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8525发布日期:2018-08-14 17:45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常温水自吸进行速热方式的茶吧机,具体是指用对常温桶装饮用水自吸进行速热至沸水的一种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茶吧机,已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和各种休闲娱乐场所,现有的茶吧机通常都是采用在指定位置加热,然后将烧开的水壶放置在茶吧机吧台的加热位置使用,然而,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茶吧机一般还需要配置独立的给水龙头、水壶及电加热部件组成使用,由于在煮水时电加热水壶并非即热式,无法满足用户即饮即用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用户带来不便;再有,由电热水壶煮沸的水,若未能及时饮用,多余的部分热水,其温度会迅速下降,因此会再次加热,电能损耗严重;(2)传统的茶吧机,很难满足某些高端场合的饮茶需求;如,不同的茶叶需要用不同温度泡茶,鉴于某些茶叶,其冲泡所需水温较高,所以传统的茶吧机在冲泡茶叶时会影响口感;然而,每次泡茶的用水量都有限,若电热水壶加热的开水较多,水壶放置在吧台的加热位置上,然而随着时间的过去,水温会慢慢下降,导致吧台的加热器再次加热保温,这就会使水壶的水被多次加热至沸腾,俗称为“千沸水”,这样多次的循环加热,造成能源浪费。相反,若每次煮水量过少,又无法满足泡茶人的需求,造成泡茶耗时等待水沸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可实现以开水龙头对常温桶装饮用水自吸进行速热至沸水。

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包括茶吧机本体和开水龙头,所述茶吧机本体内设有用于容置桶装水的容置腔,所述开水龙头安装于茶吧机本体上;

还包括直流水泵、液位检测器、加热腔、导流管和出水管;

所述直流水泵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导流管依次与液位检测器机构、加热腔和出水管连通;

所述液位检测器包括液位检测器壳体、浮芯和干簧管,所述干簧管安装在液位检测器壳体顶部,所述浮芯设在液位检测器壳体内;

所述加热腔包括加热腔腔体、陶瓷加热管和隔热管,所述加热腔腔体上部设有进水口二,顶部设有出水口二,所述陶瓷加热管套设在隔热管中且存在间隙,所述隔热管与加热腔腔体之间也存在间隙且与加热腔腔体顶部连接,所述陶瓷加热管设有进液口,所述出水口二与出水管连通。

作为优选,还包括出水防喷机构,所述出水防喷机构包括出水防喷腔体、隔板和挡片,所述出水防喷腔体上设有进水口三和出水口三,所述隔板位于出水防喷腔体内且与出水防喷腔体存在间隙,所述挡片设在出水口三处且与出水口三存在间隙,还包括用于水蒸气排出的泄蒸汽机构,所述泄蒸汽机构设在出水防喷腔体内,所述泄蒸汽机构为上下均为导通结构的空心柱体,所述进水口三与出水管连通,还包括出水导流嘴,所述出水导流嘴的进口处分别与空心柱体和出水口三连通。

作为优选,还包括自动液位检测及控温系统,所述自动液位检测及控温系统包括微电脑控制器、双向晶闸管、进液温度传感器和出液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液温度传感器设在加热腔腔体顶部,所述进液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液位检测器壳体顶部,所述进液温度传感器和出液温度传感器与微电脑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微电脑控制器通过双向晶闸管驱动陶瓷加热管,所述干簧管与微电脑控制器信号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为导热金属制成的散热体,所述双向晶闸管设在散热机构上,所述散热机构也串接在导流管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减轻直流水泵震动的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为减震垫圈若干且安装在直流水泵上。

作为优选,所述开水龙头包括立柱和旋转手柄,所述旋转手柄与立柱主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直流水泵、液位检测器、加热腔、导流管和散热机构设在茶吧机本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直流水泵、液位检测器、加热腔、导流管和散热机构设在立柱内。

作为优选,所述微电脑控制器安装在茶吧机本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微电脑控制器安装在旋转手柄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打破了传统茶吧机不能即饮即用问题,能够实现快速沸腾出水,使用起来更便捷。

(2)通过微电脑控制板采集多个信号数据,既能防止加热体干烧、又能精准控制多段温度的出水恒定,解决了不同的茶叶用不同温度泡的问题。

(3)出水嘴上设有的防喷装置,防止沸水水经过出水嘴流出后形成喷溅效果,可使沸水的水流保持平稳效果。

(4)采用纳米材质的陶瓷发热体不易结水垢。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的开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的开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本体和开水龙头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的开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的开水龙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的开水龙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的液位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实用新型的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的液位检测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实用新型的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的开水龙头的加热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4为实用新型的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的开水龙头的加热腔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15为实用新型的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本体的开水龙头的出水防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6为实用新型的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本体的开水龙头的出水防喷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17为实用新型的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本体的开水龙头的出水防喷机构的俯视图。

附图18为实用新型的带有即热装置的茶盘的开水龙头的出水防喷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说明:1、茶吧机本体,111、容置腔,2、开水龙头,5、立柱,6、旋转手柄,7、直流水泵,71、进水口,72、出水口,8、液位检测器,81、液位检测器壳体,82、浮芯,83、干簧管,9、加热腔,91、加热腔腔体,911、进水口二,912、出水口二,92、陶瓷加热管,93、隔热管,10、导流管,11、出水管,12、出水防喷机构,121、出水防喷腔体,1211、进水口三,1212、出水口三,122、隔板,123、挡片,13、微电脑控制器,14、双向晶闸管,15、进液温度传感器,16、出液温度传感器,17、散热机构,18、减震机构,19、泄蒸汽机构,20、水导流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带有即热装置的茶吧机,包括茶吧机本体1和开水龙头2,所述茶吧机本体1内设有用于容置桶装水的容置腔111,所述开水龙头2安装于茶吧机本体1上;

还包括直流水泵7、液位检测器8、加热腔9、导流管10和出水管11;

所述直流水泵7设有进水口71和出水口72,所述出水口72通过导流管10依次与液位检测器机构8、加热腔9和出水管11连通;

所述液位检测器8包括液位检测器壳体81、浮芯82和干簧管83,所述干簧管83安装在液位检测器壳体81顶部,所述浮芯82设在液位检测器壳体81内;

所述加热腔9包括加热腔腔体91、陶瓷加热管92和隔热管93,所述加热腔腔体91上部设有进水口二911,顶部设有出水口二912,所述陶瓷加热管92套设在隔热管93中且存在间隙,所述隔热管93与加热腔腔体91之间也存在间隙且与加热腔腔体91顶部连接,所述陶瓷加热管92和隔热管93上均设有进液口,所述出水口二912与出水管11连通。

还包括出水防喷机构12,所述出水防喷机构12包括出水防喷腔体121、隔板122和挡片123,所述出水防喷腔体121上设有进水口三1211和出水口三1212,所述隔板122位于出水防喷腔体121内且与出水防喷腔体121存在间隙,所述挡片123设在出水口三1212处且与出水口三1212存在间隙,还包括用于水蒸气排出的泄蒸汽机构19,所述泄蒸汽机构19设在出水防喷腔体121内,所述泄蒸汽机构19为上下均为导通结构的空心柱体,所述进水口三1211与出水管11连通,还包括出水导流嘴20,所述出水导流嘴20的进口处分别与空心柱体和出水口三1212连通。

还包括自动液位检测及控温系统,所述自动液位检测及控温系统包括微电脑控制器13、双向晶闸管14、进液温度传感器15和出液温度传感器16,所述出液温度传感器16设在加热腔腔体91顶部,所述进液温度传感器15安装在液位检测器壳体81顶部,所述进液温度传感器15和出液温度传感器16与微电脑控制器13信号连接,所述微电脑控制器13通过双向晶闸管14驱动陶瓷加热管92,所述干簧管83与微电脑控制器13信号连接。

还包括散热机构17,所述散热机构17为导热金属制成的散热体,所述双向晶闸管14设在散热机构17上,所述散热机构17也串接在导流管10上。

还包括用于减轻直流水泵震动的减震机构18,所述减震机构18为减震垫圈若干且安装在直流水泵7上。

所述开水龙头2包括立柱5和旋转手柄6,所述旋转手柄6与立柱5主动配合。

所述直流水泵7、液位检测器8、加热腔9、导流管10和散热机构17设在立柱5内。

在具体实施时,具体的结构可以为两种,如图1至4所示,可以将所述直流水泵7、液位检测器8、加热腔9、导流管10和散热机构17设在茶吧机本体1内,所述出水防喷机构12设在旋转手柄6中,所述微电脑控制器13安装在茶吧机本体1上。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整个开水龙头2从茶吧机本体1上卸下,并将开水龙头2直接另行包装或者放在茶吧机本体1中进行运输。

再如图5至10所示;可以将所述直流水泵7、液位检测器8、加热腔9、导流管10和散热机构17设在开水龙头2的立柱5内,所述出水防喷机构12设在旋转手柄6中;所述微电脑控制器13安装在旋转手柄6上,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整个开水龙头2就具备了加热功能。

在具体实施时,包括上水、加热、温控、出水以及散热多个环节。

如图所示,在上水时,通过控制微电脑控制器,从而实现控制直流水泵实现对进水口进行上水操作实现对桶装水内进行吸水,并且为了降低噪音和减轻直流水泵带来的震动,所以在直流水泵上设有减震机构,具体为若干个减震垫圈,同时其水路通过直流水泵的出水口经过导流管依次送入液位检测器和加热腔中;

其中液位检测器采用侧壁进水,底部出水的方式,并且高度高于加热腔,经过液位检测器中的水会先被送入加热腔腔体、陶瓷加热管和隔热管,所述加热腔腔体上部设有进水口二,液位检测器底部出水会从进而口二流入,又由于所述陶瓷加热管套设在隔热管中且存在间隙,所述隔热管与加热腔腔体之间也存在间隙(该间隙是指侧壁间隙和底部间隙)且隔热管最高端与加热腔腔体91上端壁连接,水流会先流入隔热管与加热腔腔体之间的间隙内,再通过隔热管上的进液口将水流送入陶瓷加热管外部,又由于陶瓷加热管上设有的进液口,其外部水流会进一步流入到陶瓷加热管中,随着水流的不断流入,加热腔内会被不断流入的水流装满,并直至液位检测器中的浮芯不断出现上浮,由于浮芯的上浮,浮芯内设有磁铁与干簧管进行导通,从而使得与干簧管信号连接的微电脑控制器接收到液位已满的信号;

当微电脑控制器接收到液位已满的信号时会通过向直流水泵发出关停信号从而使得直流水泵停止上水。

完成上水动作后,进行加热和温控动作,由于出液温度传感器设在加热腔腔体顶部,所述进液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液位检测器壳体顶部,且所述出液温度传感器和进液温度传感器分别与微电脑控制器信号连接,,由于微电脑控制器接收到进水温度和感应出水温度,从而实现通过微电脑控制器控制双向晶闸管来调节陶瓷加热管的加热功率以及调节直流水泵的占空比,实现加热到沸水状态,沸水依次通过出水口二和出水管对外排出。

进一步为了防止沸水在排出时,出现飞溅或喷射的情况,在出水管上串接有出水防喷机构,由于出水防喷腔体隔板位于水防喷腔体内且与出水防喷腔体存在间隙,沸水经过进水口三流向出水口三时会由隔板进行阻挡并由缝隙处继续向出水口三流动从而实现对流水的缓冲和先排出蒸汽的效果,再由于挡片设在出水口三处且与出水口三存在间隙,所以当沸水流向出水口三时,会进一步被挡片阻拦并改变流向,从而实现沸水不会出现喷溅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热能的有效利用率,在加热腔中陶瓷加热管的外部增设了隔热管,从而使得陶瓷在加热时,不会有过多的热量扩散至加热腔的外部,并且隔热管最高端与加热腔腔体上端壁连接,可以有效的改变水流的流向且实现保护陶瓷加热管冷热冲击,提高陶瓷加热管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陶瓷加热管一方面由市电供能,另一方面由双向晶闸管控制导通,所以其双向晶闸管往往在使用时温度会极高,而采用了散热机构,该散热机构为导热金属制成的散热体,所述双向晶闸管设在散热机构内,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双向晶闸管的温度进行降温,同时所述散热机构也串接在导流管上,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双向晶闸管可以从普通的自然冷却提升为水冷,实现了双向晶闸管留在散热机构上的热量能通过水流流向液位检测器送入到加热腔,从而大大提高了晶闸管的散热效率,更好的增加晶闸管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缩短了进水加热至沸水的时间,上述设计不仅仅降低了热能损耗,同时又将热能有效的回收利用,从而实现短时间内的即热效果,又能让机器在使用时更加稳定,所以在同等功率下出水量比同类型产品能提高20%。

以上述依据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