扶手固定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打孔偏差导致安全扶手不易安装、使用性和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卫生间的分体式连接可调节安全扶手固定组件,用于将安全扶手固定安装于墙体上,包括与所述安全扶手的连接端固定连接的加固件和用于将所述加固件安装在所述墙体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设于所述墙体上;所述加固件上设有用于穿设所述连接件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件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圆通孔;所述连接件包括丝杆,所述加固件固定套设在所述丝杆上;所述丝杆依次穿过所述圆通孔和所述墙体,并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椭圆孔;所述连接件包括丝杆,所述加固件固定套设在所述丝杆上;所述丝杆依次穿过所述椭圆孔和所述墙体,并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包括墙本体和装饰面层;所述丝杆设置有加固件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母与所述墙体锁紧,所述第一螺母位于所述墙本体和所述装饰面层之间。
所述加固件通过第二螺母锁紧在所述丝杆上,所述加固件位于所述安全扶手和所述墙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件背离所述墙体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孔,所述锥形孔和所述椭圆孔贯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扶手上套设有与所述加固件可拆卸固定连接的装饰盖。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预埋在所述墙体内,所述丝杆靠近所述安全扶手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墙体。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丝杆的孔,且所述丝杆的两端均凸出于所述墙体,且所述丝杆的两端均通过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卫生间的分体式连接可调节安全扶手固定组件包括加固件、连接件和位置调整结构,其中,安全扶手为市面上的现有产品。位置调整结构包括在加固件上设有用于穿设连接件的通孔,并且该通孔的直径大于连接件的直径,即加固件固定套设在连接件上时,加固件相对于连接件可在竖直和水平方向活动。由于安全扶手与加固件固定连接,连接件与墙体固定连接,因而安全扶手可相对墙体实现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活动。
以墙体为例,用于将安全扶手固定安装于墙体上,由于本发明设有位置调整结构,其可微调安全扶手和墙体之间的水平位置,因此,可缓解安全扶手安装时所需打孔孔洞(一般需打两个孔)之间的间距误差或者是预埋连接件(一般需预埋两个相平行设置且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接件)之间的间距误差;加之,位置调整结构可调整安全扶手和墙体之间的竖直位置,因此,也可缓解安全扶手安装时打孔孔洞的高低之差或者是预埋连接件的高低差。由以上可知,本发明增设的位置调整结构可有效地解决打孔孔位偏差时所带来的不易安装问题,从而使安全扶手能够顺利地安装到墙体上,并且安全扶手不会因为打孔孔位的偏差产生倾斜,保证了安全扶手具有较好的使用性、安全性和装饰性。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生间的分体式连接可调节安全扶手固定组件的加固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扶手安全性能较低、承载力差以及牢固度差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卫生间的分体式连接可调节安全扶手固定组件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所述墙本体内预埋所述丝杆,位于所述墙本体和所述装饰面层之间的丝杆由所述第一螺母固定;
(b)在所述丝杆上安装所述加固件,利用所述加固件上的所述椭圆孔微调所述加固件与所述墙本体之间的水平和垂直距离,并通过所述第二螺母固定所述加固件;
(c)将所述安全扶手上的所述装饰盖安装到所述加固件上。
本发明提供的卫生间的分体式连接可调节安全扶手固定组件加固方法,首先需要在墙体内预埋丝杆。一方面,采用预埋方式加固丝杆,无需在安装中打孔,因而不会损坏墙体;另一方面,预埋丝杆不易发生折断、脱落、牢固性好且承载力较强。与此同时,在丝杆两侧采用螺母进行加固,进一步增加了安装的安全性、承载能力和牢固性。预埋丝杆设计,安装后期只需将加固件进行调节加固,拆卸维修更加便捷。
其次,本发明中的位置调整结构包括加固件以及加固件上的椭圆孔(或圆通孔),由于丝杆穿过椭圆孔(或圆通孔),可保证加固件在丝杆上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活动空间,是指可上、下、左、右微调加固件),因此,可缓解安全扶手安装时所需打孔孔洞之间的间距误差或者是预埋连接件之间的间距误差;也可缓解安全扶手安装时打孔孔洞的高低之差或者是预埋连接件的高低差。由以上可知,本发明增设的加固件以及加固件上的椭圆孔(或圆通孔),可有效地解决打孔孔位偏差时所带来的不易安装问题,从而使安全扶手能够顺利地安装到墙体上,并且安全扶手不会因为打孔孔位的偏差产生倾斜,保证了安全扶手具有较好的使用性、安全性和装饰性。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生间的分体式连接可调节安全扶手固定组件的加固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扶手性能较低、承载力差以及牢固度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卫生间的分体式连接可调节安全扶手固定组件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所述墙本体上标出安全扶手点位,打出孔洞;
(b)将所述丝杆穿设于所述孔洞内,位于所述墙本体和所述装饰面层之间的丝杆由所述第一螺母固定;
(c)在所述丝杆上安装所述加固件,利用所述加固件上的所述椭圆孔微调所述加固件与所述墙本体之间的水平和垂直距离,并通过所述第二螺母固定所述加固件;
(d)将所述安全扶手上的所述装饰盖安装到所述加固件上。
本发明提供的卫生间的分体式连接可调节安全扶手固定组件的加固方法,在墙体上标出安全扶手点位,打出孔洞,孔洞内穿设丝杆,同时在丝杆两侧采用螺母进行加固,进一步增加了安装的安全性、承载能力和牢固性。
其次,本发明中的位置调整结构包括加固件以及加固件上的椭圆孔(或圆通孔),由于丝杆穿过椭圆孔(或圆通孔),可保证加固件在丝杆上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活动空间,是指可上、下、左、右微调加固件),因此,可缓解安全扶手安装时所需打孔孔洞之间的间距误差或者是预埋连接件之间的间距误差;也可缓解安全扶手安装时打孔孔洞的高低之差或者是预埋连接件的高低差。由以上可知,本发明增设的加固件以及加固件上的椭圆孔(或圆通孔),可有效地解决打孔孔位偏差时所带来的不易安装问题,从而使安全扶手能够顺利地安装到墙体上,并且安全扶手不会因为打孔孔位的偏差产生倾斜,保证了安全扶手具有较好的使用性、安全性和装饰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卫生间的分体式连接可调节安全扶手固定组件未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加固件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加固件与丝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卫生间的分体式连接可调节安全扶手固定组件安装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墙体;2-安全扶手;3-加固件;4-丝杆;5-第一螺母;6-第二螺母;7-装饰盖;11-墙本体;12-装饰面层;13-钢丝网粉刷层;14-粘结剂层;31-椭圆孔;32-锥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是一种卫生间的分体式连接可调节安全扶手固定组件,参照图1所示,用于将安全扶手固定安装于墙体1上,包括与安全扶手2的连接端固定连接的加固件3和用于将加固件3安装在墙体1上的连接件,连接件固设于墙体1上;加固件3上设有用于穿设连接件的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连接件的直径。
本实施例提供的卫生间的分体式连接可调节安全扶手固定组件包括加固件3、连接件和位置调整结构,其中,安全扶手2为市面上的现有产品。位置调整结构包括在加固件3上设有用于穿设连接件的通孔,并且该通孔的直径大于连接件的直径,即加固件3固定套设在连接件上时,加固件3相对于连接件可在竖直和水平方向活动。由于安全扶手2与加固件3固定连接,连接件与墙体1固定连接,因而安全扶手2可相对墙体1实现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活动。
以墙体为例,用于将安全扶手2固定安装于墙体1上,由于本实施例设有位置调整结构,其可微调安全扶手2和墙体1之间的水平位置,因此,可缓解安全扶手2安装时所需打孔孔洞(一般需打两个孔)之间的间距误差或者是预埋连接件(一般需预埋两个相平行设置且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接件)之间的间距误差;加之,位置调整结构可调整安全扶手2和墙体1之间的竖直位置,因此,也可缓解安全扶手2安装时打孔孔洞的高低之差或者是预埋连接件的高低差。由以上可知,本实施例增设的位置调整结构可有效地解决打孔孔位偏差时所带来的不易安装问题,从而使安全扶手2能够顺利地安装到墙体1上,并且安全扶手2不会因为打孔孔位的偏差产生倾斜,保证了安全扶手2具有较好的使用性、安全性和装饰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具体是以在墙体1上安装安全扶手2为例,不仅限于此,安全扶手2还可安装在其它设备上。
具体地,参照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中加固件3上的通孔可为圆通孔。其中,连接件包括丝杆4,丝杆4设置为外螺纹,加固件3固定套设在丝杆4上;丝杆4依次穿过圆通孔和墙体1,并与墙体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加固件3上的通孔也可为椭圆孔31。其中,连接件包括丝杆4,丝杆4设置为外螺纹,加固件3固定套设在丝杆4上;丝杆4依次穿过椭圆孔31和墙体1,并与墙体1固定连接。
上述通孔的设置,以保证能够通过调整加固件3与墙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解决不易安装、存在偏差的问题。
参照图3所示,墙体1包括墙本体11和装饰面层12(石材、马赛克、瓷砖);丝杆4设置有加固件3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母5与墙体1锁紧,第一螺母5位于墙本体11和装饰面层12之间;加固件3通过第二螺母6锁紧在丝杆4上,加固件3位于安全扶手2和墙体1之间。
其中,墙体1还包括钢丝网粉刷层13和粘结剂层14。钢丝网粉刷层13和粘结剂层14设置在墙本体11和装饰面层12之间,装饰面层12通过粘结剂层14固定在墙本体11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中第一螺母5位于墙本体11和装饰面层12之间,是在墙体1还未粘结装饰面层12,也就是墙体1还未安装瓷砖时先将丝杆4进行一次加固,安装瓷砖后,将第一螺母5部分封装在墙体1里面,提高了丝杆4的牢固性,也更加美观。
其中,安装第一螺母5时可使用码片进一步加固丝杆4。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加固件3背离墙体1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孔32,锥形孔32和椭圆孔31贯通连接。
其中,锥形孔32的空间能够容纳第二螺母6,以保证下面提到的安全扶手2上的装饰盖7能够顺利地旋拧在加固件3上。
本实施例中,安全扶手2上套设有与加固件3可拆卸固定连接的装饰盖7。装饰盖7可与安全扶手2加工成一体,也可分体设置。装饰盖7上设置内螺纹,加固件3上设置外螺纹,两者为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丝杆4的设置可以有两种。
第一种形式:丝杆4预埋在墙体1内,且丝杆4靠近安全扶手2的一端凸出于墙体1。
第二种形式:墙体1上设置有用于穿设丝杆4的孔,且丝杆4的两端均凸出于墙体1,且丝杆4的两端均通过第一螺母5与墙体1固定连接。
针对第一种形式的安全扶手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墙本体11内预埋丝杆4,其中丝杆4的一端可通过预埋在墙本体11内进行固定,丝杆4的另一端(即位于墙本体11和装饰面层12之间的丝杆4端部)通过第一螺母5固定;
或者是,其中丝杆4的两端均露出墙本体11,均通过第一螺母5固定。
(b)在丝杆4上安装加固件3,利用加固件3上的椭圆孔31微调加固件3与墙本体11之间的水平和垂直距离,并通过第二螺母6固定加固件3;
一般地,可只在墙体1的一侧安装安全扶手2,因此,需要安装安全扶手2一侧的丝杆4可预留的长一些,以供加固件3的安装。
(c)将安全扶手2上的装饰盖7安装到加固件3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扶手加固方法,首先需要在墙体1内预埋丝杆4。一方面,采用预埋方式加固丝杆4,无需在安装中打孔,因而不会损坏墙体1;另一方面,预埋丝杆4不易发生折断、脱落、牢固性好且承载力较强。与此同时,在丝杆4两侧采用螺母进行加固,进一步增加了安装的安全性、承载能力和牢固性。预埋丝杆4设计,安装后期只需将加固件3进行调节加固,拆卸维修更加便捷。
其次,本实施例中的位置调整结构包括加固件3以及加固件3上的椭圆孔31,由于丝杆4穿过椭圆孔31,可保证加固件3在丝杆4上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活动空间,是指可上、下、左、右微调加固件3),因此,可缓解安全扶手2安装时所需打孔孔洞之间的间距误差或者是预埋连接件之间的间距误差;也可缓解安全扶手安装时打孔孔洞的高低之差或者是预埋连接件的高低差。由以上可知,本实施例增设的加固件3以及加固件3上的椭圆孔31,可有效地解决打孔孔位偏差时所带来的不易安装问题,从而使安全扶手2能够顺利地安装到墙体1上,并且安全扶手2不会因为打孔孔位的偏差产生倾斜,保证了安全扶手2具有较好的使用性、安全性和装饰性。
针对第二种形式的安全扶手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墙体1上标出安全扶手2的点位,打出孔洞;
(b)将丝杆4穿设于上述孔洞内,位于墙本体11和装饰面层12之间的丝杆4由第一螺母5固定;
(c)在丝杆4上安装加固件3,利用加固件3上的椭圆孔31微调加固件3与墙本体11之间的水平和垂直距离,并通过第二螺母6固定加固件3;
(d)将安全扶手2上的装饰盖7安装到加固件3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扶手加固方法,在墙体1上标出安全扶手2的点位,打出孔洞,孔洞内穿设丝杆4,同时在丝杆4两侧采用第一螺母5固定(墙体1打通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了安装的安全性、承载能力和牢固性。
若所打孔洞为盲孔,可只在丝杆4的一侧进行固定,具体视现场情况而定。
其次,本实施例中的位置调整结构包括加固件3以及加固件3上的椭圆孔31,由于丝杆4穿过椭圆孔31,可保证加固件3在丝杆4上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活动空间,是指可上、下、左、右微调加固件3),因此,可缓解安全扶手2安装时所需打孔孔洞之间的间距误差或者是预埋连接件之间的间距误差;也可缓解安全扶手2安装时打孔孔洞的高低之差或者是预埋连接件的高低差。由以上可知,本实施例增设的加固件3以及加固件3上的椭圆孔31,可有效地解决打孔孔位偏差时所带来的不易安装问题,从而使安全扶手2能够顺利地安装到墙体1上,并且安全扶手2不会因为打孔孔位的偏差产生倾斜,保证了安全扶手2具有较好的使用性、安全性和装饰性。
其中,图5为卫生间的分体式连接可调节安全扶手固定组件安装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