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凳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3760发布日期:2018-09-25 20:1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凳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凳子均为固定的立体结构,固定的立体结构不能拆卸并折叠;使现有的凳子在运输中占用空间大,减少了凳子的运输量,从而增大了凳子运输的成本。

市场上需要一种能够折叠的凳子,可折叠的凳子一方面通过在运输中折叠凳子,从而增加运输运输量,减小凳子的运输成本;同时,消费者购买凳子后能够很方便储存或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满足凳子的运输要求和便于携带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凳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凳子包括本体、支撑部、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所述本体包括连接面;所述支撑部设置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扣固定在连接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扣穿过连接孔与第一连接扣配合;所述支撑部和本体通过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一连接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能够沿第一连接边相对折叠;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通过第二连接边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能够沿第二连接边相对折叠;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通过第三连接边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能够沿第三连接边相对折叠;所述第四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通过第四连接边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能够沿第四连接边相对折叠;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沿第一连接边折叠,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贴合;同时将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沿第三连接边折叠,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贴合,将立体结构的支撑部折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可折叠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二支撑板可折叠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三支撑板可折叠连接有第三连接板和第四支撑板可折叠连接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扣穿过连接孔与第一连接扣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靠近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孔靠近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靠近第一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孔靠近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设置有第五连接孔和第六连接孔,所述第五连接孔靠近第二连接板,所述第六连接孔靠近第三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设置有第七连接孔和第八连接孔,所述第七连接孔靠近第三连接板,所述第八连接孔靠近第一连接板;所述多个第二连接扣分别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第四连接孔、第五连接孔、第六连接孔、第七连接孔和第八连接孔与连接面上的第一连接扣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本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支撑底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本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撑底板、所述第三支撑板远离本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支撑底板、所述第四支撑板远离本体的一端连接有第四支撑底板;所述第一支撑底板与第二支撑底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底板与第四支撑底板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底板和第二支撑底板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底板和第四支撑底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凳子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所述第一加固板抵紧第一连接边和第三连接边;所述第二加固板抵紧第二连接边和第四连接边;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共同限定支撑部折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本体和支撑部通过可拆卸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连接,从而便于凳子的运输,减小运输空间,从而增大运输量,节省运输成本;而且便于使用者携带;将支撑部设置成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拼接连接结构,使支撑部能够折叠,从而减小支撑部运输过程中的体积,降低运输成本;便于使用者携带凳子。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凳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凳子第二视角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连接位置展示图。

其中:100-凳子;20-本体;21-连接面;22-就座面;30-支撑部;301-第一连接边;302-第二连接边;303-第三连接边;304-第四连接边;31-第一支撑板;3101-第一支撑底板;311-第一连接板;3111-第一连接孔;3112-第二连接孔;32-第二支撑板;3201-第二支撑底板;321-第二连接板;3211-第三连接孔;3212-第四连接孔;33-第三支撑板;3301-第三支撑底板;331-第三连接板;3311-第五连接孔;3312-第六连接孔;34-第四支撑板;3401-第四支撑底板;341-第四连接板;3411-第七连接孔;3412-第八连接孔;40-第一连接扣;50-第二连接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合具体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凳子100包括本体20、支撑部30、第一连接扣40和第二连接扣50。

所述本体20包括连接面21;所述支撑部30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扣40固定在连接面21上;本体20远离连接面21为就座面22;所述第二连接扣50穿过连接孔与第一连接扣40配合;所述支撑部30和本体20通过第一连接扣40和第二连接扣50固定;本体20和支撑部30通过可拆卸的第一连接扣40和第二连接扣50连接,使本体20和支撑部30具有可拆卸的功能,从而减少凳子100运输时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少运输成本,以及便于使用者携带。

所述支撑部30包括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第三支撑板33和第四支撑板34;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通过第一连接边301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能够沿第一连接边301相对折叠;所述第二支撑板32和第三支撑板33通过第二连接边302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32和第三支撑板33能够沿第二连接边302相对折叠;所述第三支撑板33和第四支撑板34通过第三连接边303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33和第四支撑板34能够沿第三连接边303相对折叠;所述第四支撑板34和第一支撑板31通过第四连接边304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34和第一支撑板31能够沿第四连接边304相对折叠;将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沿第一连接边301折叠,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贴合;同时将第三支撑板33和第四支撑板34沿第三连接边303折叠,第三支撑板33和第四支撑板34贴合,将立体结构的支撑部30折叠;使支撑部30可折叠,从而减小凳子100运输体积,增大凳子100运输量及便于携带。此处以支撑部30有四块支撑板: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第三支撑板33和第四支撑板34拼接连接而成为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用于其他多个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31可折叠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11、第二支撑板32可折叠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21、第三支撑板33可折叠连接有第三连接板331和第四支撑板34可折叠连接有第四连接板341;所述第一连接板311、第二连接板321、第三连接板331和第四连接板341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扣50穿过连接孔与第一连接扣40配合;设置第一连接板311、第二连接板321、第三连接板331和第四连接板341;并在第一连接板311、第二连接板321、第三连接板331和第四连接板341上设置连接孔,使支撑部30和本体20连接可靠;同时还能够保持凳子100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增强凳子100在使用中受外力变形的强度;该结构还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

所述第一连接板311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111和第二连接孔3112,所述第一连接孔3111靠近第二连接板321,所述第二连接孔3112靠近第四连接板341;所述第二连接板321设置有第三连接孔3211和第四连接孔3212,所述第三连接孔3211靠近第一连接板311,所述第四连接孔3212靠近第三连接板331;所述第三连接板331设置有第五连接孔3311和第六连接孔3312,所述第五连接孔3311靠近第二连接板321,所述第六连接孔3312靠近第三连接板331;所述第四连接板341设置有第七连接孔3411和第八连接孔3412,所述第七连接孔3411靠近第三连接板3412,所述第八连接孔3412靠近第一连接板311;所述多个第二连接扣50分别穿过第一连接孔3111、第二连接孔3112、第三连接孔3211、第四连接孔3212、第五连接孔3311、第六连接孔3312、第七连接孔3411和第八连接孔3412与连接面21上的第一连接扣40配合。

所述第一支撑板31远离本体20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支撑底板3101、所述第二支撑板32远离本体20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撑底板3201、所述第三支撑板33远离本体20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支撑底板3301、所述第四支撑板34远离本体20的一端连接有第四支撑底板3401;所述第一支撑底板3101与第二支撑底板3201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底板3101与第四支撑底板3401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底板3301和第二支撑底板3201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底板3301和第四支撑底板3401连接;设置第一支撑底板3101、第二支撑底板3201、第三支撑底板3301和第四支撑底板3401用于增大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第三支撑板33和第四支撑板34与底面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支撑部30在单位面积承受力,增强支撑部30承受载荷的强度;将第一支撑底板3101、第二支撑底板3201、第三支撑底板3301和第四支撑底板3401连接在一起,从而进一步增强支撑部30的强度,提升凳子100承受更大载荷的性能。

所述凳子100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所述第一加固板抵紧第一连接边301和第三连接边303;所述第二加固板抵紧第二连接边302和第四连接边304;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共同限定支撑部30折叠;由于支撑部30为可折叠结构,在支撑部30与本体20连接后,支撑部30在于本体20连接端由于第一连接扣40和第二连接扣50的连接作用,限定支撑部30在外力作用下折叠,从而保证凳子100在使用中能够正常工作;通过在支撑部30内侧设置支撑架用于限定支撑部30的立体结构,从而更好地保证支撑部30立体结构的稳定性;将支撑架用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拼接而成,还具有方便支撑架拆卸放置运输的优点。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认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理解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做的非创造性改变和变形,应该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