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用途厨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214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多用途厨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用途厨用工作台。



背景技术:

商用的厨房由于烹饪的食物的多样性,需要各种不同的烹饪加热装置,如果不同的烹饪加热装置各自占用一工作台,不仅会造成厨房空间的浪费,而且不利于厨师操作,因此,设计集成多种烹饪装置于一个工作台的模式能很好解决上述的问题。

基于集成了多种烹饪方式的工作台和普通的锅具灶台相比,产生的油烟更大,因此一般像普通锅具灶台的置于加热区正上方的排烟结构无法有效地将工作平台的烟气除去的效果,因此,需要特别设计的排烟结构。

又一方面,特别对于大型商用厨房的工作台,烹饪好的食物不一定能及时被传菜员取走,但是对于很多食物,特别是海鲜一类的,烹饪好后一旦冷却不仅会降低食物的口感,还可能加重腥味,因此,需要通过保温设施对烹饪好的食物进行保温处理。

厨用工作台由于涉及到水槽清洗食料,且一般的厨房的整体湿度比较高,工作台的柜体内储存的物料由于厨房的湿度容易发霉变质,因此,要充分发挥厨用工作台的多柜体的储存作用,解决防止柜体内的物料霉变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多用途厨用工作台,以解决集成多种烹饪方式于一体,且能对食物进行保温处理、防止柜体内储存物料霉变、便于对食料处理后的残质进行收集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多用途厨用工作台,包括操作柜体,所述的操作柜体包括相连的烹饪柜体、食料前处理柜体;其中所述操作柜体具有一后背挡板;所述烹饪柜体的顶部设置为烹饪台架;该烹饪台架包括内置的若干根不同长度的承托杆,且所述的若干根承托杆将烹饪台架内部分割形成一煎板放置区、一汤锅放置区、一保温水槽放置区、以及一炒锅放置区;所述的每个放置区下方均设有加热组件;所述的不同的加热组件均连接控制开关并由控制开关控制独立工作;所述食料前处理柜体包括柜本体和置于柜本体顶部的工作面板;所述工作面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且所述工作面板由第一面板朝第二面板向下倾斜,所述柜本体包括对应设置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正下方的第一柜本体和第二柜本体;以及所述第一柜本体的柜门上设有一进气口,该进气口内部连接于第一柜本体内的空气除湿组件中的进气装置,该空气除湿组件内部设有加热部件,所述进气装置连接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连接设置于第一柜本体内壁的排气管;所述第一柜本体内部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二面板设有一落残物孔;该落残物孔下方的第二柜本体内设有收集桶。

进一步,所述第一面板上平行设置有两块固定支撑,且在两固定支撑之间可转动连接有砧板;所述砧板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有固定转角,其通过转销分别与两侧的固定支撑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后背挡板内部设有微控制器;以及所述后背挡板上还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按钮、显示屏,以及空气除湿组件相连。

进一步,所述烹饪台架的正上方设有一主吸风组件;以及所述烹饪台架的左、右侧各设有一辅助排烟装置;该辅助排烟装置包括安装座,以及位于安装座内的吸风组件,所述的安装座滑移连接于烹饪台架的面板,且朝向烹饪台架的面板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吸风口。

进一步,所述安装座通过设置于安装座底部的滑槽与烹饪台架的面板上设置的滑轨配合,实现滑移连接。

进一步,所述辅助吸风口铰接有防护架,该防护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防护杆。

进一步,所述煎板放置区设置有一煎板,该煎板包括一基层,以及依附于基层上表面的表层,该表层为纯钛的金属板,形成于煎板的表面用于与食材直接接触;而基层为导热性能优于钛金属的金属材质;以及所述设置于煎板放置区下方的加热组件与所述的煎板之间配置有聚热罩,所述的聚热罩通过若干导热片固定连接在煎板的底面;若干所述的导热片的高度各不相同。

进一步,所述保温水槽放置区焊接有一水槽,该水槽内置有一可拆卸的滤网架;以及所述水槽开口上边缘沿水槽长度方向的相对一组内侧面镜像设有两组凹槽,该两组凹槽分别适于凹插入一块耐高温玻璃;所述的高温玻璃的长度等于凹槽长度的一半;即将两块耐高温玻璃错位设置,实现对凹槽开口的遮盖。

进一步,所述的加热组件是燃气加热管或/和燃气加热炉头,燃气加热管或/和燃气加热炉头的燃气管路均连接控制开关,然后连接燃气输入总管。

进一步,所述新型多用途厨用工作台还包括设置于操作柜体底部的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下方设置有滚轮,在所述滚轮上设置有刹车制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用途厨用工作台,通过在烹饪台架内部分割形成一煎板放置区、一汤锅放置区、一保温水槽放置区、以及一炒锅放置区,将多种烹饪方式于一个柜体上,避免了厨师需要在不同的烹饪方式对应的柜体之间进行变换,省时省力。又通过设置的食料前处理柜体,便于对食料处理后产生的残质进行收集。通过在第一柜本体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配合空气除湿装置可对柜体内部的食料进行烘干,避免发霉,使用简便。煎板下方的加热组件设置的聚热罩聚热后通过高度不等的导热片传热,这样煎板各个区域的温度就会有明显的差异,厨师可以根据食材的需要将其放置在最恰当的温度区域,使最终得到的料理能够更加美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用途厨用工作台的烹饪台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食料前处理柜体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排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食料前处理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操作柜体1、煎板放置区2、汤锅放置区3、加热组件4、聚热罩5、导热片6、安装座7、凸条8、保温水槽放置区9、炒锅放置区11、滑轨12、食料前处理柜体13、后背挡板14、辅助吸风口15、防护架16、隔离架23、滑槽24、连接支撑块27、第一面板28、第二面板29、落残物孔30、收集桶31、固定支撑32、砧板33、固定转角34、转销35、进气口36、显示屏37、控制按钮38。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多用途厨用工作台,包括操作柜体1,所述的操作柜体1包括相连的烹饪柜体、食料前处理柜体;其中所述操作柜体1具有一后背挡板14;所述烹饪柜体的顶部设置为烹饪台架;该烹饪台架包括内置的若干根不同长度的承托杆,且所述的若干根承托杆将烹饪台架内部分割形成一煎板放置区2、一汤锅放置区3、一保温水槽放置区9、以及一炒锅放置区11;所述的每个放置区下方均设有加热组件4;所述的不同的加热组件4均连接控制开关并由控制开关控制独立工作;所述食料前处理柜体包括柜本体和置于柜本体顶部的工作面板;所述工作面板包括第一面板28和第二面板29,且所述工作面板由第一面板28朝第二面板29向下倾斜,所述柜本体包括对应设置于第一面板28和第二面板29正下方的第一柜本体和第二柜本体;所述第一柜本体的柜门上设有一进气口36,该进气口36内部连接于第一柜本体内的空气除湿组件中的进气装置,该空气除湿组件内部设有加热部件,所述进气装置连接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连接设置于第一柜本体内壁的排气管;所述第一柜本体内部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二面板29设有一落残物孔30;该落残物孔30下方的第二柜本体内设有收集桶31。

所述后背挡板14内部设有微控制器;以及所述后背挡板14上还设有显示屏37和控制按钮38;所述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按钮38、显示屏37,以及空气除湿组件相连。通过在第一柜本体设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配合空气除湿组件可对第一柜本体内部的食料进行烘干,空气通过进气口36进入进气装置,在通过加热部件时被加热,通过排气管进入第一柜本体时带有热度,可对第一柜本体内的食料进行初步烘干,保持第一柜本体内部干燥,避免发霉,通过设置控制按钮38和显示屏37,可控制空气除湿组件的运作,调节加热部件的加热温度,使用简便。

优选的,所述第一面板28上平行设置有两块固定支撑32,且在两固定支撑32之间可转动连接有砧板33;所述砧板33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有固定转角34,其通过转销35分别与两侧的固定支撑32相连接。具体的,将砧板33固定在食料前处理柜体的操作面板上,通过对砧板设置的固定转角34即可对砧板进行翻转晾干,特别对于大型的餐饮厨房,砧板33通常大而重,通过上述改进可以避免搬移砧板。当砧板33与第一面板28平行时,可以在砧板33上进行食料处理,所述的两固定支撑32之间还设有一连接支撑块27,适于当需要对砧板33进行晾晒时,可以将砧板33竖起翻转至连接支撑块27上,便于砧板33的上、下端面的水分蒸发。所述工作面板由第一面板28朝第二面板29向下倾斜,适于食料处理过程中,部分的残质可以直接从第二面板29向下滑落至落残物孔30。

所述烹饪台架的正上方设有一主吸风组件;以及所述烹饪台架的左、右侧各设有一辅助排烟装置;该辅助排烟装置包括安装座7,以及位于安装座7内的吸风组件,所述的安装座7滑移连接于烹饪台架的面板,且朝向烹饪台架的面板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吸风口15。

所述安装座7通过设置于安装座7底部的滑槽24与烹饪台架的面板上设置的滑轨12配合,实现滑移连接。

所述辅助吸风口15铰接有防护架16,该防护架16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防护杆。

所述煎板放置区2设置有一煎板,该煎板包括一基层,以及依附于基层上表面的表层,该表层为纯钛的金属板,形成于煎板的表面用于与食材直接接触,钛金属具有优于不锈钢的导热性,且耐高温、耐蚀、耐磨损、不生锈,又具不沾黏食材与不释放有毒物质的特性;而基层为导热性能优于钛金属的金属材质;以及所述设置于煎板放置区2下方的加热组件4与所述的煎板放置区2之间配置有聚热罩5,所述的聚热罩5通过若干导热片6固定连接在煎板的底面;若干所述的导热片6的高度各不相同,使得热传导距离不同,这样聚热罩5中心位置对应的煎板3温度较高,四周较低,这样能适应不同食材的需要。

可选的,所述的煎板上设有若干条适于将煎板分成若干区域的凸条8,便于不同种类的食物在煎板的不同区域加工,避免调料的扩散。

所述保温水槽放置区9焊接有一水槽,该水槽内置有一可拆卸的滤网架;以及所述水槽开口上边缘沿水槽长度方向的相对一组内侧面镜像设有两组凹槽,该两组凹槽分别适于凹插入一块耐高温玻璃;所述的高温玻璃的长度等于凹槽长度的一半;即将两块耐高温玻璃错位设置,实现对凹槽开口的遮盖。具体的,水槽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各设有一凸出的支架,所述的滤网架的左、右两端分布置于水槽内的左、右两支架上。在实际使用时,对水槽内注入水,水面以略高出于滤网架为准,通过保温水槽放置区的加热组件对水槽内的水进行加热,通过对耐高温玻璃错位使打开一个开口,便于盛有烹饪好的食物的盘子置于滤网架上,再将耐高温玻璃移位使覆盖水槽的开口,即通过这个水槽对烹饪好的食物形成保温水浴。

所述的加热组件4是燃气加热管或/和燃气加热炉头,燃气加热管或/和燃气加热炉头的燃气管路均连接控制开关,然后连接燃气输入总管。

所述新型多用途厨用工作台还包括设置于操作柜体底部的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下方设置有滚轮,在所述滚轮上设置有刹车制动件。所述的支撑脚包括至少设置于操作柜体底部四个角落的四个支撑脚。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