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防护纱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7480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防护纱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纱窗。



背景技术:

纱窗能在确保室内通风透气的同时还能减少蚊虫、尘霾对室内的入侵,为人的健康生活提供了很重要的防护屏障,然后随着空气环境的恶化,现在建筑物上的纱窗非常容易堆积灰尘,而由于安装结构的复杂导致纱网的拆洗变得非常繁琐;此外,现在雾霾天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现有纱窗对尘霾的吸附力非常弱。综上所述,现有的纱窗存在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纱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防护纱窗,包括窗体,所述窗体包括主框架与纱网,所述主框架上设有与窗体导轨配合的导槽,所述主框架上靠近其内圈侧的表面部分凹陷以此形成有一圈嵌入槽,所述纱网设有与所述嵌入槽匹配的边框,通过所述边框将所述纱网可拆卸的嵌套安装于嵌入槽上;其中,所述嵌入槽上至少三条侧边设有套接腔,所述边框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套接腔内的锁定杆,套接腔的腔口与所述锁定杆匹配以供所述锁定杆进入,且套接腔内部形成有供锁定杆旋转以实现与腔口错位的空间。

如前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防护纱窗,所述锁定杆外端活动设有便于施力操作的手柄,所述边框上设有与所述手柄匹配的容纳槽,所述手柄可活动收纳于所述容纳槽中。

如前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防护纱窗,所述纱网的材质为MOFS与玻璃纤维,或MOFS与金属纤维。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纱网易装卸、清洗。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框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框架的横截面轮廓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1、外框架;10、嵌入槽;11、内圈侧;12、套接腔;2、纱网;3、边框;30、手柄;100、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改进的防护纱窗,包括窗体,所述窗体包括主框架与纱网12,所述主框架上设有与窗体导轨配合的导槽100,所述主框架上靠近其内圈侧11的表面部分凹陷以此形成有一圈嵌入槽10,所述纱网12设有与所述嵌入槽10匹配的边框3,通过所述边框3将所述纱网12可拆卸的嵌套安装于嵌入槽10上;其中,所述嵌入槽10上至少三条侧边设有套接腔12,所述边框3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套接腔12内的锁定杆,套接腔12的腔口与所述锁定杆匹配以供所述锁定杆进入,且套接腔12内部形成有供锁定杆旋转以实现与腔口错位的空间。

纱网12的材质优选采用MOFS(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etal organic Framework的简称)与玻璃纤维或金属纤维形成,其中MOFS是由无机金属中心(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桥连的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相互连接,形成的一类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晶态多孔材料,是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也称配位聚合物(coordination polymer),它既不同于无机多孔材料,也不同于一般的有机配合物,兼有无机材料的刚性和有机材料的柔性特征。由于其多孔的特性使得在吸附尘霾等方面有较强效用,因此采用MOFS材质结合形成的纱网12能更加有效的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进入室内,为室内良好的空气环境提供一道保护屏障。

现有的纱窗在拆装时非常不便,由于均采用导轨与导槽100配合的方式卡合安装,除非将整个纱窗分散拆开,否则很不方便进行拆洗。而本案中将纱窗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通过导槽100和船体导轨配合的外框架1,另一部分是安装在嵌入槽10中的纱网12,由于纱网12才是整个纱网12清洗维护的重点难点,因此只需要实现将该部分进行拆卸即可。

如果单单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固定,纱窗在遭遇外力时可能容易脱离,所以在边框3上设置锁定杆,纱窗通过边框3嵌套在嵌入槽10中后,锁定杆刚好经由腔口插入套接腔12内,然后旋转锁定杆,使得锁定杆与腔口错位以此形成锁定连接,即锁定杆不能随意的从腔口脱离,从而将纱网12与外框架1牢固的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杆外端活动设有便于施力操作的手柄30,所述边框3上设有与所述手柄30匹配的容纳槽,所述手柄30可活动收纳于所述容纳槽中。手柄30的设置使得锁定杆的操作变得更加便捷,而为了避免纱网12安装好之后外露凸出的手柄30存在占用空间,将手柄30活动操作的收藏至容纳槽中,一般是通过将手柄30可转动的与锁定杆连接,这种转动其方向是远离或靠近边框3,远离时手柄是打开的便于施力,靠近方向时是向容纳槽运动并最终收藏于其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