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5513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尤其涉及一种书架。



背景技术:

书架是人们用来专门放书的器具。由于书架形态、结构的不同,又有书柜、书橱、书隔等其他名称。书架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遍用具。目前,在看书者取走书架上的书阅读完,需要放回时,很容易忘记书籍的取出位置,从而使得原本井然有序的书籍被打乱,从而影响以后书籍的查找阅读;另外,书本放置时容易向两侧倾倒,特别是位于一排书外边缘的书本,常常需要另外配置拦挡装置。同时,目前的书架各层板之间的间隔均为等距,且间隔通常设置的较大,以满足大部分书籍的高度,这样浪费了很多的置书空间。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书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书架。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书架,包括背板、分别与背板一侧相连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由若干置书单元组成的至少一个置书层,所述置书单元呈方形结构,所述置书单元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杆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杆设置于左、右侧板之间,所述左、右侧板之间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置书单元另一侧的支撑杆;所述置书单元的前端设有金属块,所述置书单元顶部设有标签。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用于固定杆与支撑杆滑动的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的两侧形成有与之连通的第二调节孔和第三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的端部下方形成有用于放置固定杆端部的固定杆孔,所述第三调节孔的端部下方形成有用于放置支撑杆端部的支撑杆孔。

所述第一调节孔的两侧形成有若干组第二调节孔和第三调节孔。

所述固定杆孔与支撑杆孔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所述通孔与置书单元底部的垂直距离相等。

所述通孔的底部形成有与外部连通的引导口。

所述置书单元的侧壁前端形成有圆孔,所述金属块放置于所述圆孔内。

所述置书单元的顶角形成倒圆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置书单元前段设置金属块,书被取走后,由于金属块的重力影响使得置书单元绕着固定杆转动90度,同时,配合置书单元顶部的标签,使得看书者归还书时更为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使得置书层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其之间不同的间距,从而适应书的高度等情况,节省置书空间;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引导口使得置书单元更方便的安装在套装于固定杆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置书单元和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板,21左侧板,22右侧板,3置书单元,31通孔,32引导口,4固定杆,5支撑杆,6金属块,61圆孔,7标签,8调节机构,81第一调节孔,82第二调节孔,83第三调节孔,84固定杆孔,85支撑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书架,包括背板1、分别与背板1一侧相连的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由若干置书单元3组成的至少一个置书层,所述置书单元3呈方形结构,所述置书单元3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杆4穿过的通孔31,所述固定杆4设置于左、右侧板之间,所述左、右侧板之间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置书单元3另一侧的支撑杆5;所述置书单元3的前端设有金属块6,所述置书单元3顶部设有标签7,本案通过置书单元3前段设置金属块6,书被取走后,由于金属块6的重力影响,使得置书单元3绕着固定杆4转动90度,同时,配合置书单元3顶部的标签,使得看书者归还书时更为方便。

工作原理:首先将固定杆4与支撑杆5分别放置于左、右侧板上的固定杆孔84和支撑杆孔95上,然后将置书单元3前端引导口32对着固定杆4,使得固定杆4由引导口32进入通孔31,并且将置书单元3后端放置在支撑杆5上方,使得置书单元3能够绕着固定杆4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当书本放置在置书单元3的顶部时,置书单元3保持水平状态;当看书者将书拿走后,由于金属块6的重力作用使得置书单元3转动90度,同时,通过在置书单元3顶部的标签7上写明书的明细,方便看书者将书复位。

所述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上设有调节机构8,所述调节机构8包括用于固定杆4与支撑杆5滑动的第一调节孔81,所述第一调节孔81的两侧形成有与之连通的第二调节孔82和第三调节孔83,所述第二调节孔82的端部下方形成有用于放置固定杆4端部的固定杆孔84,所述第三调节孔83的端部下方形成有用于放置支撑杆5端部的支撑杆孔85,本案通过设置调节机构8使得置书层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其之间不同的间距,从而适应书的高度等情况,使用时:只需要通过将固定杆4与支撑杆5经由第二、第三调节孔滑入第一调节孔81内,调整到适当的高度。

所述第一调节孔82的两侧形成有若干组第二调节孔82和第三调节孔83,通过多组第二、第三调节孔使得置书层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其之间不同的间距,从而适应书的高度等情况,节省置书空间。

所述固定杆孔84与支撑杆孔85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所述通孔31与置书单元3底部的垂直距离相等,确保当书放置在置书单元3上时,置书单元3保持水平状态,确保书不会滑出。

所述通孔31的底部形成有与外部连通的引导口32,通过设置引导口32使得置书单元3更方便的安装在套装于固定杆4上。

所述置书单元3的侧壁前端形成有圆孔61,所述金属块6放置于所述圆孔61内,通过设置圆孔61便于金属块6的安装,金属块6放置在圆孔61内后,进行粘合固定即可。

所述置书单元3的顶角形成倒圆角,使得看书者在取放书时,看书者的手不会被置书单元3的顶角磨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