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蒸煎一体锅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16836发布日期:2019-06-05 21:49阅读:2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蒸煎一体锅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食品烹饪器具,具体涉及一种蒸煎一体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食品的口味,同时也追求食品的安全,因着近几年来诸多食品安全问题的话题一直围绕着国人,每一件食品安全问题事件都是那么触目惊心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的甚至丧命。生活中,儿童们、成年人都非常喜爱吃一些表皮软底皮脆酥的食品,如煎包、馒头等,让人能够重温儿时的味道;儿时农村里烧柴的土灶在制作这类煎包、馒头较为简便,即便可以不放一滴油,由于一般土灶火力范围较大,锅的四周温度也较高,也可以同时完成蒸、煎的过程,因此制作完成的贴锅煎包和馒头底部会脆酥且口感较好。然而现代人家中使用的都是煤气灶,火力范围达不到制作此类煎包、馒头的要求,制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此类问题:火的聚焦点位置的煎包或馒头的底皮容易焦糊,而且锅的四周达不到与火的聚焦点同样的温度,因此锅四周的煎包或烙饼的底皮出现发硬、不熟等的情况而不是脆酥。因此在生活中品尝这些食品需要在市场或小吃店购买,但市场或小吃店中为保证又有软又有脆酥的口感往往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靠多油煎浸来完成,而通过油煎的食品往往令人食用很不放心。第一方面对于油的品质不放心,许多食品加工商为节约成本使用一些低劣的油,这种劣质的油所制作而成的食品若我们食用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可想而知。第二方面,即使是使用合格食用油,但加工商为了节约成本常常将油反复高温加热使用,使油脂炸焦变黑,这无疑增加了致癌物和有害物质的含量,常常会造成肥胖、心血管病、肠胃疾病,甚至致癌而影响健康。另外由于油煎、油炸食品都是在极短时间内高温烹制而成,常常是外面已炸得焦黄(糊)发硬里面却还没有熟透,不仅没有有效地杀灭食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发生肠寄生虫等疾病。油脂反复高温加热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因为油脂反复高温加热后,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高温加热后所产生的聚合物——二聚体、三聚体,毒性较强。大部分油、烤制食品,尤其是炸薯条中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俗称丙毒,是一种致癌物质。因此,现代人追求绿色环保安全的食品,在工作之余都乐意走进厨房自主动手做些喜爱的食品,但是传统使用的食品烹饪器具往往不能同时具有蒸和煎的双重功能,要想使食品既具有蒸的风味,又具有煎的风味,必须采用蒸锅和煎锅,先蒸后煎才能实现,这样浪费时间,而且食品的口味也不佳。即使是目前市场上的煎包或锅贴,也是在煎盘内放很多油和水混合煎制,这不仅油多危害健康,而且包子或锅贴浸水后,影响食品自身发酵和口感,整个食品外表皮上也是尽裹油腻。针对上述问题,因此市面上也研制了一些食品烹饪器具,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4873096a申请了一种可移动旋转式蒸煎锅装置,包括锅体、可移动的支架、蒸汽加热系统和火排加热系统;锅体可旋转地固定在支架的台面上;锅体中心设有一空心轴,空心轴与电机相连,通过电机带动锅体旋转;蒸汽加热系统包括水箱、加热装置和蒸汽管,加热装置加热水箱内的水产生蒸汽,蒸汽通过蒸汽管进入到锅体内,先对锅体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蒸制;再利用火排系统进行煎制,火排加热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锅体下方的火排,火排通过燃气管连接到燃气罐;通过锅体的旋转,可使锅体受热更加均匀,避免焦糊,同时也使得烹饪的食物底部硬脆;但是这种可移动旋转式蒸煎锅装置所存在诸多的问题,问题如下:一、结构复杂造价高,使用时操作不便,难于推广、普及;二、对于使用者来说这种可移动旋转式蒸煎锅装置使用环境较为局限性,难于适用家庭、野炊。三、先蒸后煎的食物,由于火排的火力温度不高且火力的穿透力有限,缺少火苗直接舔舐食物底部的强劲和透热力,致使食物底部的发硬、发干,而非达到焦脆酥香的程度,口感也欠佳。本发明为一种蒸煎一体锅,是一种思维巧妙,造型独特的设计。千百年来,锅体都是底面受热,属于火焰外烧型,虽然目前市场也出现外盘内锅造型的火锅,但都属于外烧型,加热效率低,且锅体周边温度高等不利影响。本发明则是,采用内盘外锅的筒状空腔结构,不仅是内烧和外烧结合,使得锅底及内腔受热面增大,提高了受热效率;而且锅体内腔注入的是水体,增设内烧煎盘,从而此发明同时具有蒸和煎的功能,食物的上表面受到蒸汽环绕,受热均匀、充分;下底面受到火苗透烧,具有强热穿透力,从而做出暄软酥脆兼具的特色食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锅具,功能单一,不具有蒸和煎功能,且无法在一口锅内同时完成蒸煎功能;解决在制作表皮暄软、底皮脆酥的煎包、馒头等食品时,操作繁琐、耗时长、成本高、推广难、不节能、危害健康等技术问题,而是提供一种具有可同时蒸和煎的功能、使用功能多样化、节能易操作、家庭及野炊兼具的一种多功能蒸煎一体锅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蒸煎一体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底部的中心为柱状空腔结构,柱状空腔的顶部设有蒸煎盘。这种蒸煎一体锅利用锅体底部设有的空腔,火焰可进入空腔的腔体内从而增加了锅体的受热面积,另一方面空腔顶部设有蒸煎盘,因此火焰进入空腔腔体内后至蒸煎盘的底部,火焰又会往锅体的外圆四周延伸,使得锅体的四周温度也较高,锅体内的受热均衡;需要使用时在锅体内腔放入水,水位线低于空腔的顶部,同时将需要蒸煎的馒头或包子放于蒸煎盘上便可,其制作而成的煎包或馒头表皮暄软底皮脆酥。

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多功能蒸煎一体锅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作为蒸锅使用的步骤:通过将火力调节装置调节到关闭状态,左右挡火板合并,火焰无法进入锅体底部中心的柱状空腔内,从而蒸煎盘上的热能主要来自锅体内腔的加热水所产生的水蒸气,此时的蒸煎盘上可蒸所需要的各类食物。

2.作为煎锅使用的步骤:通过将火力调节装置调节到火力最大状态,从而火焰可进入锅体的柱状空腔内到达蒸煎盘的加热腔内,此时的蒸煎盘可煎制所需要的各类食物。

3.作为蒸煎一体锅使用的步骤:利用火力调节装置的火力控制功能,可在蒸煎一体锅内对食物同时进行蒸和煎的烹制,先在锅体内腔倒人水,再将火力调节装置调节到关闭或火力较小状态,火焰无法或有限进入锅体底部中心的柱状空腔内,锅体内腔的加热水所产生的水蒸气与蒸煎盘上蒸包子、馒头或饼子进行热交换,待包子、馒头或饼子蒸至7分熟时,可将火力调节装置逐步调至火力最大状态,火焰进入锅体的柱状空腔内到达蒸煎盘的加热腔内所产生的热量通过蒸煎盘对包子或馒头的底皮进行煎制,制成的煎包、馒头或饼子的上表皮暄软弹嫩而下底皮薄脆酥香。

4.作为多功能火锅使用的步骤:将蒸煎盘更换成火锅盘,先在锅体内腔倒人水,再将火力调节装置调节到最大状态,火焰进入锅体底部中心的柱状空腔内,锅体内腔的水可快速沸腾,可将食材放入内腔,可将煮熟的食材捞出来放在火锅盘上;此时,可调节火力调节装置为关闭或较小状态,火焰可有限进入火锅盘的加热腔,起到保温效果。也可以调节火力调节装置为最大状态,同时对火锅盘上食材直接进行煎烤。

5.作为炖锅、煨焗使用的步骤:将蒸煎盘更换成炖锅盘,先在锅体内腔倒人水或粗粒食盐,再将火力调节装置调节到关闭或合适状态,火焰进入锅体底部中心的柱状空腔内,锅体内腔放入所需炖制的食材和水或粗粒食盐,也可根据需要调节火力调节装置进行炖、煨、焗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该蒸煎一体锅可以实现蒸煎食物在一个锅内同时完成,且所制作而成的如煎包、馒头、烙饼等物可同时具有蒸的风味和煎的风味,口感表皮暄软弹嫩而底皮薄脆酥香。2.通过该蒸煎一体锅可以实现在制作煎包、馒头和烙饼等食物过程中不放一滴油而达到底皮脆酥的口感,具有绿色无害的功能。3.该蒸煎一体锅功能多样化,可作为蒸锅、煎锅、蒸煎一体锅、多功能火锅、炖锅和保温锅使用。4.该蒸煎一体锅应用广泛,不但可以居家使用,更适宜现代人喜欢野炊、户外使用。5.该蒸煎一体锅易推广,成本低,易操作,构思巧,市场空白。

作为优选,所述锅体底部设置有4个锅底柱,且分布于锅体底部的四周,所述锅底柱之间连接有火力调节装置。通过在锅体底部的四周设置锅底柱既可以通过与火力调节装置连接起固定作用,利用锅底柱足够的高度可以提供火力调节装置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防止使用时煤气灶上的支架会压到火力调节装置而干涉火力调节装置运作。

作为优选,所述火力调节装置包括左挡火板、右挡火板、双向丝杠和滑杆,所述锅体底部上方的左右两个锅底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滑杆,所述锅体底部下方的左右两个锅底柱之间连接有所述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一端与锅体底部下方的左锅底柱内避空孔相适配,所述双向丝杆的另一端穿过锅体底部下方的右锅底柱并外延至锅的右下方并连接有旋转钮;所述滑杆与所述双向丝杠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所述左挡火板和所述右挡火板。通过火力调节装置可对锅体空腔内加热温度进行控制,使得锅可产生不同的功用;当锅只需蒸的功能,将火力调节装置调节到关闭状态,火焰无法进入锅体底部中心的空腔内,从而蒸煎盘上的热能主要来自锅体内腔的加热水所产生的水蒸气,此时的蒸煎盘可蒸所需要的各类食物;当锅只需煎的功能,通过将火力调节装置调节到火力最大状态,从而火焰完全进入锅体的空腔内,此时的蒸煎盘可煎制所需要的各类食物;同理,利用火力调节装置所具有的火力自由调节功能,可在蒸煎一体锅内对食物同时进行蒸和煎的烹制,先将火力调节装置调节到关闭或较小状态,火焰无法或有限进入锅体底部中心的空腔内,从而在蒸煎盘上蒸包子、馒头或饼子,待蒸熟至7分熟时可将火力调节装置逐步调到火力最大状态,火焰进入锅体的空腔内所产生的热量通过蒸煎盘导热对包子、馒头或饼子的底皮进行煎制,制成的煎包表皮暄软嫩弹而底皮薄脆酥香。

作为优选,所述左挡火板和所述右挡火板均为半圆形结构且彼此对称,所述左挡火板和所述右挡火板的下端均设有带通孔的连接件与所述滑杆相适配;所述左挡火板和所述右挡火板的上端均设有带螺纹的连接件与所述双向丝杠螺纹连接;所述左挡火板与所述右挡火板的拼接处设有咬缝结构。通过在左挡火板与右挡火板的拼接处设有咬缝结构使得左挡火板和右挡火板与锅体的密封性能更好,尤其在野外使用时需要在空腔内放入炭火对锅体内的食物进行保温时,使得空腔内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不易散热,另外在锅的位移过程中炭火无法从左右挡火板的拼缝中漏出。

作为优选,所述蒸煎盘包括平底锅盘和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呈漏斗结构,该连接套的上端呈喇叭口结构,下端呈管状结构;所述平底锅盘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套的顶部通过焊接方式无缝对接形成加热腔。平底锅盘的底部与连接套的顶部通过焊接方式无缝对接形成加热腔,加热腔一方面可增加受热面积,另一方面火焰进入加热腔内后,热能充分利用、不散失热能及预热保温效果良好。

作为优选,所述平底锅盘顶部设有凹槽,平底锅盘底部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采用铝制作而成,平底锅盘的两端还设有把手。导热板的作用在于可加速将加热腔的热能传递与平底锅盘,节约能耗且可快速使得平底锅盘可达到煎制所需的高温;此外平底锅盘的两端设有的把手方便于蒸煎盘拆装过程中拧旋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蒸煎盘下端的管状部与所述锅体底部中心的柱状空腔部螺纹连接。蒸煎盘与锅体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其优点在于根据功能需要方便拆装与更换蒸煎盘。

作为优选,所述蒸煎盘为火锅盘,所述火锅盘上设有开口槽。将已熟的食物捞出来放与火锅盘上,食物上所带的汤汁会通过火锅盘上的开口槽流回锅体内腔,从而使得每种食物的味道不会混淆。

作为优选,所述蒸煎盘为炖锅盘。将蒸煎盘更换为炖锅盘使得锅具有炖锅、煨、焗、焖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锅体底部中心的柱状空腔内安装有电热装置,电热装置的上端连接有电热体,电热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通过电热装置所产生的热能由电热体将热能传热给蒸煎盘,采用电力通过电热装置加热的方式使用时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视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蒸煎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蒸煎盘主视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火锅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火锅盘主视的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炖锅盘的主视剖面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主视剖面图;

图中所示:1.锅体,11.柱状空腔,12.锅底柱,13.避空孔,2.蒸煎盘,21.平底锅盘,22.导热板,23.连接套,24.凹槽,25.把手,26.火锅盘,27.开口槽,28.炖锅盘,3.火力调节装置,31.左挡火板,32.右挡火板,33.连接件,34.双向丝杠,35.旋转钮,36.滑杆,4.锅盖,5.电热装置,51.电热体,52.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锅体1和锅盖4,如图4所示锅体1底部的中心为柱状空腔11结构,如图1所示柱状空腔11的顶部设有蒸煎盘2;如图3所示锅体1底部设置有锅底柱12,锅底柱12为4个分布于锅体1底部的四周,锅底柱12之间连接有火力调节装置3;火力调节装置3包括左挡火板31、右挡火板32、双向丝杠34、旋转钮35和滑杆36,锅体1底部上方的左右两个锅底柱12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36,锅体1底部下方的左右两个锅底柱12之间连接有双向丝杆34,双向丝杆34一端与锅体1底部下方的左锅底柱12内避空孔(图中未示)相适配,双向丝杆34的另一端穿过锅体1底部下方的右锅底柱12并外延至锅的右下方并连接有旋转钮35;滑杆36与双向丝杠34之间通过连接件33连接有左挡火板31和右挡火板32;左挡火板31和右挡火板32为相对称的半圆结构,左挡火板31和右挡火板32的下端均设有带通孔的连接件33与滑杆36相适配;左挡火板31和右挡火板32的上端分别设有带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的连接件33与双向丝杠34相适配;左挡火板31与右挡火板32的拼接处设有咬缝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蒸煎盘2包括平底锅盘21和连接套23,连接套23呈漏斗结构,该连接套23的上端呈喇叭口结构,下端呈管状结构;平底锅盘21的底部与连接套23的顶部通过焊接方式无缝对接形成加热腔,平底锅盘21顶部设有凹槽24,平底锅盘21底部设有导热板22,导热板22采用铜制作而成,平底锅盘21的两端还设有把手25;蒸煎盘2下端的管状部与锅体1底部中心的柱状空腔11部螺纹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图1、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锅体1底部的中心设为柱状空腔11结构,柱状空腔11的顶部设有蒸煎盘2,从而火焰通过柱状空腔11内进入蒸煎盘2的加热腔,其目的在于扩大了加热面积同时火焰聚焦于蒸煎盘2底部并对蒸煎盘2进行有效加热,使得蒸煎盘2可达到煎制所需要的温度;蒸煎盘2包括平底锅盘21和连接套23,平底锅盘21的底下设有铜或铝制作而成的导热板22,铜或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在食物蒸煎过程中平底锅盘21上的温度较高,煎制效果较好;连接套23呈漏斗结构,平底锅盘21的底部与连接套23的顶部通过焊接方式无缝对接形成加热腔,加热腔的作用在于火焰进入加热腔内后,热能充分利用、不散失热能及预热保温效果良好。锅体1的底部设有火力调节装置3,通过扭动旋转钮35带动双向丝杠34进行旋转,双向丝杠34进行旋转时与其螺纹连接的左右连接件33快速趋近或分离,从而左右挡火板随着连接件33进行往复运动,通过左右挡火板打开或合并的状态可控制火焰进入加热腔的大小。通过火力调节装置3对锅体1的柱状空腔11内加热温度进行控制,使得锅可产生不同的功用。

如图1所示使用时,将蒸煎一体锅放与煤气灶上,在锅体1内腔倒入水,在蒸煎盘上依次放好所需要蒸煎的包子、馒头或饼子,盖上锅盖4,将火力调节装置3调节到火力关闭或较小状态,左右挡火板合并使得火焰无法或有限进入锅体的空腔内,水加热沸腾产生的蒸汽与包子、馒头或饼子进行热交换,待包子、馒头或饼子蒸7分熟之时,再将火力调节装置3逐步调节到最大火力状态,火焰通过空腔进入蒸煎盘的加热腔内,热量导热给平底锅盘从而对包子、馒头或饼子的底皮进行煎制,制作而成的煎包或烙饼表皮软能,底皮脆酥。使用该蒸煎一体锅烹制煎包或烙饼,蒸个过程无需添加油,制成的食品食用安全放心,且利用蒸煎一体锅的火力可调节装置,对火焰进入空腔内大小的控制使得该锅同时既能制作蒸的风味的食品,又能制作煎风味的食品,功能丰富。此外传统个做法先将包蒸熟再进行煎制或者水油混合煎制,其包子在打开锅盖后遇冷会产生表皮易塌陷、易夹生、油腻、难控制等问题,影响口感和健康。该蒸煎一体锅进行煎包制作过程通过火力调节装置使锅的功能进行改变使得煎包从开始到煎制完成整个过程无需打开锅盖,蒸和煎可在一口锅内同时进行。

实施例二:如图7、图8和图9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点为:蒸煎盘更换为火锅盘,其它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通过将蒸煎一体锅的蒸煎盘更换成火锅盘,利用火锅盘的多功能性从而使蒸煎一体锅具有强大的火锅功能,其具有以下4个优点:1.将已熟的食物捞出来放与火锅盘,可防止火锅内太多煮熟的食物来不及吃,而因煮的时间太久沉底煮烂;2.将已熟的食物捞出来放与火锅盘上可起到保温的效果;3.将已熟的食物捞出来放与火锅盘上,食物上所带的汤汁会通过火锅盘上的开口槽流回锅体内腔,从而使得每种食物的味道不会混淆;4.利用火锅盘具有煎的功能使得吃火锅时的也可在火锅盘上对食物进行煎制,使得在一口锅内同时烹制出两种完全不用口味的食物。火锅中所捞出来煮熟后的食物口感都是软的,而针对豆腐、年糕等食物喜欢吃焦一点、脆酥一点的口味,可将火力调节装置调节到最大火力通过火锅盘煎的功能而完成。

实施例三:如图10和图11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点为:蒸煎盘更换为炖锅盘,其它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通过将蒸煎一体锅的蒸煎盘更换成炖锅盘,将蒸先在锅体内腔倒入水或粗粒食盐,再将火力调节装置调节到关闭或较小状态,火焰无法或有限进入锅体底部中心的空腔内,锅体内腔放入所需炖制的食材和水或需要煨焗焖的食物,也可根据炖制过程中火候的需要调节火力调节装置。这种炖制的优点在于火焰进入锅体的空腔内加热同时,因着锅的受热面积加大,锅体内腔受热的食物和汤汁沸腾会更均匀,从而所炖制出的汤汤汁更为浓厚;煨焗焖出来的食物更透骨、更醇香。同时,先关闭火力调节装置,再将火碳放入柱状空腔内,再旋入炖锅盘,最后将熟食放入锅体内,起到长期保温的作用。

实施例四:如图12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点为:锅体底部的中心的柱状空腔内安装有电热装置,采用电力加热的方式,电热装置的上端连接有导热板,通过电热装置所产生的热能由导热板将热能传热给锅体内腔以及蒸煎盘,电热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