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盆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8765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盆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盆钩。



背景技术:

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盆子,但是盆子的收纳成了困扰人们的问题。盆子在收纳时会占据一定的空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而且盆子使用后或多或少都会残留有水分,若将盆子水平摆放,会让残留的水一直存在于盆子的内部,导致细菌滋生,给使用者的健康带来隐患。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盆钩可将盆子悬挂在墙上,可节省空间,同时残留水分可以流出盆外,但是市面上的盆钩大多是一个盆钩只能挂起一个盆子,且稳定性较差,盆子容易掉落,同时在挂盆和取盆的过程中很容易对盆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盆子的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盆钩,能够同时悬挂多个盆子且不会给盆体带来损伤。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旋转式盆钩,包括底板和旋柄,底板固定在墙体上底板上开有螺纹孔,底板上垂直固接有支架,螺纹孔位于支架的正上方;旋柄的侧壁上开设有旋柄螺纹孔;还包括有螺杆,螺杆的一端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杆的另一端与旋柄螺纹孔螺纹连接,旋柄能绕螺杆转动;旋柄旋转至竖直位置时,旋柄的下端与支架之间的缝隙形成卡口。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旋柄一端沿轴向开有螺栓孔,螺栓孔和旋柄螺纹孔相连通,所述螺栓孔内依次设置有钢球、弹簧,且钢球位于靠近旋柄螺纹孔的位置,螺栓孔内配设螺栓,螺杆的外壁靠近与旋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浅坑。

浅坑设置有多个。

螺杆与螺纹孔用锁紧螺母固紧。

底板与支架通过螺钉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旋转式盆挂钩能够同时悬挂多个盆子且不会给盆体带来损伤;

(2)本发明旋转式盆钩通过设置钢球、弹簧、螺栓及浅坑,当旋柄旋转到垂直位置时,给旋柄定位,防止了因旋柄松动导致盆子挂不牢而产生掉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旋转式盆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旋转式盆钩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旋转式盆钩内旋柄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旋转式盆钩内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螺杆,3.支架,4.旋柄,5.锁紧螺母,6.螺栓,7.旋柄螺纹孔,8.钢球,9.弹簧,10.螺栓孔,11.浅坑,12.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旋转式盆钩,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板1和旋柄4,使用时将底板1固定在墙体上,底板1上开有螺纹孔12,底板1上还垂直固接有支架3,螺纹孔12位于支架3的正上方;旋柄4的侧壁上开设有旋柄螺纹孔7;还包括有螺杆2,螺杆2的一端与螺纹孔12螺纹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5紧固锁紧,螺杆2的另一端与旋柄螺纹孔7螺纹连接,使旋柄4能绕杆2转动;旋柄4旋转至竖直位置时,旋柄4的下端与支架3之间的缝隙形成卡口,卡口能将盆沿卡住防止盆子掉落。

如图3所示,旋柄4一端沿轴向开有螺栓孔10,且螺栓孔10与旋柄螺纹孔7相连通,螺栓孔10内依次设置有钢球8和弹簧9,且钢球8位于靠近旋柄螺纹孔7的位置,螺栓孔10内还配设有螺栓6,如图4所示,螺杆2的外壁上靠近与旋柄4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浅坑11。

本发明旋转式盆钩在使用时,将旋柄4旋转至竖直状态,将盆沿卡在螺杆2和支架3之间,从而将盆子悬挂起来,将旋柄4旋转至水平状态时,可将盆子取出;旋柄4与螺杆2之间螺纹连接,能使旋柄4在螺杆2上的位置可调,将旋柄4旋转至距离底板1不同距离,就可悬挂不同数量的盆,旋柄4离底板1越远,悬挂盆的数量越多。

转动螺栓6可用于调节弹簧9施加在钢球8上的预紧力,将螺栓6拧入螺栓孔10越长预紧力越大,旋柄4在螺杆2扭转过程中,转至竖直位置时,钢球8因受预紧力卡在浅坑11中,实现对旋柄4定位,防止旋柄4不小心拧至其他位置,需要拧动旋柄4时,只需稍用力将钢球8拧出浅坑11便可旋转旋柄4。

在使用本旋转式盆钩时,将底板1与墙体固定,若需悬挂较多盆时,调节旋柄4距离底板1至合适位置,在将盆摞起,盆沿放在螺杆2和支架3之间,将旋柄4旋转至竖直位置即可。

本发明旋转式盆挂钩能够同时悬挂多个盆子且不会给盆体带来损伤,本发明旋转式盆钩通过设置钢球、弹簧、螺栓及浅坑,在旋柄旋转到垂直位置时,给旋柄定位,防止了因旋柄松动导致盆子挂不牢而产生掉落的问题。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盆钩。本发明包括底板和旋柄,底板固定在墙体上底板上开有螺纹孔,底板上垂直固接有支架,螺纹孔位于支架的正上方;旋柄的侧壁上开设有旋柄螺纹孔;还包括有螺杆,螺杆的一端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杆的另一端与旋柄螺纹孔螺纹连接,旋柄能绕螺杆转动;旋柄旋转至竖直位置时,旋柄的下端与支架之间的缝隙形成卡口。本发明的旋转式盆钩可以同时挂多个盆子并且不会对其带来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娟;王世军;陈冲;王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9.01
技术公布日:2018.0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