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出纸的自动出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0784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便于出纸的自动出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纸机领域,尤其涉及便于出纸的自动出纸机。



背景技术:

纸巾作为生活必备品被广泛用于居家生活之中,尤其见于厨房、卫生间等场合。纸巾的卫生作用给予了人们生活中极大地方便,因此,纸巾的使用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目前,自动出纸机包括机盒、控制机构和传动机构,使用时,用户手动按下机盒上的按钮,自动出纸机中的纸巾直接由滚筒拉扯出纸,并送出一定长度的纸巾,当需要更多纸巾时,可重复手动多次按下按钮。同时。

现有技术中,自动出纸机没有对用户反馈处理,出纸时,每次的出纸量固定,这样的出纸方式难以满足人单次对用纸量的需求,并且,如果出纸量超过使用量时,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由于自动出纸机中的纸巾直接由滚筒拉扯出纸,结构简单,导致出纸时常出现卡纸的现象,因此需要频繁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出纸的自动出纸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出纸机每次出纸的出纸量固定且出纸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便于出纸的自动出纸机,包括套装纸筒的轴条、通过转动拉扯纸筒上的纸巾的滚筒机构、驱动所述滚筒机构转动的传动机构、控制所述传动机构运作的控制元件、检测纸巾的第一红外传感器以及检测用户的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传动机构、第一红外传感器以及第二红外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元件电性连接;所述滚筒机构和所述纸筒之间设置有给纸巾导向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滚筒机构呈上下平行对齐布置。

进一步的,沿纵向方向,所述轴条位于所述导向杆的上方,且偏离所述导向杆朝内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机构包括由所述传动机构驱动转动的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与所述从动辊相间隔布置;所述主动辊的外表面及所述从动辊的外表面均覆盖有包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包胶层中设有环绕布置的沟槽,所述主动辊的包胶层中的沟槽与所述从动辊的包胶层中的沟槽对齐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沟槽内设有固定磁铁及用于与所述固定磁铁吸合的夹持磁铁,所述固定磁铁固定在沟槽的底部,所述夹持磁铁连接有柔性绳,且所述柔性绳连接在所述沟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出纸机还包括机盒,所述轴条以及传动机构置于所述机盒内,所述机盒具有供纸巾穿出出纸口,所述出纸口位于所述滚筒机构的下方,且所述出纸口设有断纸片。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出纸机布置有消毒元件,所述消毒元件置于所述机盒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下料的喂食器,当用户外出时,将饲料放置在下料槽中,通过控制电机驱动滚轮转动,使得滚轮的凹槽转动至下料口的下方,饲料则通过下料口落入凹槽中,然后,电机驱动滚轮反转,直至凹槽中的饲料落入喂食槽中,此时,滚轮的圆周壁则抵接封堵了下料口,喂食槽中的饲料通过出料口掉出供宠物食用,达到自动下料以及定量下料的效果,并且,通过布置多个凹槽,且凹槽下小上大状布置,便于凹槽中的饲料掉落,从而便于下料。同时,导向杆的加入能够保持纸巾以一个固定角度进入滚筒机构,使得纸巾的受力变得稳定,从而使纸巾出纸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出纸的自动出纸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出纸的自动出纸机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出纸的滚筒机构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较佳实施例。

便于出纸的自动出纸机,包括套装纸筒4的轴条11、通过转动拉扯纸筒4上的纸巾的滚筒机构5、驱动滚筒机构5转动的传动机构12、控制传动机构12运作的控制元件7、检测纸巾的第一红外传感器61以及检测用户的第二红外传感器62。

轴条11用于套装纸筒4,在使用时,纸筒4套于轴条11上。传动机构12与滚筒机构连接,其用于给滚筒机构5提供动力。控制元件7与传动机构12电性连接,主要作用于控制传动机构12的运转和制动。出纸过程中,控制元件7控制传动机构12进行运转,传动机构12的运转带动滚筒机构5,滚筒机构5运转时将拉扯纸筒4上的纸巾,被拉扯的纸筒4绕轴条11转动,从而达到持续出纸的效果。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纸筒4两端用轴条卡件2卡紧,轴条卡件2的作用为限制纸筒4沿轴条11轴向的移动。

第一红外传感器61和第二红外传感器62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第一红外传感器61主要对纸巾作出感应,当纸巾用完后,第一红外传感器61接收信号,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元件7,控制元件7根据信号控制传动机构12制动,从而停止滚筒机构5的运转。

第二红外传感器62主要用于对人体作出感应,当人手靠近第二红外传感器62感应区域时,第二红外传感器62接收信号,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元件7,控制元件7驱使传动机构12传动,从而带动滚筒顺利出纸。反之,当人手远离第二红外传感器62感应区域时,第二红外传感器62传出的信号将使控制元件7控制传动机构12制动,从而停止出纸。由于第二红外传感器62对人体的反应做出了反馈处理,这样,智能出纸机便能够吐出人们需要用纸的长度。

在出纸时,随着纸巾的使用,纸筒4的直径会逐渐变小,因此会使纸巾与滚筒机构5的夹角会逐渐变化,这种变化会使纸巾所受滚筒机构5的拉力对应变化,这种不确定性会使纸巾在出纸时变得不稳定。在本实施例中,滚筒机构5和轴条11之间设置有给纸巾导向的导向杆9,导向杆9与滚筒机构5呈上下平行对齐布置。纸筒4上的纸巾需经过导向杆9的导向后进入滚筒机构5,这样,能够保持纸巾以一个固定角度进入滚筒机构5,使得纸巾的受力变得稳定,从而使纸巾出纸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杆9为一长直杆,出纸时抵接于纸巾,因此纸筒4位置的设置需要做到导向杆9能一直抵接于纸巾。因此,纸筒4设置在相对于导向杆9偏内位置。这样,在纸筒4刚安装好,纸筒4的直径最大时,纸筒4出来的纸巾便可以很好的抵接在导向杆9上,随着纸巾的使用,纸筒4直径的变小也不影响纸巾与导向杆9的抵接情况。

控制元件7在接收第二红外传感器62所传达的信号前,信号会先经过延时元件的处理,延时元件主要用于将第二红外传感器62传出的信号延时传递给控制元件7。值得注意的是,在信号的延时期间,第二红外传感器62传递的信号如果发生了变化,延时元件将不会给控制元件7发送指令。

上述处理方式达到的效果是,第二红外传感器62在将信号送出后,控制元件7不会立马控制传动机构12运转和制动。这样的处理的好处是,当人误将手和身体置于红外线感应区域内时,机器并不会立马读取该错误信号。并且,人在取完纸后,传动机构12不会立马制动,从而智能出纸机中的纸能再往外伸出一小段,便于人下次拾取。

滚筒机构5包括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两端分别对应,并平行抵接布置。在工作时,由主动辊51从传动机构12接收扭矩后,带动从动辊52一起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纸巾由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夹缝中被带出。在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上均分别附有一层包胶层511,包胶层511用于增大滚轮筒的摩擦力,从而更好地送纸。

包胶层511中设有环绕布置的沟槽512,主动辊的包胶层511中的沟槽512与从动辊的包胶层511中的沟槽512对齐布置。沟槽512的布置即可以节省包胶层511材料,又不影响包胶层511的使用效果。

在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的沟槽512内,布置有固定磁铁54和夹持磁铁53,固定磁铁54固定于沟槽512内。夹持磁铁53吸附于固定磁铁54上,且与柔性绳55一端连接,柔性绳55的另一端绕于沟槽512,并固定于沟槽512内。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上的柔性绳55在对应沟槽512的缠绕方向相反;夹持磁铁53、固定磁铁54及柔性绳55均处于沟槽512内部,这些元部件的加入并不会影响滚筒机构5的正常送纸。

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在旋转到一定角度后,将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中的夹持磁铁53掀离与之对应的固定磁铁54,然后将两个夹持磁铁53合并,能够很好的吸附在一起。夹持磁铁53主要用于更换纸巾阶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要更换纸巾时,将纸巾一端扯出,用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上的夹持磁铁53产生的吸附力夹持住纸巾,智能出纸机便可顺利工作。

特别的,导向杆9的靠外边边缘线与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的交接线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这样使得纸巾能够以垂直方向导出。

当两个夹持磁铁53经过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的交接线后,纸巾已顺利送出出纸口31。此时柔性绳55会对两个夹持磁铁53产生一个拉力,这个拉力将使两个夹持磁铁53分离,分离后的两个夹持磁铁53将立刻吸附在其对应的固定磁铁54上,且在后面的工作中,固定磁铁54和夹持磁铁53不会分离,直到下次换纸巾时,人工将其分离。

智能出纸机还包括机盒3,轴条11以及传动机构12置于机盒3内,机盒3包括底板1,底板1用于固定其他元件。机盒3还具有供纸巾穿出出纸口31,出纸口31位于滚筒机构5的下方,且出纸口31处设有断纸片8。断纸片8一端垂直布置在出纸口31处上,对应于纸巾位置的断纸片8的一端呈锯齿状。在使用过程中,当人拿到合适的纸巾量后,用一定大小的力向下拉扯纸巾,断纸片8受到纸巾的压力后,便能轻易将纸巾断开。

在机盒3内部设有消毒装置10,位于滚筒机构5和纸筒之间。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消毒装置10可以利用紫外线消毒,其主要用于对纸巾的消毒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