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车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6887阅读:2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车支撑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水风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车支撑架。



背景技术:

用电机带动水泵抽取井水、河水灌溉农田一般情况下比较方便,但是电机运转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在野外供电不方便的地方,因为电机不能工作导致取水受限,且大量使用电机水泵不符合节能环保的发展要求。现在,抽风风车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在风车需要维修和维护时,通常需要搭架一攀爬梯或者需要专业的攀爬工具帮助,风车通常位于野外,攀爬工具和攀爬梯均不方便携带,进而影响风车的维修和维护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一种风车支撑架,以解决现有需要第三方攀爬工具或者攀爬梯且没有维修站立平台以及工具放置平台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风车支撑架,包括四支撑杆,所述四支撑杆分别位于一虚拟的锥形体的四个侧面的侧棱处,每一所述支撑杆包括一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向下延伸的一支撑脚伸入水泥且固定于水泥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向上延伸的支撑头支撑风车的齿轮箱,位于所述虚拟的锥形体同一侧面的二所述主体部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柱,若干所述支撑柱均与水平面平行,其中一所述主体部设有若干攀爬部,相邻的二所述攀爬部位于相应的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侧,每一所述攀爬部与相应的所述主体部围成一个闭合的框型结构,所述攀爬部包括一竖直部和位于所述竖直部上下两端的一脚踏部和一手扶部,所述手扶部上具有一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向上拱起弯曲且连接所述竖直部。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部和所述手扶部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对应的所述主体部。

进一步地,所述手扶部和所述脚踏部均与相应的所述主体部铰接,二可折叠连杆分别连接所述手扶部和所述主体部以及所述脚踏部和所述主体部。

进一步地,所述手扶部和所述脚踏部以及所述竖直部表面均具有若干防滑纹路。

进一步地,相邻的二所述攀爬部中,位于上方的所述攀爬部的所述脚踏部与位于下方的所述攀爬部的所述手扶部处于同一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风车支撑架的四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区域具有一平台,所述平台为正六边形,其中间区域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为正方形供四所述支撑杆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下表面具有呈“井”字型的若干加强肋条,所述平台通过若干固定螺栓固定于相应的四所述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车支撑架,所述风车支撑架其中一所述主体部设有若干攀爬部,且相邻的二所述攀爬部位于相应的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侧,使野外维修和维护时不需要第三方攀爬梯或者攀爬工具,不仅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所述风车支撑架的四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区域具有的所述平台,可以供维修或者维护人员站立和放置维修和维护工具,使维修和维护工作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风车支撑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攀爬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风车支撑架中攀爬部固定和主体部的其中一种固定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平台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并结合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车支撑架,包括四支撑杆2,所述四支撑杆2分别位于一虚拟的锥形体的四个侧面的侧棱处,每一所述支撑杆2包括一主体部20 和自所述主体部20向下延伸的一支撑脚伸入水泥1且固定于水泥1 以及自所述主体部20向上延伸的支撑头24支撑风车的齿轮箱(未图示),位于所述虚拟的锥形体同一侧面的二所述主体部20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柱21,若干所述支撑柱21均与水平面平行,其中一所述主体部20设有若干攀爬部22,相邻的二所述攀爬部22位于相应的所述主体部20的相对两侧,每一所述攀爬部22与相应的所述主体部 20围成一个闭合的框型结构,所述攀爬部22包括一竖直部223和位于所述竖直部223上下两端的一脚踏部221和一手扶部222,所述手扶部222上具有一弯曲部2221,所述弯曲部2221向上拱起弯曲且连接所述竖直部223。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部221和所述手扶部222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对应的所述主体部20。或者,如图3所示,所述手扶部222 和所述脚踏部221均与相应的所述主体部20铰接,二可折叠连杆23 分别连接所述手扶部222和所述主体部20以及所述脚踏部221和所述主体部20;不需要爬上所述风车支撑架上端区域时,侧向拉动所述攀爬部22,在所述可折叠连杆23的作用下,所述攀爬部22转动大约90°收拢于对应的所述主体部20。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手扶部222和所述脚踏部221以及所述竖直部223表面均具有若干防滑纹路224。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相邻的二所述攀爬部22中,位于上方的所述攀爬部22的所述脚踏部221与位于下方的所述攀爬部22的所述手扶部222处于同一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风车支撑架的四所述支撑杆20的上端区域具有一平台3,所述平台3为正六边形,其中间区域具有一开口32,所述开口32为正方形供四所述支撑杆2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3下表面具有呈“井”字型的若干加强肋条31,所述平台3通过若干固定螺栓(未图示)固定于相应的四所述支撑杆2。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