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转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8300发布日期:2018-08-07 22:0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水设备,特别是指一种出水时可增加与空气结合效率的出水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饮水机的出水,是直接以按压式开关进行出水,并没有其他特殊性的功效;而坊间近来则出现有气泡水的装置,请参考中国台湾第M487134号专利,其是揭露一种微气泡产生装置,以一外壳包覆转接头、加速管、渐缩管及锥形网而组装成一微气泡产生装置,当水经由转接头通往加速管后,水会经过第一道水流旋转及第二道水流旋转的双重加速,并引导外在环境空气经由第一空气流道及第二空气流道进入加速管内管中,再经过渐缩管后产生一高转速高动态压力旋转水流,使得空气产生爆裂,水中因而形成多个小气泡,并在通过锥形网中的多个切孔后,多个小气泡进一步再被切割而形成多个微气泡。

然而,其组件太多,导致操作繁复而使拆装不易,而且成本太高,进而导致价格高昂;再者,若是使用在水族箱来提升水中的氧溶量的话,十分不划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水转接装置,水从阶层管段上方流入时,由于水会直接流经进气管段与导水管段的内部的锥形渐扩通道,而在此同时,空气会从外部经由第一空间、各穿孔、第二空间、各轴向进气凹槽、各径向进气孔,而被带入到锥形渐扩通道与水相互混合,使出水包括有气泡;不但结构精简,操作简易,更是方便拆装,可降低成本及出售价格;再者,出水包括有气泡,可以增加使用者的口感或是在水族箱中提供鱼类的氧溶量,增加适用广度与提升使用者的接受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水转接装置,包括一阶层管段,为由上至下渐缩结构;一进气管段,与该阶层管段的底端连接并连通,该进气管段具有至少一径向进气孔;以及一导水管段,与该进气管段远离该阶层管段的一端连接并连通。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阶层管段包括由上至下依序连接的一第一管部、一第二管部、以及一第三管部,该第一管部的半径大于该第二管部的半径,该第二管部的半径大于该第三管部的半径。

所述的出水转接装置,更包括一套环,该套环具有一侧环壁及一底环壁,该侧环壁内表面形成有一内螺纹部,该底环壁是从该侧环壁的底端朝内延伸设置,该套环是套设在该阶层管段,且该底环壁的上表面顶抵该第一管部邻近该第二管部的一表面。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进气管段更包括至少一轴向进气凹槽,是相对应该至少一径向进气孔设置且相互连通。

所述的出水转接装置,更包括一C型环,套设在该进气管段。

所述的出水转接装置,更包括一出水管,套设在该C型环及该导水管段外,该出水管具有一外管部及一内管部,该内管部设置在该外管部下端内,且该外管部及该内管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一空间,该内管部朝上具有至少一穿孔,该导水管段底端间隔地设置在该内管部上方,该外管部上端的内表面紧密地套设在该C型环外表面,该外管部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的部分是与该导水管段之间相互间隔形成有一第二空间,该第一空间、该第二空间、该至少一穿孔、该至少一轴向进气凹槽、该至少一径向进气孔、以及该进气管段与该导水管段的内部相互连通。

在某些实施例中,一锥形渐扩通道形成在该进气管段及该导水管段内,并与该至少一径向进气孔连通。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出水转接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出水转接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出水转接装置的剖视立体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出水转接装置于使用状态时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出水转接装置100

阶层管段1

第一管部11

第二管部12

第三管部13

进气管段2

径向进气孔21

轴向进气凹槽22

导水管段3

锥形渐扩通道31

套环4

侧环壁41

底环壁42

内螺纹部43

C型环5

出水管6

外管部61

内管部62

穿孔63

第一空间64

第二空间65。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出水转接装置100是可包括一阶层管段1、一进气管段2、以及一导水管段3。

阶层管段1为由上至下渐缩结构,意即,阶层管段1可包括由上至下依序连接的一第一管部11、一第二管部12、以及一第三管部13,第一管部11的半径大于第二管部12的半径,第二管部12的半径大于第三管部13的半径。

进气管段2与阶层管段1的底端连接并连通,进气管2段具有至少一径向进气孔21以及一至少一轴向进气凹槽22,本实用新型是以二相对设置的径向进气孔21为图例说明,而轴向进气凹槽22是相对应各径向进气孔21设置且相互连通,但其数量并不以此为限。

导水管段3与进气管段2远离阶层管段1的一端连接并连通,一锥形渐扩通道31形成在进气管段2及导水管段3内,并与各径向进气孔21连通。

本实用新型出水转接装置100更包括一套环4,具有一侧环壁41及一底环壁42,侧环壁41内表面形成有一内螺纹部43,底环壁42是从侧环壁41的底端朝内延伸设置,套环4是套设在阶层管段1,且底环壁42的上表面顶抵第一管部11邻近第二管部12的一表面。

本实用新型出水转接装置100更包括一C型环5,套设在进气管段2。

再者,本实用新型出水转接装置100更包括一出水管6,套设在C型环5及导水管段3外,出水管6具有一外管部61及一内管部62,内管部62设置在外管部61下端内,且外管部61及内管部62之间形成有一第一空间64,内管部62朝上具有至少一穿孔63,导水管段3底端间隔地设置在内管部62上方,外管部61上端的内表面紧密地套设在C型环5外表面,外管部61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的部分是与导水管段3之间相互间隔形成有一第二空间65,第一空间64、第二空间65、各穿孔63、各轴向进气凹槽22、各径向进气孔21、以及进气管段2与导水管段3的内部的锥形渐扩通道31相互连通。

根据上述的结构,当水从阶层管段1上方流入时,由于水会直接流经进气管段2与导水管段3的内部的锥形渐扩通道31,而在此同时,空气会从外部经由第一空间64、各穿孔63、第二空间65、各轴向进气凹槽22、各径向进气孔21,而被带入到锥形渐扩通道31与水相互混合,使出水包括有气泡;不但结构精简,操作简易,更是方便拆装,可降低成本及出售价格;再者,出水包括有气泡,可以增加使用者的口感或是在水族箱中提供鱼类的氧溶量,增加适用广度与提升使用者的接受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