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伸缩窗帘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972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由伸缩窗帘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具体是用于吊挂窗帘的窗帘杆。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较早前申请了一种伸缩窗帘杆(申请号为200920195328.8),其包括有外套管和内套管,内套管套入外套管内并可相对伸缩移动,其公开了两种窗帘杆的安装结构;一种安装结构是弹簧支撑结构,这种窗帘杆在外套管内置有弹簧支撑机构,用力将内套管和外套管相对压缩时,弹簧支撑机构的弹簧可压缩蓄力,解除外力后,弹簧的弹力通过弹簧支撑机构作用于内套管和外套管,使内套管端部的封头和外套管端部的封头压紧向窗户两侧的墙壁上,由封头与墙壁的摩擦力使窗帘杆固定安装。这种安装结构的伸缩窗帘杆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但是在生产组装时较繁琐;另一种安装结构是支架支撑结构,外套管和内套管通过支架安装于窗户两侧的墙壁之间,安装时先在窗户顶部的墙壁上安装支架,然后将伸缩至合适长度的窗帘杆的内套管和外套管分别卡入支架上的弹性夹,通过支架的弹性夹的夹紧作用使窗帘杆固定安装,这种安装结构的伸缩窗帘杆具有安装结实牢固的特点,但是结构较复杂、安装步骤繁琐。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自由伸缩窗帘杆,其结构简单、易于组装,长度可根据需要自由延长或缩短,具有长度调节方便、安装快速简单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由伸缩窗帘杆,其包括有外杆和内杆,所述外杆和内杆分别为两端具有开口的圆形长管结构,内杆插于外杆内并可相对伸缩移动,其特征在于:内杆的内端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定位胀套和胀套驱动件,所述胀套驱动件依次具有前挡头、圆锥形杆、后挡头和圆柱形杆,所述圆柱形杆末端与内杆的内端连接,所述圆锥形杆的外壁具有螺纹;圆锥形杆的小端靠近前挡头、大端靠近后挡头,或圆锥形杆的大端靠近前挡头、小端靠近后挡头;所述定位胀套为两端具有开口的短管形结构,定位胀套的侧壁上具有胀开口、中部具有与胀套驱动件的圆锥形杆相配适的圆锥形孔,所述圆锥形孔的内壁上具有螺纹,定位胀套螺纹连接于胀套驱动件的圆锥形杆上。

转动内杆和/或外杆可使定位胀套与胀套驱动件的圆锥形杆相对转动,同时圆锥形杆使定位胀套的胀开口胀开或缩小,实现定位胀套沿胀套驱动件的圆锥形杆移动。

定位胀套移动至胀套驱动件的圆锥形杆的小端时,定位胀套的外壁与外杆的内壁为有摩擦的轻接触,内杆和外杆受推力或拉力作用可相对伸缩移动。

定位胀套移动至胀套驱动件的圆锥形杆的大端时,胀套驱动件的圆锥形杆将定位胀套由胀开口胀开使定位胀套的外壁压紧向外杆的内壁,使内杆与外杆卡紧联接。

本实用新型中内杆的内端和定位机构的胀套驱动件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活动连接,来实现在内杆和外杆相对转动时,内杆带动定位机构的胀套驱动件同轴、同向转动。

内杆的内端和定位机构的胀套驱动件的活动连接结构为:

所述内杆的内端固定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为中央具有安装座穿孔的短管状结构,安装座的末端固定连接于内杆的内端口内、且末端的侧壁上具有对称的2个条形插口。

所述定位机构中胀套驱动件的圆柱形杆活动插于内杆的安装座穿孔内,圆柱形杆的末端部具有插轴穿孔,1根插轴的中部插于所述插轴穿孔内,插轴的两端部位于插轴穿孔外使胀套驱动件的圆柱形杆的侧壁上伸出有对称的2个竖向插头,所述2个竖向插头分别活动插于安装座的2个条形插口内,胀套驱动件的圆柱形杆上位于内杆的安装座与胀套驱动件的后挡头之间套有压簧。

外杆和内杆相对转动时,内杆由安装座的条形插口的边缘使胀套驱动件的竖向插头受力,使胀套驱动件与内杆同向转动。

定位胀套移动至胀套驱动件的圆锥形杆的大端使内杆与外杆卡紧联接时,推动内杆和/或外杆可使胀套驱动件的圆柱形杆缩入内杆内,内杆的安装座和胀套驱动件的后挡头分别压向压簧的两端使压簧压缩蓄力。

内杆的内端和定位机构的胀套驱动件的固定连接结构为:

所述内杆的内端固定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中央具有固定座穿孔的短管状结构,固定座的末端固定连接于内杆的内端口内、且末端的侧壁上具有对称的2个固定座插孔。

所述定位机构中胀套驱动件的圆柱形杆插于内杆的固定座穿孔内,圆柱形杆的末端部具有插轴穿孔并固定插有插轴,插轴的两端部分别插于固定座的固定座插孔内,使胀套驱动件的圆柱形杆的末端与内杆的固定座固定连接。

优化方案,所述插轴的中央具有轴孔、侧壁上具有轴开口。

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定位胀套的外壁上设有若干横向弹性条。

再进一步优化方案,外杆的外端口内和内杆的外端口内分别固定设有端封头,所述端封头的中部具有端封头插孔,端封头插孔的内壁上具有螺纹,外杆的外端和内杆的外端分别通过端封头连接有封头座,所述封头座为锥形台结构,封头座的小端中央设有螺杆并与端封头的端封头插孔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定位胀套位于胀套驱动件的圆锥形杆的小端时,定位胀套的外壁与外杆的内壁是有摩擦的轻接触,这种轻接触产生轻微的摩擦力不会阻碍内杆和外杆的伸缩移动,此时可进行内杆和外杆的伸缩操作以调整本实用新型的窗帘杆的长度。

(2)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胀套的外壁与外杆的内壁的轻接触产生轻微的摩擦力,在不阻碍内杆和外杆的伸缩移动的前提下,确保了转动内杆时定位胀套受该摩擦力的阻碍不随内杆及胀套驱动件转动、转动外杆时定位胀套在该摩擦力的作用下随外杆转动,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窗帘杆的长度调整好后,转动内杆和/或外杆可使定位胀套绕胀套驱动件的圆锥形杆转动,受圆锥形杆外径变化的作用,定位胀套由其胀开口胀开压紧向外杆的内壁,使内杆与外杆卡紧联接,起到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窗帘杆的长度的作用。

(3)对于内杆的内端和定位机构的胀套驱动件为活动连接结构时,压簧可使内杆和外杆之间具有相对伸展力,在窗帘杆的长度(窗帘杆的长度以略大于窗户的两侧墙壁的间距为佳)固定好后,压缩窗帘杆使压簧压缩蓄力,同时使窗帘杆的长度缩短至略小于窗户的两侧墙壁的间距,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置于窗户的两侧墙壁之间的安装高度上,消除外力,压簧释放弹力使内杆和外杆的外端的封头座分别压紧向窗户的两侧墙壁上,使本实用新型固定安装于窗户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组装的特点,推、拉力内、外杆可其自由伸缩,转动内、外杆可使其卡紧连接,进一步还可以无需工具,也无需对墙壁打孔等破坏性施工来实现固定安装,具有长度调节范围广、操作简便、安装快速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剖视状态)。

图3为图2结构的内杆和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结构的内杆和定位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2结构的插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结构的内杆与外杆轻接触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2结构的内杆与外杆卡紧联接状态示意图。

图8为图2结构的安装完成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状态)。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图8,一种自由伸缩窗帘杆,其包括有外杆1和内杆2。

所述外杆1和内杆2分别为两端具有开口的圆形长管结构,内杆2插于外杆1内并可相对伸缩移动。外杆1的外端口内和内杆2的外端口内分别固定设有端封头10,所述端封头10的中部具有端封头插孔,端封头插孔的内壁上具有螺纹,外杆1的外端和内杆2的外端分别通过端封头10连接有封头座8,所述封头座8为锥形台结构,封头座8的小端中央设有螺杆80并与端封头10的端封头插孔螺纹连接。

内杆2的内端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定位胀套3和胀套驱动件4。

所述胀套驱动件4依次具有前挡头41、圆锥形杆42、后挡头43和圆柱形杆44,所述圆锥形杆42的外壁具有螺纹,圆锥形杆42的小端靠近前挡头41、大端靠近后挡头43。

所述定位胀套3为两端具有开口的短管形结构,定位胀套3的外壁上设有若干横向弹性条30,定位胀套3的侧壁上具有胀开口31、中部具有与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相配适的圆锥形孔32,所述圆锥形孔32的内壁上具有螺纹,定位胀套3螺纹连接于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上。

本实施例中内杆2的内端和定位机构的胀套驱动件4采用活动连接结构,具体是:

所述内杆2的内端固定设有安装座21,所述安装座21为中央具有安装座穿孔211的短管状结构,安装座21的末端固定连接于内杆2的内端口内、且末端的侧壁上具有对称的2个条形插口212,圆柱形杆44活动插于内杆2的安装座穿孔211内,圆柱形杆44的末端部具有插轴穿孔45,1根插轴6的中部插于所述插轴穿孔45内,所述插轴6的中央具有轴孔60、侧壁上具有轴开口61,插轴6的两端部位于插轴穿孔45外使胀套驱动件4的圆柱形杆44的侧壁上伸出有对称的2个竖向插头,所述2个竖向插头分别活动插于安装座21的2个条形插口212内,使圆柱形杆44的末端与内杆2的内端活动连接,胀套驱动件4的圆柱形杆44上位于内杆2的安装座21与胀套驱动件4的后挡头43之间套有压簧5。

本实施例的窗帘杆中插轴6具有轴孔60和轴开口61使插轴6具有缩胀弹性,受按压可缩窄,可以快速、方便的安装于胀套驱动件4的插轴穿孔45内,安装好后,插轴6能卡紧于胀套驱动件4的插轴穿孔45内,有效的提高了组装效率。

本实施例的定位胀套3的外壁上的横向弹性条30,在定位胀套3由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的小端向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的大端移动时,横向弹性条30受压会发生弯曲形变,使横向弹性条30的侧面接触外杆1的内壁,起到增加定位胀套3的外壁与外杆1的内壁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的作用,以加强内杆2与外杆1之间的卡紧联接。

实施例的窗帘杆在安装时可依次进行以下操作:

操作一、本实施例中,参考图6,当定位胀套3位于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的小端时,定位胀套3的外壁与外杆1的内壁为有摩擦的轻接触,这种轻接触产生轻微的摩擦力不会阻碍内杆2和外杆1的相对伸缩移动,内杆2和外杆1受推力或拉力作用可相对伸缩移动,此时可以调整实施例的窗帘杆的长度,使窗帘杆的长度略大于窗户的两侧墙壁的间距。

(1)需要缩短窗帘杆的长度时,可以单独推动外杆1或内杆2,也可以外杆1和内杆2同时推动;推动外杆1,外杆1沿内杆2移动使内杆2缩回外杆1内;推动内杆2时,内杆2的安装座21端通过压簧5使胀套驱动杆4的后挡头43处受推力,使胀套驱动杆4和定位胀套3随内杆2被推动,实现内杆2缩回外杆1内使窗帘杆的长度缩短。

(2)需要延长窗帘杆的长度时,可以单独拉动外杆1或内杆2,也可以外杆1和内杆2同时拉动;拉动外杆1,外杆1沿内杆2移动使内杆2拉出外杆1;拉动内杆2时,内杆2由安装座21的条形插口212的边缘使胀套驱动件4的竖向插头受拉力,使胀套驱动件4随内杆2被拉动,实现内杆2拉出外杆1使窗帘杆的长度拉长。

操作二、本实施例的窗帘杆的长度调整好后,此时定位胀套3的外壁与外杆1的内壁处于有摩擦的轻接触状态,转动内杆2和/或外杆1,使内杆2与外杆1卡紧联接。具体是:如图7所示,转动内杆2和/或外杆1使外杆1和内杆2相对转动时,内杆2由安装座21的条形插口212的边缘使胀套驱动件4的竖向插头受力,使胀套驱动件4随内杆2同向转动,在轻接触产生轻微的摩擦力作用下,定位胀套3随外杆1同向转动,使定位胀套3与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相对转动,同时圆锥形杆42使定位胀套3的胀开口31胀开,实现定位胀套3由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的小端移动向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的大端,最终实现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将定位胀套3由胀开口31胀开使定位胀套3的外壁压紧向外杆1的内壁,使内杆2与外杆1卡紧联接,起到固定窗帘杆的长度的作用。

对于固定好长度的窗帘杆,需要再次调整长度时,采用与上述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内杆2和/或外杆1使外杆1和内杆2相对转动,使定位胀套3与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相对转动,同时圆锥形杆42使定位胀套3的胀开口31缩小,实现定位胀套3由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的大端移动向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的小端,使定位胀套3的外壁与外杆1的内壁回到有摩擦的轻接触状态(如图6所示),再采用操作一的方式进行窗帘杆的长度调整。

操作三、在本实用新型的窗帘杆的长度固定好后,如图8所示,稍用力推动内杆2和/或外杆1使内杆2和外杆1之间相对压缩,内杆2的安装座21压向压簧5的一端,外杆1通过其压紧连接的定位胀套3使胀套驱动件4随外杆1移动,使胀套驱动件4的后挡头43压向压簧5的另一端,由于胀套驱动件4的竖向插头可在内杆2的安装座21的条形插口212内移动,使胀套驱动件4的圆柱形杆44缩入内杆2内,内杆2的安装座21和胀套驱动件4的后挡头43分别压向压簧5的两端使压簧5压缩蓄力,同时使窗帘杆的长度缩短至略小于窗户的两侧墙壁的间距,然后将窗帘杆置于窗户的两侧墙壁之间的安装高度上,消除推力,压簧5释放弹力分别顶向内杆2的安装座21和胀套驱动件4的后挡头43,使内杆2和外杆1受弹力,使内杆2和外杆1的封头座8分别压紧向窗户的两侧墙壁上,通过封头座8与墙壁间的摩擦力使窗帘杆固定安装于窗户上。

本实施例的窗帘杆结构简单、组装快速方便,具有可自由调整长度和易于安装的特点。

实施例2

参考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的大端靠近前挡头41、小端靠近后挡头43,其圆锥形杆42的大端和小端的设置方向与实施例1的相反,但是同样可以确保转动内杆2和/或外杆1时可以使定位胀套3与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相对转动,实现定位胀套3沿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移动;其使用原理及操作方法与实施例1的相同。

实施例3

参考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内杆2的内端和定位机构的胀套驱动件4采用固定连接结构,具体是:所述内杆2的内端固定设有固定座22,所述固定座22为中央具有固定座穿孔的短管状结构,固定座22的末端固定连接于内杆2的内端口内、且末端的侧壁上具有对称的2个固定座插孔;所述定位机构中胀套驱动件4的圆柱形杆44插于内杆2的固定座穿孔内,圆柱形杆44的末端部具有插轴穿孔并固定插有插轴6,插轴6的两端部分别插于固定座22的固定座插孔内,使胀套驱动件4的圆柱形杆44的末端与内杆2的固定座2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窗帘杆在安装时可依次进行以下操作:

操作一、本实施例中,由于内杆2与胀套驱动件4为固定连接,因此内杆2与胀套驱动件4始终保持同步状态,当定位胀套3位于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的小端时,推、拉外杆1可使外杆1沿内杆2移动使内杆2缩回或伸出外杆1;推、拉内杆2,可使胀套驱动杆4和定位胀套3随内杆2被推动或拉动,使内杆2和外杆1相对伸缩移动,达到调整窗帘杆的长度,使窗帘杆的长度略小于窗户的两侧墙壁的间距。

操作二、本实施例的窗帘杆的长度调整好后,转动内杆2和/或外杆1时,胀套驱动件4随内杆2同向转动,在轻接触产生轻微的摩擦力作用下,定位胀套3随外杆1同向转动,使定位胀套3与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相对转动,使定位胀套3由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的小端移动向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的大端,实现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将定位胀套3由胀开口31胀开使定位胀套3的外壁压紧向外杆1的内壁,使内杆2与外杆1卡紧联接,起到固定窗帘杆的长度的作用。

对于固定好长度的窗帘杆,需要再次调整长度时,采用与上述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内杆2和/或外杆1使外杆1和内杆2相对转动,使定位胀套3与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相对转动,同时圆锥形杆42使定位胀套3的胀开口31缩小,实现定位胀套3由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的大端移动向胀套驱动件4的圆锥形杆42的小端,使定位胀套3的外壁与外杆1的内壁回到有摩擦的轻接触状态,再采用操作一的方式进行窗帘杆的长度调整。

操作三、在本实用新型的窗帘杆的长度固定好后,将窗帘杆置于窗户的两侧墙壁之间的安装高度上,可以采用如申请号为200920195328.8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支架支撑结构,将外杆1和内杆2通过支架安装于窗户两侧的墙壁之间,将本实施例的窗帘杆的内杆2和外杆1分别卡入支架的弹性夹,通过支架的弹性夹的夹紧作用使本实施例的窗帘杆固定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