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橙汁自动售卖榨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7681发布日期:2018-12-05 19:07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橙汁自动售卖榨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果汁贩卖机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率榨果汁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所有的自动售卖机,采用的榨汁装置大部分都是挤压机构如凹凸球、上下对圆柱齿形交错对压等;以上这些榨汁机构出汁率低,接触面积大,整个榨汁机构比较大清洗比较麻烦。不易拆装、不易清洗。螺旋挤压的也体积比较庞大不易拆洗。家用这块有小巧的螺旋挤压机构,但存在问题是要不榨出的果汁含的果渣比较多,要不出汁率较低、要不连续榨汁工作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远不能满足果汁自动售卖机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橙汁自动售卖榨汁机构,本榨汁机构体积小巧、榨汁出汁率高且果汁中几乎不含果渣、连续榨汁工作时间无限制可以任意长时间榨汁机构,用于自动售卖榨汁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橙汁自动售卖榨汁机构,包括:

壳体,其内部为空腔,顶部具有橙子导入部,底部具有出汁口和出渣口;

转轴,其可转动的竖直的设置在壳体内;

挤压部,套装在转轴上并可随转轴转动,所述挤压部外环面具有突出挤压部表面的绞龙;

过滤桶,其内壁与绞龙间隔设置,外壁与壳体内部之间形成果汁流道,所述过滤桶的筒壁上密布用于果汁流出孔;

所述转轴的转动方向与绞龙的旋转方向反向设置,所述内壁与绞龙之间的空间与所述出渣口连通,所述果汁流道与所述出汁口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底杯和上盖,所述上盖内壁的顶部具有凹陷的容纳腔,该容纳腔内设有轴套,所述转轴的顶端插装在轴套内;所述底杯的底部具有通孔,所述转轴可转动的插装在该通孔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底端通过通孔伸出底杯,所述转轴的底端为与动力装置对接的动力输入端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杯底面的中心具有向底杯内部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动力输入端口置于该凹陷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绞龙包括位于顶部段的橙子撕裂部和位于底部段果肉研磨部,其中果肉研磨部起始端的绞龙波顶与过滤桶之间的研磨间隙为 2.6mm,末尾端的绞龙波顶与过滤桶之间的研磨间隙为3.3mm。

作为优选的,所述果肉研磨部的高度为25mm-30mm之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底杯和上盖,所述底杯为倒置的圆锥台形,所述绞龙波顶的旋转形成的环形面与底杯内壁形状匹配。

作为优选的,所述橙子导入部包括弧形的导入段,该导入段的入口斜上开设,弧形段的尾部朝向绞龙,所述导入段入口为直径85-90mm的圆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橙子导入部还包括设置在导入段入口处的加长延伸段。

作为优选的,所述过滤桶上部和底杯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转轴和底杯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过滤桶下部和底杯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榨汁机构通过转轴带动绞龙转动,进而将橙子通过绞龙起始部位拉入到容器内部,通过绞龙的持续旋转可将橙子撕裂并向下输送,直到将橙子撕碎并将果汁榨出,果汁和果肉通过过滤桶分离,本榨汁机榨取果汁的效率高,果汁中几乎不含有果渣,本榨汁机可连续工作,特别适合商用类榨汁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橙汁自动售卖榨汁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橙汁自动售卖榨汁机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沿着A-A部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沿着B-B部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0—底杯 110—出汁口 120—出渣口

130—凹陷部 140—果汁流道 200—上盖

210—容纳腔 220—轴套 300—橙子导入部

310—橙子入口 400—转轴 410—动力连接端

500—挤压部 510—绞龙 600—过滤桶

710—第一密封圈 720—第二密封圈 730—第三密封圈

740—第四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橙汁自动售卖榨汁机构,包括:壳体,其内部为空腔,顶部具有橙子导入部300,底部具有出汁口110和出渣口120;转轴400,其可转动的竖直的设置在壳体内;挤压部500,套装在转轴400上并可随转轴400转动,挤压部500外环面具有突出挤压部500表面的绞龙510;过滤桶600,其内壁与绞龙510间隔设置,外壁与壳体内部之间形成果汁流道140,过滤桶600的筒壁上密布用于果汁流出孔;转轴400的转动方向与绞龙510的旋转方向反向设置,内壁与绞龙510之间的空间与出渣口120连通,果汁流道140与出汁口110连通。

具体的,壳体内部为空腔,壳体顶部的侧面开设橙子导入部300,该橙子导入部300入口部朝向上方开设,橙子导入部300的末端朝向绞龙510的起始部位,壳体横截面均为圆环形,使得绞龙510在壳体内转动无阻碍。挤压部500具有贯穿上、下端面的通孔,转轴400固定的插入在该通孔内,并与挤压部500固定,即转轴400转动时可带动挤压部500转动。本实施例中的绞龙510为与挤压部500一体成型的,绞龙510盘旋设置在挤压部500的外环面并向下旋转设置。本实施例中的过滤桶600的形状类似圆锥台侧环面形状。

如橙子进入橙子导入部300后,进入橙子导入部300的末端并接触到绞龙510,挤压部500和绞龙510转动将橙子绞如到容器内,绞龙510将橙子向下运输并将橙子撕裂,并在橙子进入到绞龙510下半部的位置时,绞龙510 和过滤桶600之间的空间持续变小,使得橙子果汁和果肉分离,果汁通过过滤桶600上的孔进入到果汁流道140,并通过出汁口110流出容器。剩下的果肉部分留在挤压部500和过滤桶600之间的空间内,并绞龙510带动最终通过出渣口120排出容器。

如图1所示,壳体包括底杯100和上盖200,上盖200内壁的顶部具有凹陷的容纳腔210,该容纳腔210内设有轴套220,转轴400的顶端插装在轴套220内;底杯100的底部具有通孔,转轴400可转动的插装在该通孔内。

上盖200可盖装在底杯100上,本实施例中的壳体可通过拆开清洗内部。出汁口110和出渣口120位于底杯100侧面靠近底部的相对的两侧。如图3、图4所示,上盖200的顶面具有圆柱状的容纳腔210,转轴400的顶端通过轴套220可转动的插入到该容纳腔210内,下端可转动的安装在底杯100底面的通孔上。

结合图2-图4所示,转轴400的底端通过通孔伸出底杯100,转轴400 的底端为与动力装置对接的动力输入端口。底杯100底面的中心具有向底杯 100内部凹陷的凹陷部130,动力输入端口置于该凹陷部130。本实施例中的转轴400下端伸出底杯100的底面,底杯100的底面具有向上凹的凹陷部130,转轴400的末端长度不会突出于底杯100的底面。转轴400的下端可连接在无刷直流电机的动力端,通过无刷直流电机带动转轴400、挤压部500转动。可以理解的,转轴400的下端具有与无刷直流电机的动力端对接的牙或孔。转轴400下端即为动力连接端410。

如图5所示,绞龙510的下半部即图中B段为果肉研磨部,果肉研磨部部分的绞龙510与过滤桶600的内壁相邻,中果肉研磨部起始端的绞龙510 波顶与过滤桶600之间的研磨间隙为2.6mm即图5中的C部,末尾端的绞龙 510波顶与过滤桶600之间的研磨间隙为3.3mm即图5中的D部,其中起始端和末尾端与过滤桶600之间的间距渐变。此间距可控制果渣和果汁充分分离,也避免果渣通过过滤桶600上的孔挤出。在本实施例中,果肉研磨部的高度为25mm-30mm之间。

壳体包括底杯100和上盖200,底杯100为倒置的圆锥台形,绞龙510 波顶的旋转形成的环形面与底杯100内壁形状匹配。在拆开底杯100和上盖 200后,挤压部500可便利的拆卸并从底杯100中取出。

如图3、图4所示,橙子导入部300包括弧形的导入段,该导入段的入口斜上开设,弧形段的尾部朝向绞龙510即橙子入口310,导入段入口为直径85-90mm的圆口。橙子导入部300还包括设置在导入段入口处的加长延伸段,便于使橙子进入到橙子导入部300。

本榨汁机构的塑料件均为高强度耐高温的PEI材料制成,第一密封圈 710、第二密封圈720、第三密封圈730、第四密封圈740均采用耐高温硅胶材料制成,金属件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保证本榨汁机构可在170摄氏度工作环形下高温消毒。过滤桶600上部和底杯100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710;转轴400和底杯100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720;过滤桶600下部和底杯100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圈730和第四密封圈740。以上密封圈保证上盖200和过滤杯、底杯100的配合面充分密封,达到排渣空间和排果汁空间充电隔离。使榨出的果汁不会含有果渣,同时能有更多的出汁率,不会像家用的榨汁机果汁会从第二密封圈720处回流到果渣内,以保证本榨汁机的榨汁出汁率。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