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榻榻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3524阅读:1636来源:国知局
水热榻榻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家居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热榻榻米。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生产和销售的榻榻米床具用品,虽然个别具备采暖功能,但是垫体发热均采用电阻丝发热或红外线,不仅产生的电磁波或红外线对人体有辐射危害,尤其对老年人、孕妇、婴幼儿以及处在身体发育期的青少年等人群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使得这种电热榻榻米的使用范围受到局限,而且用电损耗较大,不利于环保,也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无电磁辐射,无火灾隐患、适合各种人群使用的水热榻榻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热榻榻米,包括榻榻米基体和水加热温控设备,所述榻榻米基体包括榻表层、供暖层和芯材层,所述供暖层包括水管,所述水管盘旋铺设在所述芯材层上表面,所述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水加热温控设备的出水连接柱和进水连接柱连通,所述榻表层覆盖在所述水管上方,所述芯材层和所述榻表层边缘对齐,所述榻榻米基体四周包覆有侧包边。

可选的,所述芯材层包括多层棕纤维板层,单层所述棕纤维板层的厚度为12mm~60mm。

可选的,所述芯材层的上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铺设所述水管,所述凹槽平行并排设置。

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凹槽的端部均由连接凹槽连通,用于实现所述水管在所述凹槽内的盘旋铺设。

可选的,所述芯材层上的凹槽里铺设有一根水管,所述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水加热温控设备的出水连接柱和进水连接柱相连接,形成所述水热榻榻米的单路供暖系统。

可选的,所述芯材层上的凹槽里铺设有两根所述水管,两根所述水管并联在所述水加热温控设备上,且两根所述水管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水加热温控设备上的两个出水连接柱相连,两根所述水管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水加热温控设备上的两个进水连接柱相连,形成所述水热榻榻米的双路供暖系统。

可选的,所述榻表层为席面,所述席面为草席面、藤席面或冰席面中的一种;所述榻表层的底面还设置有铝箔膜。

可选的,所述水管为软管,所述软管为橡胶软管或pvc软管。

可选的,所述水管为硬管,所述硬管为pp-r管、pe-x管或pb管中的一种。

可选的,所述侧包边为包边布或席面,所述侧包边缝扎在所述榻榻米基体的四周;所述榻榻米基体的底面包覆有底包边,所述底包边粘贴在所述榻榻米基体底面。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水热榻榻米,利用热水循环加热实现榻榻米的采暖功能,消除了电阻丝加热的火灾、触电等安全隐患,避免了电磁波辐加热对人体产生的危害,而且节能环保,适合各种人群使用;此外,水加热温控设备不仅可以实现热水循环,而且可以实现低温水循环,真正实现榻榻米的“冬暖夏凉”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水热榻榻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单路供暖系统示意图;

图3本发明双路供暖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水热榻榻米成品组合后的效果图。

附图标记说明:1、榻表层;2、供暖层;21、水管;22、凹槽;3、芯材层;31、棕纤维板层;4、侧包边;5、进水口;6、出水口;7、出水连接柱;8、进水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无电磁辐射,无火灾隐患、适合各种人群使用的水热榻榻米。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热榻榻米,包括榻榻米基体和水加热温控设备,榻榻米基体包括榻表层、供暖层和芯材层,供暖层包括水管,水管盘旋铺设在芯材层上表面,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水加热温控设备的出水连接柱和进水连接柱连通,榻表层覆盖在水管上方,芯材层和榻表层边缘对齐,榻榻米基体四周包覆有侧包边。

本发明的水热榻榻米,利用热水循环加热实现榻榻米的采暖功能,消除了电阻丝加热的火灾、触电等安全隐患,避免了电磁波辐加热对人体产生的危害,而且节能环保,适合各种人群使用。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热榻榻米,包括榻榻米基体和水加热温控设备,榻榻米基体包括榻表层1、供暖层2和芯材层3,供暖层2包括水管21,水管21盘旋铺设在芯材层3的上表面,水管21的两端分别与水加热温控设备的出水连接柱7和进水连接柱8连通,榻表层1覆盖在水管21上方,且芯材层3和榻表层1的边缘对齐形成榻榻米基体,之后在榻榻米基体的四周包覆侧包边4制成水热榻榻米成品。

于本实施例中,芯材层3包括多层棕纤维板层31,每层棕纤维板层31的厚度为12mm~60mm;芯材层3的上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凹槽22,凹槽22平行并排设置,而且相邻两个凹槽22的端部均由连接凹槽连通,用于实现水管21在凹槽22内的迂回式盘旋铺设。

如图2所示,芯材层3上的凹槽里铺设有一根水管21,水管21的进水口5和出水口6分别与水加热温控设备的出水连接柱7和进水连接柱8相连接,形成水热榻榻米的单路供暖系统。

进一步地,榻表层1为席面,席面可为草席面、藤席面或冰席面中的一种;而且榻表层1的底面还设置有铝箔膜,有利于将水管21内的水热温度传至榻表层1。

进一步地,水管21可为软管,软管为橡胶软管或pvc软管。

进一步地,水管21可为硬管,硬管为pp-r管、pe-x管或pb管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侧包边4为包边布或席面,侧包边4缝扎在榻榻米基体的四周;榻榻米基体的底面还包覆有底包边,底包边通过胶脂粘贴工艺粘贴在榻榻米基体的底面。

下面以芯材层3包括4层棕纤维板层31,每层棕纤维板层31的厚度为20mm,榻表层1为草席面,水管21可为pvc软管,侧包边4为包边布为例,对上述实施例一作出制作方法以及使用方法说明:

首先,将4层棕纤维板层上下叠放粘贴为芯材层3,并在芯材层3的最上层棕纤维板层上开设凹槽22用于盘旋铺设一根水管21,将水管21的进水口5和出水口6分别与水加热温控设备的出水连接柱7和进水连接柱8相连接形成水热榻榻米的单路供暖系统后,将草席面榻表层覆盖在水管21上,形成榻榻米基体,最后使用围边机(扎边机)在榻榻米基体的四面周边缝扎包边布制成水热榻榻米成品。

使用时,通过水加热温控设备调控出所需的水热温度,并由水加热温控设备控制相应温度的水在水管内的循环流动,当冬天需要采暖时,调高水热温度,当夏天需要乘凉时,可调低水热温度,灵活温度调控范围,从而实现水热榻榻米的“冬暖夏凉”功能。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水热榻榻米,利用热水循环加热实现榻榻米的采暖功能,消除了电阻丝加热的火灾、触电等安全隐患,避免了电磁波辐加热对人体产生的危害,而且节能环保,适合各种人群使用;此外,水加热温控设备不仅可以实现热水循环,而且可以实现低温水循环,真正实现榻榻米的“冬暖夏凉”的功能。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相比实施例一,芯材层3上的凹槽22里铺设有两根水管21,两根水管21是并联在水加热温控设备上,且两根水管21的进水口5和出水口6分别和水加热温控设备上的两个出水连接柱7和两个进水连接柱8相连,形成水热榻榻米的双路供暖系统,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中水热榻榻米的制作方法、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效果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榻榻米的尺寸并没有限定性要求,榻榻米的结构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调整改变的;而水加热温控设备作为整个水热榻榻米的调控装置,可以设置在榻榻米结构之外,也可以镶嵌在榻榻米上任意可以调控的位置,只要可以实现对水温调控的作用均可;此外,关于芯材层并不限于棕纤维板层,具备相同承载作用的板层均可,如麻纤维板层;同时,芯材层中纤维板层的层数以及每一层纤维板层的厚度都是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为调整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一和二;此外,水管的材质也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其他能够实现热水或低温水在管内流动循环的管材均可。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