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859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取暖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取暖桌。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现在的取暖桌虽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但这些电热桌由于设置不够合理热效率低耗能高,热循环差,使得功能少,由于单纯热反射式取暖桌效果差,能近距离取暖,距离取暖桌较远的位置几乎没有取暖效果并且有“前暖后冷”的现象出现,而且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取暖桌,包括桌面及用于支撑桌面的桌腿,还包括外壳、风轮、反射板及发热元件;在位于桌面下方的盖板与桌面固定连接,在盖板的中部设有上进气口、电机安装孔和设有外壳安装孔,电机安装在盖板的中部上进气口的下方,外壳为一个呈桶状的壳体,在外壳的桶底中部设有下进气口,在下进气口的上方设有风轮和电机,在电机轴上安装风轮,电机安装在盖板上电机安装孔处,在风轮的外侧和外壳的外侧板之间设有反射板,在反射板靠风轮的一面设有出风孔,在外壳两侧的外侧板上设有通孔,且在通孔处安装有防护网,在防护网与反射板之间设有发热元件,外壳固定于盖板的外壳安装孔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集辐射式取暖与风轮对流式取暖于一体,并将取暖装置设置于桌面下方,使用安全性强;风轮式取暖装置与反射式取暖装置共同作用,供暖区域无死角,供暖效果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近距离小范围取暖时,发热元件的热量通过反射板将热量反射出来,当需要远距离大范围取暖时,电机旋转风轮吹出的风通过反射板靠风轮的一面的出风孔吹出将发热元件的热量吹出来,无中间环节的热量消耗,制热效率高,同时也可以吹出常温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盖板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发热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发热体组件外壳的立体示意图。

以上附图序号及名称:1、桌面,2、外壳,3、防护网,4、桌腿,5、底座,6、盖板,7、上进气口,8、电机安装孔,9、外壳安装孔,10、出风孔,11、风轮,12、发热元件,13、电机,14、盖板安装孔,15、下进气口,16、发热元件安装孔,17、反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附图1、2、3中所示,一种取暖桌,包括桌面1及用于支撑桌面1的桌腿4和底座5,还包括外壳2、风轮11、反射板17及发热元件12;在位于桌面1下方的盖板6与桌面1边框固定连接,在盖板6的中部设有上进气口7、边缘设有通气孔、电机安装孔8和设有外壳安装孔9,电机13安装在盖板6的中部电机安装孔8处上进气口7的下方,在外壳2的桶底中部设有下进气口15,在下进气口15的上方设有风轮11和电机13,在电机轴上安装风轮13,在风轮13的外侧和外壳的外侧板之间设有反射板17,在反射板17上靠风轮13的一面设有出风孔10,在外壳2两侧的外侧板上设有通孔,且在通孔处安装有防护网3,在防护网3与反射板17之间设有发热元件12,在外壳2四侧的外侧板上均设有盖板安装孔14,外壳2上盖板安装孔14与盖板6上的外壳安装孔9固定连接。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取暖桌,在盖板的中部设有上进气口、电机安装孔和设有外壳安装孔,电机安装在盖板的中部上进气口的下方,外壳为一个呈桶状的壳体,在外壳的桶底中部设有下进气口,在下进气口的上方设有风轮和电机,在电机轴上安装风轮,电机安装在盖板上电机安装孔处,在风轮的外侧和外壳的外侧板之间设有反射板,在反射板靠风轮的一面设有出风孔,在外壳两侧的外侧板上设有通孔,且在通孔处安装有防护网,在防护网与反射板之间设有发热元件,外壳固定于盖板的外壳安装孔上。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凌达风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2
技术公布日:2017.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