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行用密封滤压杯盖和滤压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5402发布日期:2018-07-13 16:3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杯盖和杯子,尤其涉及一种随行用密封滤压杯盖和滤压杯,属于引用杯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饮品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茶和咖啡,而在茶和咖啡的冲泡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二者的香气和精华,人们发明了使用滤压壶进行冲泡。简单来说,滤压壶是一种由耐热瓶身和带压杆的金属滤网组成的简单冲泡器具,其冲泡原理是用浸泡的方式,通过水与茶叶、茶粉或咖啡粉全面接触浸泡的焖煮法来释放茶叶和咖啡的精华。目前现有的滤压壶或滤压杯的具有滤压功能的盖子通常为现场使用的,不具有密封性,在外出过程中,不能随身携带使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适合随身携带的具有密封性的滤压杯盖。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随行用密封滤压杯盖和滤压杯,该杯盖能有效的密封在杯体上,携带方便且冲泡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随行用密封滤压杯盖,包括盖本体、按压把、滤压棒和滤网,以出水口为参考方向的前方。

所述盖本体上形成有开口朝上的二阶式凹槽,该二阶式凹槽包括开口自下向上呈扩增状的低阶凹槽和高阶凹槽;所述低阶凹槽的肩台上开设有一出水口,且该低阶凹槽的底部开设有供滤压棒穿设而过的通孔,滤压棒的上端穿设过该通孔后与密封式定位容置在低阶凹槽内的按压把固连,滤压棒的下端与滤网固连;所述高阶凹槽内定位设有一两段式覆盖片,该两段式覆盖片包括一翻盖和一铰链片,所述铰链片的后端定位铰接于高阶凹槽的侧壁上且该铰链片密封式遮挡于按压把的后上方处;所述翻盖的后端定位铰接于铰链片的前端处,翻盖的前端能够卡设于盖本体的侧壁边缘处,且该翻盖的下表面遮挡于按压把的上方并能够密封式封堵于出水口处。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低阶凹槽呈上宽下窄的漏斗型结构,所述按压把由按压头和位于按压头下方的按压栓组成,该按压栓的下端沿径向朝内凹进形成有一圈定位槽,该定位槽内定位设有一阻水硅胶圈,所述按压头容置于低阶凹槽漏斗型结构的宽部处,所述按压栓容置于低阶凹槽漏斗型结构的窄部处,且阻水硅胶圈过盈连接式封堵于低阶凹槽的漏斗型结构的窄部处。

所述翻盖的下表面上正对出水口处朝下凸起形成封堵块,且所述翻盖的下表面上包胶式设有一层翻盖阻水层,该翻盖阻水层上对应封堵块处朝下凸起形成包覆于封堵块上的阻水密封件,所述封堵块和阻水密封件密封式封堵于出水口处。

所述铰链片的下表面上定位设有一软胶体的铰链片阻水层,该铰链片阻水层密封式遮挡于按压把的后上方处。

所述铰链片呈凹字型的片状结构,该凹字型片状结构上与凹面对应一端的两外侧分别朝外凸起形成第一枢接轴,所述高阶凹槽的后端内侧壁上与第一枢接轴对应处形成第一枢接孔,第一枢接轴枢接于第一枢接孔内。

所述翻盖呈凸字型的片状结构,该凸字型片状结构的凸面一端的两外侧分别朝外凸起形成第二枢接轴,铰链片凹字形片状结构的凹面一端的两内侧壁上与第二枢接轴对应处形成第二枢接孔,第二枢接轴枢接于第二枢接孔内。

所述铰链片的凹字型片状结构的两外侧上分别朝外凸起形成有第一凸点,所述翻盖的凸字型片状结构的两外侧上分别朝外凸起形成有第二凸点,所述盖本体的高阶凹槽的内侧壁上对应第一、二凸点处向内凹进,分别形成第一、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一、二凸点能够定位卡设于第一、二定位凹槽内。

所述翻盖的凸字形片状结构的平面一端的尾端沿纵向朝上延伸然后弯折向下延伸形成卡扣部,该卡扣部的自由端向外平展延伸形成拉手部,所述卡扣部可开合式卡扣于盖本体的高阶凹槽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随行用密封滤压杯盖的密封滤压杯,包括杯体,还包括一杯口硅胶圈,所述盖本体的外侧壁靠近杯口处形成有胶圈定位槽,杯口硅胶圈定位卡设于该胶圈定位槽内并限位于杯体的杯口的上端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密封滤压杯盖采用双铰链设计,在盖本体的高阶凹槽内设一包括翻盖和铰链片的两段式覆盖片,铰链片的后端定位铰接于高阶凹槽的侧壁上且该铰链片密封式遮挡于按压把的后上方处,翻盖的后端定位铰接于铰链片的前端处,翻盖的前端能够卡设于盖本体的侧壁边缘处,且该翻盖的下表面遮挡于按压把的上方并能够密封式封堵于出水口处,并在使用于杯子上时加设一杯口硅胶圈,这样有效的防止了常规滤压杯盖的漏水问题,密封性良好,可以在外出过程中随身携带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杯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杯盖应用在杯体上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杯盖应用在杯体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杯盖应用在杯体上后处于合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杯盖应用在杯体上后处于开盖饮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杯盖应用在杯体上后处于开盖滤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盖本体; 101-二阶式凹槽;

101a-低阶凹槽; 101b-高阶凹槽;

101c-肩台; 101d-第一枢接孔;

101e-第一定位凹槽; 101f-第二定位凹槽;

102-出水口; 103-通孔;

104-胶圈定位槽; 2-按压把;

201-按压头; 202-按压栓;

203-定位槽; 3-滤压棒;

4-滤网; 5-两段式覆盖片;

501-翻盖; 501a-封堵块;

501b-第二枢接轴; 501c-第二凸点;

501d-卡扣部; 501e-拉手部;

502-铰链片; 502a-第一枢接轴;

502b-第二枢接孔; 502c-第一凸点;

6-阻水硅胶圈; 7-翻盖阻水层;

701-阻水密封件; 8-铰链片阻水层;

9-杯体; 10-杯口硅胶圈;

11-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例中所举例的一种随行用密封滤压杯盖,包括现有技术中常规都有的盖本体1、按压把2、滤压棒3和滤网4,本具体实施例以出水口为参考方向的前方并结合附图1至附图5进行详细说明。

盖本体1上形成有开口朝上的二阶式凹槽101,该二阶式凹槽包括开口自下向上呈扩增状的低阶凹槽101a和高阶凹槽101b,其中低阶凹槽101a呈上宽下窄的漏斗型结构,该漏斗型结构的上端为宽部处,该漏斗型结构的下端为窄部处,高阶凹槽101b为开口比低阶凹槽的宽部处大的方形结构,出水口102开设于低阶凹槽的肩台101c上。

低阶凹槽101a的底部开设有供滤压棒3穿设而过的通孔103,滤压棒的上端穿设过该通孔后与密封式定位容置在低阶凹槽内的按压把固连,滤压棒的下端与滤网固连。按压把2由按压头201和位于按压头下方的按压栓202组成,该按压栓的下端沿径向朝内凹进形成有一圈定位槽203,该定位槽内定位设有一阻水硅胶圈6,按压头201容置于低阶凹槽漏斗型结构的宽部处,按压栓202容置于低阶凹槽漏斗型结构的窄部处,且阻水硅胶圈6过盈连接式封堵于低阶凹槽的漏斗型结构的窄部处,这样当不使用按压功能时,按压把一直处于低阶凹槽内,且通过阻水硅胶圈6的作用,将与杯体内部连通的通孔103进行了密封堵塞,防止杯内液体从按压把处从杯体内漏出。

高阶凹槽101b内定位设有一两段式覆盖片5,该两段式覆盖片包括一翻盖501和一铰链片502。铰链片502呈凹字型的片状结构,该凹字型片状结构上与凹面对应一端的两外侧分别朝外凸起形成第一枢接轴502a,高阶凹槽101b的后端内侧壁上与第一枢接轴对应处形成第一枢接孔101d,第一枢接轴枢接于第一枢接孔内,实现铰链片的后端定位铰接于高阶凹槽的侧壁上。翻盖501呈凸字型的片状结构,该凸字型片状结构的凸面一端的两外侧分别朝外凸起形成第二枢接轴501b,铰链片凹字形片状结构的凹面一端的两内侧壁上与第二枢接轴对应处形成第二枢接孔502b,第二枢接轴枢接于第二枢接孔内,实现翻盖的后端定位铰接于铰链片的前端处。此外,铰链片502的凹字型片状结构的两外侧上分别朝外凸起形成有第一凸点502c,所述翻盖501的凸字型片状结构的两外侧上分别朝外凸起形成有第二凸点501c,所述盖本体的高阶凹槽的内侧壁上对应第一、二凸点处向内凹进,分别形成第一、二定位凹槽101e、101f,所述第一、二凸点能够定位卡设于第一、二定位凹槽内,此处第一、二凸点和第一、二定位凹槽的对应卡设,能够实现翻盖和铰链片在盖本体上的良好定位,加固了二者的定位。而且翻盖501的凸字形片状结构的平面一端的尾端沿纵向朝上延伸然后弯折向下延伸形成卡扣部501d,该卡扣部的自由端向外平展延伸形成拉手部501e,卡扣部可开合式卡扣于盖本体的高阶凹槽的侧壁上,来实现翻盖的前端卡设于于该本体的侧壁边缘处。

此外,翻盖501的下表面上正对出水口处朝下凸起形成封堵块501a,且翻盖的下表面上包胶式设有一层翻盖阻水层7,该翻盖阻水层上对应封堵块处朝下凸起形成包覆于封堵块上的阻水密封件701,所述封堵块和阻水密封件密封式封堵于出水口102处,来实现翻盖密封式封堵出水口的目的。而且在该设计中,在不打开翻盖的状态下,翻盖后端的下表面上的翻盖阻水层抵紧在按压把的按压头上,即翻盖后盖遮挡在按压把的上方处,按压头又向下抵紧滤压棒等部件,可以防止阻水硅胶圈6向上缓慢滑动而造成漏水。而铰链片502的下表面上定位设有一软胶体的铰链片阻水层8,该铰链片阻水层密封式遮挡于按压把的后上方处。

本具体实施例中还举例说明了一种使用上述随行用密封滤压杯盖的密封滤压杯,该滤压杯除包括上述杯盖外,还包括杯体9,该杯体9可以是不锈钢双层保温杯、双层高硼玻璃杯、双层透明杯、陶瓷杯等市面上常见的适合滤压的杯体。该滤压杯重点在于还包括一杯口硅胶圈10,在盖本体1的外侧壁靠近杯口处形成有胶圈定位槽104,杯口硅胶圈定位卡设于该胶圈定位槽内并限位于杯体的杯口的上端处,这样可以实现杯体与杯盖之间的密封,方便杯体内的液体从杯盖与杯体之间漏出,非常方便携带。此外还可以在杯体的底部固设一硅胶材质的杯垫11,即可防止杯体底部的磨损,还可以防止因杯体太烫而对放置台面造成破坏。

上述具体实施例中的杯盖和具有该杯盖的杯子在使用时,两段式覆盖片中位于前端的翻盖控制着出水口的开启和关闭,位于后端的铰链片盖住按压把,使其不漏水。在使用时,用手拉住拉手部先开翻盖,翻盖绕第二枢接轴转动,然后继续往后拉动铰链片,使铰链片绕第一枢接轴转动,再向下按压使二段式覆盖片中的铰链片和杯体成平行,即可引用。当需要使用滤压功能时,气提起按压把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