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烫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4993发布日期:2019-05-15 21:54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防烫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尤其涉及防烫碗。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人常生活中,汤碗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但是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汤碗都不具备隔热性,如不小心把热汤洒出会给人们造成严重的烫伤;人们不知道碗中食物的温度,急于喝汤会也造成口腔烫伤;有时宴会场地灯光较昏暗,服务员在上菜时看不清放菜的位置以及桌面上的杂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防烫碗采用隔热层和温度计结构设计,不仅有效解决了防烫伤问题,而且增加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趣味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防烫碗,包括碗体、隔热层、温度计和电子表,所述隔热层分布在所述碗体外表面中上部,所述隔热层环绕所述碗体外表面中上部一周设置,所述碗体外表面中下部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等于所述碗体壁厚的1/3,所述温度计和所述电子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当所述温度计和所述电子表装入所述凹槽后,其表面与所述碗体外表面接平。

优选地,所述隔热层为玻璃棉隔热层

优选地,所述隔热层为聚氨酯涂层。

优选地,所述温度计为数显式温度计。

优选地,所述电子表内包含有纽扣电池,所述电子表具有led显示屏。

本发明的防烫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防烫碗采用隔热层设计解决了人们生活中抓持碗时容易造成烫伤的问题。

2.本发明的防烫碗采用温度计和电子表设计,能够直观感受到碗内温度,并且能够看到时间提示,增加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趣味性。

3.本发明的防烫碗结构美观,实用性强,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防烫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_碗体,2-隔热层,3-温度计,4-电子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防烫碗,包括碗体1、隔热层2、温度计3和电子表4,所述隔热层2分布在所述碗体1外表面中上部,所述隔热层2环绕所述碗体1外表面中上部一周设置,所述碗体1外表面中下部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等于所述碗体1壁厚的1/3,所述温度计3和所述电子表4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当所述温度计3和所述电子表4装入所述凹槽后,其表面与所述碗体1外表面接平。

优选地,所述隔热层2为玻璃棉隔热层

优选地,所述温度计3为数显式温度计。

优选地,所述电子表4内包含有纽扣电池,所述电子表4具有led显示屏。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防烫碗,包括碗体1、隔热层2、温度计3和电子表4,所述隔热层2分布在所述碗体1外表面中上部,所述隔热层2环绕所述碗体1外表面中上部一周设置,所述碗体1外表面中下部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等于所述碗体1壁厚的1/3,所述温度计3和所述电子表4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当所述温度计3和所述电子表4装入所述凹槽后,其表面与所述碗体1外表面接平。

优选地,所述隔热层2为聚氨酯涂层。

优选地,所述温度计3为数显式温度计。

优选地,所述电子表4内包含有纽扣电池,所述电子表4具有led显示屏。

本发明的防烫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防烫碗采用隔热层设计解决了人们生活中抓持碗时容易造成烫伤的问题。

2.本发明的防烫碗采用温度计和电子表设计,能够直观感受到碗内温度,并且能够看到时间提示,增加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趣味性。

3.本发明的防烫碗结构美观,实用性强,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公开了防烫碗,包括碗体、隔热层、温度计和电子表,所述隔热层分布在所述碗体外表面中上部,所述隔热层环绕所述碗体外表面中上部一周设置,所述碗体外表面中下部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等于所述碗体壁厚的1/3,所述温度计和所述电子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当所述温度计和所述电子表装入所述凹槽后,其表面与所述碗体外表面接平;本发明采用隔热层和温度计结构设计,不仅有效解决了防烫伤问题,而且增加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趣味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品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百水居水产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1
技术公布日:2019.05.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