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透气旅行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047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3D透气旅行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透气旅行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户外出行的频率已经逐渐增大,在户外出行乘坐飞机、火车、长途汽车等交通工具时,由于座椅很难被平放,因此在需要休息时,通常会使用旅行枕。

一般的旅行枕通常是包括由棉布包裹柔性材料形成的枕体,枕体两端向前弯折,使枕体内部形成一个容纳使用者脖子的空间,使用时,利用枕体支撑后脑,以缓解人颈部疲劳。

现有的枕头结构和功能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是乳胶枕头和记忆海绵枕头。然而,它们透气性都很差,不宜排汗,并容易滋生螨虫。大部分不能水洗。夏天的旅途中会让使用者颈部闷热难受无法安心休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透气旅行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所述的3D透气旅行枕,由表层、塑形层、内芯组成,所述的塑形层由3D间隔织物制成,将旅行枕的形状固定为U型;表层套于塑形层之外,内芯装填于塑形层之内;所述的3D间隔织物为是由聚酯丝作为原料编织而成的六面透气中空立体的结构。

具体的,所述的3D间隔织物由两层涤纶纱及连接两层涤纶纱的涤纶单丝组成,涤纶单丝呈X状交叉设置在两层之间。通过X状的单丝将两层涤纶纱支撑,形成了立体的空间。

具体的,所述的塑形层,由单片3D间隔织物通过卷曲形成圆柱形枕体,弯曲圆柱体并缝制形成U形弧度。其作用为将枕头的形状固定为我们需要的U型,从而方便与人们的颈部贴合使用,增加舒适感。

具体的,所述的内芯由单片3D间隔织物卷曲而成。卷曲成合适的圆柱状然后再将其塞入塑形层中,作为枕头的内芯。

具体的,所述的表层由3D间隔织物制成。表层所采用的3D间隔织物与塑形层所采用的相比,单丝的直径更细,织物单元格的面积更小,因为这一层是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为了减小摩擦,减少静电,增加舒适的,其制作难度及成本高于塑形层所采用的3D间隔织物。

所述的表层外侧设有方便拆卸的开口,方便其套于塑形层之外。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均由3D间隔织物制成,透气、舒适、方便清洗,还可以适用于泳池等水上活动时使用,以及浴室、温泉等场合休息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种替代方案:为了节约成本,表层也可以采用竹纤维制成。如果采用竹纤维制成表层,可以保持舒适度,降低成本,轻便、方便携带。但是清洗时没有原方案方便,且不适于水中的场合使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用涤纶丝(聚酯丝)作为原料制做成网状结构的U形旅行功能枕。具有有很好的透气性和弹性,可水洗、排汗、防螨、重量轻方便携带、为旅途舒缓压力、提高旅途睡眠质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旅行枕外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3D间隔织物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X状单丝的示意图

图4为3D间隔织物卷曲成圆柱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范围并非局限与此。

一种3D透气旅行枕,所述的旅行枕由表层、塑形层、内芯组成,所述的塑形层由3D间隔织物制成,将旅行枕的形状固定为U型;表层套于塑形层之外,内芯装填于塑形层之内;所述的3D间隔织物为是由聚酯丝作为原料编织而成的六面透气中空立体的结构。所述的3D间隔织物由两层涤纶纱及连接两层涤纶纱的涤纶单丝组成,涤纶单丝呈X状交叉设置在两层之间。

所述的塑形层,由单片3D间隔织物通过卷曲形成圆柱形枕体,弯曲圆柱体并缝制形成U形弧度。所述的内芯由单片3D间隔织物卷曲而成。所述的表层由3D间隔织物或竹纤维制成。所述的表层外侧设有方便拆卸的开口。

以上已公开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