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邮寄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721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邮寄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邮寄箱。



背景技术:

近期,以网约车、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现象经济模式已被人们所认知,而共享经济所渗透的领域也在逐步扩展。

在物品托运、邮寄领域,我们知道现在主要还是以专门的邮寄公司、快递公司提供投寄和接收服务,而随着个人出行的快捷方便,通过个人来实现共享模式的邮寄将会来临,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则缺少相应的技术手段,以及由相应技术手段为支撑的商业模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共享邮寄箱,解决现有技术邮寄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性、效率性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共享邮寄箱,包括箱体和箱盖,该箱盖和箱体结合处设置有箱锁,该箱锁为智能锁,该智能锁包括锁体和控制该锁体开锁或闭锁的控制器,该控制器与蓝牙模块电连接,并通过蓝牙模块接收蓝牙控制信号对该锁体进行开锁或闭锁控制。

在本发明共享邮寄箱另一实施例中,该控制器还与键盘电连接,并通过该键盘输入密码信号对该锁体进行开锁或闭锁控制。

在本发明共享邮寄箱另一实施例中,该锁体还设置有与海关tsa专用钥匙相适配的钥匙孔,使用该海关tsa专用钥匙通过该钥匙孔对该锁体进行开锁或闭锁控制。

在本发明共享邮寄箱另一实施例中,该共享邮寄箱设置有唯一的邮箱识别号,该共享邮寄箱的蓝牙模块与通信终端的蓝牙组件之间建立蓝牙通信,该蓝牙控制信号来自该通信终端的蓝牙组件,该通信终端还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建立数据通信;当需要对该共享邮寄箱开锁时,该通信终端获取该共享邮寄箱的该邮箱识别号,再将该邮箱识别号通过该通信终端发送给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由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生成开锁密码后,将该开锁密码发送给该通信终端,该通信终端再将该开锁密码转换为该蓝牙控制信号通过该蓝牙组件发送给该共享邮寄箱的蓝牙模块,进而控制该智能锁的锁体开锁;当该共享邮寄箱处于开锁状态时,该智能锁将开锁状态信号和该邮箱识别号一起通过该蓝牙模块传输给该通信终端的蓝牙组件,并进一步通过该通信终端传输给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记录并监控该共享邮寄箱的开锁状态;当该共享邮寄箱闭锁后,该智能锁将闭锁状态信号和该邮箱识别号一起通过该蓝牙模块传输给该通信终端的蓝牙组件,并进一步通过该通信终端传输给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记录并监控该共享邮寄箱的闭锁状态。

在本发明共享邮寄箱另一实施例中,该共享邮寄箱设置有与该控制器电连接的定位模块,该定位模块对该共享邮寄箱的位置进行实时定位而产生邮箱位置信息,该邮箱位置信息和该邮箱识别号一起通过该蓝牙模块传输给该通信终端的蓝牙组件,并进一步通过该通信终端传输给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记录并监控该共享邮寄箱的实时位置。

在本发明共享邮寄箱另一实施例中,该共享邮寄箱设置有唯一的邮箱识别号,该共享邮寄箱设置有与该控制器电连接的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通信互联,该智能锁的邮箱识别号和开锁或闭锁状态由该通信模块传输给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当需要对该共享邮寄箱开锁时,由通信终端获取该共享邮寄箱的该邮箱识别号,再将该邮箱识别号通过该通信终端发送给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由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动态生成相同的开锁密码和存储密码,再将该开锁密码发送给该通信终端,同时把该存储密码发送给该共享邮寄箱的通信模块,进而存储到该控制器,然后,将从该通信终端获取的该开锁密码通过该键盘输入到该控制器,并与该控制器存储的该存储密码进行比对,若相同则开锁,若不同则继续闭锁。

在本发明共享邮寄箱另一实施例中,该共享邮寄箱还设置有该控制器电连接的定位模块,该定位模块对该共享邮寄箱的位置进行实时定位而产生邮箱位置信息,该邮箱位置信息和该邮箱识别号一起通过该通信模块传输给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记录并监控该共享邮寄箱的实时位置。

在本发明共享邮寄箱另一实施例中,该共享邮寄箱内部还设置有该控制器电连接的图像或视频监控模块,该图像或视频监控模块对该共享邮寄箱内部的投寄物品进行拍照或拍摄视频而得到箱内影像信息,该箱内影像信息和该邮箱识别号一起通过该通信模块传输给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记录并监控该共享邮寄箱内的投寄物品。

在本发明共享邮寄箱另一实施例中,该共享邮寄箱设置有供电蓄电池以及为该蓄电池充电的电源接口,在该共享邮寄箱的外侧面还是设置有与该蓄电池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

在本发明共享邮寄箱另一实施例中,该共享邮寄箱箱体外部设置有拼接结构。

在本发明共享邮寄箱另一实施例中,该箱盖与该箱体为卡槽结合结构。

在本发明共享邮寄箱另一实施例中,该共享邮寄箱箱体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或冷藏装置。

在本发明共享邮寄箱另一实施例中,该共享邮寄箱还设置有空气流通孔。

在本发明共享邮寄箱另一实施例中,该共享邮寄箱还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在本发明共享邮寄箱另一实施例中,该共享邮寄箱箱体的宽度×长度×高度小于40cm×60cm×100cm,或者该共享邮寄箱箱体的宽度+长度+高度小于或等于158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上本发明共享邮寄箱实施例主要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和箱盖结合处设置有智能锁,智能锁包括控制器、蓝牙模块、键盘、与海关tsa专用钥匙开锁适配的钥匙孔,进一步的,该共享邮寄箱还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以及加热装置或冷藏装置,还设置有拼接结构,满足共享邮寄箱相互之间能够进行拼接组装。以上实施例提供的共享邮寄箱能够满足携运过程中对共享邮寄箱的安全性、可靠性、智能特性的需求,并且具有多种结构,满足个性化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一实施例的系统组成图;

图2是根据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信息传输示意图;

图4是根据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系统组成图;

图5是根据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信息传输示意图;

图7是根据共享存放柜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图8是根据共享存放柜另一实施例的组成原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共享邮寄箱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共享邮寄箱另一实施例的组成原理图;

图11是根据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一实施例组成框图;

图12是根据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一实施例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实施例与现有的快递公司等物流部门进行投递和接收的不同之处在于,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实施例是利用普通公众的一般出行顺带实现对物品的投寄和接收,因此不需要专门的快递公司,也不需要专职的投递人员,可以说普通公众中任何一个人当他由一个地理位置到达另一个地理位置时,只要他具备条件(比如时间、空间、体力等)能够顺带把一件物品从其离开的位置带到另一个位置,而刚好该物品的寄件人也是希望把该物品送到同样的地方,那么此人就可以实现携运该物品进行运输邮寄的目的。

这里,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实施例是基于公共网络互联的通信终端和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之间进行信息收发和处理,来实现共享投寄与接收。其中,公共网络是指包括公共计算机互联网络(如internet网)、公共移动通信网络(如我国各大通信运营商的3g、4g以及不断发展的地面蜂窝移动网络)、公共卫星通信网络等面向普通公众开放的并且进行通信互联的网络。优选的,也包括集团用户租用的公共网络的部分网络资源或者自建的网络资源,便于在其集团内部使用的通信网络,该通信网络也可以接入到公共网络中。通信终端主要就是指各种移动通信终端(如能够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固定通信终端(如能够接入计算机互联网的计算机终端)。

图1是根据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一实施例的系统组成示意图。图1中包括共享邮寄服务平台11,发方共享存放柜12,收方共享存放柜13,携运人14、携运人通信终端141以及共享邮寄箱15,这是构成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实施例的主要组成要素。另外,携运人通信终端141中安装有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

其中,共享邮寄服务平台11、发方共享存放柜12、收方共享存放柜13、携运人通信终端141是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实施例中公共网络互联的主要设备,完成共享投寄和接收的各种信息就是在这些设备中进出发送、接收和处理的。

共享邮寄服务平台11是接入公共网络的共享邮寄信息服务系统,主要有管理软件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等组成,是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实施例的核心中枢部分,主要组成有用户管理子系统、邮寄管理子系统、安全监控子系统、费用管理子系统等组成,具体参见对图12所示实施例的说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11通常采用分布式云计算技术,满足大容量用户的使用需求。

发方共享存放柜12和收方共享存放柜13具有相同系统组成的共享存放柜,主要是用于存放共享邮寄箱15,图1中示意表示出发方共享存放柜12和收方共享存放柜13具有多个相互隔离的容纳腔121,每个容纳腔设置一个腔门122,腔门122上设置有腔门锁,通常需要密码才能打开腔门122的腔门锁。使用时,通常是发件人先把共享邮寄箱15存放到发方共享存放柜12中的一个容纳腔内,然后发方共享存放柜12通过其内部通信系统和外部通信系统将共享邮寄箱15的邮箱邮寄信息等发送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11,然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11再进行发单,当有携运人14有意向携运时,通过携运人通信终端141进行接单,接单成功后携运人14方可从发方共享存放柜12中的一个容纳腔中取出需要携运的共享邮寄箱15,然后携运人14开始携运共享邮寄箱15,当到达收方共享存放柜13,携运人14再通过携运人通信终端141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11联系,然后打开收方共享存放柜13中的一个空的容纳腔,将共享邮寄箱15放入该容纳腔后锁好即可。接着,共享邮寄服务平台11再与收件人联系,通知收件人从收方共享存放柜13取出共享邮寄箱15,再从共享邮寄箱15取出投寄的物品。由此可见,发方共享存放柜12和收方共享存放柜13的功能作用是相同的,或者说是结构系统组成是完全相同的共享存放柜,二者只是针对一次投寄过程分别作为发放共享存放柜和收方共享存放柜来使用的,而在相反的投寄过程中则正好相反作为收方共享存放柜和发放共享存放柜来使用。对共享存放柜的说明可以进一步结合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

共享邮寄箱15是实现共享邮寄的承载体,包括各种规格的箱体或箱包,该共享邮寄箱15通常设置有智能锁、密封帖等确保邮箱在携运过程中不被非法打开,或者被非法打开后能够识别出来。优选的,共享邮寄箱15也具有良好的密闭性,防止进水进灰尘,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耐挤压性等特点。另外,共享邮寄箱15也代表有多个共享邮寄箱的组合,例如这些共享邮寄箱15可以拼接在一起。

优选的,共享邮寄箱15上设置有接入所述公共网络的物联网通信模块,因此也属于该公共网络互联的设备。在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实施中的共享邮寄箱15是盛放投寄物品的装置,将投寄物品放入共享邮寄箱15中后通常要锁好邮箱,因此能够保证投寄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由此可见,通过上述方式,寄件人无需关心他的投寄物品具体是由谁来邮寄的,寄件人只需将其物品放入共享邮寄箱,再将共享邮寄箱放入共享存放柜中即可,而后通过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的中枢调度作用,将会有符合条件的携运人进行携运,携运人也无需关心是谁投寄物品以及物品送给谁,携运人只需要将该共享邮寄箱送达收方的共享存放柜即可,而收件人只需到收方共享存放柜取件即可。这样一来,携运人的工作将大大简化,仅仅需要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沟通联系,完成从一个共享存放柜取件,然后送到另一个共享存放柜放件的工作,不必与寄件人、收件人进行沟通联系,这样既可以使得携运人的工作简单高效,也确保了寄件人、收件人的个人信息安全。另外,从社会大众的整体角度来看,这种基于共享模式的投寄方式,将大大节省社会资源、降低社会能耗,这是因为携运人是顺道完成投寄工作,也就是说携运人无论是否携运共享邮寄箱,他都要从一个地理位置运动到另外一个地理位置,这个过程本身不产生附加的经济价值,但是如果在携运人这样一个地理位置变换的过程中,他顺便为别人完成了一次邮寄业务,那么这个过程将会附带产生经济价值,同时也没有额外消耗社会资源,不必要产生社会成本,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携运人14是普通公众中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均可作为携运人,以上过程也都是以不违背法律规定为前提。

在图1所示实施例基础上,图2是根据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这是从携运人的角度来完成的一次共享邮寄过程,主要包括:

步骤s11:发单,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对外公开发布投寄需求信息;

步骤s12:接单,公众中有携运人通过携运人通信终端收到投寄需求信息后,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出接单请求信息,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接收确认所述接单请求信息后,向所述携运人通信终端发送取件信息;

步骤s13:取件,携运人利用取件信息从发方共享存放柜中取出共享邮寄箱(包含共享邮寄箱组合);

步骤s14:携运,携运人携运共享邮寄箱到达收方共享存放柜;

步骤s15:存件,携运人将共享邮寄箱存放到收方共享存放柜中,然后通过携运人通信终端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送已送达信息;

步骤s16:结算,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向携运人结算携运费用。

以下对上述步骤s11至s16做进一步说明。

在步骤s11中,投寄需求信息这是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向公众公开发布的投寄意向或投寄要约,投寄需求信息主要是包括投寄物品名称、发件地址、收件地址和对应的投寄单号。优选的,投寄需求信息还可以包括投寄要求,如投寄时限(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投寄过程),投寄保额(包括因损坏、丢失等产生赔偿费用),以及无破损、无遗漏等要求。

在步骤s12中,这里主要涉及到携运人通信终端、接单请求信息、和发送取件信息,以下详细说明。

其中,携运人通信终端并不是限定为携运人的某一个具体的硬件通信终端,而是包括在携运人的通信终端上安装的相应的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例如为本实施例所开发应用的携运人app手机软件。因此,即使携运人的通信终端有多个,但其通过该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注册登录的用户只能是携运人本人,这样既能确保本实施例的共享邮寄服务不会局限于携运人的某一个具体的通信终端上,同时也保证了在多个通信终端上使用时,该携运人只有一个账号,确保了携运人的真实可靠。

接单请求信息是公众中当有携运人认为有适合自己携运的投寄需求信息及对应的投寄单号后,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出的接单应答。接单请求信息包括携运人的信息和上述投寄需求信息中的投寄单号。实际应用中,携运人只需将投寄单号通过其携运人通信终端上的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发送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即可,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已通过注册登录程序存储记录有该携运人的信息,例如携运人的姓名、手机号等。当然,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也有对携运人的审核记录、信誉记录等信息,确认该携运人符合携运要求且信誉良好。由此,在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与携运人之间完成了发单到接单的过程,形成了双方约定,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再进一步向该携运人发出取件信息。

取件信息是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要告知携运人与携运相关的具体信息,包括发方共享存放柜的编号、发方共享存放柜的位置、收方共享存放柜的编号、收方共享存放柜的位置。进一步优选的,取件信息还包括在该发方共享存放柜中存放需要携运的共享邮寄箱的容纳腔的编号、打开该容纳腔的密码和/或需要携运的共享邮寄箱的识别号。取件信息可以分为两次发送,第一次只需发送上述共享存放柜的编号和位置信息,当携运人到达共享存放柜的所在位置时再发出开柜请求时,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送第二次取件信息,具体包括容纳腔的编号、打开容纳腔的密码及需要携运的共享邮寄箱的识别号。并且,第二次取件信息具有时效性,如果超过该失效没有打开对应的容纳腔则相关信息失效,需要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重新提出取件请求。

进一步优选的,在上述接单步骤前,携运人已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完成身份注册,携运人发送接单请求信息之前先通过安装在携运人通信终端的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登录,然后再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送接单请求信息。

在步骤s13中,取件时,携运人主要是利用取件信息从发方共享存放柜中选择打开容纳腔并取出需要携运的共享邮寄箱。这里,由于取件信息的内容不同,携运人在共享存放柜前打开容纳腔的操作也会有所差异。优选的,当取件信息中只包括发方共享存放柜的编号、发方共享存放柜的位置、收方共享存放柜的编号、收方共享存放柜的位置时,当携运人达到发方共享存放柜的位置时,需要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索取打开该共享存放柜中存放需要携运的共享邮寄箱的容纳腔的密码,该信息发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时,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可以监控到携运人的所在位置是否在发方共享存放柜所在的位置,如果位置一致,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则向携运人的通信终端反馈打开容纳腔的密码。这种方式确保了打开容纳腔的安全性,并且所给的打开容纳腔的密码具有时效性,例如2分钟,如果超过该时间长度没有打开容纳腔,则密码失效,需要重新申请新的密码。在取件的过程中,由于发方共享存放柜的中控系统中存有各个容纳腔内存放的共享邮寄箱的识别号,并且发方共享存放柜也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有通信交互,因此在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和发方共享存放柜之间能够保证共享邮寄箱的存放位置是唯一确定的,并且通过该共享邮寄箱的识别号能够查询与该共享邮寄箱相关的邮箱邮寄信息。

在步骤s13中还涉及了共享邮寄箱组合,这种组合是指存有多个共享邮寄箱,这些共享邮寄箱的共同特点是需要投送到同一个收方共享存放柜。这种方式是为了满足多个共享邮寄箱由同一个携运人携运到同一个收方共享存放柜的需求,这样在携运人能够进行携运的前提下(例如通过私家车运送多个共享邮寄箱)是完全可行的。优选的,共享邮寄箱设置有组合结构,满足相同的共享邮寄箱可以进行拼接组合形成一个整体。

在步骤s14中,一般情况下,携运人携运共享邮寄箱的过程中,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可以通过携运人的通信终端对携运情况进行监控,但这种方式不能直接实现对共享邮寄箱的准确位置监控。

优选的,共享邮寄箱设置有定位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电连接,在携运步骤中还包括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对共享邮寄箱进行运输监控,运输监控的方法是:定位模块实时产生或定期产生共享邮寄箱的位置信息输出给移动通信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将位置信息发送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或者是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向移动通信模块发送位置查询信息,移动通信模块接收到位置查询信息后,从定位模块获取共享邮寄箱的位置信息,然后再将位置信息发送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

在步骤s15中,携运人到达收方共享存放柜所在的位置后,需要从收方共享存放柜选取空闲的容纳腔,把将共享邮寄箱存入进去,因此需要通过携运人通信终端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送存件请求信息,该存件请求信息主要包括共享邮寄箱识别号和收方共享存放柜的编号,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收到该存件请求信息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向收方共享存放柜进行查询,收方共享存放柜将是否有空闲的容纳腔以及将要分配的空闲的容纳腔的编号回传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优选的,收方共享存放柜生成该空闲的容纳腔的开锁密码,并将该开锁密码发送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在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与收方共享存放柜完成上述交互以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向携运人通信终端发出开锁密码,携运人利用该开锁密码打开收方共享存放柜中与该开锁密码对应的空闲的容纳腔,然后将共享邮寄箱存放入该容纳腔中,再锁好容纳腔的腔门,随后携运人再通过携运人通信终端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出已送达信息,该已送达信息包括共享邮寄箱识别号、存放的容纳腔的编号以及收方共享存放柜的编号,完成存件的过程。

优选的,携运人将共享邮寄箱存放入该容纳腔后,该容纳腔对共享邮寄箱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存入到收方共享存放柜的中控系统中,收方共享存放柜再进一步将检测结果上通过其内部通信系统和外部通信系统报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由此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可以确认该共享邮寄箱存放到该收方共享存放柜,以及在收方共享存放柜的存放位置。

优选的,当携运人携运的是共享邮寄箱组合,则可以分别将其中的每一个共享邮寄箱存入收方共享存放柜的各个空闲容纳腔中,并针对每一个共享邮寄箱完成上述相同的存件操作。

在步骤s16中,携运人是直接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结算,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根据携运人的携运里程、携运重量、携运时效等情况进行费用计算,并通过电子支付的方式向携运人支付费用,完成本实施例中对于携运人的整个共享投寄的过程。

图1显示的共享投寄和接收实施例过程只有一个携运人完成携运过程,还可以包括由多个携运人通过多个共享存放柜进行周转携运。优选的,在上述步骤14携运中,包括携运人将共享邮寄箱先存放到中转共享存放柜(当需要有多次转运时,该中转共享存放柜只是用于中途转运存放共享邮寄箱),携运人包括第二携运人(也可以有多个携运人,即每中转一次由一个携运人来完成),由第二携运人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获取中转取件信息(与前述取件信息内容相同,只是发送对象是针对第二携运人,供第二携运人取件),第二携运人利用中转取件信息从中转共享存放柜中取出共享邮寄箱,然后携运到达所述收方共享存放柜;在上述步骤15存件中,由第二携运人将共享邮寄箱存放到收方共享存放柜中,然后通过第二所述携运人通信终端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送送达信息。

这里的中转共享存放柜在结构组成上与发方共享存放柜和收方共享存放柜相同。因此,该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实施例可以包括多个携运人通过多个中转共享存放柜实现中途接力邮寄,可以在整个邮寄过程中有多人分阶段实现携运,这样更能够充分利用每个携运人的携运能力。例如,第一携运人只需把共享邮寄箱从发方共享存放柜中取出携运到机场的中转共享存放柜,放入到该中转共享存放柜后,第一携运人就完成了携运工作,这之后可以由第二个携运人从该中转共享存放柜中取出该共享邮寄箱,进一步通过乘坐飞行携运到另一个机场的中转共享存放柜,由此第二个携运人也完成了携运工作,然后由第三个携运人再进一步将该共享邮寄箱携运到收方共享存放柜。

图3进一步对图2所示实施例中在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与携运人、共享存放柜以及共享邮寄箱之间信息交互的过程进行了图示说明。

由图3可以看出,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先是发布投寄需求信息,然后公众中有携运人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回应接单请求信息,得到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的确认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向该携运人发出取件信息,携运人通过该取件信息到达发方共享存放柜完成取件操作,携运人在取件过程中,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与发方共享存放柜之间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对取件操作的监控。监控方法可以结合图5和图6所示的共享邮寄箱实施例,以及图7和图8所示的共享存放柜实施例。

当携运人从发方共享存放柜中取出共享邮寄箱后就开始携运过程。优选的,在携运过程中,共享邮寄箱携将会被监控,比如对该共享邮寄箱携在携运中实时所处的位置、以及共享邮寄箱在携运中是否被开锁进行监控。另外,也对携运人在携运过程中的位置进行监控。

携运人到达收方共享存放柜后,将共享邮寄箱存放到收方共享存放柜的容纳腔内,该存放过程会通过收方共享存放柜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的信息交互进行监控。携运人完成存件后,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进行费用结算。

图3主要显示整个共享邮寄过程中,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与各个要素之间的信息交互的事项及内容。由此可见,在该过程中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主要需要处理共享邮寄业务信息(例如发布投寄需求信息、接收和处理接单请求信息等)、安全监控信息(对发方共享存放柜、收方共享存放柜、共享邮寄箱、携运人的监控)、费用结算信息(与携运人进行运费结算)。还可以参考图12所示实施例的说明。因此,该过程中这些信息主要是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与不同的要素对象之间进行传输,相互之间是隔离的,因此具有较强的信息安全保密性。例如,投寄需求信息中主要是包括投寄物品名称、投寄地址、收件地址和对应的投寄单号,其中并不包含发件人和收件人的手机号码信息;而取件信息则包括发方共享存放柜的编号、发方共享存放柜的位置、收方共享存放柜的编号、收方共享存放柜的位置,也不包括发件人和收件人的手机号码信息。这些个人信息只需在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进行存储以及与之相关的共享邮寄箱的识别号、共享存放柜的编号、容纳腔的编号对应即可,并且只是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单独与各个要素之间进行信息互通,而无需将个人信息在携运人和发件人之间传输,整个邮寄过程无需在共享邮寄箱上标识出个人信息,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挥了信息安全控制功能,确保了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图4是在图1基础上,根据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一实施例的系统组成示意图。与图1相比,图4中增加了发件人16和发件人通信终端161,收件人17和收件人通信终端171。这是从发件、运件和收件的整个过程说明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实施例的主要组成要素。因此,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比,图4所示实施例主要是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的角度,来说明实现共享投寄和接收过程的整个组成要素。

以下结合图5所示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说明包含有发件和收件的共享投寄和接收全过程。

与图2所示实施例相比,共享邮寄箱进一步包括智能锁,图5主要是在发单步骤s11之前还包括:

步骤s1101,装箱,发件人16将投寄物品装入共享邮寄箱15,锁好共享邮寄箱15的智能锁,然后通过发件人通信终端161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11发送投寄请求信息;

步骤s1102,放箱,共享邮寄服务平台11向发件人通信终端161回复投寄请求确认信息后,发件人16将共享邮寄箱15存放到发方共享存放柜12中。

其中,投寄请求信息是指发件人单方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出的投寄申请,相当于一次投寄业务申请的请求,投寄请求信息的内容具体包括投寄物品名称、寄件人手机号、寄件人地址、收件人手机号和收件人地址等信息。优选的,为了确保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能够给收发双方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还可以要求在请求信息中实名制填报寄件人姓名、收件人姓名。这些信息内容是必备内容,这是因为完成一次投递和接收必须要有收发双方的详细信息。

可以看出,投寄请求信息的内容较多,特别是发件人第一次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送投寄请求信息时,通常是需要先进行身份注册登记,这是为了确保发件人的真实可靠,也是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对发件人进行有效管控的必要基础。

优选的,在上述装箱步骤前,发件人已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完成身份注册,发件人发送投寄请求信息之前先通过安装在发件人通信终端的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登录(可以参加图11所示实施例的说明),然后再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送投寄请求信息。

另外,投寄请求信息的录入方式可以是通过安装在发件人通信终端上的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以手写编辑输入、语音识别输入、查询已有记录输入、拍照识别输入等方式进行快捷方便的信息录入。手写编辑输入是指通过手写文字编辑录入信息,语音识别输入是指通过语音识别录入信息,查询已有记录输入是指通过查询系统中已有记录进行选择调用输入信息,扫描识别输入是指对二维码或者名片、图片上的文字进行扫描识别而输入信息。

优选的,投寄请求信息也包括投寄要求。这里,投寄要求包括有投寄时效,就是寄件人希望投寄的物品在怎样的时间范围能够送达到收件人,时效不同相应的携运费用也会不同。投寄要求还可以包括精准位置送达(比如酒店的具体房间号、公园门口)、精准时间送达(比如周六中午12:30送达、晚上7点至8点之间送达)、精准人员送达(收件人不在时改时间送,不许别人代收)等,这些个性化的要求也决定了携运费用的差别。

优选的,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5在存件步骤15之后还包括:

步骤s1501,取箱,共享邮寄服务平台11将已送达信息发送给收件人通信终端171,收件人17从收方共享存放柜13中取出共享邮寄箱15;

步骤s1502,开箱,收件人17打开共享邮寄箱15的智能锁,从共享邮寄箱中取出投寄物品;

步骤s1503,付费,收件人17或者发件人16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11支付邮寄费用。

由此可见,收件人收取投寄物品的过程是在携运人存件以后进行的,在该过程中,收件人只需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联系即可,并且付费也是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付费,无需与携运人进行联系或进行费用结算,这样确保了收件人的信息安全和费用支付安全。

结合图3,图6说明进一步对图5所示实施例中在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与发件人、携运人、收件人、共享存放柜以及共享邮寄箱之间信息交互的过程进行了图示说明。与图3相比较主要区别在于,图6中的发件人在发件时,先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送投寄请求信息,然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向发件人回应投寄请求确认信息,发件人在得到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的明确确认以后,才能够将共享邮寄箱存放到共享存放柜中,并且存放过程又通过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与发方共享存放柜之间的放箱监控进行信息交互,发件人完成共享邮寄箱放入共享存放柜的过程。当收件人收到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送的已送达信息后,收件人从收方共享存放柜中取出相应的共享邮寄箱,该取箱过程也是通过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与收方共享存放柜之间的取箱监控进行信息交互,收件人完成从共享存放柜取出共享邮寄箱的过程。而发件人或收件人的付费过程,也是在发件人或收件人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之间进行的。

由此进一步看出,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建立了与发件人、携运人和收件人之间的独立信息通道,同时又使得发件人与携运人之间,以及收件人与携运人之间相互隔离。进一步的,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还与发放共享存放柜、收方共享存放柜以及共享邮寄箱之间也建立起信息通道,并且共享邮寄箱和共享存放柜之间也有信息交互,这样就形成了共享邮寄箱在整个投寄、运输和收件过程中可被无缝隙监控,保证了整个共享邮寄过程中的物品安全,以及发件人、携运人和收件人的个人信息安全。

以上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实施例主要是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共享邮寄箱、共享存放柜、发件人、携运人、收件人以及对应的通信终端为主要组成要素,包括了发单、接单、取件、携运、存件、结算这些共享邮寄过程。通过该实施例可以实现以共享邮寄箱为载体、以共享存放柜为中转、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为中枢的共享邮寄方式,使得发件人与携运人之间、携运人与收件人之间无需进行通信联络、无需面对面送件和收件,明显提高了邮寄的效率,节省了社会资源,同时在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也有可靠保障和明显优势。

优选的,发方共享存放柜和收方共享存放柜均包括至少一个容纳腔。另外,在结构方面,发方共享存放柜和收方共享存放柜可以是具有单一容纳腔的专用存放柜或者是具有彼此隔离的多个容纳腔的公共存放柜,每一个容纳腔均设置有腔门,腔门上设置有腔门锁。这种专用存放柜适用于单独的用户,例如别墅房用户,而公共存放柜适用于集体用户,如小区用户、单位用户等。

优选的,发方共享存放柜和收方共享存放柜的容纳腔内均设置有监控模块。如图7进一步显示了共享存放柜在容纳腔72内设置有监控模块723,监控模块723设置有探测识别容纳腔为空腔或者放置有物品(主要是指共享邮寄箱)的探测传感器724。探测传感器724与监控模块723既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通过导线电连接而分体设置。

通过在容纳腔内设置监控模块及探测传感器可以得到探测识别信息,即监控识别容纳腔是否为空腔或者存放共享邮寄箱,由此可以监控整个共享存放柜的各个容纳腔的存放情况。

优选的,探测传感器724包括红外探测传感器,红外探测传感器可以通过红外热成像探测、光线阻挡探测等方式探测容纳腔内是否存在物品。除了红外探测传感器外,还可以是重量传感器、图像探测传感器和/或视频探测传感器来探测容纳腔的内部情况。

进一步优选的,监控模块还设置有与容纳腔内存放的共享邮寄箱进行信息交互的信息读取器。信息读取器包括蓝牙读取器、红外读取器和/或无线传感器,这里的无线传感器主要是指能够近距离进行通信交互的无线传感器,如zigbee通信传感器等。

可以看出,这里存在容纳腔与共享邮寄箱之间存在物联网信息互通,因此要求容纳腔内要设置有与共享邮寄箱信息交互的信息读取器,通过该信息读取器,容纳腔可以进一步获取共享邮寄箱的识别号以及箱内存放物品的信息。优选的,共享邮寄箱带有其唯一识别码(或识别号)的识别标签,如条形码、二维码等,而信息读取器则是能够读取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的扫描器,由此扫描条形码、二维码,再由监控模块识别具体的信息内容。进一步的,共享邮寄箱上设置有信息存储模块和蓝牙模块(例如设置在共享邮寄箱的智能锁中),共享邮寄箱的邮箱邮寄信息已存储到信息存储模块中,而容纳腔中的信息读取器为蓝牙读取器,该蓝牙读取器可以与共享邮寄箱的蓝牙模块建立蓝牙通信,进而把信息存储模块中的存储信息读取到监控模块中。

可以看出,该共享存放柜的容纳腔通过监控模块可以接收监控信息,该监控信息包括探测传感器的探测识别信息和信息读取器读取的邮箱邮寄信息。这里,探测识别信息主要是指探测是否有物品存入、识别物品是否为共享邮寄箱、物品的重量和体积等信息。邮箱邮寄信息包括共享邮寄箱的识别码、共享邮寄箱的邮寄物品信息、共享邮寄箱的收件人和发件人信息、共享邮寄箱的邮寄过程信息和/或共享邮寄箱的内部监控信息。这里,邮寄物品信息是指物品名称、投寄要求等信息,邮寄过程信息是指共享邮寄箱在邮寄过程中的位置变化、携运变化(如多次从共享存放柜中取出和存入)时间经历等动态信息,内部监控信息是指对共享邮寄箱内部的投寄物品进行拍照的图片信息和/或拍摄的视频信息,确定内部是否为空、物品是否存在、是否正常等。

基于上述方式,该共享存放柜能够识别到是否有共享邮寄箱存放,还可以与共享邮寄箱进行深入交互,使得对共享邮寄箱的监控更加智能、多元以及提高存放共享邮寄箱的安全性,例如可以获知所存放的共享邮寄箱的具体信息,包括共享邮寄箱标识号、发件人信息、收件人信息、箱内物品信息等。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共享存放柜设置有中控系统81和内部通信系统82,中控系统81通过内部通信系统82与每个容纳腔的监控模块723电连接,并接收监控模块723上的监控信息,该监控信息包括上述探测传感器的探测识别信息和信息读取器读取的邮箱邮寄信息。

这里,通过内部通信系统82可以把每个容纳腔的监控模块723电连接起来,从而把各个监控模块723上的监控信息集中传输给中控系统81,因此中控系统81就成了共享存放柜的中枢系统,可以对各个容纳腔以及容纳腔内存放的共享邮寄箱进行监控。这样,共享存放柜就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有选择性的打开容纳腔的腔门,从而存放共享邮寄箱或提取共享邮寄箱。优选的,内部通信系统82为局域网通信系统。因此,可以通过网线把各个容纳腔的监控模块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局域计算机网络。另外,还可以通过rs-232、rs-485等有线通信方式来实现内部通信网络。

优选的,图8中共享存放柜中还设置有外部通信系统83,中控系统81通过外部通信系统83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交互共享存放柜的各容纳腔的监控信息,以及将容纳腔的监控信息与共享存放柜的位置信息、共享存放柜的编号信息以及共享存放柜内各容纳腔的编号信息对应起来传送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由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存入平台数据库,并进行远程监控和调度。

这里,通过外部通信系统83可以把共享存放柜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84互联起来,因此,共享邮寄服务平台84就可以集中监控多个设置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共享存放柜。优选的,外部通信系统为广域网计算机网络系统或者为移动通信系统。通过广域网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有线计算机网络服务,中控系统可以是一台联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或者服务器。而通过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网络互联,可以增强共享存放柜设置的灵活性,只要是移动通信网络能够覆盖的地方都可以设置共享存放柜。

基于上述实施例,当把共享邮寄箱存入到发方共享存放柜的容纳腔内时,探测传感器探测感知到有物体存入,然后容纳腔通过信息读取器获取共享邮寄箱的邮箱邮寄信息,再将邮箱邮寄信息通过内部通信系统传输给中控系统和外部通信系统,进而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获得发方共享存放柜的各容纳腔的当前的监控信息。

当把共享邮寄箱被从收方共享存放柜的容纳腔内取出时,探测传感器探测感知到物体已取出,然后容纳腔将已取出的共享邮寄箱的邮箱邮寄信息通过内部通信系统传输给中控系统和外部通信系统,进而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获得收方共享存放柜的各容纳腔的当前的监控信息。

由此可见,无论是发方共享存放柜还是收方共享存放柜,既有对柜内个容纳腔的内部监控,也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通信互联,因此实现了共享存放柜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之间的物联网功能,由此可以对各个共享存放柜的存放状态进行监控,并且共享存放柜是实现共享投寄和接收的中转平台,通过该中转平台可以使得发件人、携运人和收件人能够彼此独立进行发件、运件和收件,无需在发件人与携运人之间,以及携运人与收件人之间建立通信联络以及面对面进行收件和取件,这将有利于提高寄件、运件和收件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共享投寄和接收的效率。另外,也使得发件人、携运人和收件人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外泄。

进一步的,共享存放柜的各腔门的腔门锁为密码锁,共享存放柜还设置有与中控系统相连的监控面板,监控面板上设置有数码键盘和显示屏。由此通过监控面板,可以实现对各腔门的密码锁进行开锁和闭锁的操作控制。

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对共享存放柜进行远程监控时,当发件人需要存放共享邮寄箱时,通过发件人通信终端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送投寄请求信息,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接收确认后,向发件人发送投寄请求确认信息中可以包括存放开锁密码,发件人接收后通过共享存放柜的监控面板输入该存放开锁密码,共享存放柜识别空闲的容纳腔并打开该容纳腔的腔门锁,发件人将共享邮寄箱放入该容纳腔,再关闭该容纳腔的腔门,锁好腔门锁;当收件人需要提取共享邮寄箱时,通过收件人通信终端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送收件请求信息,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接收确认后,向收件人发送收件请求确认信息中可以包括提取开锁密码,收件人接收后通过共享存放柜的监控面板输入提取开锁密码,该共享存放柜识别对应的容纳腔并打开该容纳腔的腔门锁,收件人将共享邮寄箱从该容纳腔提取出来,再关闭该容纳腔的腔门,锁好该腔门锁。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共享存放柜不仅可以对内部各个容纳腔和容纳腔内的物品进行监控,还可以将这些监控信息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进行传输,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多个共享存放柜的网络互联,进而实现对每个共享存放柜的每个容纳腔和腔内共享邮寄箱的监控。更为重要的是,当有共享邮寄箱在这些共享存放柜中存放时,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可以监控判断共享邮寄箱的邮寄和接收状态,从而向发件人、携运人和收件人发布投寄、运输或收件信息,使得发件人只需将共享邮寄箱放入共享存放柜即完成投寄;携运人只需将物品从共享存放柜中取出然后运输到另一个共享存放柜并存入,即可完成运送服务;而收件人在收到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的收件信息后,到达指定位置的共享存放柜取出相应的物品即完成收件。整个过程无需携运人与发件人见面,也无需携运人与收件人见面,只需要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基于对共享存放柜内共享邮寄箱的监控,然后再通过通信终端将相关信息传输给相关人即可。

图9是共享邮寄箱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共享邮寄箱包括箱体91和箱盖92,箱体91和箱盖92结合处设置有箱锁93。

图10是根据共享邮寄箱一实施例中箱锁的组成示意图。优选的,该箱锁93为智能锁,该智能锁包括锁体931和控制锁体931开锁或闭锁的控制器932,控制器932与蓝牙模块933电连接,并通过蓝牙模块933接收的蓝牙控制信号对锁体931进行开锁或闭锁控制。

这里,通过蓝牙模块933便于通过通信终端,如智能手机对智能锁进行操控实现开锁或闭锁,这是因为通信终端通常都设置有蓝牙组件,当通信终端接收到来自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的开锁密码时,可以直接通过自身的蓝牙组件与共享邮寄箱的智能锁的蓝牙模块建立起通信,然后通过蓝牙将开锁密码发送给该共享邮寄箱的智能锁,智能锁的控制器将开锁密码与已存密码进行比对,当两个密码相同时可以打开该智能锁。

共享邮寄箱设置有唯一的邮箱识别号或邮箱识别码,共享邮寄箱的蓝牙模块与通信终端的蓝牙组件之间建立蓝牙通信,上述蓝牙控制信号来自通信终端的蓝牙组件,通信终端还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建立数据通信。

当需要对共享邮寄箱开锁时,通信终端获取共享邮寄箱的邮箱识别号,再将邮箱识别号通过通信终端发送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由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生成开锁密码后,将开锁密码发送给通信终端,通信终端再将开锁密码转换为蓝牙控制信号通过蓝牙组件发送给共享邮寄箱的蓝牙模块,进而控制共享邮寄箱的智能锁的锁体开锁。

当共享邮寄箱处于开锁状态时,智能锁将开锁状态信号和邮箱识别号一起通过蓝牙模块传输给通信终端的蓝牙组件,并进一步通过通信终端传输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记录并监控共享邮寄箱的开锁状态。

当共享邮寄箱闭锁后,智能锁将闭锁状态信号和邮箱识别号一起通过蓝牙模块传输给通信终端的蓝牙组件,并进一步通过通信终端传输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记录并监控共享邮寄箱的闭锁状态。

优选的,控制器932还与键盘934电连接,并通过键盘934输入的密码对锁体931进行开锁或闭锁控制。这种方式是对蓝牙自动开锁的一种补充,当无法进行蓝牙开锁时,通过通信终端收到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的开锁密码后,再通过键盘934手动输入开锁密码,智能锁的控制器将该开锁密码与已存密码进行比对,当两个密码相同时可以打开该智能锁。

优选的,锁体939还设置有与海关tsa专用钥匙开锁适配的钥匙孔937。这种是一种机械开锁方式,海关tsa(transportationsecurityadministration)专业钥匙是海关对转关行李货物及运输海关监管货物进行安全性检测,须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而采用国际海关全球通用的万能专用钥匙。这是为了方便海关人员对共享邮寄箱进行开箱检查而设置的钥匙孔。

优选的,该共享邮寄箱设置有与控制器932电连接的定位模块935和/或通信模块936。

为了便于对共享邮寄箱在运输过程中进行实时定位监控设置了定位模块935和/或通信模块936。其中,定位模块935主要是指卫星定位模块如gps定位模块、glonass定位模块和北斗定位模块等,而通信模块主要是指地面移动通信模块,例如可以接入地面移动通信网的3g、4g数据通信模块。使用时,通常是由定位模块935完成位置定位获得位置信息,然后再将位置信息通过通信模块936传输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由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对共享邮寄箱所处的位置进行监控。

当只有定位模块935而没有通信模块936时,定位模块对共享邮寄箱的位置进行实时定位而产生邮箱位置信息,该邮箱位置信息和邮箱识别号一起通过蓝牙模块传输给通信终端(例如携运人的通信终端)的蓝牙组件,并进一步通过该通信终端传输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记录并监控共享邮寄箱的实时位置。

当只有通信模块936时,共享邮寄箱的通信模块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通信互联,智能锁的邮箱识别号和开锁或闭锁状态由通信模块传输给所述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当需要对共享邮寄箱开锁时,由通信终端(如发件人通信终端或收件人通信终端)获取共享邮寄箱的邮箱识别号,再将邮箱识别号通过通信终端发送给所述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由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动态生成相同的开锁密码和存储密码,再将开锁密码发送给通信终端,同时把存储密码发送给共享邮寄箱的通信模块936,进而存储到控制器932中,然后,将从通信终端获取的开锁密码通过键盘输入到控制器932,并与控制器932存储的存储密码进行比对,若相同则开锁,若不同则继续闭锁。

当同时有定位模块935和通信模块936时,定位模块935对共享邮寄箱的位置进行实时定位而产生邮箱位置信息,邮箱位置信息和邮箱识别号一起通过通信模块传输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记录并监控共享邮寄箱的实时位置。

优选的,共享邮寄箱实施例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或冷藏装置。这是为满足特殊需要而提供的保温功能或者冷藏功能,其中加热装置可以是基于化合物作用发热、电加热、太阳能加热原理制成的装置,而冷藏装置可以是放入冰块的简易冷藏、或者根据冰箱、空调的制冷原理使用小型的制冷压缩机实现制冷。

优选的,共享邮寄箱实施例通过智能锁将箱盖与箱体闭合锁紧以后是一个密闭箱体,并且箱盖与箱体为卡槽结合结构,例如箱盖周边设置有凸起,箱体周边对应设置有卡槽,盖合后凸起内嵌进入卡槽并且紧密结合,并且具有防水功能。这种结构避免了使用拉锁的结合方式,造成易被刀具割划开的情况,增强了共享邮寄箱的安全性。另外,还可以在箱盖与箱体结合部设置有防水密闭结构,例如在结合部设置有橡胶垫片,进一步增强密闭性。

优选的,共享邮寄箱内部还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图像或视频监控模块,图像或视频监控模块对共享邮寄箱内部的投寄物品进行拍照或拍摄视频而得到箱内影像信息,箱内影像信息和邮箱识别号一起通过通信模块传输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或者箱内影像信息和邮箱识别号一起通过蓝牙模块传输给通信终端的蓝牙组件,进而通过通信终端传输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记录并监控共享邮寄箱内的投寄物品。

优选的,共享邮寄箱实施例还设置有空气流通孔,这种共享邮寄箱主要是用于存放活性物质。

优选的,共享邮寄箱实施例还设置有透明观察窗,这种共享邮寄箱主要是便于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对箱内物品进行目视监测。

在共享邮寄箱的箱体结构方面,在该共享邮寄箱实施例的箱体外部设置有拼接结构,通过该拼接结构可以使得具有相同结构的共享邮寄箱之间能够进行拼接,这样可以实现多个共享邮寄箱之间组合使用。优选的,共享邮寄箱的箱体底部设置有滑轮,在共享邮寄箱的箱体的箱盖上设置有容纳拼接滑轮的容纳拼接腔。或者,优选的,共享邮寄箱的一个侧面的两边设置有相对应的卡槽,而在该共享邮寄箱与之相对的另一个侧面的两边设置有与卡槽对应拼接的卡条,卡条可以从卡槽中穿过从而使得两个共享邮寄箱能够拼接在一起。

共享邮寄箱的结构类型可以有多种,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对邮寄物品的体积要求,从便于运输以及便于个人携带的角度出发,共享邮寄箱箱体的宽度×长度×高度小于40cm×60cm×100cm,或者所述共享邮寄箱箱体的宽度+长度+高度小于或等于158cm。这种尺寸要求主要是为了满足乘客在航空、铁路客运服务中能够携运的行李不能过大的要求。

优选的,共享邮寄箱设置有供电蓄电池以及为蓄电池充电的电源接口,在共享邮寄箱的外侧面还设置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另外,为了更好的在共享投寄和接收方法实施例中使用共享邮寄箱,在上述发件人的装箱步骤中,发件人打开共享邮寄箱的智能锁的方法是:

发件输入识别号,发件人获取的共享邮寄箱是已经上锁的空的共享邮寄箱,发件人将投寄物品装入共享邮寄箱之前,发件人将共享邮寄箱的邮箱识别号输入到发件人通信终端;

发件生成密码,发件人通过发件人通信终端将邮箱识别号发送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利用该邮箱识别号生成一个与共享邮寄箱的智能锁对应的装件开锁密码;

发件开锁,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将生成的装件开锁密码发送给发件人通信终端,发件人利用该装件开锁密码打开共享邮寄箱的智能锁;

发件闭锁,发件人将投寄物品装入共享邮寄箱后,锁好智能锁,然后发件人通过发件人通信终端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送装入物品信息和上锁确认信息。

而在收件时,当收件人从共享存放柜中取出共享邮寄箱后,在接收步骤中,收件人打开共享邮寄箱的智能智能锁的方法是:

收件输入识别号,收件人将共享邮寄箱的邮箱识别号输入到收件人通信终端;

收件生成密码,收件人通过收件人通信终端将邮箱识别号发送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利用邮箱识别号生成一个与该共享邮寄箱的智能锁对应的取件开锁密码;

收件开锁,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将取件开锁密码发送给收件人通信终端,收件人利用收件开锁密码打开共享邮寄箱的智能锁;

收件闭锁,收件人从共享邮寄箱中取出投寄物品后,锁好智能锁,然后收件人通过收件人通信终端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送取出物品信息和上锁确认信息。

通过上述共享邮寄箱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及使用方法可以看出,在共享邮寄箱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之间实现了物联网功能,由此以共享邮寄箱为载体实现了对寄件过程、携运过程和收件过程的实时监控,进一步提高了共享投寄和接收的安全性。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对发件人和携运人的可靠投寄和携运,减少恶意投寄及携运,有必要对发件人和携运人进行认证注册。为此,如图11所示,发件人通信终端和携运人通信终端上安装有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该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可以是通信终端安装的app,属于应用层面的系统,但又和通信终端的数据通信紧密联系,通过该通信终端的物理层可以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建立通信连接,实现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的信息交互,以及完成各种共享邮寄的服务管理事务。

该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111具体包括注册管理子系统1111、发件管理子系统1112、携运管理子系统1113、收件管理子系统1114、费用管理子系统1115。其中,注册管理子系统1111,用于对进行共享邮寄的用户进行注册管理,这里的用户包括寄件人、携运人和收件人;发件管理子系统1112,用于对发件人的发件过程进行管理;携运管理子系统1113,用于对携运人的携运过程进行管理;收件管理子系统1114,用于对收件人的收件过程进行管理;费用管理子系统1115,用于向上述用户进行费用结算管理。

进一步的,注册管理子系统1111包括注册模块、登录模块和/或注销模块。注册模块用于用户的身份注册,主要包括身份信息录入选项、身份信息核验选项和/或注册资金输入选项。为了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对用户采用的是实名制身份注册,因此在身份信息录入选项中需要将注册用户的有效证件号码、近期照片、居住地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无不良信用记录证明等能够表明用户真实身份的信息和良好信誉进行采集录入。在身份信息核验选项中,主要是通过通信终端的拍照功能获取用户的照片,利用该照片再与在身份信息录入选项中的照片信息进行比对,确认是同一个用户。在注册资金输入选项中,则要求用户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保证金或押金,也是作为提高用户诚信度的一种保底手段。上述这三种选项可以组合使用,主要目的是信用注册,确保用户可靠,特别是对携运人的信用等级要求较高。

通过注册模块完成身份注册以后,用户则通过登录模块进行登录,由此可以进行共享邮寄服务。在进行登录时,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身份进行登录,包括发件人登录选项、携运人登录选项和/或收件人登录选项。其中,当以发件人的身份进行登录后,主要是进行与发件有关的操作,显示的内容也主要是与发件信息相关;当以携运人的身份进行登录后,主要是提出携运请求,以及显示携运的信息供携运人进行选择抢单;当以收件人登录时,主要是查询是否有自己的邮件需要收取,以及查询接收一些公众收件信息,这些公众收件信息主要是针对收件人不确定的产品邮寄服务,例如从某一种农产品的产地通过共享邮寄运送到达某地,就可以向该地域的所有收件人发布该农产品的邮寄信息,若其中有收件人对该农产品有需求,则可以选择接收该农产品。另外,当同时具有发件人登录选项、携运人登录选项和收件人登录选项时,可以同时打开其中的任意两个选项或三个选项,这样就可以两种以上的身份进行同时登录,同时进行与共享邮寄有关的业务。

注销模块这是与注册模块功能相反的一个模块,包括申请注销选项和/或违约注销选项。其中,通过申请注销选项,用户可以主动选择注销身份,退出共享邮寄服务。在申请注销选项又具体包括:费用清算、当前共享邮寄业务完成期限、自愿退出声明等。通过该申请注销选项,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能够将主动申请退出的用户进行归类管理,在完成相关共享邮寄业务并结清相关费用后将该用户身份从共享邮寄服务中注销。违约注销选项,则是针对共享邮寄业务中信誉不好的客户进行的一种强制性注销手段,该选项主要是由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完成,是基于数据统计的一种管理手段,主要根据用户的费用拖欠情况、发件人发件违约情况、携运人携运违约情况、收件人违约情况等,以及服务质量评价等情况,可以先进行告警提示,若有多次提醒后如果不能及时改进或者重复多次出现违约造成共享邮寄服务出现瑕疵的后果,则通过违约注销选项注销该用户。

由此可见,通过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的注册管理子系统,用户可以进行身份注册,从而能够成为共享邮寄服务的消费者(如发件人、收件人)和服务者(如携运人),并且,同一人既可以作为消费者也可以作为服务者,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我为别人邮寄、别人为我邮寄”的共享邮寄服务群。并且,通过其中的注册模块,可以实现严格的身份注册审核,从源头确保了参与共享邮寄服务的人的身份真实有效。又通过注销模块,可以对用户的服务质量、信誉评价、投诉情况进行统计评估,对违约情况及时进行告警提示,超出规定的警告次数后则强制注销,这样形成了动态监管机制,确保了共享邮寄服务的品质。而通过登录模块可以实现以不同的身份(即发件人、收件人和携运人)进入共享邮寄服务系统,从而更加方便进入相关服务功能,寻找适合自己的服务选项。

进一步的,当用户以发件人身份通过上述登录模块进入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后,则可以通过发件管理子系统1112进行发件服务操作。该发件管理子系统包括发件需求录入模块、发件物品检验模块、发件信息接收模块、发件过程查询模块。

发件需求录入模块包括邮寄物品名称录入项、收发地址录入项、收发人录入项、收发人通信号码录入项、投寄要求录入项。可以看出,这与前述中的投寄请求信息相对应,发件人就是通过发件需求录入模块将相关的共享邮寄请求信息录入并发送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如前所述,发件需求录入方式包括手写编辑输入、语音识别输入、查询已有记录输入、拍照识别输入等方式进行快捷方便的信息录入。上述信息录入方式已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具体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发件物品检验模块包括图片检验项和/或视频检验项,通过该检验模块主要是确保投寄的物品能够让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进行检测和备案,一方面是确保该物品属于法律规定的可邮寄物品,另一方面是确保物品的包装及装箱符合规范,能够证明装箱时物品的完好性。其中,图片检验项是需要发件人通过对投寄物品拍照并通过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再进一步通过通信终端传送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而视频检验项则是需要发件人对投寄物品即投寄物品装入共享邮寄箱的过程进行视频拍摄,并将该视频通过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再进一步通过通信终端传送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当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接收到发件物品的检验图片和/或视频后进行检测分析,然后通过发件信息接收模块给发件人反馈确认。进一步的,当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接收到发件人通过发件需求录入模块录入并发送的投寄请求信息,并完成物品检测后,向公众发布相关投寄需求信息,该投寄需求信息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对应。

发件信息接收模块主要是接收来自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的各种发件指示信息和发件状态信息。其中,发件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发件人进行各种操作,包括前述实施例中发件人通信终端接收的投寄请求确认信息,例如包括需要将该邮寄物品装入到共享邮寄箱,指出共享邮寄箱的识别号,打开该共享邮寄箱的密码,存放到指定的共享存放柜,打开共享存放柜的某一个容纳腔的密码等信息。状态信息是指该物品邮寄状态,包括已经有携运人响应携运,物品携运过程和位置,达到收件人等情况。

发件过程查询模块主要是用于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查询邮寄物品的邮寄状态,包括查询物品是否有人携运、携运后的位置信息、查询物品携运状态等情况,与发件信息接收模块接收的信息相比,查询功能是主动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查询,而发件信息接收模块接收的信息是共享邮寄服务平台适时发布的信息,因此查询功能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更强。

所述发件监控模块用于对发件过程中打开及关闭共享邮寄箱进行监控。主要是通过发件人的通信终端与共享邮寄箱的蓝牙模块之间建立的蓝牙通信实现对共享邮寄箱的监控。开锁和闭锁监控过程可以参考图10所示的共享邮寄箱实施例,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发件人通过发件管理子系统就可以完成投寄物品的信息录入,以及将投寄物品装入共享邮寄箱和存入到指定的共享存放柜,由此完成发件过程,并且该过程还需要进行检验,确保了发件的可靠性。发件完成后,还可以接收该物品邮寄过程中的监控信息,以及进行相应的查询,实时了解邮寄过程中的位置和状态,确保了邮寄的可控性。

进一步的,当用户以携运人身份通过上述登录模块进入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后,则可以通过携运管理子系统1113进行携运服务操作。携运管理子系统包括携运请求模块、携运接收模块、携运监控模块。

其中,携运请求模块用于携运人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送携运请求信息,可以包括携运地址项、携运时效项、携运方式项等内容,通过这些选项,携运人可以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说明携运的地址区间,携运的时间范围,以及携运的交通方式等内容。由此,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就可以通过实时匹配、预定匹配等模式,将携运请求和投寄请求进行匹配,包括时间、地点和携运方式的匹配,当然也可以根据匹配的相似度等情况进行双方需求调整,最大可能性满足双方需求。

携运接收模块,用于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接收各种携运指示信息和调度信息。携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携运人进行各种操作,包括将某一个共享邮寄箱存放到指定的共享存放柜,打开共享存放柜的某一个容纳腔的密码等信息。调度信息用于调度携运人临时处理携运任务,例如增加新的携运任务,携运目的地更改等信息,携运人接收到调度信息后,往往还需要与发件人或收件人进行确认,以确保调度的准确及时。

携运监控模块,用于对携运过程中对共享邮寄箱进行监控。主要是通过携运人的通信终端与共享邮寄箱的蓝牙模块之间建立的蓝牙通信实现对共享邮寄箱的监控。例如,对共享邮寄箱的开锁和闭锁状态监控,对共享邮寄箱的位置监控,对共享邮寄箱内部的邮寄物品的监控。这些监控信息是在共享邮寄箱获得之后,再通过上述蓝牙通信传输给携运人的通信终端,进而再通过携运监控模块传输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从而能够实现对共享邮寄箱的实时监控。通常情况下,携运监控模块的运行可以不经过携运人进行操作,而是由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远程操控该携运监控模块完成。开锁和闭锁监控过程可以参考图10所示的共享邮寄箱实施例,不再赘述。

携运监控模块还可以通过共享邮寄箱自身的通信模块对共享邮寄箱进行监控。方法是携运监控模块通过通信终端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通信连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与共享邮寄箱的通信模块通信连接,这样,借助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就可以实现对共享邮寄箱的携运监控。

由此可见,携运人通过携运管理子系统就可以完成携运请求的信息录入,以及将装入有投寄物品的共享邮寄箱进行携运以及存入到指定的共享存放柜,由此完成携运过程,并且该过程还会受到监控,确保了携运过程的安全性和透明性,由此也大大增强了对携运人的约束和管理,确保该共享邮寄过程的安全可靠。

进一步的,当用户以收件人身份通过上述登录模块进入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后,则可以通过收件管理子系统1114进行收件服务操作。该发件管理子系统包括收件接收模块、收件监控模块、收件查询模块。

其中,收件接收模块主要是接收来自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的特定收件信息和公众收件信息。其中,特定收件信息是明确指明具体收件人的信息,主要是满足个人对个人的共享邮寄服务。而公众收件信息则是不明确具体的收件人,可以称之为公众收件人,该信息主要是明确邮寄物品的名称及价格,当有收件人对该物品有需求时,可以再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提出收件请求,由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进行调度邮寄。针对这种收件对象不确定的公众收件信息,这是一个优选方式,这是因为通过共享邮寄服务,可以大大降低邮寄成本,这样由共享邮寄带来的邮寄费用降低,将会使得被邮寄的物品的出售价格也会大大降低,因此能够满足大量公众收件人的购买需求。

收件监控模块,用于对收件人提取共享邮寄箱以及打开共享邮寄箱取出邮寄物品进行监控。主要包括收件人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获取打开共享存放柜的容纳腔的开锁密码、打开共享邮寄箱的开锁密码、取出邮寄物品的视频、邮寄物品的图像等信息,通过该收件监控模块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进行传输,从而确保邮寄物品是由收件人正常接收,以及确保邮寄物品的完好性。开锁和闭锁监控过程可以参考图10所示的共享邮寄箱实施例,不再赘述。

收件查询模块,用于对收件人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查询邮寄物品的邮寄状态,该功能模块与前述的发件过程查询模块的功能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收件人通过收件管理子系统就可以完成邮寄物品的接收过程,该过程还会受到监控,确保了邮寄物品能够正确接收。另外,通过该收件管理子系统,可以向公众收件人提供由共享邮寄服务提供的物美价廉的物品,有利于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成本。

进一步的,该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实施例还包括费用管理子系统1115,费用管理子系统具体又包括绑定模块、付费模块、收费模块。

其中,绑定模块主要是与用户提供的支付方式进行绑定,例如支付方式可以是银行卡、银行账户,以及其他电子支付手段(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需要进行相应的绑定操作,例如输入绑定密码、限定支付额度、透支额度等内容。

付费模块主要是针对发件人和收件人,通过该付费模块发件人或收件人对一次共享邮寄服务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支付相应的邮寄费用,这里主要是利用上述绑定模块绑定的支付方式进行付费。付费的金额主要是基于携运要求、邮寄物品的重量体积等决定,通常是事先约定好费用金额之后才开始进行共享邮寄。

收费模块主要是针对携运人,通过该收费模块携运人对一次携运服务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收取相应的携运费用,这里也是利用上述绑定模块绑定的支付方式进行收费。通常是在携运人完成携运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根据携运情况以及收件人的接收情况向携运人结算费用,该费用通常也是在携运开始前就已经明确。

由此可见,通过费用管理子系统在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与发件人、收件人之间,以及在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与携运人之间建立了费用结算关系,而发件人、收件人与携运人之间没有直接的费用结算关系。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的管理和桥梁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发件人、收件人与携运人的费用纠纷。并且,采用电子支付的方式,具有快捷高效的优势。

以上是对安装在通信终端上的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进行具体说明,下面对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进行介绍。共享邮寄服务平台的功能作用已经在前述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相同部分参考前述实施例,这里就不再赘述。

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是一个以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为基础的服务平台,在共享邮寄业务中具有核心枢纽地位,包括与之相关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通过通信系统与发件人、收件人和携运人的通信终端建立通信连接,还与共享存放柜建立通信连接,以及对共享邮寄箱能够进行远程监控。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121还包括:用户管理子系统1211,包括对发件人、收件人和携运人进行注册、登录和注销管理;邮寄管理子系统1212,包括对共享邮寄过程进行调度管理;安全监控子系统1213,包括对共享邮寄过程进行安全监控;费用结算子系统1214,包括与发件人、收件人和携运人之间进行费用结算。

具体而言,对于用户管理子系统1211包括:用户检测模块,包括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检验评估;用户数据库模块,包括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服务信息,这里服务信息是指用户每次使用共享邮寄服务的相关历史记录信息;用户评价模块,包括对用户的服务情况进行统计评价。

进一步的,用户检测模块是对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接收的来自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检验,与前述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的注册模块的身份信息录入选项和身份信息核验选项相对应。当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将用户的身份信息采集并传送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后,共享邮寄服务平台通过该用户检测模块查验身份信息的有效性,而后向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的注册模块进行确认反馈。

用户数据库模块是为每一个使用共享邮寄服务的用户建立数据信息,包括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服务信息。通过该模块可以记录用户的共享邮寄信息,有利于基于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用户提供精准的共享邮寄服务。例如,通过用户数据库中信息可以分析某一个用户使用共享邮寄的时间、频度、投寄或接收物品的类型,从而可以为该用户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用户评价模块主要是针对用户的服务品质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价。这里用户包括了携运人、发件人和收件人,因此,包括携运人评价项、发件人评价项和收件人评价项。既有对携运人的携运服务进行评价,也有对发件人的发件过程进行评价(如下单后是否及时将投寄物品装入共享邮寄箱、是否及时存放到共享存放柜、是否及时结算费用等),以及对收件人的收件过程进行评价(如收到接收通知后是否及时到共享存放柜提取物品、是否及时结算费用、是否按规定进行物品提取信息反馈等)。并且,针对每一次共享邮寄业务,该模块还将评价结果推送给用户,指出不足和改进之处。由于共享邮寄服务是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享服务平台,所以评价不仅是针对携运人,也要针对发件人和收件人,通过对发件人和收件人的评价可以使得发件和收件过程更加规范、有效和快捷,从而提高整个共享邮寄服务的效率和标准化程度。

由此可见,共享邮寄服务平台通过用户管理子系统对参与到共享邮寄服务的用户进行了集中管理,这种管理一方面通过用户检测模块对参与到共享邮寄服务的用户有严格的进入审核机制,另一方面通过用户评价模块对用户的每一次参与共享邮寄进行跟踪评价,增强用户体验并规范用户使用流程,还通过用户数据库模块记录用户参与共享邮寄的数据信息,以此进行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精准邮寄服务。

进一步的,邮寄管理子系统1212与图3和图6所示共享邮寄信息传输实施例相对应,主要是对共享邮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收发和处理。具体而言,邮寄管理子系统包括:用户信息处理模块,包括对共享邮寄过程的用户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和发送;邮箱邮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共享邮寄过程中的邮箱邮寄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和发送;共享存放柜信息处理模块,对共享邮寄过程中的共享存放柜的探测识别信息和监控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和发送。

其中,对于用户信息处理模块主要是完成与发件人、携运人和收件人的信息交互和处理,具体包括发件人信息处理项、携运人信息处理项、收件人信息处理项。其中,发件人信息处理项包括接收发件人的投寄请求信息,然后针对该投寄请求信息进行处理,找到与该请求信息相匹配的携运信息后,再向发件人回复投寄请求确认信息。携运人信息处理项包括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对外公开发布投寄需求信息后,接收携运人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出的接单请求信息,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接收确认该接单请求信息后,再向携运人发送取件信息。收件人信息处理项包括收件人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送接收到的邮箱邮寄信息,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进行处理确认收件人无误后,向收件人发送开锁密码信息,收件人收到后开锁并取出物品,确认物品正常接收后,再向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发送已接收信息。以上只是对上述发件人信息处理项、携运人信息处理项、收件人信息处理项的举例说明,具体的信息处理还可以结合图2和图5所示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邮箱邮寄信息处理模块是针对共享邮寄箱在邮寄过程的信息进行处理。主要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邮箱邮寄信息通过携运人的通信终端发送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这种模式是基于共享邮寄箱本身不具有通信模块,邮箱邮寄信息是通过蓝牙方式先传送给携运人的通信终端,再由携运人的通信终端发送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另一种模式是邮箱邮寄信息可以直接发送给共享邮寄服务平台,这种模式是基于共享邮寄箱本身就具有通信模块。这两种模式可以结合图10所示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另外,邮箱邮寄信息处理模块把接收的邮箱邮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后,将分析结果可以通过用户信息处理模块发送给用户,例如对处于携运过程中的邮箱邮寄信息,如位置信息,经共享邮寄服务平台接收处理后发送给发件人或收件人的通信终端,再由通信终端中的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进行处理。邮箱邮寄信息处理模块的功能作用还与前述图10所示共享邮寄箱实施例相对应,此处不再赘述。

共享存放柜信息处理模块针对共享存放柜在邮寄过程的信息进行处理。主要包括对共享存放柜的探测识别信息和监控信息进行处理。例如,当共享邮寄箱需要存入共享存放柜时,该模块需要先查询一下该共享存放柜的探测识别信息,由此确定是否有空闲的容纳腔以及容纳腔的编号。又例如,当需要对共享存放柜内的共享邮寄箱进行查询时,则需要调用该共享存放柜的监控信息,以及进一步通过监控信息获取其中某一个容纳腔内的共享邮寄箱的邮箱邮寄信息。邮箱邮寄信息处理模块的功能作用还与前述图7和图8所示的共享存放柜实施例相对应,此处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共享邮寄服务平台通过邮寄管理子系统可以对共享邮寄服务过程进行集中监管,这种监管既是区分对象(如用户、共享邮寄箱和共享存放柜),又是相互关联(例如发件人需要查询所邮寄的共享邮寄箱当前的存放在共享存放柜的情况),该子系统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在用户和共享邮寄设备之间建立起无缝连接,使得整个共享邮寄过程及时高效、动态可查询。

进一步的,安全监控子系统包括:发件监控处理模块,用于对发件投寄过程进行安全监控处理分析;携运监控处理模块,用于对携运过程进行安全监控处理分析;收件监控处理模块,用于对收件过程进行安全监控处理分析。

其中,发件监控处理模块与前述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中的发件监控模块和发件物品检验模块相对应,主要是接收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发送过来的发件监控数据,如用于盛放投寄物品的共享邮寄箱的开锁和闭锁状态,对投寄物品的检验图片和/或检验视频,一方面将这些发件监控数据进行存储,另一方面对这些发件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析,确认是否符合邮寄规定,排除各种危险品和违反法律规定的物品。另外,通过发件监控模块还可以对监控投寄物品的完好性、包装的规范性等进行监控,确保物品在发出时是完好的,以及在邮寄过程中能够减少和避免损坏。

携运监控处理模块,与前述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中的携运监控模块相对应,主要是接收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发送过来的携运监控数据,主要包括在携运过程中的共享邮寄箱的位置信息、邮箱邮寄信息。一方面将这些携运监控数据进行存储,另一方面对这些携运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析,确认共享邮寄箱的位置、共享邮寄箱内物品的状态等。可以将处理的结果反馈给发件人和收件人,必要时也反馈给携运人,提醒携运人进行正确放置共享邮寄箱等操作。

收件监控处理模块,与前述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中的收件监控模块相对应,主要是接收共享邮寄客户端系统发送过来的收件监控数据,主要包括在收件过程中的共享邮寄箱的开锁和闭锁状态信息,投寄物品取出情况等。一方面将这些收件监控数据进行存储,另一方面对这些收件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析,确认收件人正确接收共享邮寄箱、打开共享邮寄箱、取出投寄物品等。可以将处理的结果反馈给发件人,从而确保邮寄物品是由收件人正常接收。

由此可见,共享邮寄服务平台通过安全监控子系统可以对共享邮寄服务过程进行集中安全监控,这种安全监控体现了全过程安全监控,当出现问题时能够有效进行责任划分(例如是发件时的问题,还是携运过程中的问题,或者是收件时的问题),还可以调用数据进行回放追溯,有利于在共享邮寄服务中各方都尽职尽责,让邮寄物品安全完后的进行邮寄。

进一步的,费用结算子系统包括:费用计算模块,包括对共享邮寄服务的费用进行计算;费用支付模块,包括向用户支付和收取邮寄费用;费用监管模块,包括向用户出具费用票据和统计账单。

对于费用计算模块,主要是基于共享邮寄服务的距离,时效,投寄物品的类型、体积和重量,使用共享邮寄箱和共享存放柜的情况,发布的信息数量或数据流量,以及用户的特殊要求等内容进行计费,这些计费具有明确的标准供用户选择使用。

通过费用支付模块,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一方面向携运人支付携运费用,另一方面向收件人或发件人收取邮寄费用。通过费用监管模块,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对每一次共享邮寄服务都要出具费用结算票据,一方面是作为结算凭证,另一方面也是接受社会监督,按规定缴纳各种税费。

以上共享邮寄服务平台实施例包括用户管理子系统、邮寄管理子系统、安全监控子系统、费用结算子系统。该共享邮寄服务平台与参与共享服务的发件人、携运人、收件人的通信终端通信互联,还与共享邮寄箱和共享存放柜通信互联,成为整个共享邮寄的服务中心,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对参与共享邮寄服务的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和费用管理,具有智能化处理、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应用的鲜明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