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防盗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7435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卸的防盗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防盗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防盗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方面,它可有效避免偷盗者从窗口处进入室内进行盗窃行为;另一方面,它亦可保护室内的用户,避免他们从窗口处发生意外坠落。防盗窗通常包括框架体和设置在框架体上的多根栏杆,现目前,栏杆多是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框架体上。但是,当该空间单位需从窗口处起吊家具或者空调外机时,采用不可拆卸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的防盗窗则会成为前述行为的阻碍。另外,当室内发生火灾或者其他紧急事故时,该防盗窗的设置还会严重影响用户的紧急逃生,造成恶劣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防盗窗,其中,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若干个栏杆不仅可形成连接稳定的防盗窗以实现对用户的保护作用,还可通过三者之间便于拆卸的连接方式来实现防盗窗的快速开启,这样,则可便于用户进行紧急逃生或者起吊家具及空调外机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拆卸的防盗窗,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撑杆及若干个栏杆;

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后端面均设置有呈 “L”型的连接件,连接件水平部的内侧面设置有连接凸起;

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中空的锁紧腔,第一支撑杆的内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与锁紧腔连通的第一连接孔;

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中空的容纳腔,第二支撑杆的内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且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二连接孔;

栏杆的一端部可贯穿第二连接孔位于容纳腔内,栏杆的另一端部可贯穿与前述第二连接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第一连接孔并位于锁紧腔内;

第一支撑杆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且与锁紧腔连通的锁紧孔,栏杆通过其与锁紧孔的配合可使栏杆与容纳腔相脱离。

本实用新型装配时,先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连接在窗户框体上,具体地,将连接件的水平部置入窗户框体的缝隙处,通过连接件水平部施加的弹力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固定在窗户框体上。其中,通过连接凸起与窗户框体之间的凹凸配合,可进一步提高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与窗户框体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再将栏杆的一端部置入锁紧腔内,并调整栏杆与锁紧腔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栏杆能朝着远离第二支撑杆的方向移动直至栏杆能横向设置与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并使得栏杆的另一端部能位于的第二连接孔处,再反向轴向移动栏杆,使得栏杆的另一端部能贯穿第二连接孔位于容纳腔内,这时,再调整栏杆与锁紧腔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锁紧腔的内壁面能限定栏杆的轴向位置避免栏杆与容纳腔相脱离,如此,则完成防盗窗的装配工作。当需要拆卸防盗窗,则按照前述步骤进行反向移动拆卸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若干个栏杆不仅可形成连接稳定的防盗窗以实现对用户的保护作用,还可通过三者之间便于拆卸的连接方式来实现防盗窗的快速开启,这样,则可便于用户进行紧急逃生或者起吊家具及空调外机的工作。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装卸便捷、结构简单、连接稳固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为实现锁紧腔与栏杆之间的配合,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栏杆均具有截面呈圆形的阻栏段和截面呈非圆形的锁紧段,锁紧段连接在阻拦段的一端部,且锁紧段位于阻拦段轴向覆盖范围内;

锁紧段的截面与锁紧孔的截面相适应,且锁紧段可贯穿锁紧孔。

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栏杆时,先调整栏杆的周向位置使得锁紧段对准锁紧孔的位置,再使该锁紧段依次贯穿第一连接孔和锁紧孔位于第一支撑杆的外侧,这时,则可横向放置栏杆并使得栏杆另一端部位于第二连接孔处,再朝着容纳腔的方向轴向移动栏杆,使得栏杆的该端部能贯穿第二连接孔位于容纳腔内,同时,锁紧段亦移动至锁紧腔内,再小幅度转动栏杆,使得锁紧段的周向位置与锁紧孔的周向位置错开设置,这样,锁紧段则不能贯穿锁紧孔,如此,则完成栏杆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的连接。当需要拆卸栏杆时,则转动栏杆使得锁紧段与锁紧孔的周向位置对齐,再向靠近锁紧孔的方向轴向移动栏杆,使得锁紧段能贯穿锁紧孔,这时,栏杆的另一端部则可退出容纳腔,再反向轴向移动栏杆,则可使锁紧段退出锁紧腔,如此,则完成栏杆的拆卸工作。

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栏杆则可实现其与锁紧腔之间的配合,进而,实现栏杆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的装卸工作。

为避免栏杆发生意外转动而与容纳腔相脱离,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应的弹性件,弹性件的自由端连接有可作用于所述栏杆端部的顶紧板。弹性件可将锁紧段抵接在锁紧腔的内壁面上,避免其发生周向转动,这样,则可有效避免在意外作用力下栏杆发生转动而使得锁紧段与锁紧孔的周向位置对齐,进而,可防止栏杆退出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栏杆的另一端部的两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件;

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两侧向外延伸开设有可分别与两限位件贯穿配合的限位段。

本实用新型中,当装配栏杆时,栏杆的周向位置既能满足锁紧段与锁紧孔对齐,亦能满足限位件与限位段对齐,这样,可轴向移动栏杆来调节栏杆相对锁紧孔、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的位置。当装配好后,转动栏杆的周向位置,则需既能满足锁紧段的周向位置与锁紧孔错开设置,又能满足限位件的周向位置与限位段错开设置,这样,则可有效避免栏杆意外退出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为实现锁紧段与锁紧孔之间的锁紧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段的截面呈四方形,所述锁紧孔的截面呈与锁紧段相适应的四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阻拦段上设置有旋转标记。按照旋转标记所提示的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则可便于实现栏杆的快速装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若干个栏杆不仅可形成连接稳定的防盗窗以实现对用户的保护作用,还可通过三者之间便于拆卸的连接方式来实现防盗窗的快速开启,这样,则可便于用户进行紧急逃生或者起吊家具及空调外机的工作。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装卸便捷、结构简单、连接稳固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栏杆则可实现其与锁紧腔之间的配合,进而,实现栏杆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的装卸工作。

3、弹性件可将锁紧段抵接在锁紧腔的腔壁上,避免其发生周向转动,这样,则可有效避免在意外作用力下栏杆发生转动而使得锁紧段与锁紧孔的周向位置对齐,进而,可防止栏杆退出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防盗窗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防盗窗中锁紧段在贯穿锁紧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防盗窗中栏杆的两端部在分别贯穿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防盗窗中第二连接孔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防盗窗中栏杆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栏杆,4、连接件,5、连接凸起,6、锁紧腔,7、第一连接孔,8、容纳腔,9、第二连接孔,10、墙壁,11、阻拦段,12、锁紧段,13、锁紧孔,14、弹性件,15、顶紧板,16、限位件,17、限位段,18、窗户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便于拆卸的防盗窗,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撑杆2及若干个栏杆3;

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的后端面均设置有呈 “L”型的连接件4,连接件4水平部的内侧面设置有连接凸起5;

第一支撑杆1上设置有中空的锁紧腔6,第一支撑杆1的内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与锁紧腔6连通的第一连接孔7;

第二支撑杆2上设置有中空的容纳腔8,第二支撑杆2的内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连接孔7相对应且与容纳腔8连通的第二连接孔9;

栏杆3的一端部可贯穿第二连接孔9位于容纳腔8内,栏杆3的另一端部可贯穿与前述第二连接孔9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第一连接孔7并位于锁紧腔6内;

第一支撑杆1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连接孔7相对应且与锁紧腔6连通的锁紧孔13,栏杆3通过其与锁紧孔13的配合可使栏杆3与容纳腔8相脱离。

本实施例装配时,先将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分别连接在窗户框体上,具体地,将连接件4的水平部置入窗户框体的缝隙处,通过连接件4水平部施加的弹力将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固定在窗户框体上。其中,通过连接凸起5与窗户框体之间的凹凸配合,可进一步提高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与窗户框体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再将栏杆3的一端部置入锁紧腔6内,并调整栏杆3与锁紧腔6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栏杆3能朝着远离第二支撑杆2的方向移动直至栏杆3能横向设置与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2之间,并使得栏杆3的另一端部能位于的第二连接孔9处,再反向轴向移动栏杆3,使得栏杆3的另一端部能贯穿第二连接孔9位于容纳腔8内,这时,再调整栏杆3与锁紧腔6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锁紧腔6的内壁面能限定栏杆3的轴向位置避免栏杆3与容纳腔8相脱离,如此,则完成防盗窗的装配工作。当需要拆卸防盗窗,则按照前述步骤进行反向移动拆卸即可。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及若干个栏杆3不仅可形成连接稳定的防盗窗以实现对用户的保护作用,还可通过三者之间便于拆卸的连接方式来实现防盗窗的快速开启,这样,则可便于用户进行紧急逃生或者起吊家具及空调外机的工作。可见,本实施例具有装卸便捷、结构简单、连接稳固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实施例2

为实现锁紧腔6与栏杆3之间的配合,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若干个所述栏杆3均具有截面呈圆形的阻栏段11和截面呈非圆形的锁紧段12,锁紧段12连接在阻拦段11的一端部,且锁紧段12位于阻拦段11轴向覆盖范围内;

锁紧段12的截面与锁紧孔13的截面相适应,且锁紧段12可贯穿锁紧孔13。

本实施例在装配栏杆3时,先调整栏杆3的周向位置使得锁紧段12对准锁紧孔13的位置,再使该锁紧段12依次贯穿第一连接孔7和锁紧孔13位于第一支撑杆的外侧,这时,则可横向放置栏杆3并使得栏杆3另一端部位于第二连接孔9处,再朝着容纳腔8的方向轴向移动栏杆3,使得栏杆3的该端部能贯穿第二连接孔9位于容纳腔8内,同时,锁紧段12亦移动至锁紧腔内,再小幅度转动栏杆3,使得锁紧段12的周向位置与锁紧孔13的周向位置错开设置,这样,锁紧段12则不能贯穿锁紧孔13,如此,则完成栏杆3在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上的连接。当需要拆卸栏杆3时,则转动栏杆3使得锁紧段12与锁紧孔13的周向位置对齐,再向靠近锁紧孔的方向周向移动栏杆3,使得锁紧段12能贯穿锁紧孔13,这时,栏杆3的另一端部则可退出容纳腔8,再反向轴向移动栏杆3,则可使锁紧段12退出锁紧腔6,如此,则完成栏杆3的拆卸工作。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转动栏杆3则可实现其与锁紧腔6之间的配合,进而,实现栏杆3在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上的装卸工作。

为避免栏杆3发生意外转动而与容纳腔8相脱离,优选地,所述容纳腔8内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二连接孔9相对应的弹性件14,弹性件14的自由端连接有可作用于所述栏杆3端部的顶紧板15。弹性件14可将锁紧段12抵接在锁紧腔6上,避免其发生周向转动,这样,则可有效避免在意外作用力下栏杆3发生转动而使得锁紧段12与锁紧孔13的周向位置对齐,进而,可防止栏杆3退出第二支撑杆2和第一支撑杆1。为取材便捷,弹性件14可选用压缩弹簧。

优选地,所述栏杆3的另一端部的两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件16;

所述第二连接孔9的两侧向外延伸开设有可分别与两限位件16贯穿配合的限位段17。

本实施例中,当装配栏杆3时,栏杆3的周向位置既能满足锁紧段12与锁紧孔13对齐,亦能满足限位件16与限位段17对齐,这样,可轴向移动栏杆3来调节栏杆3相对锁紧孔13、第一连接孔7及第二连接孔8的位置。当装配好后,转动栏杆3的周向位置,则需既能满足锁紧段12的周向位置与锁紧孔13错开设置,又能满足限位件16的周向位置与限位段17错开设置,这样,则可有效避免栏杆3意外退出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

为实现锁紧段12与锁紧孔13之间的锁紧配合,优选地,所述锁紧段12的截面呈四方形,所述锁紧孔13的截面呈与锁紧段12相适应的四方形。

优选地,所述阻拦段11上设置有旋转标记。按照旋转标记所提示的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则可便于实现栏杆3的快速装卸。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