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碗槽残渣清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4330发布日期:2018-08-04 11:18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清扫洗碗槽残渣的厨房用具。



背景技术:

洗菜、洗碗后,厨房洗碗槽内剩余大量油性的食物残渣,直接用手清理会非常腻手,因缺乏合适的工具,清理起来很费事,通常清理做法是用刷子把残渣扫刷归拢在一起,然后戴胶皮手套把残渣捞出放在垃圾桶内,这个过程中还需把洗碗槽底部过滤网内的残渣倒掉。还有一种情况,有人喜欢洗菜时把摘下的菜头和切菜去除的部分直接丢弃到洗碗槽内,这样做到的好处是工作效率高,但需要清理的残渣更多。另外,刷子把带油残渣清理后,刷子上带有食油,还得用洗涤液对刷子进行清洁,甚是不便。

目前一种清理残渣的方法是用电机把残渣磨碎后直接通过厨房下水道冲走,这种产品安装在洗碗槽的下方,由于价格较高,未能大量进入家庭,同时也不适用于洗碗槽内有菜头和切菜剩余等大量残渣的情况。其他简易而又好用的残渣清理器具在市场上很难找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市场上没有合适的清扫洗碗槽残渣工具之现状,提出一种洗碗槽残渣清理器,具有归拢夹取残渣、扫刷清洁、挤出洗涤液、勾起过滤网等功能,其外形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结构紧凑,使用顺手,容易生产并推广到市场。

清扫洗碗槽残渣是一种潜在的刚性需求,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最好清理残渣的技术方式是直接用手清理:手掌的掌缘像扇子一样能把大量残渣归拢在一起,手指具有灵活的夹取能力可把残渣取出;联想到夹子也具有夹取能力,只要把夹子做的比较宽即可,其夹取能力与灵活的手指无异,那么使用起来应当是顺手和方便的;再联想到排刷很容易使用,把两者结合起来,就能设计出好用的清理器。这样,用户手不用沾油,不用戴手套,不用使用铲子等用具,就可以轻松地把洗碗槽的残渣清理干净。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洗碗槽残渣清理器,包括:开合装置、铲夹装置、扫刷装置、洗涤液挤出装置、钩子装置和合盖机构;其中所述开合装置用于为所述的其他装置和机构提供安装空间,包括通过铰链方式连接的A盖和B盖,铰链轴上设有开合弹簧使A盖和B盖通过弹力外张;所述铲夹装置为一对开单边刃的硅橡胶刮刀,分别对称地安装在A盖和B盖的内侧,用于把残渣夹起来并丢弃到垃圾桶中;所述扫刷装置为一对排刷,分别对称地安装在A盖和B盖的外侧,用于归拢洗碗槽累积的食物残渣和清洁洗碗槽;所述洗涤液挤出装置的洗涤液盒安装在开合装置的内部,设有一个安装在A盖上的挤压按钮,当手指按压该按钮时,灌装在洗涤液盒内的洗涤液通过被挤压变形的切口流出;所述钩子装置的主体部分安装在开合装置的内部,设有一个露在A盖外侧的拉出钮,用手指拉动拉出钮时可把钩子装置的钩针从开合装置内部拉出,位于钩针前端的倒刺可把洗碗槽中的金属过滤网勾出来清理;所述合盖机构用于在收纳本实用新型时用钩扣的方式锁住开合装置的A盖和B盖,使其不至于因弹力的作用而自然张开。

所述的A盖和B盖在外形上大体对称,盖的底部为平面,盖的四周设有小角度翻边的侧面;A盖和B盖的外侧设有便于握持的手指按压凹坑或指环;A盖和B盖合拢时,内部形成一个非密闭的空间。

所述的硅橡胶刮刀的形状为长条状,前端被制成梳状齿,一对硅橡胶刮刀合拢夹取时,梳状齿呈叉指状的交叉状态,把残渣夹提起来,污水则通过梳齿间隙流走。

所述的排刷包括长条状塑料板和使用栽毛工艺制成的成排毛株;毛株被栽插在塑料板的窄面上,塑料板的宽面被固定在A盖或B盖外侧的张口处;排刷毛尖的高度略高于所述硅橡胶刮刀的刀尖;优先地,制造毛株的材料为具有受热自恢复形状特性的塑料。

所述的钩子装置还包括:拉栓、片簧、回弹钮、弹簧、第一导环和第二导环,所述片簧为L形。

所述的合盖机构安装在B盖上手指握持位置的开口处;合盖机构包括设有垂直挂钩的滑板,滑板上还设有便于手指按压的凹坑,用手指按压并拖动凹坑时,滑板随之移动,使所述垂直挂钩勾住或者脱出固定在A盖的拉扣,达到锁合或者解锁的目的;滑板上还设有数个挡块,在约束滑板的移动范围的同时避免滑板从A盖或B盖的开口处脱出;合盖机构还设有拉簧,滑板与拉簧相连,拉簧的另一端被固定,当手指松开时,滑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

简短地说,本实用新型有四个功能:“夹”、“扫”、“挤”、“钩”,其中,“夹”为夹取功能、“扫”为扫刷功能、“挤”为挤出洗涤液功能、“钩”为勾出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具备的多功能同时实现了洗碗槽清理残渣的一条龙服务:第一步是把残渣归拢起来,这可用夹取和扫刷功能来实现;第二步是把残渣捞出放垃圾桶,这可用硅橡胶梳状刮刀具有的夹取功能来实现;第三步是用钩针把过滤网勾出来,清除过滤网内的残渣;第四步是刷洗洗碗槽,这时候可使用洗涤液挤出功能挤出洗涤液,并用排刷对洗碗槽进行扫刷;第五步是用钩针或排刷把过滤网放回到原来的位置。完成后,使用合盖机构把本实用新型的A盖和B盖收拢起来收纳。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好处是用单手即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 实施例1的外观示意图(A盖在前);

图2 实施例1的外观示意图(B盖在前);

图3 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 实施例1铲夹装置20的结构示意图;

图5 实施例1扫刷装置30的结构示意图;

图6 实施例1洗涤液挤出装置40的结构示意图;

图7 实施例1洗涤液盒400开切口的示意图,图中切口为一字型,也可开十字形切口;

图8 实施例1钩子装置50的结构示意图;

图9 实施例1钩子装置50的钩针处于伸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10 实施例1合盖机构6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 实施例1滑板6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2 实施例2的外观示意图,展示了用于手指握持的指环的形状外观。

图中:

10—开合装置、20—铲夹装置、30—扫刷装置、40—洗涤液挤出装置、50—钩子装置、60—合盖机构;

100—A盖、101—B盖、102—开合弹簧;

200—硅橡胶铲子;

300—排刷;

400—洗涤液盒、401—封盖、402—挤出按钮、403—塑料拉簧、404—垫块;

500—钩针、501—拉出钮、502—拉栓、503—片簧、504—回弹钮、505—弹簧、506—第一导环、507—第二导环;

600—滑板、601—拉簧、602—拉扣、603—垛扣;

1000—拇指凹坑、1001—滑槽、1002—伸出钩针的孔、1010—食指凹坑、1012—无名指凹坑、1013—小指凹坑;

2001—斜刃、2002—梳状齿;

3001—毛株,3002—塑料板;

4000—洗涤液灌入口、4001—出液管、4002—切口;

5000—倒刺、5001—圆锥状平台、5030—A处、5031—B处;

6000—中指凹坑、6001—垂直挂钩、6002—挡块;

7000—指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随附图对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为实施例1的外观示意图(A盖在前);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参考图1,开合装置主要由A盖100和B盖101组成,两者在实施例1中均用不锈钢板压制而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塑料模压工艺制成;A盖100和B盖101大体对称,下部为开合装置10的张口处,分别安装有铲夹装置20和扫刷装置30,铲夹装置20实际为硅橡胶制成的、前端为梳状齿的、梳状齿开斜刃的硅橡胶铲子200;开合装置10合拢以后,两个硅橡胶铲子200相互之间形成30°~60°的夹角,梳状齿交叉把食物残渣从水槽中夹捞起来,梳状齿有过滤污水的作用;扫刷装置30安装在铲夹装置20的外侧,其排刷300的高度略高于铲夹装置20的梳状齿;排刷300用于把洗碗槽中的残渣扫拢在一起和洗刷洗碗槽;把排刷300和硅橡胶铲子200并排放置的另一个好处是避免排刷300的刷毛过分受力而弯曲。图1还可以看到滑槽1001,供钩子装置50的拉栓502伸出。

图2为实施例1的外观示意图(B盖在前);参考图2,开合装置10的A盖100和B盖101由于弹簧作用而外张,需要有手指按压才能夹取或者洗刷。为方便握持,在A盖100和B盖101上设有手指按压的凹坑;在A盖上设有拇指凹坑1000;在B盖上设有其他手指的按压凹坑:食指凹坑1010、无名指凹坑1012、小指凹坑1013;需要说明的是,中指凹坑6000设在合盖机构60(请参考图10)中,合盖机构60用于在收纳本实用新型时把A盖100和B盖101锁合住,这将在后面详细叙述;图2中还看到钩子装置50安装在A盖100内,也将在后面详细叙述。

图3为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A盖100和B盖101靠开合弹簧102的弹力向外保持张力,用手指按压A盖100和B盖101的外侧就能做到开合自如;钩子装置50安装在A盖100的内侧,孔1002供钩子装置50的钩针500伸出;洗涤液挤出装置40安装在B盖101的内侧;图3中还可看到合盖机构60的内侧部分,当钩合盖机构60的钩6001(请参考图10)勾在拉扣602上时,A盖100和B盖101不再弹开。

图4为实施例1铲夹装置2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铲夹装置20实际为硅橡胶铲子200,前端为带斜刃2001的数十个梳状齿2002;硅橡胶铲子200具有一定的刚度,同时也具有合适的柔性;两个硅橡胶铲子200合拢,把食物残渣从水槽底部铲起来。

图5为实施例1扫刷装置3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在实施例1中,扫刷装置30实际为排刷300,排刷300由栽毛工艺栽种的、用塑料制成的、按株排列的毛株3001和塑料板3002组成,塑料板3002被固定在A盖和B盖的外侧张口处,固定方法可以是粘接;本实施例中,制造毛株的材料为丙纶。

图6为实施例1洗涤液挤出装置40的结构示意图;洗涤液盒400为透光的、中空的、橡胶制成的小盒,带有一个洗涤液灌入口4000和出液管4001;拔下塞着洗涤液灌入口4000的封盖401可以往里灌注洗碗用的洗涤液;出液管4001的下部开有切口4002(请参见图7);当挤出按钮402挤压出液管4001时,切口4002裂开,洗涤液漏出;当没有按下挤出按钮402时,切口4002在橡胶的弹力作用下自行封闭,洗涤液不会流出;垫块404起到辅助挤压出液管4001的作用。

图7为实施例1洗涤液盒400开切口的示意图,展示了切口4002的外观形状;针对图7所示的切口形状,当出液管4001在上下方受到挤压时,切口4002在左右方向上裂开;图7中的切口形状为一字状,也可采用十字形状。

图8为实施例1钩子装置5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钩子装置50包括:钩针500、拉出钮501、拉栓502、片簧503、回弹钮504、弹簧505、第一导环506、第二导环507;钩针500的头部有数个倒刺5000,倒刺5000用于把过滤网钩出来,然后清理过滤网里的食物残渣;钩针500的尾部为圆锥状平台5001;当用手指把拉出钮501往下拉时,钩针500被拉栓502带动向下移动,圆锥状平台5001依次穿过片簧503的A处5030和B处5031,穿过有较大开孔的A处5030时不会受到任何阻碍,穿过有较小开孔的B处5031时,圆锥状平台5001的锥面横向地向右挤压B处5031,使得回弹钮504轻微向右移动;穿过B处5031后,圆锥状平台5001受到第一导环506的阻挡不能再前进,同时片簧503向左复位到原来的位置,此时圆锥状平台5001的平顶被复位的B处5031所阻挡不能退回,这样,钩针500被人工拉出到开合装置10的外部并且被固定,此后,用户可以用伸出的倒刺5000把过滤网钩出来,然后把过滤网的残渣倒掉。

残渣倒掉以后,用户希望把钩针500收回时,只需要轻轻按一下回弹钮504,片簧503的B处5031向右移动,不再对圆锥状平台5001回弹发生阻挡,在弹簧505的作用下,钩针500被弹回到原来的位置,缩回到开合装置10的内部。

第一导环506和第二导环507起支撑作用,允许钩针500在导环的内孔里上下移动;片簧503被制造为L折形,在A处5030开孔允许钩针500的圆锥状平台5001无障碍通过,在B处5031开孔允许钩针500的圆锥状平台5001有障碍通过:开孔边沿与圆锥状平台5001在拉出钩针500时发生挤压,由于挤压的力量使得B处5031向右轻微移动,并使得钩针500的圆锥状平台5001得以通过。

图9为实施例1钩子装置50的钩针处于伸出状态的示意图;在图8中能更好地看到片簧503的A处5030和B处5031的形状和外观。

图10为实施例1合盖机构6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0,合盖机构60包括塑料制成的滑板600、拉簧601、拉扣602和垛扣603,其中垛扣603固定在A盖100的内侧,拉扣602固定在B盖101的内侧,通过拉簧601和滑板600相连;滑板600的正面设有中指凹坑6000,当中指勾拉滑板600时,拉动滑板600向右侧滑动约5mm~8mm,使得垂直挂钩6001和垛扣603脱开,A盖100和B盖101解除锁定;松开中指后,滑板600在拉簧601的拉力下回到原位置;解除锁定后的A盖100和B盖101允许在手指的按压下能自如地开合;当用完本实用新型后,用手指按压A盖100和B盖101使其合拢,中指向后拉动滑板600,松开后6002勾住垛扣603,A盖100和B盖101被锁合;合盖机构安装在B盖101上,在B盖101上手指按压的地方开孔,挡块6002防止滑板600脱出。

图11为实施例1滑板60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1,图中展示了防止滑板600脱出的数个挡块6002以及垂直拉钩6001。

实施例2

图12为实施例2的外观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使用指环7000代替实施例1中的手指凹坑来方便握持,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为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钩针500处于伸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关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基于所阐述的附图而言,并非构成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制,个别组成零部件的位置改变并不会构成实质性的功能改变和创新,改变这些位置关系并不能突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是针对左手使用的(采用左手产品来说明的原因是假定用户右手可能还拿着其他物品比如手机),对于右手使用的产品应当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调整相关装置或零件的位置关系,这对于本行业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当是可以理解而不会造成任何歧义的,也不会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