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模型躺摇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5354发布日期:2018-07-13 16:33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人体模型躺摇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躺摇椅,大部分座垫和靠背表面为平面设计,当人坐在或躺在躺摇椅上时,睡觉有时会侧偏引起颈椎关节走位,时间久了引发颈椎痛,另外人体与躺摇椅接触面积小,导致人体单位面积受力大,导致人在躺摇椅上睡久了关节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体模型躺摇椅,通过将躺摇椅的座垫上表面和靠背上表面设置成与人体小腿、大腿、屁股、腰部、头部相吻合的凹形曲面,可使得人坐在或躺在躺摇椅上时,增加人体与躺摇椅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人体单位面积受力,提高舒适度,增强体验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人体模型躺摇椅,包括座垫、靠背、扶手、椅脚,所述座垫上表面设有屁股支撑区域和大腿支撑区域,所述屁股支撑区域为与人体屁股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所述大腿支撑区域为与人体大腿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所述靠背上端设有后背支撑区域、腰部支撑区域和人体头部支撑区域,所述后背支撑区域为与人体后背形状吻合的凹形曲面,所述腰部支撑区域为与人体腰部形状吻合的凹形曲面,所述人体头部支撑区域为与人体头部形状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进一步说明,所述靠背下端与靠近靠背的座垫端面铰接,并可向座垫上表面靠近或远离方向转动。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小腿支撑板,所述小腿支撑板上端与座垫的远离靠背的端面铰接,所述小腿支撑板可向座垫上表面靠近或远离方向转动,所述小腿支撑板上表面设有小腿支撑区域,所述小腿支撑区域为与人体小腿形状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

进一步说明,所述躺摇椅还包括位于小腿支撑板底部的脚底按摩板,所述脚底按摩板垂直于小腿支撑板的上表面,且与小腿支撑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说明,所述脚底按摩板上设置有按摩轮。

进一步说明,所述小腿支撑板的后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靠背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说明,所述靠背下方固定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连接有一根与躺摇椅宽度方向平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连接固定在躺摇椅上的第一轴承,所述转动轴局部成“n”形凸出设计,在所述转动轴凸出部活动套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通过第三连接杆与安装在座垫底部的第二轴承连接。

进一步说明,所述屁股支撑区域、后背支撑区域、腰部支撑区域、大腿支撑区域、小腿支撑区域设有通气孔。

进一步说明,所述屁股支撑区域、后背支撑区域、腰部支撑区域、大腿支撑区域、小腿支撑区域内设有半球形凸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躺摇椅的座垫上表面和靠背上表面设置成与人体小腿、大腿、屁股、腰部、头部相吻合的凹形曲面,可使得人坐在或躺在躺摇椅上时,增加人体与躺摇椅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人体单位面积受力,提高舒适度,增强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人体模型躺摇椅示意图。

图2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人体模型躺摇椅侧面示意图。

图3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人体模型躺摇椅驱动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座垫 2-靠背 21-后背支撑区域 22-腰部支撑区域 3-小腿支撑板 41-屁股支撑区域 42-大腿支撑区域 5-小腿支撑区域 6-通气孔 7-脚底按摩板 71-按摩轮 9-椅脚 10-第一连接杆 11-第二连接杆 12-人体头部支撑区域 13-驱动装置 131-第一轴承 132-发动机 133- 转动轴 134-第三轴承 135-第三连接杆 136-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人体模型躺摇椅,包括座垫1、靠背2、扶手8、椅脚9、小腿支撑板3,座垫1与椅脚9固定连接,座垫1上表面设有屁股支撑区域41和大腿支撑区域42,屁股支撑区域41为与人体屁股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大腿支撑区域42为与人体大腿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所述靠背2 上端设有所述靠背上端设有后背支撑区域21、腰部支撑区域22和人体头部支撑区域12,所述后背支撑区21为与人体后背形状吻合的凹形曲面,所述腰部支撑区22为与人体腰部形状吻合的凹形曲面,人体头部支撑区域12为与人体头部形状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小腿支撑板3上表面设有小腿支撑区域5,小腿支撑区域5为与人体小腿形状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通过将躺摇椅的座垫1上表面和靠背2上表面设置成与人体屁股、大腿、头部相吻合的凹形曲面,可使得人坐在或躺在躺摇椅上时,增加人体与躺摇椅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人体单位面积受力,提高舒适度,增强体验感。屁股支撑区域41、大腿支撑区域42以及人体头部支撑区域12可根据不同人的身体特点设计不同的尺寸,例如设计大人和小孩的尺寸。屁股支撑区域41、大腿支撑区域 42、小腿支撑区域5以及靠背2腰部支撑区域22和后背支撑区域21设置有通气孔6,可用于透风透气,增加舒适感。

靠背2下端与靠近靠背2的座垫1端面铰接,并可向座垫1上表面靠近或远离方向转动。小腿支撑板3上端与座垫1的远离靠背2的端面铰接,小腿支撑板3可向座垫1上表面靠近或远离方向转动。靠背2和小腿支撑板3 设计成可以翻转的结构,可以自由调整靠背2和小腿支撑板3的角度,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更加舒适。

躺摇椅还包括位于小腿支撑板3底部的脚底按摩板7,脚底按摩板7垂直于小腿支撑板3的上表面,且与小腿支撑板3活动连接。脚底按摩板7侧面设置有活动卡凸,小腿支撑板3侧面对应卡凸设置卡洞,通过卡凸卡在卡洞的位置不同可以调节脚底按摩板7到小腿支撑板3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长度的小腿,优选的,脚底按摩板7上设置有按摩轮71,可提供脚底按摩。

小腿支撑板3的后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第一连接杆1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1的另一端与靠背2的底部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设计,当人体往靠背2上靠时,压着靠背2往后转动,靠背 2转动带动第二连接杆11转动,第二连接杆11带动第一连接杆10转动支撑小腿支撑板3往上翻转,从而对小腿进行托举。

靠背2下方固定有驱动装置13,驱动装置13包括发动机132,发动机 132连接有一根与躺摇椅宽度方向平行转动轴133,转动轴133的两端连接固定在躺摇椅上的第一轴承131,转动轴133局部成“n”形凸出设计,在转动轴133凸出部活动套有第三轴承134,第三轴承134通过第三连接杆135 与安装在座垫1底部的第二轴承136连接。发动机132转动带动转动轴133 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轴承134、第三连接杆135移动,从而驱动躺摇椅前后摇动,自动化程度高。屁股支撑区域41、大腿支撑区域42、小腿支撑区域5、后背支撑区域以及头部支撑区域分布有半球形凸点,当床摆动时,身体与凸点摩擦,使得全身血液流动及循环。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人体模型躺摇椅进行了阐述,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