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咖啡机伸缩刺针水路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4155发布日期:2018-08-04 11:1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咖啡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咖啡机伸缩刺针水路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胶囊咖啡机刺破胶囊的刺针是固定露出外面,为了安全性,将刺针改进为可伸缩式,即开盖状态下探针缩回到上盖保护套内,实现了产品使用安全性;但由于水路要经过伸缩刺针,现有的刺针结构无法对可活动伸缩刺针的水路进行密封。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744183.9,公开了一种胶囊咖啡机,包括用于刺破咖啡胶囊的刺刀以及用于盛放咖啡胶囊的冲泡座,冲泡座内设置有连接在一起的行程推板和保护推板,保护推板靠向咖啡胶囊,凸轮压板与行程推板相接,刺刀位于保护推板的后侧,保护推板上设置有供刺刀穿出的孔或槽。胶囊咖啡机还包括弹簧,该弹簧的一端与行程推板相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冲泡座相接。行程推板和保护推板滑动的设置在冲泡座内。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678280.8,公开了一种咖啡机,包括冲泡头和高压漏斗组件,冲泡头上设置有入水孔,冲泡头与高压漏斗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冲泡咖啡胶囊的冲泡装置。冲泡装置插装在高压漏斗组件中。冲泡装置包括带有空腔的胶囊支撑架和用于封闭空腔的后盖以及用于刺破咖啡胶囊的刺破针,咖啡胶囊位于空腔中,后盖盖压在胶囊支撑架上,胶囊支撑架上设置有连通空腔的过水孔,刺破针上设置有通水孔,过水孔的一端连通入水孔,过水孔的另一端连通通水孔,后盖上设置有与空腔相通的出水孔。冲泡装置还包括滤网外层,冲泡头设置在滤网外层中,胶囊支撑架与冲泡头相接。

上述发明创造结构复杂,不能实现伸缩刺针在伸缩状态下的水路密封问题,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伸缩刺针在伸缩状态下都能实现水路密封的一种咖啡机伸缩刺针水路密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咖啡机伸缩刺针水路密封结构,包括上酿造支架,所述上酿造支架包括上盖及下盖,上盖上卡接活动设有旋钮,下盖内设有容腔,容腔上端对应上盖旋钮底部设有伸缩刺针,伸缩刺针外套设有复位弹簧,容腔下端设有固定出水筒,伸缩刺针穿过复位弹簧并设于固定出水筒内,伸缩刺针为中空,伸缩刺针顶部两端分别设有一压板,伸缩刺针底部设有出水口,伸缩刺针上设有环形密封圈,伸缩刺针位于环形密封圈下方侧部开设有槽口,固定出水筒底部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固定出水筒包括支架及水流管道,水流管道一端设有入水口,水流管道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支架对应伸缩刺针顶部两端设置的压板处分别设有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通过在伸缩刺针上端增加环形密封圈,同时在固定出水筒底部增加密封圈,使伸缩刺针在与固定出水筒连接后伸缩状态下都能实现水路密封,防止水流流到上盖组件上,影响使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值得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咖啡机伸缩刺针水路密封结构的整体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咖啡机伸缩刺针水路密封结构的固定出水筒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咖啡机伸缩刺针水路密封结构上酿造支架开盖后水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咖啡机伸缩刺针水路密封结构上酿造支架合盖后水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咖啡机伸缩刺针水路密封结构的伸缩刺针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咖啡机伸缩刺针水路密封结构,包括上酿造支架,上酿造支架包括上盖1及下盖2,上盖1上卡接活动设有旋钮11,下盖内设有容腔21,容腔21上端对应上盖1的旋钮11底部设有伸缩刺针3,伸缩刺针3外套设有复位弹簧4,容腔21下端设有固定出水筒5,伸缩刺针3穿过复位弹簧4并设于固定出水筒5内,伸缩刺针3为中空,伸缩刺针3顶部两端分别设有一压板31,伸缩刺针3底部设有出水口32,伸缩刺针3上设有环形密封圈33,伸缩刺针3位于环形密封圈33下方侧部开设有槽口34,固定出水筒5底部设有密封圈6。

进一步的,固定出水筒5包括支架51及水流管道52,水流管道52一端设有入水口53,支架51对应伸缩刺针3顶部两端设置的压板31处分别设有滑槽54。

进一步的,环形密封圈33及密封圈6材质为硅胶。

更进一步的,伸缩刺针3两端设置的压板31分别与固定出水筒5两端设置的滑槽54活动连接,使伸缩刺针3能在固定出水筒5内上下滑动。

更进一步的,伸缩刺针3可随旋钮11旋转而使伸缩刺针3上下往复运动,并通过复位弹簧4使伸缩刺针3回弹。

以上,通过在伸缩刺针3上端增加环形密封圈33,同时在固定出水筒5底部增加密封圈6,使伸缩刺针3在与固定出水筒5连接后伸缩状态下都能实现水路密封,防止水流流到上盖上,影响使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值得广泛推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能做出若干的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