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臂式沥水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1674发布日期:2018-06-05 18:5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臂式沥水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水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臂式沥水架。



背景技术:

沥水架是一种常见的厨房用品,主要用于对碗、碟、筷子等餐具进行沥水。现有的沥水架虽然种类繁多,形状各异,但是功能均相对较为单一。例如,目前市面上出现的碗碟类沥水架,通常不能针对性地对高脚杯(红酒杯)进行沥水。由于高脚杯极易破碎,如果将高脚杯与碗、碟一并置入沥水架内,则容易造成高脚杯的损坏,若另外购买高脚杯专用沥水支架,则又会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转臂式沥水架,其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既能够对碗、碟、筷等餐具进行沥水,还能够对高脚杯进行沥水,而且不易造成高脚杯的损坏,功能较为多样,降低了使用成本,有效满足用户实际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臂式沥水架,包括沥水座及设于所述沥水座上的沥水架本体,还包括转臂组件,所述转臂组件包括转臂和挂架,所述转臂的一端与所述沥水座转动连接,所述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挂架配合连接,所述沥水座与所述转臂配合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转臂相对于所述沥水座转动的角度,所述挂架设有若干用于悬挂高脚杯的挂口。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座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连接套,所述转臂的相应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套套接的第二连接套,所述转臂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套与所述第二连接套配合转动连接至所述沥水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内部区域设有限位板,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内部区域设有与所述限位板止挡配合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柱配合构成所述限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转臂与所述沥水座可折叠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套自由端的周壁凸设有环状卡凸,所述沥水座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环状卡凸卡接的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挂架包括具有若干所述挂口的挂架本体,所述挂架本体设置有用于连接至所述转臂的连杆,所述挂架本体与所述连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座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座,所述排水座的排水孔处连接有排水板。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的外缘凸设有连接卡环,所述排水板上设置有环状凸垣,所述环状凸垣具有排水缺口,所述环状凸垣的内壁沿周向设有与所述连接卡环配合的连接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架本体内设置有筷子笼。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架本体的中部形成有用于插置碗盘的立式沥水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臂式沥水架,通过设置与沥水座转动配合的转臂组件,使用时,可以将碗、盘、碟、筷等餐具放置在沥水架本体中,而将高脚杯单独挂置在转臂组件的挂架上,从而既有效实现了对高脚杯的沥水存放,避免了高脚杯的损坏,同时还无需另外购买高脚杯专用支架,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此外,由于转臂组件与沥水座转动连接,当无需对高脚杯进行沥水时,还可以转动转臂,将转臂组件与沥水座折叠在一起,从而减小本实用新型所占用的空间,使用尤为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于收折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于打开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沥水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排水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排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转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中:1、沥水座;11、第一连接套;12、限位板;13、卡扣;2、沥水架本体;21、立式沥水区;3、排水座;31、排水孔;32、支撑脚;33、连接卡环;4、排水板;41、环状凸垣;411、连接滑槽;42、排水缺口;5、筷子笼;6、转臂;61、第二连接套;62、限位柱;63、环状卡凸;7、挂架;71、挂架本体;72、连杆;73、挂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转臂式沥水架,包括沥水座1、设于沥水座1上的沥水架本体2,沥水座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座3,排水座3的排水孔31处连接有排水板4,沥水座1中的水经排水板4排出,从而确保了沥水座1能够保持相对干燥的环境,避免细菌滋生。沥水架本体2内设置有筷子笼5,用于放置筷子、勺子等用具。另外,沥水架本体2的中部还形成有用于插置碗盘的立式沥水区21,使用时,可以将碗、碟、盘竖直插在立式沥水区21,提高沥水效果。

本实施例中,排水板4与排水座3活动连接,使排水板4可以朝任意方向排水,以使本实用新型使用更方便。具体地说,排水孔31的外缘凸设有连接卡环33,排水板4上设置有开放式的环状凸垣41,环状凸垣41具有排水缺口42,环状凸垣41的内壁沿周向设有与连接卡环33配合的连接滑槽411。由于排水座3的底部一般会设置支撑结构,例如,本实施例中,排水座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脚32,当排水板4在转动过程中受到支撑脚32的阻挡时,只需推动排水板4,利用连接滑槽411与连接卡环33的配合作用,便可以使排水板4相对于连接卡环33滑动,促使排水板4避开支撑脚32,待排水板4绕过支撑脚32并转动至合适角度时,再向外拉动排水板4,从而便可以完成对排水板4排水角度的调整。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排水板4无需从排水座3中拆下,使用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臂式沥水架,还包括转臂组件,转臂组件包括转臂6和挂架7,转臂6的一端与沥水座1转动连接,具体地说,通过转动转臂6,可以使转臂6与沥水座1折叠在一起,转臂6的另一端与挂架7配合连接,沥水座1与转臂6配合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限制转臂6相对于沥水座1转动的角度,挂架7设有若干用于悬挂高脚杯的挂口73,挂口73呈“U”形。

具体地说,沥水座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连接套11,转臂6的相应端部设有与第一连接套11套接的第二连接套61,转臂6通过第一连接套11与第二连接套61配合转动连接至沥水座1。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套11的内部区域设有限位板12,第二连接套61的内部区域设有与限位板12止挡配合的限位柱62,限位板12与限位柱62配合构成上述限位机构,优选的,限位板12的数量为两个,限位柱62的数量亦设置为两个,且限位板12与限位柱62交错设置,当转臂6相对于沥水座1转动时,两个限位柱62在两个限位板12之间运动,通过限位柱62与限位板12的止挡配合作用,实现对转臂6的限位。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套61套设于第一连接套11的外部,第二连接套61自由端的周壁凸设有环状卡凸63,沥水座1的外侧壁设置有与环状卡凸63卡接的卡扣13,通过环状卡凸63与卡扣13配合,防止转臂6从沥水座1上脱落,确保了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挂架7包括具有若干挂口73的挂架本体71,挂架本体71设置有用于连接至转臂6的连杆72,挂架本体71与连杆7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通过采用上述钝角结构,当转臂6转动到最大角度(用于悬挂高脚杯)时,挂口73内的高脚杯不易滑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臂式沥水架,通过设置与沥水座1转动配合的转臂组件,使用时,可以将碗、盘、碟、筷等餐具放置在沥水架本体2中,而将高脚杯单独挂置在转臂组件的挂架7上,参见图2所示,从而既有效实现了对高脚杯的沥水存放,避免了高脚杯的损坏,同时还无需另外购买高脚杯专用支架,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此外,由于转臂组件与沥水座1转动连接,当无需对高脚杯进行沥水时,参见图1所示,还可以转动转臂6,将转臂组件与沥水座1折叠在一起,从而减小本实用新型所占用的空间,使用尤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