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袋模块及包括其的空气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3046发布日期:2019-03-19 23:3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气袋模块及包括其的空气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按使用者的各个身体部位调节压力的气袋模块及包括其的空气床垫。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床具用床垫较多使用的是在内部形成有弹簧的弹簧床垫。但,弹簧床垫在一部分受到冲击时,其冲击力被传送至周边而产生振动,并且,螺旋弹簧的弹性是在制造时统一地设定,因此,使用者无法随意调节床垫的强度,而存在长时间使用者,螺旋弹簧的弹性力降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弹簧床垫的缺点,使用向垫子的内部填充空气的空气床垫。

一般而言,空气床垫是注入空气而在内部形成的空气压形成适当的气垫。此类空气床垫由以多个气袋形态形成的气垫部、在气垫部的下面结合的下板及用于支撑气垫部侧面的框架结合体构成。

但,以往的空气床垫无法变更在制造时设定的空气的压力。从而,无法根据使用者的体型按各个身体部位调整调节压力,并且,也无法根据使用者的健康状态调整调节压力。

并且,因使用者的体重,使得空气床垫的上部发生凹陷,而发生无法起到空气床垫的作用的情况。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3-0061267号(2003.07.18)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按使用者的各个身体部位调节压力的气袋模块及包括其的空气床垫。

并且,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身体条件、健康状态调节压力的气袋模块及包括其的空气床垫。

并且,提供一种能够保护气袋的上部而防止因使用者的体重使得气袋发生塌陷的气袋模块及包括其的空气床垫。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向空气床垫(10)插入的气袋模块(100),包括:多个气袋(110),内部形成有中空,通过空气流入膨胀或通过空气流出收缩;及下板(130),与所述气袋(110)的下侧结合,遮蔽所述气袋(110)的中空,并且,所述气袋(110)包括:,上面部(1110),形成上面;侧面部(1120),与所述上面部(1110)连接,形成侧面;及接触部(1140),从所述上面部(1110)的中心部向上方突出。

并且,所述气袋(110)包括:第1连接部(1130),形成于所述上面部(1110)与所述侧面部(1120)连接的棱角部位,而连接所述上面部(1110)与所述侧面部(1120),并且,所述第1连接部(1130)分别从所述上面部(1110)向所述侧面部(1120)倾斜地形成。

并且,所述侧面部(1120)包括:第1侧面(1121),形成有相对的2个面;及第2侧面(1122),形成有相对的其他2个面。

并且,所述第1侧面(1121)包括:第1膨胀部(1151),向中空侧凹陷而形成,从而,当所述气袋(110)膨胀时,能够防止邻接的多个气袋(110)的侧面部(1120)相互接触。

并且,所述第2侧面(1122)包括:多个第2膨胀部(1152),向中空侧凹陷而形成,从而,当所述气袋(110)膨胀时,能够防止邻接的多个气袋(110)的侧面部(1120)相互接触。

并且,所述第2侧面(1122)包括:支撑部(1160),在多个所述第2膨胀部(1152)之间向所述气袋(110)的外侧方向突出地形成,并且,所述支撑部(1160)的上端与所述接触部(1140)连接,而加强所述接触部(1140)的支撑力。

并且,所述第1侧面(1121)包括:第1加强部(1171),从所述第1连接部(1130)向所述侧面部(1120)的下端,向内侧弯曲的形态倾斜地形成,并且,所述第1加强部(1171)的宽幅从所述第1连接部(1130)至所述侧面部(1120)的下部越来越变窄。

并且,所述第2侧面(1122)包括:第2加强部(1172),从所述第1连接部(1130)向所述支撑部(1160)的下端,向内侧弯曲的形态倾斜地形成,并且,所述第2加强部(1172)的宽幅从所述第1连接部(1130)向所述支撑部(1160)的下部越来越变窄。

并且,所述气袋(110)包括与所述气袋(110)的下部和所述下板(130)连接的第2连接部(1180),并且,所述第2连接部(1180)从所述气袋(110)端部向所述下板(130)向外侧倾斜地形成。

并且,所述气袋(110)由横向及纵向分别配置多个,而形成多个行及列,并且,包括:第1流路(141),将在各行(raw)邻接的所述气袋(110)连通;及第2流路(142),将在各列(column)邻接的所述气袋(110)连通。

并且,多个所述气袋(110)配置成4行x5列,所述第1流路(141)使得第1行,第2行,第3行及第4行的所述气袋(110)连通地形成,所述第2流路(142)形成于所述第1行与所述第2行之间,将所述第1行与所述第2行之间的所述气袋(110)相互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作为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1中的某一项的气袋模块(100)的空气床垫(10),包括:气袋单元(11),包括一个以上气袋模块(100);主体部(12),插入固定在所述气袋单元(11);控制部(13),安装在所述主体部(12),控制所述气袋单元(11);及压力传感器部(14),测定所述气袋单元(11)的压力,并且,所述气袋模块(100)包括:多个气袋(110),内部形成有中空,通过空气流入而膨胀或通过空气流出而收缩;及下板(130),与所述气袋(110)的下侧结合,遮蔽所述气袋(110)的中空。

并且,所述气袋(110)由横向及纵向配置多个,而形成多个行及列,并且,包括:第1流路(141),将在各行(raw)邻接的所述气袋(110)连通;及第2流路(142),将在各列(column)邻接的所述气袋(110)连通。

并且,所述下板(130)包括:多个喷嘴(131),向所述气袋(110)供应或排出空气,为了使得所述气袋(110)的行之间的空气连通而形成;供应线(132),连接于所述喷嘴(131),向所述气袋(110)供应或排出空气;阀门(133),与所述供应线(132)连接,调节从空气泵(15)向所述气袋(110)的空气供应及从气袋(110)排出空气;及区域连接线(134),与所述喷嘴(131)连接,将所述气袋(110)中未形成有所述第2流路(142)的多个所述气袋(110)的行相互连通。

并且,所述气袋单元(11)包括:第1气袋模块(100a);及第2气袋模块(100b),使得所述气袋(110)的行排列与所述第1气袋模块(100a)对称,与所述第1气袋模块(110a)接触而配置。

并且,所述气袋单元(11),包括:第1区域(11-1),是使用者的肩膀所处的部分,由所述气袋单元(11)中的一个以上行形成;第2区域(11-2),是使用者的腰部所处的部分,由所述气袋单元(11)中的一个以上的行形成;第3区域(11-3),是使用者的臀部所处的部分,由所述气袋单元(11)中的一个以上的行形成;及第4区域(11-4),是使用者的大腿及膝盖所处的部分,所述气袋单元(11)中的多个行形成。

并且,所述控制部(13)分别调节所述第1区域(11-1)、所述第2区域(11-2)、所述第3区域(11-3)及所述第4区域(11-4)的各个区域的所述气袋(110)的压力。

并且,在所述下板(130)形成有为向所述气袋(110)供应及排出空气的喷嘴(131),所述喷嘴(131)在所述第1区域(11-1)、所述第2区域(11-2),所述第3区域(11-3)及所述第4区域(11-4)的各个区域形成有一个以上。

并且,所述压力传感器部(14)测定所述气袋(110)的压力,能够测定所述第1区域(11-1)、所述第2区域(11-2)、所述第3区域(11-3)及所述第4区域(11-4)的各个区域的压力。

并且,所述气袋单元(11)在所述主体部左侧和右侧分别配置,并且,通过所述控制部(13)分别控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气袋模块及包括其的空气床垫能够按使用者的身体部位调节压力。

并且,气袋模块及包括其的空气床垫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身体条件,健康状态调节压力。

并且,气袋模块及包括其的空气床垫能够保护气袋的上部,而防止因使用者的体重使得气袋塌陷。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气袋模块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图1的气袋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图2的气袋的平面图;

图4为根据图1的气袋模块的平面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气袋单元的平面图;

图6为根据图6的气袋单元的底面图;

图7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气床垫的附图;

图8为概略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气床垫的附图;

图9为表示根据图8的空气床垫的压力传感器部的另一实施例的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气床垫

11:气袋单元

12:主体部

13:控制部

14:压力传感器部

100:气袋模块

110:气袋

130:下板

131:喷嘴

140:流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详细的实施形态,但,其只是示例性的,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

在说明本发明时,如果判断与本发明有关的公知技术的详细说明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要旨,则省却对其的详细说明。并且,后述的术语是考虑到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其可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等而不同。因此,该定义要基于整篇说明书的内容而决定。

本发明的技术性思想根据权利要求书范围而决定,以下的实施例只是为了给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有效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性思想的方式。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气袋模块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图1的气袋的立体图;图3为根据图2的气袋的平面图。

参照图1至图3,气袋模块(100)可插入于使用者坐或躺的空气床垫(10)中。详细地,使用于床具用空气床垫(10)。

气袋模块(100)包括多个气袋(110)及下板(130)。

各个气袋(110)的内部形成有中空,通过空气的流入而膨胀,或通过空气的流出而收缩。气袋(110)形成有多个面。

在此,参照图2及图3,气袋(110)包括:上面部(1110)、侧面部(1120)、第1连接部(1130)、接触部(1140)、第1膨胀部(1151)、第2膨胀部(1152),支撑部(1160),第1加强部(1171)、第2加强部(1172)及第2连接部(1180)。

上面部(1110)形成气袋(110)的上面。使用者在空气床垫(10)躺下时,上面部(1110)为支撑使用者的部分,可为直接地承受使用者的荷重的部分。上面部(1110)可为使用者的荷重被按压。

侧面部(1120)与上面部(1110)连接而形成气袋(110)的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共形成有4个侧面部(1120),以上面部(1110)为四角形示例进行说明。但,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侧面部(1120)包括5个侧面,上面部(1110)形成五角形形态,并且,包括其余的各种形态。

侧面部(1120)可包括第1侧面(1121)及第2侧面(1122)。详细地,侧面部(1120)可以4个面形成,4个面中相对的2个面称为第1侧面(1121),相对的另外2个面称为第2侧面(1122)。

第1连接部(1130)形成于上面部(1110)与侧面部(1120)连接的棱角部位,其连接上面部(1110)与侧面部(1120)。即,在上面部(1110)与侧面部(1120)连接的棱角部位形成有第1连接部(1130)。上述的第1连接部(1130)从上面部(1110)向侧面部(1120)倾斜地形成。

倾斜地形成的第1连接部(1130)能够分散向上面部(1110)施加的使用者的荷重,而防止上面部(1110)被使用者的荷重而发生凹陷或形态变形。更详细地,承受使用者的荷重的上面部(1110)被使用者的荷重向下板(130)方向即气袋(110)内侧按压。此时,如果上面部(1110)与侧面部(1120)直接垂直地连接,上面部(1110)通过荷重向气袋(110)的内侧被按压时,在上面部(1110)与侧面部(1120)连接的棱角部位发生落差。如果反复地发生落差,棱角部位容易凹陷,而使得气袋(110)破损。为了防止上述情况,使得第1连接部(1130)从上面部(1110)向侧面部(1120)形成既定的倾斜而形成。从而,即使上面部(1110)被承受荷重,也能够借助于第1连接部(1130)的倾斜而减少落差。由此,能够防止上面部(1110)和侧面部(1120)被荷重发生凹陷或破损。

接触部(1140)是从上面部(1110)的中心部向上方突出,而支撑使用者的部分。即,接触部(1140)从上面部(1110)以既定的高度差向上方突出而形成。从而,能够分散因使用者荷重而向上面部(1110)施加的压力,保护上面部(1110)。在此,既定的高度差是当使用者在空气床垫(10)躺下时,未能感觉到异物感的程度。

更详细地,为了防止直接承受荷重的上面部(1110)发生凹陷,接触部(1140)从上面部(1110)的中心部突出地形成。从而,当使用者坐在空气床垫(10)或躺下时,使得使用者的荷重最先承载于接触部(1140)。使用者的荷重第1次地先承载于接触部(1140)后,上面部(1110)再承受荷重。并且,接触部(1140)突出地形成,从而,能够防止上面部(1110)因使用者的荷重而直接发生凹陷。由此,当使用者坐下或躺下时,接触部(1140)可以保护上面部(1110)向气袋(110)施加的使用者的荷重的影响。

第1膨胀部(1151)形成于第1侧面(1121)。第1膨胀部(1151)可向中空侧凹陷地形成,以使当气袋(110)膨胀时,防止邻接的多个气袋(110)的侧面部(1120)相互接触。

第2膨胀部(1152)形成于第2侧面(1122)。第2膨胀部(1152)可向中空侧凹陷地形成,以使当气袋(110)膨胀时,防止邻接的多个气袋(110)的侧面部(1120)相互接触。并且,第2膨胀部(1152)在第2侧面(1122)分别形成有多个。

更详细地,向气袋(110)供应空气时,气袋(110)被膨胀。邻接的气袋(110)相互接触时,将阻碍各个气袋(110)需要形成的压力。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在侧面部(1120)形成有向气袋(110)的中空侧以既定的深度凹陷而形成的第1膨胀部(1151)及第2膨胀部(1152)。

支撑部(1160)形成于第2侧面(1122)。支撑部(1160)在各个第2侧面(1122)形成的多个第2膨胀部(1152)之间向气袋(110)的外侧方向突出地形成。即,在两个第2膨胀部(1152)之间形成有支撑部(1160)。支撑部(1160)的上端与接触部(1140)连接,而强化接触部(1140)的支撑力。

第1加强部(1171)形成于第1侧面(1121)。第1加强部(1171)从第1连接部(1130)向第1侧面(1121)的下端向内侧弯曲的形态形成。并且,第1加强部(1171)的宽幅形成从第1连接部(1130)至第1侧面(1121)的下部越来越变窄的形状。

第2加强部(1172)形成于第2侧面(1122)。第2加强部(1172)从第1连接部(1130)向支撑部(1160)的下端而向内侧弯曲的形态形成。第2加强部(1172)的宽幅形成从第1连接部(1130)至支撑部(1160)的下部越来越变窄的形状。

第1加强部(1171)及第2加强部(1172)是在上面部(1110)与侧面部(1120)连接的棱角部分(即,第1连接部(1130))施加使用者的荷重而集中应力,从而,能够防止气袋(110)塌陷或非正常地凹陷。即,第1加强部(1171)及第2加强部(1172)能够防止上面部(1110)被承受的荷重发生变形,提高气袋(110)的强度。

第1加强部(1171)及第2加强部(1172)形成为凹槽形状,形成从第1连接部(1130)至侧面部(1120)的下部,宽幅越来越变窄的凹槽形状。加强部(1170)也可形成为凸起形态,但,如果形成为凸起形状,使用者可能感到异物感,因此,优选地,形成为凹槽形状。

第2连接部(1180)与气袋(110)的下部和下板(130)连接。

第2连接部(1180)从气袋(110)的端部向下板(130)向外侧倾斜地形成。下板(130)在多个气袋(110)的下侧结合而遮蔽气袋(110)的中空。上述的下板(130)可为板状。在下板(130)可形成有向气袋(110)供应及排出空气的喷嘴(131,参照图6)。关于喷嘴(131)在图6中进行详细说明。

图4为根据图1的气袋模块的平面图。

参照图4,气袋模块(100)可包括多个气袋(110)。详细地,气袋(110)分别向横向及纵向配置多个,而形成多个行(raw)及列(column),形成一个气袋模块(100)。

在本实施例中,示例说明气袋模块(100)包括以4行x5列配置的气袋(110)。

气袋模块(100)包括将多个气袋(110)相互连通的流路(140)。详细地,流路(140)包括第1流路(141)及第2流路(142)。

第1流路(141)连通在各个行邻接的气袋(110)。即,第1流路(141)连通由横向配置的邻接的气袋(110)之间的空气。上述的第1流路(141)可在邻接的气袋(110)之间形成有一个以上。优选地,在各个邻接的气袋(110)形成有2个第1流路(141)。

第2流路(142)连通在各个列邻接的气袋(110)。即,第2流路(142)连通由纵向配置的邻接的气袋(110)之间的空气。

第1流路(141)可在第1行,第2行,第3行及第4行分别形成。第2流路(142)形成于第1行与第2行之间,而将第1行与第2行之间的气袋(110)相互连通。即,气袋模块(100)的第1行,第2行,第3行及第4行通过第1流路(141)使得在各个行配置的气袋(110)相互连通。并且,第1行与第2行还配置有第2流路(142),而使得第1行与第2行的行之间相互连通。

图5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气袋单元的附图。

参照图5,空气床垫(10)包括气袋单元(11)。

气袋单元(11)包括一个以上的气袋模块(100)。详细地,气袋单元(11)可包括一对气袋模块(100)。

一对气袋模块(100)由第1气袋模块(100a)和第2气袋模块(100b)形成。第1气袋模块(100a)和第2气袋模块(100b)可配置成将气袋(110)的行排列相互对称。

详细地,配置第1气袋模块(100a)后,与第1气袋模块(100a)对称行排列地与第1气袋模块(110a)接触而配置第2气袋模块(100b)。

以第1气袋模块(100a)与第2气袋模块(100b)接触状态的气袋单元(11)为基准,在第1气袋模块(100a)中,第1行与第2行通过第2流路(142)连接,在第2气袋模块(100b)中,第3行与第4行通过第2流路(142)连接。

以下以图5为基准,示例说明气袋单元(11)包括以8行x5列配置的气袋(110)。

气袋单元(11)中从第1行至第8行的各个行通过第1流路(141)连通多个气袋(110)。并且,第1行与第2行通过第2流路(142)连通,第7行与第8行通过第2流路(142)连通。

形成8行x5列的气袋单元(11)被分为多个区域。此时,以使用者的身体部位的位置为基准,分为多个区域。

示例性地,气袋单元(11)区分为第1区域(11-1),第2区域(11-2),第3区域(11-3)及第4区域(11-4)。

第1区域(11-1)为使用者的肩膀所处的部分,由气袋单元(11)中的一个以上的行形成。

第2区域(11-2)为使用者的腰部所处的部分,由气袋单元(11)中的一个以上的行形成。

第3区域(11-3)为使用者的臀部所处的部分,由气袋单元(11)中的一个以上的行形成。

第4区域(11-4)为使用者的大腿及膝盖所处的部分,由气袋单元(11)中的多个行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第1区域(11-1)由2行形成,第2区域(11-2)由1行形成,第3区域(11-3)由2行形成,第4区域(11-4)有3行形成。

使用者的头部和脚部所处的部分可为第5区域(未图示)。头部所处的部分未配置有气袋(110),而形成为普通的垫子。一般而言,在头部所处的部分,使用者使用头枕或无需压力变化,因此,可未配置有气袋(110)。相同地,脚部所处的部分也可未配置气袋(110)。但,并非限定于此,在使用者的头部和脚部分也可配置气袋(110),可调节压力。

并且,在气袋单元(11)配置的气袋(110)的各个行之间的间隔为150mm。其为当气袋(110)膨胀时,邻接的气袋(110)之间不发生干扰的间隔。并且,各个列之间的间隔可为125mm。但,并非限定于此。

图6为表示根据图5的气袋单元的下板的附图。

参照图6,在下板(130)形成有喷嘴(131)、供应线(132)、阀门(133)及区域连接线(134)。

喷嘴(131)可为向气袋(110)供应及排出空气的注入口。喷嘴(131)在第1区域(11-1),第2区域(11-2),第3区域(11-3)及第4区域(11-4)各个区域形成有一个以上。喷嘴(131)在各个区域分别形成,从而,能够按气袋单元(11)的各个区域调节气袋(110)的压力。

只是,在本实施例中,图示了与供应线(132)连通的喷嘴(131)在各个区域分别形成有一个,但,并非限定于此。例如,在气袋(110)的压力变化较大的区域,可形成有更多的喷嘴(131)。放置臀部的第3区域(11-3)和放置大腿及膝盖的第4区域(11-4),因身体的荷重较大,可发生较大的压力变化。从而,在第3区域(11-3)及第4区域(11-4)也可形成有更多的喷嘴(131)。例如,在第1区域(11-1)配置2个喷嘴(131),在第2区域(11-2)配置1个喷嘴(131),在第3区域(11-3)配置3个喷嘴(131),在第4区域(11-4)配置2个喷嘴(131)。并且,喷嘴(131)可在下板(130)的两侧分别配置。

并且,喷嘴(131)不仅与供应线(132)连通,而且,还与区域连接线(134)连通。例如,在第3区域(11-3)为了将未相互连通的第4行与第5行连通,还可形成有喷嘴(131)。相同地,在第4区域(11-4)为了将未连通的第6行与第7行连通,还可在第6行及第7行分别形成有喷嘴(131)。

供应线(132)连接喷嘴(131)与阀门(133)。供应线(132)分别与多个喷嘴(131)连通。各个供应线(132)通过阀门(133)进行向气袋(110)的空气供应和气袋(110)的空气排出。

阀门(133)可调节从气泵部(15,参照图9)向气袋(110)的空气供应及气袋(110)的空气排出。阀门(133)以电磁阀形态形成。只是,并非限定于此,可包括各种阀门(133)形态。

区域连接线(134)可将未通过第2流路(142)相互连通的第3区域(11-3)的气袋(110)行与第4区域(11-4)的气袋(110)行相互连通。

详细地,区域连接线(134)将在第3区域(11-3)未相互连通的第4行与第5行相互连通。即,区域连接线(134)将在第4行和第5行分别形成的喷嘴(131)进行连接,将气袋(110)的第4行与第5行相互连通。

相同地,区域连接线(134)将在第4区域(11-4)未相互连通的第6行与第7行相互连通。即,区域连接线(134)与分别形成于第6行及第7行的喷嘴(131)连接,将第4区域(11-4)内的气袋(110)的行相互连通。

图7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气床垫的附图;图8为概略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气床垫的附图;图9为根据图8的空气床垫的压力传感器部的另一实施例的附图。

参照图7至图9,空气床垫(10),包括:气袋单元(11)、主体部(12)、床垫控制部(13)、压力传感器部(14)及气泵部(15)。

气袋单元(11)可在主体部(12)内部插入一个以上。本实施例中示例说明了将2个气袋单元(11)插入于主体部(12)内部。详细地,在主体部(12)的左侧配置第1气袋单元(lll),在右侧配置第2气袋单元(11r)。第1气袋单元(11l)和第2气袋单元(11r)可通过床垫控制部(13)分别进行控制。

主体部(12)形成空气床垫(10)的整体形状,供插入气袋单元(11)。在主体部(12)可形成有用于插入气袋单元(11)的气袋单元固定部(121)。并且,可形成有用于安装床垫控制部(13)的控制部固定部(122)。

床垫控制部(13)安装在主体部(12),床垫控制部(13)可控制空气床垫(10)。更详细地,可调节气袋单元(11)的压力。床垫控制部(13)可调节分别位于第1区域(11-1),第2区域(11-2),第3区域(11-3)及第4区域(11-4)的多个气袋(110)的压力。

并且,床垫控制部(13)可分别控制在主体部(12)的左右侧分别配置的第1气袋单元(11l)和第2气袋单元(11r)。

压力传感器部(14)可测定气袋单元(11)的压力。

压力传感器部(14)测定气袋(110)的压力,并能够分别测定第1区域(11-1)、第2区域(11-2)、第3区域(11-3)及第4区域(11-4)的压力。

根据由压力传感器部(14)测定的压力,床垫控制部(13)分别控制第1区域(11-1)、第2区域(11-2)、第3区域(11-3)及第4区域(11-4)的气袋(110)空气供应及空气排出,并调节气袋(110)的压力。

参照图8,压力传感器部(14)可形成有一个。此时,压力传感器部(14)与供应线(132)连接,而测定各个供应线(132)的压力。

参照图9,压力传感器部(14)可形成有多个。压力传感器部(14)配置在阀门(133)内,并与各个供应线(132)连接。与各个供应线(132)连接的压力传感器部(14)可测定气袋(110)的各个区域的压力。

基于在压力传感器部(14)测定的压力,床垫控制部(13)进行气袋(110)的压力调节。

气泵部(15)可通过供应线(131)向气袋(110)供应空气。

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例,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形。因此,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并非局限于说明的实施例,应当根据权利要求范围及与权利要求范围均等物定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