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毯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7131发布日期:2018-06-28 01:3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毯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毯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地毯也越来越受欢迎。地毯是以棉、麻、毛、丝或草纱线等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类原料,经手工或机械工艺进行编结、栽绒或纺织而成的地面铺设物。它是世界范围内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工艺美术品类之一。覆盖于住宅、宾馆、酒店、会议室、娱乐场所、体育馆、展览厅、车辆、船舶或飞机等的地面,有减少噪声、隔热和装饰效果,可改善脚感、防止滑倒及防止空气污染等作用。

但是地毯的清洗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清洗时不便且费时费力,现有的一些清洗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清洗干净、成本低廉的地毯清洗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毯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体,所述清洗箱体左侧设有地毯进口,所述清洗箱体右侧设有地毯出口,所述清洗箱体中设有第一导毯辊和第二导毯辊,所述第一导毯辊和第二导毯辊水平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毯辊和第二导毯辊正上方均设有压辊,所述第一导毯辊靠近地毯进口的一侧设有由多个喷头组成的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导毯辊靠近第一导毯辊的一侧设有由多个喷头组成的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和第二喷淋装置均与进水管连接,所述清洗箱体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手动闸阀。

如上所述的一种地毯清洗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清洗箱体内靠近地毯进口处设有第一传动辊,所述清洗箱体内靠近地毯出口处设有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均与第一导毯辊水平设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地毯清洗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清洗箱体的底部为漏斗状。

如上所述的一种地毯清洗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压辊表面均设有弹性层。

如上所述的一种地毯清洗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弹性层采用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首先通过第一喷淋装置进行粗洗,在通过第二喷淋装置进行精洗,经过两次清洗,可以很好的保证清洗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导毯辊和第二导毯辊能够对清洗后的地毯进行挤压排水,保证清洗干净的同时,也能够缩短地毯的晾干时间,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利于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清洗箱体;2、地毯进口;3、地毯出口;4、第一导毯辊;5、第二导毯辊;6、压辊;7、喷头;8、第一喷淋装置;9、第二喷淋装置;10、进水管;11、排水管;12、手动闸阀;13、第一传动辊;14、第二传动辊;15、地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毯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体1,所述清洗箱体1左侧设有地毯进口2,所述清洗箱体1右侧设有地毯出口3,所述清洗箱体1的结构不设限定,例如还可以在清洗箱体1的侧面设有一箱门,这里不一一进行举例说明。

所述清洗箱体1中设有第一导毯辊4和第二导毯辊5,所述第一导毯辊4和第二导毯辊5水平间隔设置,用于传输地毯,所述第一导毯辊4和第二导毯辊5正上方均设有压辊6,所述压辊6与导毯辊之间的距离根据地毯的规格自行决定,所述第一导毯4辊靠近地毯进口2的一侧设有由多个喷头7组成的第一喷淋装置8,所述喷头的数量不设限定,作为优选,所述喷头7采用高压喷头,所述第二导毯辊5靠近第一导毯辊4的一侧设有由多个喷头7组成的第二喷淋装置9,所述第一喷淋装置8和第二喷淋装置9均与进水管10连接,从而地毯15从地毯进口2进来后,先通过第一喷淋装置9进行粗洗,粗洗后在通过第一导毯辊4与压辊6的配合,对地毯15进行挤压,从而将地毯15所吸收的水分挤压出来,然后在通过第二喷淋装置9对地毯15进行精洗,最后在通过第二导毯辊5与压辊6的配合,对地毯15进行挤压,将地毯15在精洗过程中所吸收的水分挤压出来,经过两次清洗,可以很好的保证清洗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导毯辊4和第二导毯辊5与压辊6的配合,能够对清洗后的地毯15进行挤压排水,保证清洗干净的同时,也能够缩短地毯15的晾干时间。为了在对地毯15进行挤压过程中,不损害地毯15,可以在所述压辊6表面均设有弹性层,具体的弹性层可以采用橡胶材质。

所述清洗箱体1底部设有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用于排放污水,所述排水管11上设有手动闸阀12。为了能更好的对清洗箱体1中的污水进行收集排放,可以将所述清洗箱体的底部设置为漏斗状。

作为优选,为了更好的对地毯15进行传导,使地毯15顺利传送,可以在所述清洗箱体1内靠近地毯进口2处设有第一传动辊13,所述清洗箱体1内靠近地毯出口3处设有第二传动辊14,所述第一传动辊13和第二传动辊14均与第一导毯辊4水平设置,从而保证地毯15在一条水平线上进行传输。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受本专利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