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为沙发或单人床的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6955发布日期:2018-06-28 01:32阅读:947来源:国知局
可转换为沙发或单人床的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转换为沙发或单人床的婴儿床。



背景技术:

婴儿床的四周一般都具有护栏,刚出生的婴儿由于要经常抱起,所以底板与护栏上沿的距离不宜过大,即婴儿床不易过深。随着小孩的逐渐长大,小孩会慢慢学会坐起、爬动,此时如仍维持婴儿床原有的深度,小孩可能就会翻出护栏造成受伤。同时,当孩子长大后,婴儿床便不能再使用,只好送人或低价卖掉,甚至扔掉。不能充分利用其原有的材料与结构,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通过设置可上下活动的底板及可拆卸的护栏,形成不同深度、不同用途的婴儿床,从而提供一种拆卸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使用效率高的可转换为沙发或单人床的婴儿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转换为沙发或单人床的婴儿床,所述婴儿床包括有床头护栏、床尾护栏、左侧护栏、右侧护栏以及底板,床头护栏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床尾护栏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的下端共同构成婴儿床的四个床腿,左侧护栏的两端分别通过螺丝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右侧护栏的两端分别通过螺丝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上,

所述底板包括有左纵梁和右纵梁,左纵梁的两端分别通过底板螺丝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右纵梁的两端分别通过底板螺丝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上,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垂直排列的供底板螺丝穿过的第一螺丝孔,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上设有与第一螺丝孔相对应的垂直排列的第二螺丝孔。

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的第一螺丝孔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上的第二螺丝孔数量均为为两个。

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设有相对朝向的支撑块,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设有相对朝向的支撑块,四个支撑块的上端面共同构成一个能够用来放置左侧护栏和右侧护栏的支撑台。

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设有开口相对的凹槽,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上设有开口相对的凹槽,凹槽具有上壁和下壁,凹槽前后贯通,每个凹槽的下壁与支撑块的上表面均持平,每个凹槽上壁和下壁之间的距离均大于左侧护栏和右侧护栏厚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底板分别通过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上的螺丝孔固定安装,可以形成两层底板不同高度的婴儿床,供不同阶段的宝宝使用。宝宝长大后可以将护栏拆除,底板通过最底层的螺丝孔固定安装,可以将婴儿床变成供小孩使用的单人床。只拆除一边的护栏,底板通过上层的螺丝孔固定安装,放上靠垫,可以将婴儿床转换成沙发使用。拆卸下来的护栏可以放置在底板下方四个支撑块构成的支撑台上,方便护栏的存放,不占用其他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床可以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宝宝使用,既能够作婴儿床使用,又可以方便的作为单人床和沙发使用,提高了婴儿床的使用寿命,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其原有的材料与结构,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婴儿床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婴儿床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做单人床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可转换为沙发或单人床的婴儿床,所述婴儿床包括有床头护栏1、床尾护栏2、左侧护栏3、右侧护栏4以及底板5,床头护栏1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安装板6和第二安装板7,床尾护栏 2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三安装板8和第四安装板9,第一安装板6、第二安装板7、第三安装板8和第四安装板9的下端共同构成婴儿床的四个床腿,左侧护栏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丝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一安装板6和第二安装板7上,右侧护栏4的两端分别通过螺丝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三安装板8和第四安装板9上,

所述底板5包括有左纵梁10和右纵梁11,左纵梁10的两端分别通过底板螺丝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一安装板6和第二安装板7上,右纵梁11的两端分别通过底板螺丝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三安装板8和第四安装板9上,第一安装板6和第二安装板7上设有至少两个垂直排列的供底板螺丝穿过的第一螺丝孔12,第三安装板8和第四安装板9 上设有与第一螺丝孔12相对应的垂直排列的第二螺丝孔13。第一安装板6、第二安装板7、第三安装板8和第四安装板9上的安装孔相对应,形成高度不同的供底板5安装使用的安装层,满足不同成长阶段的宝宝对婴儿床深度的需要。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安装板6和第二安装板7上的第一螺丝孔 12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三安装板8和第四安装板9上的第二螺丝孔 13数量均为为两个。形成两层高度不同的供底板5安装使用的安装层,使得婴儿床具有两个不同深度的调节度,同时也满足将婴儿床转换成单人床及沙发时底板高度的调节需要。

第一安装板6和第二安装板7设有相对朝向的支撑块14,第三安装板8和第四安装板9设有相对朝向的支撑块14,四个支撑块14 的上端面共同构成一个能够用来放置左侧护栏3和右侧护栏4的支撑台。支撑块14支撑柱护栏的四角,共同构成支撑护栏的支撑台,方便护栏的放置,提高空间利用率,不占用其他位置空间。

第一安装板6和第二安装板7上设有开口相对的凹槽15,第三安装板8和第四安装板9上设有开口相对的凹槽15,凹槽具有上壁和下壁,凹槽15前后贯通,每个凹槽15的下壁与支撑块14的上表面持平,每个凹槽15上壁和下壁之间的距离均大于左侧护栏3和右侧护栏4厚度之和。凹槽15与支撑块14相配合,有利于将护栏放置在支撑台上,放置和拿出都很方便。

将底板分别通过第一安装板6、第二安装板7、第三安装板8和第四安装板9上的底层螺丝孔固定安装,可以形成两层底板5不同高度的婴儿床,供不同阶段的宝宝使用。宝宝长大后可以将护栏拆除,底板5通过最底层的上层螺丝孔固定安装,可以将婴儿床变成供小孩使用的单人床。只拆除一边的护栏,底板5通过上层螺丝孔固定安装,放上靠垫,可以将婴儿床转换成沙发使用。拆卸下来的护栏可以放置在底板5下方四个支撑块14构成的支撑台上,方便护栏的存放,不占用其他空间。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