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防磕条硬质泡茶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7867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带防磕条硬质泡茶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餐饮具中茶具方面的带防磕条硬质泡茶盘。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提高和发展,伴随消费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品茶已经普及消费者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茶盘已经为品茶中必不可少工具之一。从茶盘结构格式分为一种整块料挖制式的茶盘,一种为小料组合式茶盘。两种类型的茶盘包括茶盘主体,设置于茶盘主体上的泡茶面,设置于泡茶面边缘的挡板体。所述挡板体与挡板体所形成截面为凹型的用于茶水流动区域的泡茶面。所述泡茶面是用于摆放茶杯具和冲泡茶水的固定区域。由陶瓷,紫砂,玻璃,石头以及金属等材料制成的泡茶面为硬质泡茶面。虽然硬质泡茶面具有材质坚硬、耐用、易于清洁等优点可以很直观的呈现在使用者眼前,但是,由于大部分茶杯茶碗茶具的材质也为硬质材料制成的,所以使得在饮茶冲泡过程中同为硬质材质的茶具和泡茶面直接碰撞极易使茶具和泡茶面相互被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够保持硬质泡茶面本身材质呈现,而且还可以避免因硬质茶具与硬质泡茶面相互磕碰而导致硬质茶具与硬质泡茶面相互被损坏现象发生的带防磕条硬质泡茶盘。

为此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所采用一种带防磕条硬质泡茶盘,其包括硬质茶盘主体;所述硬质茶盘主体包括设置于硬质茶盘主体上端面的边缘挡板,边缘挡板与边缘挡板形成硬质泡茶面,设置于硬质泡茶面上的复数个防磕条;所述防磕条与硬质泡茶面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防磕条与硬质泡茶面固定连接一起的防磕条连接机构。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所述硬质泡茶面是由金属材料或者陶瓷材料或者紫砂材料或者玻璃材料或者石头材料制成。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所述防磕条与防磕条之间形成有间隔间隙;所述防磕条是由硅胶材料或者电胶木材料或者橡胶材料或者塑胶材料或者木材料或者竹材料或者非硬质防磕材料制成;所述防磕条的顶部设置有高出硬质泡茶面的碰撞面体,所述的防磕条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硬质泡茶面连接的连接体。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所述防磕条连接机构包括直粘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入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固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条状假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棒状假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卡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所述直粘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防磕条底面的第一连接体,设置于防磕条上面的第一碰撞面体,设置于硬质泡茶面上面的防磕条安装面;所述的第一连接体与防磕条安装面通过胶水直接粘贴连接一起。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所述入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防磕条底面的第二连接体,设置于防磕条上面的第二碰撞面体,设置于硬质泡茶面上面的第一防磕条安装凹槽;所述防磕条上的第二连接体直接置于第一防磕条安装凹槽内部,通过第一防磕条安装凹槽对防磕条底面的第二连接体的夹持力或加以辅助胶水连接固定一起。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所述固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硬质泡茶面上面的防磕条安装凸榫,设置于防磕条底面的第三连接体,设置于防磕条上面的第三碰撞面体,设置于第三连接体内部的用于收容固定安装防磕条凸榫的凹槽;通过设置于第三连接体内的凹槽与设置于硬质泡茶面上面的防磕条安装凸榫契合扣搭夹持或加以辅助胶水连接固定一起。。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所述条状假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包括设置防磕条底面的第四连接体,设置于第四连接体的凹槽,设置于防磕条上面的第四碰撞面体,设置于硬质泡茶面的第二防磕条安装凹槽,设置于第四连接体与第二防磕条安装凹槽之间的条状假榫;所述条状假榫下端部分置于第二防磕条安装凹槽内部,而所述所的条状假榫上端部分置于第四连接体的凹槽内部,通过条状假榫连接防磕条与硬质泡茶面,通过契合的凹槽对假榫的夹持力或加以辅助胶水连接固定一起。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所述棒状假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硬质泡茶面内部复数个下安装孔,设置于防磕条底面的第五连接体,设置于第五连接体上复数个上安装孔,设置于防磕条上面的第五碰撞面体,设置于上安装孔与下安装孔之间的棒状假榫;所述棒状假榫上端部分置于所述的上安装孔内部,所述的棒状假榫下端部分置于所述的下安装孔内部,所述防磕条与硬质泡茶面通过复数个棒状假榫榫连接或加以辅助胶水连接固定一起。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所述卡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防磕条底面的第六连接体,设置于第六连接体的倒“t”型凸榫,设置于硬质泡茶面内部的腰部窄底部宽的倒“t”型凹槽,设置于防磕条上面的第六碰撞面体;倒“t”型凸榫契合装入所述的倒“t”型凹槽中,并卡锁契合连接一起。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因所述防磕条与硬质泡茶面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防磕条与硬质泡茶面固定连接一起的防磕条连接机构。所述防磕条连接机构包括直粘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入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固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条状假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棒状假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卡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使用时,通过防磕条连接结构将防磕条与硬质泡茶面固定一起,使得硬质茶具在饮茶或冲泡茶时只能触碰到碰撞面体,又因为防磕条是由非硬质材质构成,该非硬质材质本身特性能使硬质茶杯具与防磕条发生直接碰撞不会出现硬碰硬的情况,从而避免了硬质泡茶面和硬质茶具相互磕碰而被损伤。同时也因为防磕条为条状和间隔安装,即避免了茶具倾斜碰触到硬质泡茶面的情况发生也让使用者可以清楚的看见硬质泡茶面本身材质,而不影响硬质泡茶面本身材质的呈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直粘式防磕条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直粘式防磕条连接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向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入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入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向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固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固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向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条状假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条状假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d向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5棒状假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棒状假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e向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卡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卡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f向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下面结合第一种实施例说明一种带防磕条硬质泡茶盘,其包括硬质茶盘主体。所述硬质茶盘主体包括设置于硬质茶盘主体上端面四周边缘的边缘挡板1,边缘挡板1与边缘挡板1形成硬质泡茶面2,设置于硬质泡茶面2上的复数个防磕条3。

所述硬质泡茶面2是由金属材料或者陶瓷材料或者紫砂材料或者玻璃材料或者石头材料制成。所述防磕条3与防磕条3之间形成有间隔间隙;所述防磕条3是由硅胶材料或者电胶木材料或者橡胶材料或者塑胶材料或者木材料或者竹材料或者非硬质防磕材料制成;所述防磕条3的顶部设置有高出硬质泡茶面2的第一碰撞面体31,所述的防磕条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硬质泡茶面2连接的第一连接体32。

所述防磕条3与硬质泡茶面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防磕条3与硬质泡茶面2固定连接一起的防磕条连接机构。所述防磕条连接机构包括直粘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入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固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条状假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棒状假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卡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现以直粘式防磕条连接结构为例说明。所述直粘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防磕条3底面的第一连接体32,设置于防磕条3上面的第一碰撞面体31,设置于硬质泡茶面2上面的防磕条安装面21;所述的第一连接体31与防磕条安装面21通过胶水直接粘贴连接一起。

所述边缘挡板1置于硬质泡茶面2的四周,形成用于挡住茶水的封闭或未封闭的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底部形成硬质泡茶面2。所述的边缘挡板1与硬质泡茶面2为一体成型。在硬质泡茶面2内,安装有复数个防磕条3,所述防磕条3与防磕条3之间形成有间隔间隙。所述防磕条3通过第一连接体32与防磕条安装面21,以及胶水直接粘贴固定连接于硬质泡茶面2上。

使用者,在饮茶或冲茶过程中,所述硬质茶具直接与防磕条3上的第一碰撞面体32接触,避免了硬质茶具直接与硬质泡茶面2接触,因所述防磕条3是由非硬质材料制成的,该防磕条3上面设置防磕的第一碰撞面体32,所以当饮茶或冲泡茶时,硬质茶具只能触碰到高于硬质泡茶面2的所述第一碰撞面体32,又因为防磕条3是由非硬质材质材料构成,因非硬质材质本身特性能使硬质茶杯具与防磕条3发生直接碰撞而不会出现硬碰硬的情况,从而避免了硬质泡茶面2和硬质茶具相互磕碰而被损坏。同时也因为防磕条3为条状和间隔安装,即避免了茶具倾斜碰触到硬质泡茶面2的情况发生,也让使用者可以清楚的看见硬质泡茶面2本身材质,而不影响硬质泡茶面2本身材质的呈现。

综上所述,因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防磕条3与硬质泡茶面2之间设置有防磕条连接结构。所述防磕条连接结构包括直粘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入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固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条状假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棒状假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卡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安装时,通过防磕条连接结构将防磕条3与硬质泡茶面2固定一起。使用时,硬质茶具在饮茶或冲泡茶过程中只能触碰到高于硬质泡茶面2的碰撞面体,不直接与硬质泡茶面2接触。使得硬质茶具在饮茶或冲泡茶时只能触碰到碰撞面体,又因为防磕条3是由非硬质材质构成的,该非硬质材质本身特性能使硬质茶杯具与防磕条3发生直接碰撞而不会出现硬碰硬的情况,从而避免了硬质泡茶面2和硬质茶具相互磕碰而被损坏。同时也因为防磕条3为条状和间隔安装,即避免了茶具倾斜碰触到硬质泡茶面2的情况发生也让使用者可以清楚的看见硬质泡茶面2本身材质,而不影响硬质泡茶面2本身材质的呈现。

请参考图4至图6所示,第二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不同点为:所述入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防磕条4底面的第二连接体41,设置于防磕条4上面的第二碰撞面体42,设置于硬质泡茶面上面的第一防磕条安装凹槽43;所述防磕条4上的第二连接体41直接置于第一防磕条安装凹槽43内部,通过第一防磕条安装凹槽43对防磕条4底面的第二连接体41的夹持力或加以辅助胶水连接固定一起。同样可以达到第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技术效果。

请参考图7至图9所示,第三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不同点为:所述固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硬质泡茶面5上面的防磕条安装凸榫51,设置于防磕条52底面的第三连接体53,设置于防磕条52上面的第三碰撞面体54,设置于第三连接体53内部的用于收容固定安装防磕条凸榫51的凹槽55;通过设置于防磕条52底面的凹槽55与设置于硬质泡茶面5上面的防磕条安装凸榫51契合扣搭夹持或加以辅助胶水连接固定一起。同样可以达到第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技术效果。

请参考图10至图12所示,第四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不同点为:所述条状假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包括设置防磕条6底面的第四连接体61,设置于第四连接体61的凹槽62,设置于防磕条6上面的第四碰撞面体63,设置于硬质泡茶面的第二防磕条安装凹槽64,设置于第四连接体61与第二防磕条安装凹槽64之间的条状假榫65;所述条状假榫65下端部分置于第二防磕条安装凹槽64内部,而所述所的条状假榫65上端部分置于第四连接61体的凹槽62内部,通过条状假榫65连接防磕条6与硬质泡茶面,通过契合的凹槽62对假榫的夹持力或加以辅助胶水连接固定一起。同样可以达到第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技术效果。

请参考图13至图15所示,第五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不同点为:所述棒状假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硬质泡茶面内部复数个下安装孔71,设置于防磕条7底面的第五连接体72,设置于第五连接体72上复数个上安装孔73,设置于防磕条7上面的第五碰撞面体74,设置于上安装孔73与下安装孔71之间的棒状假榫;75所述棒状假榫75上端部分置于所述的上安装孔73内部,所述的棒状假榫75下端部分置于所述的下安装孔71内部,所述防磕条7与硬质泡茶面通过复数个棒状假榫榫75连接或加以辅助胶水连接固定一起。同样可以达到第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技术效果。

请参考图16至图18所示,第六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不同点为:所述卡榫式防磕条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防磕条8底面的第六连接体81,设置于第六连接体81的倒“t”型凸榫82,设置于硬质泡茶面内部的腰部窄底部宽的倒“t”型凹槽83,设置于防磕条8上面的第六碰撞面体84;倒“t”型凸榫82契合装入所述的倒“t”型凹槽83中,并卡锁契合连接一起。同样可以达到第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技术效果。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