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行走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412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婴儿床,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行走婴儿床。



背景技术:

婴儿床是指给婴幼儿使用的床,是婴儿成长阶段必不可少的用具。随着科技的发展,婴儿床的功能逐渐多样化,目前,现有的婴儿床带有微电脑控制和电磁驱动装置,具有自动摇摆、音乐催眠、尿湿报警、定时提醒、声控启动、模仿心跳、身资塑造、早教开发等功能。但是,现有的婴儿床没有自动行走功能,无法在婴儿哭闹时自动移动到看护人身边,进而无法减轻看护人照看婴儿的工作量。

因此,如何实现能够让婴儿床在婴儿哭闹时自动走到父母身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行走婴儿床,以解决现有婴儿床无法在婴儿哭闹时自动移动到看护人身边,无法进一步减轻看护人看护工作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行走婴儿床包括床体,与所述床体连接、用于处理信号的计算机,与所述计算机连接的声音传感器、动作传感器以及雷达传感器,装设在所述床体下方的轮子,与所述计算机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轮子的电机,以及装设在床体上,且与计算机连接的摄像头;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床体上、用于净化空气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优选地,所述床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用于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气流交换;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床体内侧相对的两个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与所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管道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装设在所述床体上的led灯条;

优选地,所述雷达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床体行进方向的前端;

优选地,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床体顶部边缘;

优选地,所述轮子的数量为4个;

优选地,所述雷达传感器为24ghz雷达传感器;

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行走婴儿床,主要包括床体,与床体连接、用于处理信号、控制电机的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的声音传感器、动作传感器以及雷达传感器,装设在床体下方的轮子,与计算机连接、用于驱动轮子的电机,以及装设在床体上,且与计算机连接的摄像头,声音传感器和动作传感器用于检测和测量婴儿的声音和动作,形成波形信号,并传递给计算机处理和识别婴儿的状态,判断其是否处于哭闹状态,雷达传感器感应床体周围的物体,采集距离和速度等信号,传送到计算机中处理。当计算机通过分析声音传感器和动作传感器的信号识别出婴儿正处于哭闹状态时,控制电机摇动床体,同时通过雷达传感器传递的信号自动生成移动路径,并控制电机驱动轮子移动到看护人身边。同时,负离子空气净化器能够对床体床腔内的空气进行净化,保证了婴儿所处的空气环境。如此,该自动行走婴儿床能够自动识别婴儿状态,并在婴儿哭闹时自动移动到看护人身边,极大的降低了看护人的工作量,减轻了看护人的照看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

1—床体,2—雷达传感器,3—轮子,4—摄像头,5—负离子空气净化器,6—led灯条,7—电机,11—进风口,12—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自动行走婴儿床包括床体1,与床体1连接、用于处理信号的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的声音传感器、动作传感器以及雷达传感器2,装设在床体1下方的轮子3,与计算机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轮子3的电机7,以及装设在床体1上,且与计算机连接的摄像头4。

为了达到净化婴儿所处的空气环境的效果,该自动行走的婴儿床还包括设置在床体1上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5,负离子空气净化器5装设在床体1下方,并用壳体罩护。

进一步的,床体1上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用于负离子空气净化器5的气流交换。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分别设置在床体1内侧相对的两个侧面上,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与所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5管道连接,如此,床体1内的环境可以通过负离子空气净化器5随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气流而改善。

同时,为了夜间方便照看人员的看护和感应器对婴儿状态的识别,该自动行走的婴儿床还包括装设在所述床体上的led灯条6。

进一步的,雷达传感器2设置在所述床体1行进方向的前端,如此雷达传感器2能够感应的范围大大增大了。

为了便于采集图像信息,摄像头4设置在所述床体1顶部边缘。

同时,为了使婴儿车的行进更加平稳,述轮子3的数量为4个。

在使用中,雷达传感器2为24ghz雷达传感器,它能通过发射与接收频率为24.125ghz左右的微波来感应物体、及其运动速度,静止距离和物体所处角度等,采用平面微带天线技术,具有体积小,集成化程度高.感应灵敏等特点,适用于该自动行走的婴儿床。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行走婴儿床,主要包括床体1,与床体1连接、用于处理信号、控制电机的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的声音传感器、动作传感器以及雷达传感器2,装设在床体1下方的轮子3,与计算机连接、用于驱动轮子3的电机7,以及装设在床体1上,且与计算机连接的摄像头4,声音传感器和动作传感器用于检测和测量婴儿的声音和动作,形成波形信号,并传递给计算机处理和识别婴儿的状态,判断其是否处于哭闹状态,雷达传感器2感应床体周围的物体,采集距离和速度等信号,传送到计算机中处理。当计算机通过分析声音传感器和动作传感器的信号识别出婴儿正处于哭闹状态时,控制电机7摇动床体,同时通过雷达传感器2传递的信号自动生成移动路径,并控制电机7驱动轮子移动到看护人身边。同时,负离子空气净化器5能够对床体床腔内的空气进行净化,保证了婴儿所处的空气环境。如此,该自动行走婴儿床能够自动识别婴儿状态,并在婴儿哭闹时自动移动到看护人身边,极大的降低了看护人的工作量,减轻了看护人的照看负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行走婴儿床,包括床体,与床体连接、用于处理信号的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的声音传感器、动作传感器以及雷达传感器,装设在床体下方的轮子,与计算机连接、用于驱动轮子的电机,以及装设在床体上,且与计算机连接的摄像头。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行走婴儿床能够自动识别婴儿状态,并在婴儿哭闹时自动移动到看护人身边,极大的降低了看护人的工作量,减轻了看护人的照看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方海;钟韬;罗其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11.06
技术公布日:2018.0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