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置物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6159发布日期:2018-06-08 17:47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置物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置物柜,特别涉及一种可兼做柜子和折叠桌的多功能置物柜。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家具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从实用角度出发,适用于小户型或出租房的家具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目前市面上有多种多样的多功能置物柜,但是大部分仍是收纳的功能,最多增加一些如坐凳,悬挂等功能,难以满足很多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缺点,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置物柜,以达到巧妙的将置物柜与折叠桌结合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置物柜,包括柜体和柜门,其中柜门包括外框和设置在外框内的门板;

所述外框的左侧铰接在柜体上,柜门可侧向打开;

门板的上部铰接在外框的上边框,门板可从底部向上打开,作为桌板;

门板内侧设有桌腿,当门板向上打开时,桌腿可以拉出,和柜体一起支撑门板,形成桌板。

进一步,所述柜体包括左侧支架,右侧支架,后挡板和层板,其中后挡板的两端固定在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的后侧,层板位于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之间,层板的两端分别于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框为由四条边围成的框架架构,外框内至少设置一个支撑横档。

进一步,所述门板下端设有卡槽,外框的下侧边对应位置处设有卡条,卡条与卡槽相互配合实现门板和外框的锁定。

进一步,所述桌腿由上桌腿和下桌腿组成,上桌腿包括上桌腿支撑档和两个上桌腿支撑脚,其中两个上桌腿支撑脚的分别固定在上桌腿支撑档两端的下方,且均与上桌腿支撑档垂直;

下桌腿包括下桌腿支撑档和两个下桌腿支撑脚,其中两个下桌腿支撑脚的分别固定在下桌腿支撑档两端的上方,且均与下桌腿支撑档垂直。

进一步,上桌腿支撑脚的内侧分别设有滑槽,下桌腿支撑脚的外侧分别设有与滑槽相对应的滑轨。

进一步,所述滑槽内分别设有贯穿上桌腿支撑脚的限位槽口,所述限位槽口两端的外侧分别设有滑槽定位孔;所述滑轨内分别设有贯穿下桌腿支撑脚和滑轨的滑轨定位孔。

进一步,所述两个下桌腿支撑脚之间还设有横档。

进一步,上桌腿支撑档铰链在门板的下端面上。

进一步,下桌脚支撑档上设有兼做拉手的拉手卡槽,门板上对应位置处设有活动卡条,所述活动卡条与拉手卡槽相配合,在桌腿呈与门板呈折叠状时,将桌腿固定在门板上。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多功能置物柜通过上述结构,在侧向打开时,可以作为普通置物柜使用;而在向上打开门板时巧妙的将置物柜与折叠桌结合,形成了桌柜两用的多功能置物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置物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多功能置物柜侧向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多功能置物柜的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多功能置物柜的柜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多功能置物柜的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多功能置物柜的上桌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多功能置物柜的下桌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中多功能置物柜的上桌腿和下桌腿相互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多功能置物柜的从底部打开柜门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多功能置物柜的拉出桌腿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多功能置物柜的桌腿调节至适当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置物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多功能置物柜包括柜体2和柜门1。柜体2和柜门1在侧边设有锁扣26。

图2是图1中多功能置物柜侧向打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只要打开侧边的锁扣 26,柜门1即可侧向打开,所述多功能置物柜即可作为普通置物柜使用。

图3是图1中多功能置物柜的柜体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柜体2包括左侧支架23,右侧支架24,后挡板22和层板21,其中后挡板22的两端固定在左侧支架23和右侧支架24的后侧。层板21位于左侧支架23和右侧支架24之间,层板21的两端分别于左侧支架23和右侧支架24之间固定连接。

图4是图2中多功能置物柜的柜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多功能置物柜的外框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和图5可知,所述柜门1包括外框12和设置在外框12内的门板11。本实施例中,外框12为由四条边框114围成的框架结构。

所述外框12的左侧铰接在柜体2上,从而柜门1可侧向打开。

外框12内设置至少一根支撑横档115。本实施例中,外框12内还设有两根支撑横档115,使外框更加稳固。支撑横档115的厚度不超过外框12的边框114厚度的二分之一。

门板11的上部铰接在外框12的上边框,门板11可从底部向上打开,作为桌板。门板 11的厚度不超过边框114厚度的二分之一。

门板11下端设有卡槽13,外框12的下侧边对应位置处设有卡条14,所述卡条14为活动的,卡条14与卡槽13相互配合实现门板11和外框12的锁定。所述卡槽13还可以作为门板11的拉手。

图6是图4中多功能置物柜的上桌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中多功能置物柜的下桌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4中多功能置物柜的上桌腿和下桌腿相互结合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图6,图7和图8可知,门板11内侧设有桌腿,当门板11向上打开时,桌腿可以拉出,和柜体2一起支撑门板,形成桌板。

桌腿由上桌腿112和下桌腿111组成。其中,如图6所示,上桌腿111包括上桌腿支撑档1122和两个上桌腿支撑脚1121,其中两个上桌腿支撑脚1121的分别固定在上桌腿支撑档1122两端的下方,且均与上桌腿支撑档1122垂直。上桌腿支撑档1122铰链在门板11的下端面上。

每个上桌腿支撑脚1121的内侧分别设有滑槽1124,滑槽1124内分别设有贯穿上桌腿支撑脚1121的限位槽口1125,所述限位槽口1125两端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滑槽定位孔 1123。

如图7可知,下桌腿包括下桌腿支撑档1112和两个下桌腿支撑脚1113,其中两个下桌腿支撑脚1113的分别固定在下桌腿支撑档1112两端的上方,且均与下桌腿支撑档1112垂直。两个下桌腿支撑脚1113之间还设有横档1116,从而使得下桌腿更加稳固。

下桌腿支撑档1112上设有兼做拉手的拉手卡槽1111,门板11上对应位置处设有活动卡条113,所述活动卡条113与拉手卡槽1111相配合,在桌腿与门板11呈折叠状时,将桌腿固定在门板11上。

每个下桌腿支撑脚1113的外侧分别设有与滑槽1124相对应的滑轨1114。滑轨1114可以在滑槽1124内上下移动。

所述滑轨1114内分别设有贯穿下桌腿支撑脚1113和滑轨1114的滑轨定位孔1115。

如图8所示,上桌腿112和下桌腿111通过滑槽1124和滑轨1114连接,并设置紧固件116 穿过滑轨定位孔1115和限位槽口1125,使得上桌腿112和下桌脚111形成可伸缩的连接结构。从而可以根据使用环境,调节桌腿的长度,实现桌面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置物柜具体使用状态如下:

作为普通柜子使用时,如图2所示,只需将柜子侧面的锁扣26打开即可。柜体2即可作为储物空间,外框12和门板11共同构成柜门1。

作为桌子使用时,图9是图1中多功能置物柜的从底部打开柜门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首先锁住锁扣26,即将外框12和柜体2固定;然后将固定门板11的卡条14从卡槽13中滑出,然后将门板11向上翻转90度,使其与地面平行。

图10是图1中多功能置物柜的拉出桌腿的示意图。图11是图1中多功能置物柜的桌腿调节至适当位置的示意图。结合图10、11所示,打开用于固定桌腿的活动卡条113,将桌腿向下翻转90度使其与门板垂直;再松开紧固件116,将下桌腿111向下拉伸至于地面接触,最后将松开的紧固件116拧紧,即可成为简易的带柜桌子。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