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功夫茶具及其盖碗、公道杯和茶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5791发布日期:2018-06-02 02:01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功夫茶具及其盖碗、公道杯和茶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具,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功夫茶具。



背景技术:

中国的饮茶文化源远流长,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那么跟茶息息相关的茶具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上等的茶,强调的是色香味俱全,喉韵甘润且耐泡;而一把好茶壶不仅外观要美雅、质地要匀滑,最重要的是要实用。

饮茶离不开茶具,茶具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壶,碗,杯,盘,托等,古人讲究饮茶之道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非常注重茶具的本身的艺术,一套精致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绝的名茶,可谓相得益彰。随着饮茶之风的兴盛以及各个时代饮茶风俗的演变,茶具的品种越来越多,质地越来越精美。广东潮州和汕头一带盛行功夫茶(也称工夫茶),功夫茶最讲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潮汕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需要十种。盖碗,公道杯(也就是茶海),闻香杯,茶杯, 茶滤,茶夹,茶托,茶盘,茶巾。这里说的是泡乌龙茶-铁观音用的茶具, 当然有一些比如擂茶等的功夫茶就不一样了。

功夫茶茶具属于工艺茶具,既可用来沏茶又极具观赏性,造型常以新、奇、特见长,引人遐思。从材质方面看,有紫砂的、陶制的,也有铜制的或几种材料混合而成,并配有精致的底座或托盘,摆在居家之中,是一件很好的装饰品,于不经意间增添了一份东方艺术品位。一般说来,这类茶具价格并不十分昂贵,百元左右,价格适中,一般的工薪家庭都能接受,因而也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近些年,随着家居装饰的升温,各种工艺品也日渐走俏。而工艺茶具便也应运而生,成为一些人的消费热点。顾名思义,工艺茶具,既可用来沏茶又极具观赏性,造型常以新、奇、特见长,引人遐思。从材质方面看,有紫砂的、陶制的,也有铜制的或几种材料混合而成,并配有精致的底座或托盘,摆在居家之中,是一件很好的装饰品,于不经意间增添了一份东方艺术品位。一般说来,这类茶具价格并不十分昂贵,百元左右,价格适中,一般的工薪家庭都能接受,因而也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功夫茶最讲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据说陆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事。潮州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种。这就是:一、茶壶:潮州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日:“小、浅、齐、老。”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别,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六角形、栗子形……等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二、茶杯:茶杯的选择也有个四字诀: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

但是,传统的茶具由于材质等因素,存在以下缺陷:容易破碎;容易烫伤手,特别是操作盖碗时,单手操作,托住盖碗的碗体时,还得同时压住盖碗的碗盖。而且工艺造型不易加工塑造,观赏性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传统功夫茶具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科学、新颖、美观耐用的功夫茶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是:

一种不锈钢功夫茶盖碗,包括均由不锈钢制成的碗体和碗盖,碗盖盖于碗体上;其特征是:所述碗体为回旋体结构,碗体包括碗座和内碗,内碗和碗座连为一体形成封闭的双层结构,内碗和碗座之间设有中空的隔热空间;内碗为碗状圆底的半球形结构;碗座包括可平放的台状圆碗底、以及切除底部的半球形回旋体结构的隔热体,台状圆碗底和隔热体之间有个收口的环状腰体过渡连接;隔热体外侧设有由隔热体外侧向上迂回弯折延伸到碗盖上方的龙形弯柄。龙形弯柄兼具握柄和装饰两种作用,这种结构不但具有让操作的手远离碗体防止烫伤的实用功能,还具有中华龙文化的美好欣赏效果和装饰效果。使用不锈钢材料具有防潮防锈,清洁方便,耐用等作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碗盖为半球形回旋体结构;碗盖边缘设有出水口;碗盖顶部设有由顶部向侧面延伸的龙形盖把,龙形盖把为上拱弧形结构,龙形盖的中间部位与碗盖不接触,形成一个隔热拱洞。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龙形盖把顶部设有一个供手指下压的圆形压块;龙形弯柄上设有降低热传递的隔热孔。使用时,用手握住龙形弯柄,用手指按住龙形盖把的圆形压块,即可起到防烫伤作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龙形弯柄为扁平结构,其背部外侧设有一个外勾的握手延长部,龙形弯柄的龙头位于碗盖上方;龙形弯柄与隔热体连接处的端部设有内凹的隔热弧形缺口。延缓碗体的热茶的热量传递到龙形弯柄上,防止龙形弯柄过热烫手。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台状圆碗底的底部中间设有内凹的圆台坑槽;龙形弯柄和龙形盖把上设有若干体现龙体图案的镂空槽。圆台坑槽防止台状圆碗底下有异物时,容易放不稳现象。

一种不锈钢功夫茶茶杯,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杯体,其特征是:所述杯体包括内杯壳和外杯壳,内杯壳和外杯壳均为回旋体结构,内杯壳和外杯壳连为一体形成封闭双层半球形结构,其断面呈月牙形;杯体的重心在杯体的外杯壳的中点上构成“不倒翁”效果;内杯壳和外杯壳之间设有中空的隔热空间。杯体的结构具有“不倒翁”的功能,其结构特点:立放状态下茶杯是可以摇摆不倒的;倒入茶水后,茶杯是依然可以摇摆不倒的。这种结构不但具有实用的功能,还具有美好的欣赏效果和装饰效果。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内杯壳和外杯壳均具有一个抛光的外表面。抛光的外表面易于清洁和美好的欣赏效果和装饰效果。

一种不锈钢功夫茶公道杯,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公道杯体、公道杯盖、公道杯嘴和公道杯柄;其特征是:所述公道杯体为鼓形回旋体结构;公道杯体内设有回旋体结构的茶网;公道杯嘴为两段出水管构成的长嘴结构,公道杯嘴前段由公道杯体中部外侧向上倾斜延升到与公道杯体顶部平齐的位置,公道杯嘴后段在公道杯嘴前段基础上减小倾斜角度继续向上延升到与公道杯盖顶部平齐的位置;公道杯嘴上设有作为装饰的扁平的龙首形结构;公道杯柄为扁平的龙形结构,龙首在上,龙身在下;龙形结构上设有降低热传递的隔热孔,龙形结构背部外侧设有一个外勾的握手延长部;龙形结构上设有若干体现龙体图案的镂空槽;公道杯柄的后端部与公道杯体的连接处的中间部分设有减少彼此接触面积的隔热弧形缺口;公道杯盖顶部设有龙首形盖把,龙首形盖把为上拱弧形结构,龙首形盖的中间部位与碗盖不接触,形成一个隔热拱洞;龙首形盖把上设有若干体现龙体图案的镂空槽。

一种不锈钢功夫茶具,其特征是:所述不锈钢功夫茶具包括如前面所述的不锈钢功夫茶盖碗、如前面所述的所述的不锈钢功夫茶茶杯、如前面所述的不锈钢功夫茶公道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不锈钢功夫茶盖碗和不锈钢功夫茶公道杯均具有一个抛光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抛光的表面让污垢微屑难以停留,容易清洁。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有以下优点:新颖、美观、时尚而又不失浓浓传统文化气息,装饰效果好;茶杯的结构具有“不倒翁”的功能,抛光的表面让污垢微屑难以停留,容易清洁。具有龙形弯柄的盖碗防烫伤又具有中华龙文化因素;使用方便,而且用不锈钢制作,经久耐用,实用性好,具有特殊欣赏或装饰效果,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便利需求,具有非常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不锈钢功夫茶盖碗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不锈钢功夫茶茶杯的立体图。

图5为图4的主视图。

图6为图4的剖视图。

图7为不锈钢功夫茶公道杯的立体图。

图8为图7的主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盖碗,2-茶杯, 3-公道杯;4-隔热孔, 5-镂空槽,6-隔热空间,7-隔热弧形缺口,8-隔热拱洞,9-握手延长部; 10-碗体, 11-碗盖, 12-内碗,13-台状圆碗底,14-隔热体,15-环状腰体,16-龙形弯柄,17-出水口,18-龙形盖把, 19-圆形压块, 20-圆台坑槽, 24-杯体, 25-内杯壳, 26-外杯壳, 31-公道杯体, 32-公道杯盖, 33-公道杯嘴, 34-公道杯柄, 35-茶网, 36-龙首形结构, 37-龙首形盖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3,不锈钢功夫茶盖碗1包括均由不锈钢制成的碗体10和碗盖11,碗盖11盖于碗体10上;其特征是:所述碗体10为回旋体结构,碗体10包括碗座和内碗12,内碗12和碗座连为一体形成封闭的双层结构,内碗12和碗座之间设有中空的隔热空间6;内碗12为碗状圆底的半球形结构;碗座包括可平放的台状圆碗底13、以及切除底部的半球形回旋体结构的隔热体14,台状圆碗底13和隔热体14之间有个收口的环状腰体15过渡连接;隔热体14外侧设有由隔热体14外侧向上迂回弯折延伸到碗盖11上方的龙形弯柄16。

优选地,参见图2,其中,碗盖11为半球形回旋体结构;碗盖11边缘设有出水口17;碗盖11顶部设有由顶部向侧面延伸的龙形盖把18,龙形盖把18为上拱弧形结构,龙形盖的中间部位与碗盖11不接触,形成一个隔热拱洞8。龙形盖把18顶部设有一个供手指下压的圆形压块19;龙形弯柄16上设有降低热传递的隔热孔4。龙形弯柄16为扁平结构,其背部外侧设有一个外勾的握手延长部9,龙形弯柄16的龙头位于碗盖11上方;龙形弯柄16与隔热体14连接处的端部设有内凹的隔热弧形缺口7。台状圆碗底13的底部中间设有内凹的圆台坑槽20;龙形弯柄16和龙形盖把18上设有若干体现龙体图案的镂空槽5。

实施例2:

参见图4~图6,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的配套,不锈钢功夫茶茶杯2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杯体24,杯体24包括内杯壳25和外杯壳26,内杯壳25和外杯壳26均为回旋体结构,内杯壳25和外杯壳26连为一体形成封闭双层半球形结构,其断面呈月牙形;杯体24的重心在杯体24的外杯壳26的中点上构成“不倒翁”效果;内杯壳25和外杯壳26之间设有中空的隔热空间6。内杯壳25和外杯壳26均具有一个抛光的外表面。

实施例3:

参见图7~图8,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配套,不锈钢功夫茶公道杯3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公道杯体31、公道杯盖32、公道杯嘴33和公道杯柄34;公道杯体31为鼓形回旋体结构;公道杯体31内设有回旋体结构的茶网35;公道杯嘴33为两段出水管构成的长嘴结构,公道杯嘴33前段由公道杯体31中部外侧向上倾斜延升到与公道杯体31顶部平齐的位置,公道杯嘴33后段在公道杯嘴33前段基础上减小倾斜角度继续向上延升到与公道杯盖32顶部平齐的位置;公道杯嘴33上设有作为装饰的扁平的龙首形结构36;公道杯柄34为扁平的龙形结构,龙首在上,龙身在下;龙形结构上设有降低热传递的隔热孔4,龙形结构背部外侧设有一个外勾的握手延长部9;龙形结构上设有若干体现龙体图案的镂空槽5;公道杯柄34的后端部与公道杯体31的连接处的中间部分设有减少彼此接触面积的隔热弧形缺口7;公道杯盖32顶部设有龙首形盖把37,龙首形盖把37为上拱弧形结构,龙首形盖的中间部位与碗盖11不接触,形成一个隔热拱洞8;龙首形盖把37上设有若干体现龙体图案的镂空槽5。

实施例4:

参见图1~图8,不锈钢功夫茶具包括如前面实施例1所述的不锈钢功夫茶盖碗1、如前面实施例2所述的所述的不锈钢功夫茶茶杯2、如前面实施例3所述的不锈钢功夫茶公道杯3。不锈钢功夫茶盖碗1和不锈钢功夫茶公道杯3均具有一个抛光的内表面和外表面。

根据上述说明书及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形,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