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9971发布日期:2018-06-30 01:2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特别涉及一种洗碗机。



背景技术:

商用洗碗机是指适用商业用途的洗碗机,一般用于宾馆、饭店、餐厅等,其特点是高温、消毒、大强度、短时间处理,目前有罩式洗碗机,篮传送式式洗碗机,带传送式洗碗机和洗涤烘干一体机。

其中罩式洗碗机即揭盖式洗碗机,采用旋转式洗涤臂,对餐具进行多角度的有力喷洗,从而保证清洗效果。不锈钢过滤装置,冲洗时阻隔食物残渣进入排水道,有效避免水道阻塞。深拉伸式水缸,耐腐蚀;浸水式节能锅炉使水温更稳定,清洗效果更明显;内配置软水装置,能有效防止锅炉水污垢的形成。虽然在清洁度方面,相对于超声波原理方面稍有逊色,但是足以满足一般的洗碗要求。然而这一款自动洗碗机以其新款超前的外形设计及自动化程序控制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大流量水泵加大了冲洗力度,大大提高了洗涤效果。

公告号为CN2039879820U,公告日为2014.12.10的中国专利《商用揭盖式洗碗机》,涉及一种商用揭盖式洗碗机,属于厨具领域,包括机架,机架一侧面上固定背板,背板上通过轨道配合安装上罩,上罩与机架的椅面配合,上罩与机架扣合后形成密闭的洗碗空间,机架的椅背上铰接U 字形提手,提手上铰接连接杆,连接杆与上罩铰接,上罩上固定限位块,上罩与机架配合时,连接杆被限位块限位,提手端向下倾斜,机架的椅面上设向里凹陷的水箱,水箱底部设电加热装置,水箱上设过滤网,过滤网上设喷淋臂,喷淋臂上方设支架,支架铰接在背板上,支架中部为圆形,其面积与喷淋臂划过的面积一致,水箱尺寸与椅面尺寸一致,喷淋臂通过水泵与水箱连通,节约资源,提高了清洗效率。

上述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接杆和限位块可有效防止上罩过度上升而脱离轨道,提高其稳定性,洗落的残羹留在了过滤网上,由于水箱的面积几乎覆盖了整个清洗区域,清洗后的水通过过滤网进入水箱循环利用,支架中部为圆形,其面积与喷淋臂划过的面积一致,不会阻碍喷淋臂对碗碟的清洗,结构合理,节约资源,提高了清洗效率。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清洗过滤网以及处理过滤网上的杂质时,需要将喷淋臂提起来再进行过滤网的拆卸,操作不便,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过滤网的洗碗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洗碗机,包括机身以及位于机身上的清洗台,所述清洗台上的一侧设置有导流台,所述清洗台的另一侧排列设置有多块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网,所述导流台远离所述过滤网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过滤网的一端,所述清洗台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过滤网的凸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台靠近过滤网的一端较低,从而可以引导水流向过滤网流动,实现过滤作用,将杂质阻挡在过滤网上。多块排列设置的过滤网的结合实现过滤作用,可以方便地将过滤网从清洗台内取出,拆卸方便快捷,提升工作效率,并且由于单块过滤网的面积较小,在取出后对过滤网的清洗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之间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之间铰接设置,使得在取出过程中只需要拉动单块的过滤网即能实现多块过滤网的同时移动,操作人员可以站在机身的单侧将过滤网取出,操作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沿排列方向的两端分别呈半圆状,相邻的所述过滤网相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的两端呈半圆状并且相邻的过滤网之间相切,从而使得过滤网之间能够发生转动,相邻的过滤网之间不会造成阻碍,并且在给过滤网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两端在相切的状态,从而减小过滤网之间的缝隙,杂质不易从过滤网之间的连接处掉落,提升收集杂质的性能。位于两端的过滤网通过半圆状的面可以与清洗台之间进行抵触,减小过滤网与清洗台之间的间隙,并且在过滤网进行转动时不会被清洗台限制,提升了操作的便捷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一端的所述过滤网上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端的过滤网上设置把手,可以方便地通过把手将过滤网提起,从而提升操作的效率,并且在取出过滤网的过程中比较稳定,过滤网不易滑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两端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过滤网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转动杆的连接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在连接座上,在不需要使用把手的时候,把手可以贴合在过滤网上,减少空间的占用,提升了把手的灵活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远离所述把手一端的所述过滤网上靠近所述清洗台的一侧设置有挡渣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渣板的设置用于在过滤网取出的过程中将滑落的杂质阻挡,减少杂质的掉落,便于对清洗台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台上设置有导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槽的设置用于对水流进行引导,提升水流的流动效率。并且在导流槽的作用下会形成混乱的水流,从而提升对杂质的冲击力,便于将杂质推送到过滤网上,从而提升清理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多块铰接的过滤网对杂质进行过滤作用,当需要进行清理时,可以依次地单块取出过滤网,过滤网所需的移动空间较小,从而降低操作所需的环境需求,操作方便快捷。

通过把手可以方便地将一端的过滤网取出,并且可以带动其余的过滤网发生滑移,在机身的一端即能将全部的过滤网取出,提升操作的便捷度。而在取出的过程中会有杂质发生移动,通过挡渣板将大部分的杂质阻挡,减少杂质的掉落,便于进行清理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过滤网进行过滤作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将过滤网取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过滤网和把手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图中:1、机身;2、清洗台;3、导流台;4、过滤网;5、凸条;6、把手;7、转动杆;8、连接座;9、挡渣板;10、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洗碗机,包括机身1以及位于机身1上的清洗台2,在清洗台2上进行清洗操作。清洗台2的一侧固定有导流台3,在另一侧为过滤网4,完成清洗作用后的水流以及水流中的杂质会沿导流台3传递到过滤网4上进行过滤作用,将杂质与水分离。

如图2和图3所示,导流台3远离过滤网4的一端较低,水流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沿导流台3流动到过滤网4上。导流台3上还设置有导流槽10,用于引导水流通过,提升排水效果。在水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导流槽10的设置可以形成混乱的水流,对导流台3上的杂质形成多方向的冲击,便于将杂质推动到过滤网4上,便于进行清理。

清洗台2上焊接有用于支撑过滤网4的凸条5,使过滤网4能够稳定地放置在清洗台2上。过滤网4排列设置有多块,相邻的过滤网4之间通过合页的方式进行铰接,即相邻的过滤网4之间可以发生转动。

过滤网4在沿其排列方向的两端均呈半圆状,并且相邻的过滤网4之间通过半圆状的面相切,过滤网4之间可以方便地发生转动,并且减小了过滤网4之间的间隙,杂质不易从过滤网4之间掉落。

位于两端的过滤网4通过半圆状的面与清洗台2发生抵触,过滤网4在发生转动从清洗台2中取出的过程中,不会被清洗台2的壁面限制,方便了操作。

位于一端的过滤网4上设置有把手6,通过把手6可以方便地将过滤网4从清洗台2中取出。

如图4所示,在把手6与滤网连接处的两端向两侧延伸设置有转动杆7,并且在滤网上焊接有连接座8,转动杆7转动连接在连接座8内,在不需要使用把手6时,通过转动杆7在连接座8内的转动可以改变把手6的方向,使把手6与过滤网4贴合,减少把手6在过滤网4上方的空间占用。当需要使用把手6时将把手6翻起,即能对过滤网4施加力的作用,将过滤网4取出。

如图2和图3所示,远离把手6一端的过滤网4上焊接有挡渣板9,挡渣板9呈U形状,挡渣板9设置在过滤网4的周侧且与清洗台2的内壁抵触,用于对过滤网4取出过程中发生掉落的杂质进行阻挡和收集,减少杂质掉落,从而提升对清洗台2清理的效率。

在过滤网4取出的过程中,先翻动把手6与过滤网4的面保持垂直,拉动把手6将位于一端的过滤网4抬起,并且对过滤网4施加力的作用使连接其余过滤网4过滤网4发生联动,将全部的过滤网4拉向一侧,并且过滤网4会依次发生转动与凸条5分离,从而将过滤网4全部取出。过滤网4取出的过程中对空间的占用较小,取出比较方便。在清理完成后将过滤网4重新依次安装到凸条5上即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