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重叠定位的盛放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9578发布日期:2018-10-12 21:54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盛放容器,特别是一种便于重叠定位的盛放容器。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人们会大量使用各类容器用于盛放各类固体或液体介质,其中就包括大量用于餐饮的碗、一次性饭盒和一次性水杯以及用于存放非食用性质的固体和液体介质的各类盆罐等。这些容器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容积大小,但是将这些容器各自分开来放置往往会占据大量的空间。因此,在这些容器处于未使用状态时,人们往往会将它们重叠在一起来节省空间,例如厨房内重叠的碗,商店内和包装袋内重叠放置的一次性水杯和各类盆罐。

但是,简单的将各类容器进行重叠放置往往存在这这一问题:即相互重叠在一起的容器之间容易出现相对滑动,尤其以表面较为光滑的金属容器为甚。这样会导致容器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固定,不便于使用者存放和取用,对于在某些容器表面设置有开口、开孔等功能性装置和图案等美观型涉及的容器来说,这样会造成容器取用时的不方便和重叠放置时的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重叠放置时相邻的容器之间存在问题容易出现相对滑动导致相对位置不固定,影响使用者存放和取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重叠定位的盛放装置,其能够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叠位槽放置相互重叠的盛放装置之间产生滑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重叠定位的盛放容器,包括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底部上设有叠位槽,所述叠位槽为从侧壁外侧向侧壁内侧凹陷的结构。其中,侧壁底部是指侧壁上靠近底壁的部位。从侧壁外侧向侧壁内侧凹陷的叠位槽能够形成凹槽状并在侧壁内侧形成凸起。这样一来,在对盛放容器进行重叠处理时,只需要将相邻容器之间的叠位槽位置对齐进行重叠,重叠位置下方容器的叠位槽就会嵌入重叠位置上方容器的叠位槽内完成固定和定位,从而实现了将相邻容器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使其无法进行相对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叠位槽有若干个,所述若干个叠位槽沿侧壁周向间隔设置。在只设置一个叠位槽的情况下,重叠的容器之间可能会出现因外力如人为因素等原因造成相邻容器之间的叠位槽出现脱落错开的情形,从而导致对容器的定位和固定功能失效。侧壁周向是指环绕侧壁的方向,即侧壁的周长方向。沿侧壁周向间隔设置若干个叠位槽后,就能够通过多个叠位槽同时对相邻容器进行固定和定位,从而避免了只有一个叠位槽时所存在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叠位槽均匀布置在侧壁周向上,所述叠位槽至少有4个。这样设置后,就能够保证侧壁的不同方向上均设置有叠位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叠位槽对容器的固定和定位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侧壁顶端设有向侧壁外部延伸的外檐。外檐向侧壁外部延伸,能够便于使用者通过外檐对重叠好的容器进行拿取和存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檐为向下倒扣的结构。倒扣的外檐结构能够进一步方便使用者将重叠好的容器取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叠位槽为从下端向上端逐渐向侧壁内侧凹陷的结构。其中,叠位槽的下端是指靠近底壁的一端,叠位槽的上端是指靠近侧壁顶部的一端。将叠位槽设置为从下端向上端逐渐向侧壁内侧凹陷的结构后,叠位槽会形成一个从下端至上端深度逐渐加深的凹槽,这样一来叠位槽的下端处相对于侧壁就不会向内凹陷,在重叠容器时,重叠位置上方的容器叠位槽就可以直接套入重叠位置下方容器的叠位槽内,更为便捷高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叠位槽的宽度从下端往上端逐渐变大。这样设置的叠位槽的上端宽度大于下端,在重叠放置容器时就能更容易将重叠位置上方的容器叠位槽放入重叠位置下方的容器叠位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侧壁上设有沿侧壁周向环状设置的加强肋。加强肋能够增加容器的强度,避免容器受损。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侧壁外侧向侧壁内侧凹陷的叠位槽能够形成凹槽状。这样一来,在对盛放容器进行重叠处理时,只需要将相邻容器之间的叠位槽位置对齐进行重叠,重叠位置下方容器的叠位槽就会嵌入重叠位置上方容器的叠位槽内完成固定和定位,从而实现了将相邻容器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使其无法进行相对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两个容器的叠放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1-侧壁,2-底壁,3-叠位槽,301-下端,302-上端,4-外檐, 5-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便于重叠定位的盛放容器,包括侧壁1和底壁2,所述侧壁1底部上设有叠位槽3,所述叠位槽3为从侧壁1外侧向侧壁1内侧凹陷的结构。其中,侧壁1底部是指侧壁1上靠近底壁2的部位。从侧壁1外侧向侧壁1内侧凹陷的叠位槽3能够形成凹槽状并在侧壁1内侧形成凸起。这样一来,在对盛放容器进行重叠处理时,只需要将相邻容器之间的叠位槽3位置对齐进行重叠,重叠位置下方容器的叠位槽就会嵌入重叠位置上方容器的叠位槽3内完成固定和定位,从而实现了将相邻容器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使其无法进行相对滑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叠位槽3有若干个,所述若干个叠位槽3 沿侧壁1周向间隔设置。在只设置一个叠位槽3的情况下,重叠的容器之间可能会出现因外力如人为因素等原因造成相邻容器之间的叠位槽3出现脱落错开的情形,从而导致对容器的定位和固定功能失效。侧壁1周向是指环绕侧壁1 的方向,即侧壁1的周长方向。沿侧壁1周向间隔设置若干个叠位槽3后,就能够通过多个叠位槽3同时对相邻容器进行固定和定位,从而避免了只有一个叠位槽3时所存在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叠位槽3均匀布置在侧壁1周向上,所述叠位槽3至少有4个。这样设置后,就能够保证侧壁1的不同方向上均设置有叠位槽3,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叠位槽3对容器的固定和定位能力。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侧壁1顶端设有向侧壁1外部延伸的外檐4。外檐4向侧壁1外部延伸,能够便于使用者通过外檐4对重叠好的容器进行拿取和存放。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便于重叠定位的盛放容器,包括侧壁1和底壁2,所述侧壁1底部上设有叠位槽3,所述叠位槽3为从侧壁1外侧向侧壁1内侧凹陷的结构。其中,侧壁1底部是指侧壁1上靠近底壁2的部位。从侧壁1外侧向侧壁1内侧凹陷的叠位槽3能够形成凹槽状并在侧壁1内侧形成凸起。这样一来,在对盛放容器进行重叠处理时,只需要将相邻容器之间的叠位槽3位置对齐进行重叠,重叠位置下方容器的叠位槽就会嵌入重叠位置上方容器的叠位槽3内完成固定和定位,从而实现了将相邻容器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使其无法进行相对滑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叠位槽3有若干个,所述若干个叠位槽3 沿侧壁1周向间隔设置。在只设置一个叠位槽3的情况下,重叠的容器之间可能会出现因外力如人为因素等原因造成相邻容器之间的叠位槽3出现脱落错开的情形,从而导致对容器的定位和固定功能失效。侧壁1周向是指环绕侧壁1 的方向,即侧壁1的周长方向。沿侧壁1周向间隔设置若干个叠位槽3后,就能够通过多个叠位槽3同时对相邻容器进行固定和定位,从而避免了只有一个叠位槽3时所存在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叠位槽3均匀布置在侧壁1周向上,所述叠位槽3至少有4个。这样设置后,就能够保证侧壁1的不同方向上均设置有叠位槽3,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叠位槽3对容器的固定和定位能力。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侧壁1顶端设有向侧壁1外部延伸的外檐4。外檐4向侧壁1外部延伸,能够便于使用者通过外檐4对重叠好的容器进行拿取和存放。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外檐4为向下倒扣的结构。倒扣的外檐4 结构能够进一步方便使用者将重叠好的容器取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叠位槽3为从下端301向上端302逐渐向侧壁1内侧凹陷的结构。其中,叠位槽3的下端301是指靠近底壁2的一端,叠位槽3的上端302是指靠近侧壁1顶部的一端。将叠位槽3设置为从下端301 向上端302逐渐向侧壁1内侧凹陷的结构后,叠位槽3会形成一个从下端301 至上端302深度逐渐加深的凹槽,这样一来叠位槽3的下端301处相对于侧壁1 就不会向内凹陷,在重叠容器时,重叠位置上方的容器叠位槽3就可以直接套入重叠位置下方容器的叠位槽3内,更为便捷高效。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叠位槽3的宽度从下端301往上端302逐渐变大。这样设置的叠位槽3的上端302宽度大于下端301,在重叠放置容器时就能更容易将重叠位置上方的容器叠位槽3放入重叠位置下方的容器叠位槽3 内。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侧壁1上设有沿侧壁1周向环状设置的加强肋5。加强肋5能够增加容器的强度,避免容器受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