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桶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1126发布日期:2018-07-03 23:11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桶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间马桶辅助器材,特别是一种马桶助力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卫生间安放的马桶都不具备扶手功能,对于一些残障人士或老年腿脚不便的人在使用马桶后不便于站立,站立过程中容易跌倒。现有的马桶助力器可以辅助这些人在使用马桶后站立,但结构简单,平稳度不够,形状固定不能调节,使用起来仍不够方便,而有些老年人在入厕过程中突发性疾病可能出现晕厥等症状,现有的助力器并不能起到防护作用,针对上述缺点,有必要做出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稳定性高、使用方便的马桶助力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马桶助力器,包括左扶手框、右扶手框和将它们连接的连杆,所述左扶手框、右扶手框为U形,其上分别设有横杆Ⅰ、横杆II,位于横杆Ⅰ、横杆II上分别设有套管,有T形限位件套装在套管中,所述T形限位件包括前端的夹持部和套装在套管中的连接部,位于套管后端开有螺纹孔,有螺杆穿过螺纹孔与连接部连接。

其中,所述连杆中部朝外弧向拱出。

另外,所述左扶手框、右扶手框分别包括U形框体Ⅰ和U形框体II,所述U形框体Ⅰ和U形框体II下部分别连接有支脚管Ⅰ和支脚管II,所述支脚管Ⅰ和支脚管II上从上至下均设有若干连接孔,有嵌入件穿过任一连接孔分别与U形框体Ⅰ、U形框体II下部连接固定。

再次,所述连杆两端设有活动调节端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左扶手框、右扶手框设计为U形,其上分别设有横杆Ⅰ、横杆II,位于横杆Ⅰ、横杆II上分别设有套管,将T形限位件套装在套管中,所述T形限位件包括前端的夹持部和套装在套管中的连接部,位于套管后端开有螺纹孔,有螺杆穿过螺纹孔与连接部连接;使用时,可以调节螺杆,通过旋转螺杆带动夹持部与马桶边缘紧固连接,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助力器的稳定性,一方面可以便于使用者入厕后站立,另一方面,一旦使用者由于疾病致使晕厥的,助力器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防止使用者跌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T形限位件与套管的结构拆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马桶助力器,包括左扶手框1、右扶手框2和将它们连接的连杆3,所述左扶手框1、右扶手框2为U形,其上分别设有横杆Ⅰ11、横杆II21,位于横杆Ⅰ11、横杆II21上分别设有套管4,有T形限位件5套装在套管4中,所述T形限位件5包括前端的夹持部51和套装在套管4中的连接部52,位于套管4后端开有螺纹孔,有螺杆6穿过螺纹孔与连接部52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可以调节螺杆6,通过旋转螺杆6带动夹持部51与马桶边缘紧固连接,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助力器的稳定性,一方面可以便于使用者入厕后站立,另一方面,一旦使用者由于疾病致使晕厥的,助力器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防止使用者跌倒。同时该结构还便于助力器的安装和拆分,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杆3中部朝外弧向拱出。通过该结构可以与马桶前端形状匹配,既不占用空间,又可以便于使用者有足够位置放置腿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左扶手框1、右扶手框2分别包括U形框体Ⅰ10和U形框体II20,所述U形框体Ⅰ10和U形框体II20下部分别连接有支脚管Ⅰ12和支脚管II22,所述支脚管Ⅰ12和支脚管II22上从上至下均设有若干连接孔7,有嵌入件穿过任一连接孔7分别与U形框体Ⅰ10、U形框体II20下部连接固定。通过该结构可以自由调节左扶手框1、右扶手框2的高度,使用起来更加灵活。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杆3两端设有活动调节端头31。通过该结构可以调节左扶手框1、右扶手框2的宽度,使用起来更加灵活。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全稳定性高、使用方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卫生间马桶的马桶助力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