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5578发布日期:2018-07-13 16:3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的清洁。一般来说,吸尘器通常包括有机头组件、过滤器组件和桶组件。过滤器组件设置在由机头组件和桶组件扣合形成的密闭空间内。通常,将机头外缘、过滤器组件外缘和桶组件上缘沿轴向以此搭接组装并压紧,由此有效防止灰尘外泄。

灰桶吸尘器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电器,现有技术中,灰桶吸尘器功率较大,进气量大,因此,过滤器的负担较重。长时间工作后,其风道内部容易积灰,影响到有效吸尘时间,吸尘效果衰减较为严重;同时,也减少了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此外,现有的吸尘器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经常拆卸对过滤器进行清洁清理,清洁清理工作量大,给用户带来较差的体验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吸尘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吸尘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吸尘器,包括机头组件、尘桶、连接于机头组件或尘桶上的软管以及连接在机头组件上的过滤器,所述机头组件包括风机以及与外部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软管具有与外部连通的吸口,所述吸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风机设置于过滤器和出风口之间,所述过滤器和风机之间设置有补风口,所述过滤器具有清洁侧和非清洁侧,所述吸尘器具有吸尘模式和自清洁模式,所述吸尘模式中,气流依次经过所述吸口、进风口、过滤器、风机和出风口;所述自清洁模式中,气流依次经过所述补风口、风机后冲击过滤器清洁侧;所述补风口处设置补风阀,在所述吸尘模式,所述吸口打开并且所述补风阀控制所述补风口关闭,在所述自清洁模式,所述吸口关闭并且所述补风阀控制所述补风口打开,所述吸口的接头触压所述补风阀能够关闭所述吸口并且控制补风阀打开所述补风口,所述软管与所述补风阀分离能够打开所述吸口并且所述补风阀关闭所述补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头组件外表面设有吸口封闭件,所述补风阀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吸口封闭件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口封闭件包括凸起,所述凸起的外径与所述吸口的内径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口封闭件还包括软管卡槽,所述软管卡槽环绕所述凸起设置;所述吸口的管壁插入所述软管卡槽以触压所述补风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卡槽具有槽外壁和槽内壁;所述槽外壁与槽内壁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吸口的管壁的厚度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风阀整体上不突出于所述吸口封闭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头组件包括支撑风机的风机底座以及盖设于风机底座上的顶盖,所述补风阀安装在风机底座和顶盖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上设有软管卡槽,所述软管通过插入所述软管卡槽以封闭所述吸口以及控制补风阀打开所述补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风阀包括安装于风机底座上的补风阀体以及补风阀盖,所述补风阀体上设置与所述补风口连通的补气孔,所述补风阀盖能够相对补风阀体移动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补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气孔的上部设有补风阀帽,所述软管卡槽内设有补气孔以及与补气孔相邻的凸起,所述补风阀帽部分穿过补气孔并抵靠于补风阀盖,所述软管插入软管卡槽,所述凸起封闭所述吸口,所述吸口的管壁触压补风阀帽带动所述补风阀盖相对补风阀体移动以打开所述补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风阀还包括抵压所述补风阀盖的弹性元件,所述补风阀盖能够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保持在关闭所述补气孔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尘器还具有补风模式,所述补风模式中,气流依次经过所述补风口、风机和所述出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尘器具有自所述进风口到过滤器非清洁侧的第一风腔、自所述过滤器清洁侧到风机的第二风腔、自所述风机到出风口的第三风腔以及自所述出风口到过滤器的清洁侧的第四风腔,所述第四风腔具有临近出风口设置的自清洁风口,所述吸尘器处于吸尘模式时,所述吸口和出风口打开,所述补风口关闭,外部气流依次经过所述吸口、进风口、第一风腔、第二风腔、第三风腔,从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吸尘器处于补风模式时,所述出风口和补风口打开,所述吸口关闭,外部气流依次经过所述补风口、第二风腔、第三风腔,从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吸尘器处于自清洁模式时,所述补风口打开,所述吸口和出风口关闭,外部气流依次经过所述补风口、第二风腔、第三风腔、第四风腔,经过所述过滤器清洁侧后再进入第二风腔循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头组件还包括转换阀,所述转换阀可操作的在两个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所述转换阀打开所述出风口并关闭所述自清洁风口,在第二位置,所述转换阀关闭所述出风口并打开所述自清洁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换阀包括操作手柄、由操作手柄带动的转轴以及与转轴相对固定的转换阀盖,所述手柄通过转轴带动转换阀盖择一关闭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自清洁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头组件对应所述过滤器的清洁侧设置多个喷射孔,在所述自清洁模式中,气流通过所述多个喷射孔冲击所述过滤器的清洁侧,所述多个喷射孔的内径沿着所述风机由内到外的方向递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头组件对应所述过滤器的清洁侧设置多个喷射孔,在所述自清洁模式中,气流通过所述多个喷射孔冲击所述过滤器的清洁侧;所述喷射孔的总出风面积与所述第四风腔的过风面积之比为1:1。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吸尘器的自清洁方法,所述自清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软管与所述补风阀连接;

S2、关闭所述出风口;

S3、打开所述出风口;

S4、将所述软管与补风阀分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步骤中,在所述步骤S1和步骤S4之间多次循环进行步骤S2和步骤S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和步骤S3循环的过程中,保持步骤S3一到三秒,再进行步骤S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从以上技术解决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诸多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实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后,其显著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

(1)在传统的吸尘器上增设自清洁系统,能对过滤器进行自洁;

(2)延长了吸尘器的有效吸灰时间;

(3)自洁效果优良,延长了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4)自清洁系统降低了用户的拆卸清洁频率,减少了工作量;

(5)构思巧妙,结构简洁,便于生产,适用性强;

(6)从补风风路进入的外界冷风能够冷却风机,降低风机温度;

(7)将软管连接于补气阀即可同时控制吸口与补风阀的开闭,进行过滤器的自清洁,操作极为简便,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吸尘器的机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机头组件的后盖打开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机头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风机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机头组件和转换阀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机头组件的主视图;

图7是图6中沿A-A线的剖视图,此时转换阀处于第一种状态;

图8与图7相似,此时转换阀处于第二种状态;

图9是图3中风罩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中沿B-B线的剖视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机头组件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中沿C-C线的剖视图,此时吸尘器处于吸尘模式;

图13与图12相似,此时吸尘器处于自清洁模式;

图14是图11中沿D-D线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此时补气阀处于闭合状态;

图16与图15相似,此时补气阀处于打开状态;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吸尘器吸口封闭件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1中沿E-E线的剖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吸尘器的软管与补风阀未连接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吸尘器的软管与补风阀连接配合的示意图;

图21是图3中后盖的立体示意图(上部可视);

图22是图3中后盖的立体示意图(下部可视);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吸尘器处于吸尘模式时的结构简图;

图24 是本实用新型吸尘器由吸尘模式向自清洁模式切换的补风模式的结构简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吸尘器处于自清洁模式时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照图1至图2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吸尘器包括机头组件10、尘桶(图未示)和连接在机头组件10上的过滤器30。其中,尘桶可通过卡扣件等连接件与机头组件10密封扣合连接,另外,尘桶下方还可以设置滚轮,方便尘桶的移动。机头组件10上还连接有软管21,并且机头组件10上具有进风口,软管21的一端与机头组件10的进风口连通,软管21的另一端具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吸口22,外部空气可从吸口22经过进风口通过过滤器30过滤后排出,被过滤的灰尘则可落入尘桶。当然,在其它可实施的方案中,软管也可以连接于尘桶。

机头组件10包括风机11、支撑风机11的风机底座12、套设在风机11上的风罩14以及盖设于风机11上部的顶盖13,风机底座12上设置有过滤器槽121,过滤器槽121贯通风机底座12的上部和下部,过滤器30安装在过滤器槽121内。过滤器30优选为平板过滤器。顶盖13上设置有开口,过滤器30可从开口露出,开口通过与顶盖13配合的后盖15密封。风罩14上设置出风口141,出风口141为形成在风罩14上的总出风管,相应地,在风机底座12上设有容纳总出风管的配合槽122。风机底座12的下部连接有托盘16,托盘16用于和风机底座12、风罩14等形成气流经过的风道。

吸尘器具有自进风口延伸至过滤器30的第一风腔41,第一风腔由尘桶(图未示)和风机底座12以及托盘16围合而成。自过滤器30延伸至风机11形成吸尘器的第二风腔42,第二风腔42由风机底座12和托盘16与风罩14围合而成。第二风腔42的上游端设有第一风口123,第一风口123设在风机底座12上,位于过滤器槽121的内侧。风机11包括电机111和由电机驱动的叶轮112,叶轮112的进风口与第二风腔42的下游端流体连通。由风机叶轮112延伸至出风口141形成吸尘器的第三风腔43,第三风腔43由风机底座12与风罩14围合而成。当吸尘器进行吸尘工作时,外部空气自软管21的吸口22进入,依次经过第一风腔41、第二风腔42、第三风腔43后从出风口141排出。从上可以看出,自软管的吸口22经第一风腔41、过滤器30、第二风腔42、风机11、第三风腔43后到出风口141,即气流经过的路径构成了吸尘器的吸尘风路。由风罩14、过滤器30和后盖15围合的内部为洁净空间,外部为非洁净空间,即过滤器30的内侧为清洁侧,过滤器30的外侧为非清洁侧,或者说沿着吸尘风路,过滤器30的下游侧为清洁侧,过滤器30的上游侧为非清洁侧。

除此之外,出风口141到过滤器30的清洁侧之间形成第四风腔44,第四风腔44具有临近过滤器设置的第二风口142以及邻近出风口141设置的自清洁风口143,第四风腔44由风罩14和后盖15围合而成,由自清洁风口143延伸到过滤器30的清洁侧。具体地,自清洁风口143开设在总出风管壁上。风机底座12上还设有补气腔45,与过滤器槽121相邻设置。在补气腔45底部设有补风口451,与第一风口123气体连通于过滤器30的下游侧。当补风口451打开,外部空气可自补气腔45进入第二风腔42,然后经风机11和第三风腔43再从出风口141排出,或者外部空气自补气腔45进入第二风腔42,然后经风机11和第三风腔43再进入第四风腔44,经过第二风口142后从过滤器30的清洁侧经过后再回到第二风腔42,如此循环,从自清洁风口143到过滤器30的清洁侧之间的气流路径即构成吸尘器的自清洁风路。

参照图5到图17所示,顶盖13上安装有转换阀60,临近出风口141和自清洁风口143设置,转换阀60可处于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如图7和图12所示,封闭自清洁风口143且打开出风口141,第二种状态,如图8和图13所示,封闭出风口141且打开自清洁风口143。当转换阀60处于第一种状态,吸尘器具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关闭补风口451,打开进风口,外部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第一风腔41,经过滤器30、第二风腔42、风机11和第三风腔43后从出风口141排出,即为吸尘器的吸尘模式,如图18中实线箭头的方向为吸尘模式下气流流动的方向;第二种模式,打开补风口451,并且封闭进风口,外部空气从补风口451进入第二风腔42,经风机11和第三风腔43后从出风口141排出,即为吸尘器的补风模式;当转换阀60处于第二种状态,打开补风口451,并且封闭进风口,外部空气从补风口451进入第二风腔42,经风机11和第三风腔45后,从自清洁风口143进入第四风腔44,从过滤器30的清洁侧经过后再回到第二风腔42,如此循环,即为吸尘器的自清洁模式,如图18中虚线箭头的方向为自清洁模式下气流流动的方向。

具体的,转换阀60包括用于操作的手柄62以及与手柄62相对固定连接的转轴63,转轴63通过花键和螺钉与手柄62实现固定连接,转轴63上固设有转换阀盖64,操作手柄62通过转轴63带动转换阀盖64围绕转轴63在两个位置之间旋转,从而使转换阀60处于第一种状态或第二种状态,转换阀60处于第一种状态,转换阀盖64封闭自清洁风口143且打开出风口141,转换阀60处于第二种状态,转换阀盖64打开自清洁风口143且封闭出风口141。进一步的,转换阀60还包括弹性元件61,弹性元件61施加给转换阀盖64朝向自清洁风口143运动的弹性力,也就是说,转换阀60能够在弹性元件61的作用下保持在第一种状态,手动操作转换阀60的手柄62以克服弹性元件61的作用从而切换成第二种状态。弹性元件61优选为扭簧,扭簧可以套设在转轴63上,扭簧的一端相对转轴63固定,扭簧63的另一端固定于顶盖13。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转换阀60还可以通过舵机或转角电磁铁等电控方式实现在第一种状态和第二种状态之间转换。

参照图15和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过补风阀70的开启或者关闭来打开或者关闭补风口451。补风阀70包括补风阀体71,补风阀体71上设有补气孔75,补气孔75的下侧设有补风阀盖72,补风阀盖72与镂空的补风阀底壁之间设有弹簧74,弹簧74使补风阀盖72具有向上封闭补气孔75的趋势,也就是说,补风阀70能够在弹簧74的作用下保持在封闭补气孔75的位置。补气孔75上侧设有补风阀帽73,补风阀帽73向下延伸出脚,脚向下穿过补气孔75抵靠补风阀盖72。补风阀帽73向下移动能够带动补风阀盖72一起克服弹簧74的力的作用从而打开补气孔75。补风阀70安装在补气腔45和顶盖13之间。顶盖13设有环状的软管卡槽132,软管卡槽132内设有通孔132c,补风阀帽73位于通孔上方,补风阀帽73的脚向下穿过通孔。软管卡槽132与吸口22(即软管21的自由端)的管壁相配合,吸口22的管壁插入软管卡槽132时,软管卡槽132的中部设置的凸起133封闭吸口22,同时吸口22的管壁下压补风阀帽73,进而打开补风阀70,使顶盖13和风机底座12之间的空气能够通过补气孔75进入补气腔45,如图16中箭头方向为补气孔75打开时气流流动的方向。进一步地,补风阀帽73顶端低于凸起132的顶端,即补风阀帽73整体地不突出于软管卡槽132,如此可以防止补风阀被误触发。

从上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软管21的接头自由端与补风阀70的配合实现在关闭软管吸口22的同时控制补风阀70打开补风口451,这里的配合指的是吸口22的管壁触压补风阀70能够控制补风阀70打开补风口451,即吸口22的管壁抵触并压下补风阀70;软管21与补风阀70分离能够打开吸口22并且补风阀70关闭补风口451。如图19所示,软管21与补风阀70分离,吸口22处于开启状态,补风阀70处于关闭状态,即弹簧74抵压补风阀盖72封闭补气孔75。如图20所示,软管21与补风阀70连接,吸口22处于关闭状态,即凸起133封闭吸口22;补风阀70处于关闭状态,软管21的侧壁下压补风阀盖72,补风阀盖72带动补风阀盖72下移打开补气孔7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软管卡槽132和凸起133构成吸口封闭件。凸起133的外径与吸口22的内径大致相等,环状的软管卡槽132的环宽(软管卡槽132外周的内径与凸起133的外径之差,也就是软管卡槽132的槽外壁132a与槽内壁132b之间的距离)与吸口22的管壁厚度大致相等,如此,当软管21插入环状的软管卡槽132时,吸口22的管壁恰好插入软管卡槽132内,而吸口22恰好能够被凸起132封闭。通常情况下,吸口22的管壁的厚度远小于人手指的宽度,这样就能够保证使用者仅能通过将吸口22插入吸口封闭件并下压软管卡槽132的操作同时封闭吸口并控制补风阀打开,而不能仅利用其肢体(如手指)打开补风阀70,一则保证了吸口和补风阀的联动控制,二则防止补风阀被误触发。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自清洁的效率,在后盖15内设有孔板151,孔板151将后盖15内分为上部和下部,其中上部与自清洁风口143流体连通。孔板151上设有多个贯通的喷射孔152,喷射孔152构成了自清洁风路的一部分。喷射孔152向下延伸形成喷射柱,优选的喷射柱的喷射孔152的孔径不大于10 mm,具体为5 mm~9 mm,喷射孔152的中心线与平板过滤器大致垂直,而从第二风口142的出风方向与喷射孔152的中心线大致垂直,风机组件内侧的风量大于风机组件外侧的风量,因此设置成靠近第二风腔入口即第一风口的喷射孔的孔径小于远离第二风腔入口的喷射孔的孔径,或者说靠近所述吸尘风路下游的喷射孔的内径小于远离所述吸尘风路下游的喷射孔的内径,从而保证相对第二风腔的内侧和外侧气流更加均匀。优选的,多个喷射孔152的内径沿着风机11由内到外的方向递增,而且,多个喷射孔152相对于风机11的旋转轴线规则设置。本实施例中,共设置四排喷射孔,每排设置三个喷射孔,同一排的喷射孔的内径由内到外递增,具体地,最内侧喷射孔的孔径优选为5 mm,中间喷射孔的孔径优选为7 mm,最外侧喷射孔的孔径优选为9 mm。每排的喷射孔的中心线的连线可以设置为相互平行,或者设置成与风机11的旋转轴线的径向同向,每排的孔径相同的喷射孔的分部可以设置成与过滤器的排布一致,如本实施例中的弧形。另外,孔板151的一侧设置呈栅格状的侧壁153,侧壁153与第一风口123对应,使得经过过滤器30的清洁空气可自侧壁153的栅格进入第一风口123。在本实施例中,喷射柱末端与过滤器30清洁侧之间的间隙不大于20 mm,进一步优选为2 mm~10 mm,最优为5 mm,并且喷射孔的总出风面积与第四风腔44的最小过风面积之比大致为1:1。这种设置能够同时实现较佳的气流喷射力度和对过滤器的冲击面积,达到最优的自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吸尘器过滤器自清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软管21与补风阀70连接,以使得软管吸口22关闭并且补风口451打开,气流依次经过补风口451、风机11、和出风口141,具体的,将软管21的自由端插入到软管卡槽132,卡槽132内的凸起133封闭软管吸口22,软管21的管壁下压补风阀帽73,进而打开补风阀70,使得气流通过补风口451进入第二风腔42、第三风腔43后从出风口141排出;

S2、关闭出风口141,具体的,通过打开转换阀60关闭出风口141并且打开自清洁风口143,外部气流依次经过补风口451、第二风腔42、第三风腔43、第四风腔44,冲击过滤器清洁侧后再进入第二风腔42循环;

S3、打开出风口141,具体的,通过关闭转换阀60打开出风口141并且关闭自清洁风口143,使得气流通过补风口451进入第二风腔42、第三风腔43后从出风口141排出;

S4、将软管21与补风阀70分离,以使得软管吸口22打开并且补风口451关闭。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和步骤S4之间多次循环进行步骤S2步骤S3,进一步的,在循环的过程中,可保持步骤S3预定时间,再进行步骤S2。优选地,所述预定时间为1~3秒。下面以结构简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及其操作方法。

图23为吸尘器处于吸尘模式时的结构简图,其中吸口22和出风口141均为开放状态,转换阀60封闭自清洁风口143,补风阀70封闭补风口451。在风机11的作用下,空气从吸口22、进风口进入第一风腔41,空气中的杂质灰尘被过滤器30拦截,大部分杂质灰尘能够落入非清洁风腔内,但有些杂质灰尘会黏滞在过滤器30的非清洁侧,洁净空气通过过滤器30,依次通过第二风腔42、第三风腔43,最终从出风口141排出,图中的箭头示意性地标明了空气流的方向。随着吸尘器使用时间的延长,过多的杂质灰尘会累积在过滤器的非清洁侧,导致吸尘器的吸力降低。当使用者直接感受到吸力降低,或吸尘器本身通过传感器感测到杂质灰尘积累过量时,则需要启动自清洁模式以清除累积在过滤器非清洁侧的杂质灰尘。自清洁模式的启动,可以由使用者通过操作软管和转换阀实现,也可通过吸尘器内设置的自动模式切换结构实现,具体地实现方式比如通过控制电磁阀的方式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控制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图24为吸尘器由吸尘模式向自清洁模式切换的补风模式的结构简图,其中吸口22为封闭状态,出风口141为开放状态,转换阀60封闭自清洁风口143,补风阀70打开。在风机11的作用下,空气从补风口451进入第二风腔42,再通过第三风腔73,最终由出风口141排出,图中的箭头示意性地标明了空气流的方向。此时,在第一风腔41和第四风腔44内形成低压区。

图25为吸尘器处于自清洁模式时的结构简图,其中吸口22和出风口141均为封闭状态,转换阀60打开自清洁风口143,补风阀70保持打开。此时由补风口451进入的空气在风机11的作用下经由第二风腔42和第三风腔43进入第四风腔44,并从对应过滤器清洁侧的喷射孔152喷出,冲击过滤器清洁侧,使累积黏滞在过滤器非清洁侧的杂质灰尘脱落,完成一个自清洁动作。

为了增强自清洁的效果,吸尘器从自清洁模式回到补风模式,即保持补风阀70打开,封闭自清洁风口143并打开出风口141,再从补风模式到自清洁模式,如此循环若干次自清洁动作。最终从补风模式或自清洁模式回到吸尘模式,完成自清洁作业。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吸尘器上增设自清洁系统,能对过滤器进行自洁;延长了吸尘器的有效吸灰时间;自洁效果优良,延长了过滤器的使用寿命;自清洁系统降低了用户的拆卸清洁频率,减少了工作量;构思巧妙,结构简洁,便于生产,适用性强;从补风口451进入的外界冷风能够冷却风机,降低风机温度;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软管和补气阀的连接或者分离即能够实现清洁模式和吸尘模式的转换,操作极为简便,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