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5858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在近年来逐渐普及的家用、公用的桶装水饮水机和管道饮水机中,无论是电控水阀出水还是机械水龙头出水,一般都没有温控锁定出水装置,如果用户需要已经加热完全的开水,但是饮水机刚刚放完水,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工作加热,出水口直接流出常温或加热未完全的饮用水,就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饮用未完全加热的水也不利于健康;另外,目前的饮水机无论是公用还是家用,为了使用的方便均摆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但却没有设置专门防止儿童误按的装置,仅仅只是在饮水机上贴有“小心烫伤”之类的警告字样,对于不懂事的小孩来说,根本不知是何回事,容易因为好奇心而误按热出水键导致被热水烫伤,再加上小孩子学习能力比较强,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去取水,所以,即使在饮水机上设置了锁定键,或者是国外一些饮水机的机械式出水龙头采用双重机械结构形式防止小孩子自己取水,但是也不能很好的避免小孩子被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在家用饮水机容易烫伤小孩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饮水机来实现。

一种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饮水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出水按键,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显示装置和控制出水的电磁阀,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出水按键或电磁阀的解锁或者锁定的锁定设置按键,还包括身份识别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连接所述数据接收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内包括第一处理器、存储装置和编码电路,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内设有处理器、数据交换模块和解码电路,所述解码电路连接所述编码电路;

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身份数据经解码电路进行解码再传递到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中,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中的所述编码电路对数据进行编码,与存储装置中的身份数据库进行比较,最终将识别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中,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的解锁或者锁定。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编码电路包括一个编码芯片,所述编码芯片的型号为HS2262,所述型号为HS2262的编码芯片有18个端口,端口10至端口13为数据输入端,端口10至端口13的每一个端口都通过接收所述第一处理器输出信号与电源相连,端口1至端口8为8位地址码输入端,端口17为信号输出端。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解码电路包括一个解码芯片,所述解码芯片型号为PT2272,所述解码电路接收所述编码电路输出的地址码信号,通过所述解码芯片对地址码信号进行解码及比对,所述解码芯片的端口10到端口13为输出端口,所述输出端口用于输出对比成功的地址码信号,该输出端口输出确认信号给所述的控制模块。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身份处理模块为身份证识别器或指纹识别器或语音识别器或密码识别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报警模块;

当数据进行编码之后,与存储装置中的身份数据进行比较,匹配不成功时,识别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中,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报警。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报警模块为蜂鸣部件。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种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饮水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出水按键,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显示装置和控制出水的电磁阀,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出水按键或电磁阀的解锁或者锁定的锁定设置按键,还包括身份识别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连接所述数据接收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内包括第一处理器、存储装置和编码电路,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内设有处理器、数据交换模块和解码电路,所述解码电路连接所述编码电路;

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身份数据经解码电路进行解码再传递到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中,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中的所述编码电路对数据进行编码,与存储装置中的身份数据库进行比较,最终将识别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中,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的解锁或者锁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身份识别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能有效的识别取水人的身份;通过加入编码电路和解码电路,能更佳精确的判断取水人的身份,通过识别了取水人身份,能有效的避免小孩子触碰热水,防止小孩子烫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架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编码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解码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请参阅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饮水机,如图1、2、3所示,包括本体0,本体0上设有了显示装置02,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02可以为LED、LCD或VFD显示器,显示装置02用来显示饮水机的各个状态,本体0内设有控制模块1,在此,控制模块1中的主处理器为微处理器,控制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出水按键03,出水按键03包括热出水按键、常温出水按键和冷出水按键,控制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显示装置01和控制出水的电磁阀05,控制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出水按键或电磁阀的解锁或者锁定的锁定设置按键03,为了便于进行锁定操作以及对锁定温度进行设置,锁定设置按键03包括设置按键和模式按键,还包括了加热按键和制冷按键,的温度设置按键4包括对系统默认的起始设定温度进行修改的加热键和制冷键,通过设置,两个键还可以分别用于加热功能和制冷功能的开启或关闭。当同时按下设置键和模式键,或者按下设置按钮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再按下模式键,则出水锁定功能生效,加热键和制冷键可以对饮水机的锁定温度进行适应性调节,通过加热键和制冷键对饮水机默认的起始设定温度进行调整,例如设置饮水机的锁定温度为60℃,当饮水机内的热水水温达到60℃以上时,出水锁定功能生效,锁定相应的热出水按键使对应的出水电磁阀禁止开启出水,当水温低于60℃时则自动解除出水锁定功能,能更好的控制水温;均有身份识别功能的饮水机还包括了身份识别模块4和数据接收模块5,身份识别模块4连接数据接收模块5,身份识别模块4连接控制模块1,身份识别模块1内包括第一处理器、存储装置和编码电路,数据接收模块5内设有处理器、数据交换模块和解码电路,解码电路连接编码电路;

数据接收模块5将接收到的身份数据经解码电路进行解码再传递到身份识别模块4中,身份识别模块4中的编码电路对数据进行编码,与存储装置中的身份数据库进行比较,最终将识别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1中,控制模块1控制电磁阀的解锁或者锁定。

参照图4所示,编码电路包括一个编码芯片,编码芯片的型号为HS2262,型号为HS2262的编码芯片有18个端口,端口10至端口13为数据输入端,端口10至端口13的每一个端口都通过接收第一处理器输出信号与电源相连,端口1至端口8为8位地址码输入端,端口17为信号输出端。在此电路中,采用两个开关,分别是开关SW0和SW1,两个开关分别与编码芯片的端口13和端口12相连,编码芯片的8位地址码输入端1至端8号,可以有3种编码状态:“0”、“1”、“悬空”。在出厂设置时8位地址码是悬空的,方便用户随机编码。虽然地址码悬空也是一种编码方式,但这是一种出厂默认值,如果非用户的解码电路地址码也是如此,则用户的指纹信息可以被其他负载随意接收。编码芯片111的数据端有4位数据输入端即端口10至端口13,可以分别控制4路解码电路,即使得4个不同负载工作。

参照图5所示,解码电路包括一个解码芯片,解码芯片型号为PT2272,解码电路接收编码电路输出的地址码信号,通过解码芯片对地址码信号进行解码及比对,解码芯片的端口10到端口13为输出端口,输出端口用于输出对比成功的地址码信号,该输出端口输出确认信号给的控制模块。

编码电路和解码电路的工作原理:数据接收模块5中的处理器接收到身份数据,此身份数据经放大电路(图中未示出)放大信号后,通过继电器触点(图中未示出)使开关SW0和SW1闭合,即编码芯片的数据端端口13和端口12输入为高电平。由于此高电平为瞬时脉冲,对继电器起到延迟的作用,当继电器的瞬时脉冲“1”消失后,继电器打回原来状态。当编码电路和解码电路的地址码比对成功后,解码芯片的端口17即VT端输出为高电平,即为比对成功后的有效确认,同时端口13和端口12也输出高电平。端口13和端口12可分别与不同的负载相连来控制不同负载的开启,这样就能使得不同在同频率异编码的情况下,有效避免了用户相互干扰。通过编码芯片和解码芯片,使得编码与解码信息匹配,只有双方的地址码与数据码相同才能有效。把不同的身份卡片或者其他卡片分开,使身份识别模块4每次只能识别一个身份,并且不受其他卡片的干扰。

在此实施例中,身份处理模块为身份证识别器或指纹识别器或语音识别器或密码识别器。

为了能更好起到提醒作用,在整个装置上设置有报警模块9,报警模块9直接连接控制模块1的输出端;

当数据进行编码之后,与存储装置中的身份数据进行比较,匹配不成功时,识别信息发送到控制模块1中,控制模块1控制报警模块9报警,为了节省成本而且还便于报警,报警模块9为蜂鸣部件。

在实施例1,将身份识别模块4连接数据接收模块5,再将身份识别模块4和控制模块1采用通过非连接方式连接,此时可以形成一个远程身份识别饮水机,假设有客人或者身份数据库不匹配的大人要喝水,其他可以与身份数据库匹配的人的身份事先被识别,然后其他人可以直接取水,不必对微处理器进行额外的读写,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