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老化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301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老化用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尤其涉及一种适老化用床。



背景技术:

全世界各个国家向后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也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老年人口大国,老年人居住问题已成为社会首要关注问题之一。受社会经济以及传统文化、家庭观念影响,居家养老成为了大多数老人的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老人们每天定要接触的就是睡觉时所用的床了,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关系到老人们的身心健康,很多老人们的睡觉姿势都不一样,在睡着之后会把盖好的被子踢掉,被子随之落地,踢掉被子的老人们也就容易着凉,特别是老人群体,身体抵抗力虚弱,着凉之后感冒是很麻烦的事情,并且现在的床体并没有设置专门用来防止老人摔下床的装置,这使得老人睡觉时的安全性不高。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可防护被子掉地、能够有效的起到防护作用的适老化用床,来克服现有技术中不可防护被子掉地、没有设置防护装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不可防护被子掉地、没有设置防护装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护被子掉地、能够有效的起到防护作用的适老化用床。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适老化用床,包括有床体、床垫、靠垫、防护装置和收线机构,床体顶部设有床垫,床体顶部右侧设有靠垫,床体顶部前后两侧均开有通孔,床体上设有防护装置,床体内中部设有收线机构,收线机构与防护装置连接。

优选地,防护装置包括有滑轨、滑块、升降板、钢丝绳、导向轮和防护栏,床体内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上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顶部连接有防护栏,滑轨左壁上侧连接有导向轮,滑块顶部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绕过导向轮。

优选地,收线机构包括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转杆、蜗杆、第二轴承座、第二转杆、蜗轮和绕线轮,床体左壁中部连接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内设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左端位于床体左壁的左侧,第一转杆上连接有蜗杆,床体内上下两壁均连接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内设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中部连接有蜗轮,蜗轮与蜗杆啮合,第二转杆上侧连接有绕线轮,钢丝绳绕在绕线轮上。

优选地,还包括有升降杆和支杆,床体前后两壁对称开有一字孔,前后两侧的滑块外侧均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穿过一字孔,床体前后两壁上部对称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杆,支杆上设有与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支杆与升降杆配合。

优选地,床体的材料为合成木。

优选地,床垫的宽度为2米。

优选地,靠垫的宽度为2米。

工作原理:需要使用本设备时,老年人可以启用收线机构带动防护装置向上移动,老年人便可躺床上休息了,防护装置可以防护被子与床垫和老人在睡眠时不会从床体上掉落在地面上,从而使得睡眠更加的舒畅与有安全感,睡完之后可以再次启用收线机构带动防护装置向下移动,以便节省空间的使用。

因为防护装置包括有滑轨、滑块、升降板、钢丝绳、导向轮和防护栏,床体内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上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顶部连接有防护栏,滑轨左壁上侧连接有导向轮,滑块顶部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绕过导向轮,收线机构收拉钢丝绳时,钢丝绳拉动滑块向上移动,滑块带动防护栏向上移动,收线机构松放钢丝绳时,滑块与防护栏自身重力原因向下移动,收线机构收拉与松放钢丝绳可以使得防护栏上下移动,从而防护被子与老人不会从床体上掉落。

因为收线机构包括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转杆、蜗杆、第二轴承座、第二转杆、蜗轮和绕线轮,床体左壁中部连接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内设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左端位于床体左壁的左侧,第一转杆上连接有蜗杆,床体内上下两壁均连接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内设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中部连接有蜗轮,蜗轮与蜗杆啮合,第二转杆上侧连接有绕线轮,钢丝绳绕在绕线轮上。老人需要向上移动防护栏可以顺时针转动第一转杆,第一转杆带动蜗杆顺时针转动,蜗杆顺时针转动使得蜗轮逆时针转动,蜗轮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转杆逆时针转动,第二转杆带动绕线轮逆时针转动,绕线轮逆时针转动则收拉钢丝绳,从而带动防护栏向上移动,老人需要向下移动防护栏可以逆时针转动第一转杆,第一转杆带动蜗杆逆时针转动,蜗杆逆时针转动使得蜗轮顺时针转动,蜗轮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转杆顺时针转动,第二转杆带动绕线轮顺时针转动,绕线轮顺时针转动则松放钢丝绳,防护栏也就向下移动,转动第一转杆使得防护栏上下移动既便捷又可靠。

因为还包括有升降杆和支杆,床体前后两壁对称开有一字孔,前后两侧的滑块外侧均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穿过一字孔,床体前后两壁上部对称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杆,支杆上设有与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支杆与升降杆配合。升降板上下移动时,升降板带动升降杆上下移动,升降杆向上移动时,老人可以旋动支杆不挡住升降杆向上移动,升降杆向上移动最高时,老人旋动支杆挡住升降杆向下移动,防护栏便稳定在一个高度上了,要向下移动防护栏时,旋动支杆不挡住升降杆向下移动即可,支杆的设置使得防护栏稳稳的锁住在一个高度上。

因为床垫的宽度为2米,床垫的宽度为2米可以让老人有一个更宽敞的睡眠环境。

因为靠垫的宽度为2米,靠垫的宽度为2米等于床垫的宽度,更美观一点。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适老化用床,防护装置可以防护被子与床垫和老人在睡眠时不会从床体上掉落在地面上,从而使得睡眠更加的舒畅与有安全感,睡完之后可以再次启用收线机构带动防护装置向下移动,以便节省空间的使用,只需转动第一转杆,收线机构就可收拉与松放钢丝绳,从而使得防护栏上下移动,使用起来也就比较简单了,转动第一转杆使得防护栏上下移动既便捷又可靠,支杆的设置使得防护栏稳稳的锁住在一个高度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线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床体,2-床垫,3-靠垫,4-通孔,5-防护装置,6-收线机构,51-滑轨,52-滑块,53-升降板,54-钢丝绳,55-导向轮,56-防护栏,61-第一轴承座,62-第一转杆,63-蜗杆,64-第二轴承座,65-第二转杆,66-蜗轮,67-绕线轮,7-一字孔,8-升降杆,9-螺纹孔,10-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适老化用床,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床体1、床垫2、靠垫3、防护装置5和收线机构6,床体1顶部设有床垫2,床体1顶部右侧设有靠垫3,床体1顶部前后两侧均开有通孔4,床体1上设有防护装置5,床体1内中部设有收线机构6,收线机构6与防护装置5连接。

实施例2

一种适老化用床,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床体1、床垫2、靠垫3、防护装置5和收线机构6,床体1顶部设有床垫2,床体1顶部右侧设有靠垫3,床体1顶部前后两侧均开有通孔4,床体1上设有防护装置5,床体1内中部设有收线机构6,收线机构6与防护装置5连接。

防护装置5包括有滑轨51、滑块52、升降板53、钢丝绳54、导向轮55和防护栏56,床体1内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滑轨51,滑轨51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52,滑块52上连接有升降板53,升降板53顶部连接有防护栏56,滑轨51左壁上侧连接有导向轮55,滑块52顶部连接有钢丝绳54,钢丝绳54绕过导向轮55。

实施例3

一种适老化用床,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床体1、床垫2、靠垫3、防护装置5和收线机构6,床体1顶部设有床垫2,床体1顶部右侧设有靠垫3,床体1顶部前后两侧均开有通孔4,床体1上设有防护装置5,床体1内中部设有收线机构6,收线机构6与防护装置5连接。

防护装置5包括有滑轨51、滑块52、升降板53、钢丝绳54、导向轮55和防护栏56,床体1内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滑轨51,滑轨51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52,滑块52上连接有升降板53,升降板53顶部连接有防护栏56,滑轨51左壁上侧连接有导向轮55,滑块52顶部连接有钢丝绳54,钢丝绳54绕过导向轮55。

收线机构6包括有第一轴承座61、第一转杆62、蜗杆63、第二轴承座64、第二转杆65、蜗轮66和绕线轮67,床体1左壁中部连接有第一轴承座61,第一轴承座61内设有第一转杆62,第一转杆62左端位于床体1左壁的左侧,第一转杆62上连接有蜗杆63,床体1内上下两壁均连接有第二轴承座64,第二轴承座64内设有第二转杆65,第二转杆65中部连接有蜗轮66,蜗轮66与蜗杆63啮合,第二转杆65上侧连接有绕线轮67,钢丝绳54绕在绕线轮67上。

实施例4

一种适老化用床,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床体1、床垫2、靠垫3、防护装置5和收线机构6,床体1顶部设有床垫2,床体1顶部右侧设有靠垫3,床体1顶部前后两侧均开有通孔4,床体1上设有防护装置5,床体1内中部设有收线机构6,收线机构6与防护装置5连接。

防护装置5包括有滑轨51、滑块52、升降板53、钢丝绳54、导向轮55和防护栏56,床体1内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滑轨51,滑轨51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52,滑块52上连接有升降板53,升降板53顶部连接有防护栏56,滑轨51左壁上侧连接有导向轮55,滑块52顶部连接有钢丝绳54,钢丝绳54绕过导向轮55。

收线机构6包括有第一轴承座61、第一转杆62、蜗杆63、第二轴承座64、第二转杆65、蜗轮66和绕线轮67,床体1左壁中部连接有第一轴承座61,第一轴承座61内设有第一转杆62,第一转杆62左端位于床体1左壁的左侧,第一转杆62上连接有蜗杆63,床体1内上下两壁均连接有第二轴承座64,第二轴承座64内设有第二转杆65,第二转杆65中部连接有蜗轮66,蜗轮66与蜗杆63啮合,第二转杆65上侧连接有绕线轮67,钢丝绳54绕在绕线轮67上。

还包括有升降杆8和支杆10,床体1前后两壁对称开有一字孔7,前后两侧的滑块52外侧均连接有升降杆8,升降杆8穿过一字孔7,床体1前后两壁上部对称开有螺纹孔9,螺纹孔9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杆10,支杆10上设有与螺纹孔9配合的外螺纹,支杆10与升降杆8配合。

床体1的材料为合成木。

床垫2的宽度为2米。

靠垫3的宽度为2米。

工作原理:需要使用本设备时,老年人可以启用收线机构6带动防护装置5向上移动,老年人便可躺床上休息了,防护装置5可以防护被子与床垫2和老人在睡眠时不会从床体1上掉落在地面上,从而使得睡眠更加的舒畅与有安全感,睡完之后可以再次启用收线机构6带动防护装置5向下移动,以便节省空间的使用。

因为防护装置5包括有滑轨51、滑块52、升降板53、钢丝绳54、导向轮55和防护栏56,床体1内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滑轨51,滑轨51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52,滑块52上连接有升降板53,升降板53顶部连接有防护栏56,滑轨51左壁上侧连接有导向轮55,滑块52顶部连接有钢丝绳54,钢丝绳54绕过导向轮55,收线机构6收拉钢丝绳54时,钢丝绳54拉动滑块52向上移动,滑块52带动防护栏56向上移动,收线机构6松放钢丝绳54时,滑块52与防护栏56自身重力原因向下移动,收线机构6收拉与松放钢丝绳54可以使得防护栏56上下移动,从而防护被子与老人不会从床体1上掉落。

因为收线机构6包括有第一轴承座61、第一转杆62、蜗杆63、第二轴承座64、第二转杆65、蜗轮66和绕线轮67,床体1左壁中部连接有第一轴承座61,第一轴承座61内设有第一转杆62,第一转杆62左端位于床体1左壁的左侧,第一转杆62上连接有蜗杆63,床体1内上下两壁均连接有第二轴承座64,第二轴承座64内设有第二转杆65,第二转杆65中部连接有蜗轮66,蜗轮66与蜗杆63啮合,第二转杆65上侧连接有绕线轮67,钢丝绳54绕在绕线轮67上。老人需要向上移动防护栏56可以顺时针转动第一转杆62,第一转杆62带动蜗杆63顺时针转动,蜗杆63顺时针转动使得蜗轮66逆时针转动,蜗轮66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转杆65逆时针转动,第二转杆65带动绕线轮67逆时针转动,绕线轮67逆时针转动则收拉钢丝绳54,从而带动防护栏56向上移动,老人需要向下移动防护栏56可以逆时针转动第一转杆62,第一转杆62带动蜗杆63逆时针转动,蜗杆63逆时针转动使得蜗轮66顺时针转动,蜗轮66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转杆65顺时针转动,第二转杆65带动绕线轮67顺时针转动,绕线轮67顺时针转动则松放钢丝绳54,防护栏56也就向下移动,转动第一转杆62使得防护栏56上下移动既便捷又可靠。

因为还包括有升降杆8和支杆10,床体1前后两壁对称开有一字孔7,前后两侧的滑块52外侧均连接有升降杆8,升降杆8穿过一字孔7,床体1前后两壁上部对称开有螺纹孔9,螺纹孔9内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杆10,支杆10上设有与螺纹孔9配合的外螺纹,支杆10与升降杆8配合。升降板53上下移动时,升降板53带动升降杆8上下移动,升降杆8向上移动时,老人可以旋动支杆10不挡住升降杆8向上移动,升降杆8向上移动最高时,老人旋动支杆10挡住升降杆8向下移动,防护栏56便稳定在一个高度上了,要向下移动防护栏56时,旋动支杆10不挡住升降杆8向下移动即可,支杆10的设置使得防护栏56稳稳的锁住在一个高度上。

因为床垫2的宽度为2米,床垫2的宽度为2米可以让老人有一个更宽敞的睡眠环境。

因为靠垫3的宽度为2米,靠垫3的宽度为2米等于床垫2的宽度,更美观一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