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婴儿软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6957发布日期:2018-11-27 21:19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婴儿软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婴儿床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多功能婴儿软床。



背景技术:

舒适安全的婴儿床对婴儿的成长尤为重要。目前,市面上的婴儿床品种非常多,各有各的特色,其功能也是越来越多样化。大多数的婴儿床基本上采用的是木质、塑料或者它们与铁质结构件结合制作而成,价格昂贵。

因此,设计出一种全新的、结构简单、多功能的、方便携带的婴儿软床已经成为该领域的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拆卸和组装简单、方便运输、具有多功能的婴儿软床。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婴儿软床,包括中心软床垫、与中心软床垫相配合的围栏、防护罩和收纳袋,中心软床垫上设有定型枕、婴儿垫、护手和脚蹬,所述定型枕中间设有适配于婴儿头型的凹槽,在一侧围栏上设有防护罩固定部,防护罩设于防护罩固定部上,收纳袋设于另一侧围栏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包括支撑杆、环形罩体圈、旋转床铃和罩体,所述支撑杆固接于防护罩固定部上,所述环形罩体圈和旋转床铃设于支撑杆上,罩体设于环形罩体圈上。旋转床铃为现有床铃,旋转床铃包括蓄电池、电机和旋转床铃体。罩体可有效保护婴儿免受蚊虫叮咬,旋转床铃可锻炼婴儿的听力、视力和观察力等,促进婴儿发育。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设有纵向开口,纵向开口上设有相吸的磁条。磁条便于罩体的开合,方便家属将婴儿抱出或放入。

进一步地,所述围栏两端设有魔术贴,围栏通过魔术贴与中心软床垫固接。围栏与中心软床垫固接后,形成立体状维护软床,对婴儿起到较好的防护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护手和脚蹬为圆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护手设有两个,护手置于婴儿垫左右两侧。护手置于婴儿两侧便于对婴儿的更好防护,护手和脚蹬受力后可滚动,婴儿手部作用于护手,婴儿脚部作用于脚蹬,对于婴儿的运动神经和触觉神经发育非常有益。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固定部为设于围栏一侧的套筒。套筒便于防护罩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软床垫、围栏、定型枕、婴儿垫、护手和脚蹬为天然乳胶材料制成,天然乳胶材料绿色环保、无毒害、通风透气、吸汗性佳、抗菌防螨、支撑性能优、舒适度好。中心软床垫、围栏、定型枕、婴儿垫、护手和脚蹬外设有保护套,保护套的设置方便清洗。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多功能婴儿软床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舒适,操作简便,且相较于现有婴儿木床或铁床体积小、重量轻,拆卸和组装简单,方便运输,具有多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婴儿软床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中心软床垫,2、围栏,3、防护罩,4、收纳袋,5、定型枕,6、婴儿垫,7、护手,8、脚蹬,9、防护罩固定部,301、支撑杆,302、环形罩体圈,303、旋转床铃,304、罩体,305、纵向开口,306、磁条,50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婴儿软床,包括中心软床垫1、与中心软床垫1相配合的围栏2、防护罩3和收纳袋4,中心软床垫1上设有定型枕5、婴儿垫6、护手7和脚蹬8,所述定型枕5中间设有适配于婴儿头型的凹槽501,在一侧围栏2上设有防护罩固定部9,防护罩3设于防护罩固定部9上,收纳袋4设于另一侧围栏2上。

其中,防护罩3包括支撑杆301、环形罩体圈302、旋转床铃303和罩体304,所述支撑杆301固接于防护罩固定部9上,环形罩体圈302和旋转床铃303设于支撑杆301上,罩体304设于环形罩体圈302上。罩体304设有纵向开口305,纵向开口305上设有相吸的磁条306。围栏2两端设有魔术贴,围栏2通过魔术贴与中心软床垫1固接。护手7和脚蹬8为圆柱体。护手7设有两个,护手7置于婴儿垫6左右两侧。防护罩固定部9为设于围栏2一侧的套筒。中心软床垫1、围栏2、定型枕5、婴儿垫6、护手7和脚蹬8为天然乳胶材料制成,中心软床垫1、围栏2、定型枕5、婴儿垫6、护手7和脚蹬8外设有保护套。

具体使用时,将中心软床垫1上下两端部弯折,使中心软床垫1呈U形,再将围栏2通过魔术贴组装于中心软床垫1两侧,将定型枕5、婴儿垫6、护手7和脚蹬8放置于中心软床垫1的适配位置,然后再将防护罩3各零部件组装完毕,将支撑杆301安装于防护罩固定部9上,防护罩3整体采用轻质材料制成,因而能够稳固于防护罩固定部9上,收纳袋4内盛放常用婴儿用品,一方面方便婴儿的看护,另一方面起到平衡本多功能婴儿软床的作用,防止整体倾斜。组装完毕后,打开纵向开口305两边的磁条306,将婴儿置于婴儿垫6上,此时婴儿可推动护手7和脚蹬8玩耍,开启旋转床铃303后,婴儿可倾听音乐和观察玩偶旋转,促进婴儿全面发育。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